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的感染與致病機制
MicrobialInfectionandPathogenesis微生物的感染與致病機制
MicrobialInfecti第一節
細菌的感染與致病機制第一節
細菌的感染與致病機制一、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1.正常菌群(normalflora)
分布生理作用
---生物拮抗營養免疫抑癌抗衰老一、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1.正常菌群(normalflo2.條件致病菌(conditionalbacterium)
條件:免疫力降低定居部位改變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2.條件致病菌(conditionalbacterium)二.細菌的致病機制細菌的致病性細菌的毒力侵入的數量侵入的部位其他影響因素二.細菌的致病機制細菌的致病性細菌的毒力(virulence)1.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強弱程度半數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半數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細菌的毒力(virulence)1.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強弱程2.毒力的組成
菌體表面結構
侵襲力粘附:菌毛抗吞噬:莢膜毒力侵襲性酶血漿凝固酶透明質酸酶毒素內毒素外毒素2.毒力的組成3.外毒素(exotoxin)分類
細胞毒素、神經毒素、腸毒素特征結構
---A-B毒素
A亞單位:毒性單位
B亞單位:結合單位3.外毒素(exotoxin)分類A-BtoxinsActiveBindingACellsurfaceBA-BtoxinsActiveBindingACells毒性強有選擇性→特殊臨床表現破傷風痙攣毒素→角弓反張表皮溶解毒素→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毒性強有選擇性→特殊臨床表現破傷風痙攣毒素→角弓反張表抗原性強
外毒素
↓甲醛處理:保留Ag性、失去毒性
類毒素(預防)↓馬抗毒素(治療/緊急預防)抗原性強外毒素4.內毒素(endotoxin)主要毒性作用發熱反應白細胞反應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4.內毒素(endotoxin)主要毒性作用5.內、外毒素的主要區別來源存在部位化學成分穩定性毒性作用抗原性5.內、外毒素的主要區別來源6.毒力島/致病島(pathogenicityisland)
決定細菌毒力,可移動的DNA序列質粒、轉座子6.毒力島/致病島(pathogenicityislan三細菌的感染(一)感染的來源1.內源性正常菌群成員→條件致病菌潛伏的病原菌三細菌的感染(一)感染的來源2.外源性患者/帶菌者病畜/帶菌動物感染途徑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創傷感染蟲媒感染2.外源性患者/帶菌者3.醫院感染概念來源交叉感染自身感染醫源性感染3.醫院感染概念(二)感染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2.潛伏感染(latentinfection)(二)感染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i3.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癥(toxemia)菌血癥(bacteremia)敗血癥(septicemia)膿毒血癥(pyemia)內毒素血癥(endotoxemia)4.帶菌狀態及帶菌者3.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急性感染第二節
病毒感染與致病機制
(ViralInfectionandPathogenesis)第二節
病毒感染與致病機制
(ViralInfecti一病毒的感染(一)病毒的傳播1.傳播途徑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眼、皮膚、血液、胎盤、產道一病毒的感染(一)病毒的傳播2.傳播方式水平傳播(horizontaltransmission)病毒在人群中個體間的傳播垂直傳播(verticaltransmission)經胎盤/產道將病毒由親代傳給子代2.傳播方式水平傳播(horizontaltransmi(二)病毒感染的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無明顯臨床癥狀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重要的傳染源
HAV/脊髓灰質炎病毒/乙腦病毒(二)病毒感染的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2.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病毒血癥)急性感染持續性感染慢性感染隱伏(性)感染慢發病毒感染2.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局部感染二病毒的致病機制(一)病毒感染對細胞的致病作用1.溶細胞性感染無包膜病毒:裂解細胞釋放致細胞病變作用(cytopathiceffect,CPE)二病毒的致病機制(一)病毒感染對細胞的致病作用2.穩定狀態感染包膜病毒:出芽釋放細胞結構改變細胞融合2.穩定狀態感染包膜病毒:出芽釋放3.整合感染DNA病毒/逆轉錄病毒
EBV、HPV、HBV、HIV、HTLV-1→細胞轉化→細胞癌變3.整合感染DNA病毒/逆轉錄病毒4.細胞凋亡(cellapoptosis)程序性細胞死亡病毒/蛋白產物啟動凋亡程序HIV→CD4+T細胞、巨噬細胞、神經細胞4.細胞凋亡(cellapoptosis)程序性細胞死亡5.形成包涵體(inclusionbody)5.形成包涵體(inclusionbody)(二)病毒感染對機體的致病作用1.病毒的細胞親嗜性
→特定組織器官的損傷2.病毒感染→炎癥反應3.病毒感染→免疫病理損傷(二)病毒感染對機體的致病作用1.病毒的細胞親嗜性(1)體液免疫病理作用Ⅱ型超敏反應細胞-Ag+Ab+補體/Mφ/NK→細胞破壞(1)體液免疫病理作用Ⅱ型超敏反應細胞-Ag+Ab+補體/MⅢ型超敏反應病毒+Ab→免疫復合(IC)→沉積→激活補體→局部損傷例如:腎損傷Ⅲ型超敏反應病毒+Ab→免疫復合(IC)→沉積→(2)細胞免疫病理作用細胞毒性T細胞(CTL)細胞-Ag(自身/病毒)+CTL→細胞損傷Ⅳ型超敏反應(CD4+T)
單個核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癥反應(2)細胞免疫病理作用細胞毒性T細胞(CTL)4.病毒對免疫系統的致病作用殺傷免疫細胞→降低機體的免疫應答
EBV→B細胞
CMV→B/巨噬細胞
HIV→CD4+T/巨噬細胞免疫應答功能紊亂
→自身免疫病4.病毒對免疫系統的致病作用殺傷免疫細胞→降低機體的免疫應答小結正常菌群:概念、作用毒力的構成:侵襲力、毒素細菌感染類型:隱性/顯性、急性/慢性、局部/全身細菌全身感染:毒/菌/敗/膿毒/內毒血癥病毒持續性感染:慢性/隱伏/慢發病毒感染小結正常菌群:概念、作用微生物的感染與致病機制
MicrobialInfectionandPathogenesis微生物的感染與致病機制
MicrobialInfecti第一節
細菌的感染與致病機制第一節
細菌的感染與致病機制一、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1.正常菌群(normalflora)
分布生理作用
---生物拮抗營養免疫抑癌抗衰老一、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1.正常菌群(normalflo2.條件致病菌(conditionalbacterium)
條件:免疫力降低定居部位改變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2.條件致病菌(conditionalbacterium)二.細菌的致病機制細菌的致病性細菌的毒力侵入的數量侵入的部位其他影響因素二.細菌的致病機制細菌的致病性細菌的毒力(virulence)1.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強弱程度半數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半數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細菌的毒力(virulence)1.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強弱程2.毒力的組成
菌體表面結構
侵襲力粘附:菌毛抗吞噬:莢膜毒力侵襲性酶血漿凝固酶透明質酸酶毒素內毒素外毒素2.毒力的組成3.外毒素(exotoxin)分類
細胞毒素、神經毒素、腸毒素特征結構
---A-B毒素
A亞單位:毒性單位
B亞單位:結合單位3.外毒素(exotoxin)分類A-BtoxinsActiveBindingACellsurfaceBA-BtoxinsActiveBindingACells毒性強有選擇性→特殊臨床表現破傷風痙攣毒素→角弓反張表皮溶解毒素→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毒性強有選擇性→特殊臨床表現破傷風痙攣毒素→角弓反張表抗原性強
外毒素
↓甲醛處理:保留Ag性、失去毒性
類毒素(預防)↓馬抗毒素(治療/緊急預防)抗原性強外毒素4.內毒素(endotoxin)主要毒性作用發熱反應白細胞反應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4.內毒素(endotoxin)主要毒性作用5.內、外毒素的主要區別來源存在部位化學成分穩定性毒性作用抗原性5.內、外毒素的主要區別來源6.毒力島/致病島(pathogenicityisland)
決定細菌毒力,可移動的DNA序列質粒、轉座子6.毒力島/致病島(pathogenicityislan三細菌的感染(一)感染的來源1.內源性正常菌群成員→條件致病菌潛伏的病原菌三細菌的感染(一)感染的來源2.外源性患者/帶菌者病畜/帶菌動物感染途徑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創傷感染蟲媒感染2.外源性患者/帶菌者3.醫院感染概念來源交叉感染自身感染醫源性感染3.醫院感染概念(二)感染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2.潛伏感染(latentinfection)(二)感染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i3.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癥(toxemia)菌血癥(bacteremia)敗血癥(septicemia)膿毒血癥(pyemia)內毒素血癥(endotoxemia)4.帶菌狀態及帶菌者3.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急性感染第二節
病毒感染與致病機制
(ViralInfectionandPathogenesis)第二節
病毒感染與致病機制
(ViralInfecti一病毒的感染(一)病毒的傳播1.傳播途徑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眼、皮膚、血液、胎盤、產道一病毒的感染(一)病毒的傳播2.傳播方式水平傳播(horizontaltransmission)病毒在人群中個體間的傳播垂直傳播(verticaltransmission)經胎盤/產道將病毒由親代傳給子代2.傳播方式水平傳播(horizontaltransmi(二)病毒感染的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無明顯臨床癥狀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重要的傳染源
HAV/脊髓灰質炎病毒/乙腦病毒(二)病毒感染的類型1.隱性感染(inapparent2.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病毒血癥)急性感染持續性感染慢性感染隱伏(性)感染慢發病毒感染2.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局部感染二病毒的致病機制(一)病毒感染對細胞的致病作用1.溶細胞性感染無包膜病毒:裂解細胞釋放致細胞病變作用(cytopathiceffect,CPE)二病毒的致病機制(一)病毒感染對細胞的致病作用2.穩定狀態感染包膜病毒:出芽釋放細胞結構改變細胞融合2.穩定狀態感染包膜病毒:出芽釋放3.整合感染DNA病毒/逆轉錄病毒
EBV、HPV、HBV、HIV、HTLV-1→細胞轉化→細胞癌變3.整合感染DNA病毒/逆轉錄病毒4.細胞凋亡(cellapoptosis)程序性細胞死亡病毒/蛋白產物啟動凋亡程序HIV→CD4+T細胞、巨噬細胞、神經細胞4.細胞凋亡(c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警察學院《道路勘測設計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一測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洛陽科技職業學院《金屬切削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教研室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五次月考(一模)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英語聽力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曲靖師范學院《高級英語A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師范大學《環境生態工程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省南宮市私立實驗小學2024-2025學年五下數學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山西省晉城市部分學校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福建省寧德市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藥物過敏搶救流程
- 口腔保健科普講座(幼兒園)課件
- 2024-2025學年全國版圖知識競賽考試題庫資料(含答案)
- 小學生講衛生主題班會
- 2025《個人信息保護合規審計管理辦法》及指引解讀課件
- 《新生兒復蘇》課件
- 客戶投訴與客戶滿意度管理制度
- 心理健康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探討
- 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
- 無人機操控知識培訓課件
- 環境健康與安全EHS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