基礎寫作全套教案_第1頁
基礎寫作全套教案_第2頁
基礎寫作全套教案_第3頁
基礎寫作全套教案_第4頁
基礎寫作全套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基礎寫作全套教案

基礎寫作全套教案

一、寫作與文章

寫作是一種借助于書面語言抒情言志.紀事明理,進行信息傳遞的動態的行為過程。也就是用語言符號創造精神產品(文章的思維活動過程)。寫作分廣義、狹義兩種。

文章,包括文學作品和非文學作品,是以文學為媒介,或表情達意,或宣事明理,或傳播知識的有篇章組織的傳遞信息的載體。

二、寫作的規律

寫作規律--是構成寫作活動的諸因素之間的本質聯系。寫作的根本規律是:物---意--文的雙重轉化律:指任何一篇文章或作品的誕生都需要經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雙重轉化。這條寫作的規律的關鍵所在,就在于轉化。

三、寫作的基本特點

1、個體性。

2.創造性。

3.綜合性。

4.實踐性。

四.寫作的源泉

社會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

五.寫作在現代社會的作用

1.寫作是科學文化知識傳播的手段。

2.寫作是宣傳教育的工具。

3.寫作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有效措施。

4.寫作是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

5.寫作--生存,謀取的一個重要手段。

6.寫作--教師、新聞工作者的一項必備技能。

第一章儲材與選材

第一節材料的意義和種類

一、什么是材料、素材和題材

材料,是一個外延廣泛的概念,他是作者為了某一寫作目的,從生活中搜集、攝取并寫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實和理論。

素材:又稱原始材料,原型材料,指作者從現實(包括歷史的,現在的,未來的現實)生活中觀察積累到的,還未加工處理,未寫進文章的原始(或原型)材料,它是有原始感性的、零亂無章的特點。

題材:有廣狹義之分。廣義的題材是指將各藝術門類作品所描寫(反映)的社會現象的某些方面。狹義的題材,是指構成一篇或一部、一幅藝術作品的真實地生活現象。

題材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藝術性的特點。

素材和題材的概念,一般在藝術創作范疇內使用,尤其用于文學藝術寫作居多,而在其他,如公務文書寫作及政治、經濟、軍事、司法等反面的實用文體的寫作活動時一般不使用素材、題材的概念。

資料:一般指理論研究、應用寫作所用的材料,當然,有的文學作品的材料也選用資料來寫作。

二材料的意義(作用)

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材料是文章的物質基礎。

1、材料與主題的關系

2、材料與文章形式的關系

三.材料的種類

材料的種類很多,其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對材料進行分類,可以分出多種不同類別。

根據材料的來源劃分:可分為直接材料、間接材料、發展材料。

根據材料的特點劃分可分為:事實材料、觀念材料。

根據材料存在的時間劃分可分為:歷史材料,現實材料。

根據材料的性質劃分:正面材料、反面材料。

根據材料獲得的情況劃分:第一手材料、轉手材料。

第二節儲材的途徑與方式

儲材,即儲存材料,亦即積累材料,是指在生活中廣泛搜集,占有材料的過程。

寫文章是一個信息的輸出,如果沒有輸入、儲存。就沒有條件輸出,而儲材實際上是一種信息的輸入和信息的貯存

一.儲材的途徑:

(一)深入生活:

深入生活,是獲取直接材料的主要途徑:

1.觀察

(1)觀察的界定:

觀察是對特殊事物的特殊知覺,使一種動用五種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進行有計劃的、目的性很強的自覺感變。

(2)寫作觀察和一般觀察的區別

(3)觀察的意義

A、觀察是認識的基礎

B、觀察是作者搜集寫作材料的重要途徑

C、觀察能激發作者的寫作欲望

(4)觀察的要求

A、準確

B、全面

C、精細

⑤.常見的觀察法

A、點面結合法:

B、由表及里法

C、細致入微法

D、比較差異法

E、方位程序法

F、開放五官法

2、感受:

①什么是感受

感受是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是人們通過眼耳、鼻、舌、聲等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感觸、認識和接受。

②感受的作用

A、引發寫作

B.產生寫作情感

C.啟動寫作思維

③藝術感受的種類:

從感受器來看有:視覺感受、聽覺感受、嗅覺感受、味覺感受、觸覺感受。

從感受的方式來分,有直接感受、間接感受。

④.寫作時感受的基本要求:

A感受要獨特:

B感受要深刻

C感受要細膩

3.調查

①什么是調查

調查是收集素材的一個主要手段。是對客觀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和分析研究而獲取材料的方法。

②.調查的方法

A、充分準備:

準備工作還包括確定調查重點、選取角度、制定調查計劃。擬調查計劃、擬調查提綱等。

B、選取適當的方式:

個別調查

開調查會

蹲點調查

問卷調查

現場察訪

查閱資料

抽樣調查

4.采訪:

采訪就是采集訪問,適用于向別人了解情況,新聞文體的寫作離不開采訪。

(二)廣泛閱讀:

1.多讀

2.善讀

(三)開展多向思維

開展多向思維,是獲取發展材料的主要途徑

1.形象思維訓練

三.儲材的方式:

(一)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的寫法有兩種

1.扼要式2.素描式

(二)生活札記

(三)調查和采訪筆記

(四)讀書筆記

1.標記式2.評點式3.摘錄式4.索引式5.心得式

第三節鑒別材料的方法(自學)

第四節選材的原則和要求

一、選材的要求:

1.要選擇真實可靠的材料:

2.材料要典型、生動

3.選材要新穎

二、選材的原則(標準)

(一)嚴

(二)圍繞主題選擇材料

(三)選擇適合文體的材料

第二章主題

一、主題一詞的來源及含義:

主題是個外來詞語,原出希臘,后傳到德國,最初乃是一個音樂術語。后來這一要領的外延擴大了,被廣泛地應用到文學藝術的創作之中,日本從德國翻譯去,稱為主題,我國是從日本引進的,使用至今。

對主題這個詞,實際上就要領的外延來講可有這樣三種理解:

1.辯論、討論、議論、思考、研究、作文等思想內容的中心。

2.文藝作品中,通過具體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

3.樂曲中的主旋律。

雖然主題是個外來術語,但在我國古代文論中,也有類似主題的說法,早在《莊子》一書中就有:語之所貴者,意也。是說語言文學之所以可貴,在于它表達的意。陸機《文賦》,以及唐、宋以至清代文論中都出現了意旨主意,主旨、主腦等說法,都是指文章的主題。

什么是主題呢?

主題是作者通過文章的全部材料和有現形式所表達出來的基本思想,基本觀點和意向,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

主題往往有單一性主題和復合性主題之分。

二、主題的形式及作用:

(一)主題的形式:

由于作者及所反映的內容不同,主題的產生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

1、產生于生尖的直接刺激和作者的深切感受。

2、產生于生活的間接啟發和作者的偶然頓悟。

3、到第一線采集,在提煉中形成:

(二)作用:

1、主題是文章的靈魂

2、主題能發揮社會作用

3、主題決定文章的價值

三、主題的提煉和開掘

材料是形成主題的基礎,一是進入文章的構思過程,作者必須對自己選用的材料進行集中,提煉和概括的工作。

主題的提煉貴在發現,貴在多思,思考是提煉主題的基本思維方式。

要使文章的主題深刻,不同類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著力點和開掘方法。

a.對于人物,應從心靈上開掘

b.對于事件,應從意義上開掘

c.對于景物應從情意上開掘

d.對于道理從規律上開掘

e、對于情感從感染上開掘

四、對主題的要求

(一)正確、鮮明

(二)集中、單純

(三)要深刻、新穎

第三章結構、思路

一、結構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結構:結構是指文章內容的組織構造,是作者依據表意和審美目的對材料進行有機的組合編排。

二、結構的要求和結構的幾種類型

(一)要求:

a.嚴謹

b.自然

c.完整

d.統一

(二)結構的類型

1、邏輯結構

2、時空結構

3、心理結構

A、事件發展

B、方位變換式

這種結構方式以空間位置的轉換來組織全篇文章,體現一種存在性,較多地出現在參觀、游覽或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性文章中。

C、情感跳躍式:

這種方式以作者的情緒走向為線索組織材料。其結構往往是起落有致,嚴整和諧,全文籠罩著一種抒情氣氛。

D、意識流動式:

意識流動作為全篇的結構方式,構成一個結構系統,這在一些意識流作品中經常可以見到。

E、電影方鏡頭式

這是借用電影蒙太奇手法,根據主題,把不同的場景,畫面巧妙而緊湊地組合在一起。這種結構方式也能使結構充分發揮功能,比單一的事件發展式、方位變換式的自由性要大些,也更嚴謹和諧。

F、復合式。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索、主人公情節,故事等等組成,以產生比原材料更大的整體功能。

a、并列式

以兩個主人公為中心的不同情節始終并列地對等地發展。

b、套環式。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有些是連環的,有些是包孕的,構成一個完整的和諧整體。

c、網狀式,幾個中心、幾個故事交織在一起。

7、論證式:

這是議論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它根據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體程序布局謀篇。

8、規格式:

規格式是指應用文的格局而言的。應用文中,無論常用體式、規章制度、公文程式或專用文體都有一定的結構程式。其他如實驗報告等等,也都有固定的程序規格,必須依此組織編排材料。

基礎寫作全套教案

訓練目標:

1、知識目標:寫自己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把想說說的意思寫具體、清楚。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與評改作文的能力。

3、情感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及寫作的興趣。

訓練重點:如何把作文寫具體、清楚。

訓練難點: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習評改別人的作文。

訓練課時:三課時((1)導(2)寫(3)評改)

訓練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可以欣賞到風景如畫的山川,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生活中充滿快樂,同時也不乏煩惱。這多姿多彩的生活一定會激起你的寫作欲望。今天這次作文不規定題目,也不規定內容范圍,請你自由的寫,好不好?

二、明確習作要求:

小黑板出示習作要求:動筆前,先認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要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寫清楚,注意不寫錯別字,寫完以后加個題目,有不滿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1、輕聲讀讀習作要求,思考:本次習作都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2、分組交流一下自己對要求的理解。

3、全班交流,明確要求。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三、寫作指導:

1、想:你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可以是美麗的景色;可以是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事或物;可以是自己的快樂或煩惱,也可以是自己的夢想或希望。)

(1)學生閉眼靜思。(2)在小組內說說。(3)指名說說。(師重點指導寫人、景、物的寫法。)

2、寫:具體、清楚。(抓住重點;分清主次;按一定順序寫;恰當運用好詞佳句(格言諺語、名人名言、古詩名句);運用修辭方法;不寫錯別字)

3、改:內容:改錯別字、不恰當的詞、用錯的標點和不通順的句子。

方法:刪、、補、調、換。

利用四個句子來指導學生用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1、王奶奶是一位七十多歲年紀很大的教師。

2、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

3、爸爸出差帶回一包貝殼五顏六色的。

4、我的作文獲了獎,老師鼓舞我說:今后繼續努力!

四、自由寫作:

同學們,請你拿起筆,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寫出你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寫,做到寫真話、吐真情。(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

五、評改作文:

1、指導學生剛才上節課的修改方法修改作文:(自改)

2、評改:

(1)讓幾個學生自告奮勇,讀讀自己的作文。

(2)出示一個作文片段為范例教學生評改的方法。

指導方法:(1)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別人的作文,做個忠實的.讀者,發現別人作文中詞、句、段的精彩,用波紋線在文中勾畫出來。

(2)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礎上,提出你的建議,與作者商討,共同修改此篇作文。

3、小組互評:分小組共同閱讀一片文章,按教師指導的評改方法進行評改。教師巡視指導。

4、評改后作品賞析:學生簡單評議。

六、總結:

本次作文,同學們的內容真是百花齊放,老師看到了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濃裝淡抹總相宜的生動局面。看來寫作文并不難,作文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只有細心的人,才會伴隨收獲的喜悅;只有勤奮的人,才會不斷品嘗到豐收的碩果。生活處處皆學問。只要用我們的眼去留心觀察;用我們的耳去認真傾聽;用我們的腦,去不斷思考,用我們的筆,去真實記錄。相信同學們的作文就會越寫越精彩!

課后反思:作文教學一直是困擾我們的教學難題,學生憑空想象,不知道該怎么下筆。教師也不斷改變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收效不是很明顯,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還一直存在。通過本次作文研討課,對于今后作文教學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本次作文既然是自由作文,就是讓學生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寫,這里要求學生作到真實,使學生明確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實是文章的生命。,倡導記真人、敘真情、寫實景、抒實情,強調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本節課感覺最成功的地方也是真實,學生真正能在課堂上學到一些作文的方法,而不是作秀。從習作效果來看,學生確實有有話可說、有事可敘,不再是假、大、空。但也有不足之處,學生對于評改作文還只是初探,以后在這方面還需加強指導,以此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修改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修改別人的作品的同時來提升自己表達的水平。

對于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除了要教師指導到位之外,平時應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眼中有物,筆下成物;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加小練筆的訓練,常寫手能順,多寫筆生花;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欲寫詩,功夫在詩外。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修改能力以及文質兼美的范文引路都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方面。總之,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循序漸進、常抓不懈,自然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去,使學生把作文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

基礎寫作全套教案

一、

同學們,老師準備了兩段文字,請大家比較閱讀這兩段文字,哪段文字思路更清晰呢?

甲段:要想成功做到某件事,首先你得確定一個目標和計劃,然后努力為之奮斗,在這過程中還要自我總結經驗教訓,吸收并改正,最后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

乙段:要想成功做到某件事,你得確定一個目標和計劃,努力為之奮斗,在這過程中還會自我總結經驗教訓,吸收并改正,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

(甲段,這段文字用上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首先、然后、最后。)

從這些詞中可知無論寫文段還是寫文章,都要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我們一起進入《寫作:思路要清晰》的學習。

二、

有什么方法能讓作文思路清晰呢?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整體構思。

找題眼明中心選材料定詳略確結構

例題:《熱愛學習的他》

要表達他熱愛學習。這一中心,下面這些材料,你會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樣的結構呢?

1.他放學之后他總是先寫作業。

2.他上課時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

3.他寫完作業之后常常進行體育鍛煉。

4.他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

5.他經常在學習上幫助成績不好的同學。

6.他家離學校很遠,但每天堅持騎自行車上學,從不讓父母接送。

7.他熱愛課外閱讀,經常出入圖書館和書店。

(二)、確定寫作順序

是按照時間、空間的順序,還是按照事理的邏輯順序去寫,這要根據文體特點和題材需要來確定。如:時間《植樹的牧羊人》

空間《濟南的冬天》薄雪覆蓋下的山這一文段

邏輯《紀念白求恩》

(三)、列提綱

方法:1、設計好整體結構

2、安排好詳寫略寫

3、確定好寫作順序

4、簡要概括出每個層次的意思

寫作實踐:《爸爸的二三事》,寫一篇記人的文章。請列出作文的提綱。形式不限。

范例:爸爸的二三事

第一段:爸爸是個球迷。(略)

第二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