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 名師 《戊戌變法》復習學案_第1頁
2022-2023年度 名師 《戊戌變法》復習學案_第2頁
2022-2023年度 名師 《戊戌變法》復習學案_第3頁
2022-2023年度 名師 《戊戌變法》復習學案_第4頁
2022-2023年度 名師 《戊戌變法》復習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6課題第九單元戊戌變法教學要求:(1)了解戊戌變法產(chǎn)生的歷史根源。(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3)百日維新的主要內(nèi)容,分析其特點(4)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5)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識梳理:考點一:了解戊戌變法產(chǎn)生的歷史根源——戊戌變法產(chǎn)生的歷史根源材料一: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19世紀末期的時局圖1、民族危機:甲午戰(zhàn)爭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統(tǒng)治危機:清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甲午戰(zhàn)爭前后中國的近代企業(yè)比較時間類別廠礦數(shù)資本額千元占總資本額甲午戰(zhàn)爭前商辦53470722.4%官督商辦、官辦191620877.6%甲午戰(zhàn)爭后商辦631246570%官督商辦、官辦18534530%3、經(jīng)濟基礎:中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4、階級基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上歷史舞臺。材料三:鄭觀應《盛世危言》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鄭觀應《盛世危言》5、思想基礎:鄭觀應等早期維新派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張。考點二: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戊戌變法的思想主張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康有為(:孔子作為一個老百姓想要改革國家政治制度,簡直聳人聽聞,不如假托古代帝王堯、舜的名義來進行,既不使人吃驚,自己也可以避禍)材料二:梁啟超說:“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則通,通則久。“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今日策中國者,必曰興民權。”材料三:嚴復認為:“人類社會同樣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然法則的支配,不能及時進步的民族會被別的民族滅絕。但是,‘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弱國只要肯發(fā)憤圖強,奮起直追,就能夠在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中,由弱變強。”1、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特點康有為梁啟超嚴復2、共同主張為;反對________,主張__________,實行__________,發(fā)展_____________.考點三、簡述百日維新的主要內(nèi)容,分析其特點——戊戌變法的高潮1、內(nèi)容作用局限政治經(jīng)濟文教軍事2、特點:1、百日維新是戊戌變法運動的_________2、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________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_____________發(fā)展和______________傳播,并給民族資產(chǎn)階級提供了參加政治的可能性。3、百日維新顯示了__________帝和維新派除舊布新的決心,損害了__________勢力的利益,但又沒有______________的基礎,改革是不徹底的。考點四: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戊戌變法的失敗失敗的標志:1898年慈禧太后發(fā)動________________,變法失敗。材料一:人人封章,得直達于上。舉國鼓舞歡蹈,爭求上書,民間疾苦,悉達天聽。——《戊戌政變記》材料二:新勢力舊勢力(弱、受約束)光緒帝瓷禧太后(強、主宰)群眾基礎弱社會基礎厚材料三:康有為在受光緒皇帝召見時稱:“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2、失敗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②___________強大;③維新派脫離_______,依靠_______________;④缺乏政治策略,_________________;考點五:認識戊戌變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戊戌變法的影響1、性質(zhì):是一次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意義:(1)戊戌變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維新派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以變法圖強,救亡圖存為目標,希望通過改革,使中國走向獨立、民主和富強,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喚起了人們的近代民族意識,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2)戊戌變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資產(chǎn)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變封建君主專制為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制,在經(jīng)濟上提倡興辦近代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3)戊戌變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為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辟了道路,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其許多遺產(chǎn)成為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的寶貴財富。整合與探究探究一1500年以來的歷史是人類社會由分散隔絕狀態(tài)進入整體發(fā)展的一體化進程,其主線是實現(xiàn)近代化_。但在此進程中,不同地區(qū)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和多樣性。19世紀中后期,中日兩國兩場改革不同程度的在各自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起來推動作用。日本通過維新改革保持了民族獨立,并迅速躋身于世界帝國主義列強的行列,而中國進行的戊戌變法卻沒有能夠改變中國的命運。請?zhí)骄拷Y果一成一敗的主要原因項目明治維新戊戌變法社會背景領導力量具體措施國際環(huán)境整合一歷史是在不斷的變革中發(fā)展的。回顧我們所學的選修改革史,請你按照原因和性質(zhì)的不同,列出四種不同類型改革的名稱及性質(zhì)改革: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訓練1、改革是社會發(fā)展變化中最為常見的現(xiàn)象。19世紀中后期的俄國、日本和中國,雖然所在地域不同,國情有異,但這些國家的都感受到來自歐美工業(yè)化浪潮的沖擊及伴之而來的堅船利炮的威脅,先后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請回答下列問題:(1)偉大的社會實踐需要先進的思想為自己鋪路開道。有人說:改革既是一次偉大的實踐活動,也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請你以中國戊戌變法為例論證這一觀點的正確性。(2)改革要除舊布新,就必然會觸動舊制度和一些特權者的既得利益,上述三個改革都遇到這個難題。日本采取怎樣的方式來處理這個難題的?(3)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的條件有何相同之處?這兩次改革對各自國家的近代化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4)1861年改革與明治維新在改革的結果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參考答案:1.(1)康梁等人就通過開學會、辦報刊的方式,宣揚西方先進的政治思想文化。與頑固派展開論戰(zhàn),形成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促進思想啟蒙。(2分)(2)改革之前,通過“武裝倒幕”掃除改革的障礙;改革過程中,通過廢藩置縣、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等方式進一步打擊封建勢力。(2分)(3)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