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筑行業中期投資策略_第1頁
2022年建筑行業中期投資策略_第2頁
2022年建筑行業中期投資策略_第3頁
2022年建筑行業中期投資策略_第4頁
2022年建筑行業中期投資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建筑行業中期投資策略1.2022年H1建筑行業回顧:基建托底穩增長表現強于大盤2022年初截至5月底申萬建筑裝飾指數下跌2.3%,跑贏滬深300指數約14.86個百分點。2022年初截至5月底房屋建設行業上漲,漲幅為16.5%,基礎建設漲幅為1.2%。2022年初截至5月底板塊內漲幅最大的為浙江建投(+392.4%)、安徽建工(+87.7%)、寧波建工(+65.7%);跌幅最大的為*ST羅頓(-85.2%)O估值有所修復,子行業存在差異橫向看:建筑裝飾行業PE為10.9倍,在申萬行業中處于低水平。縱向看:今年經歷了一段時間估值修復,但仍處于歷史低位。從子行業來看:成長性板塊園林工程(74倍)市盈率較高,裝修裝飾(127.6)5月以來市盈率有較大提升,而傳統的房屋建設(6.1倍)和基礎建設(10.3倍)的市盈率最低。基建托底穩增長政策信號清晰,資金充裕,項目充足,2022年基建有望景氣度回升。經濟短期承壓,下半年基建會再次發力。202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就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年初疊加俄烏沖突和疫情反彈導致需求疲軟、出口走弱,一季度GDP增速不及預期,加碼基建穩增長成為共識。進入四月,國內疫情進一步惡化,對經濟的沖擊程度高于市場預期,工業增加值下降2.9%,社會商品零售額更大降11.1%,固定資產投資也下跌0.82%,短期經濟依舊承壓,經濟下行進入下半場。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基建會再次發力。基建投資強度主要取決于3點:政策支持力度、資金支持情況以及項目的儲備程度。-30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地產投資增速由正轉負,制造業投資韌性十足。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4萬億元,同比增長6.8%,四月份受疫情沖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1至3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基建、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同比分別為6.5%、12.2%、-2.7%o基建投資有望將保持較高增速,扛起“穩增長”大旗。1-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同比由正轉負,這是自2020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的負增長,雖然從年初開始中央及地方政府出臺松綁政策城市不斷擴大,但房企投資信心仍未恢復,加之疫情因素影響下,市場恢復進程較放緩。1-4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速比一季度放緩3.4個百分點,但仍領跑全部投資。4月份基建投資增速受疫情影響雖有所放緩,但依然是穩增長的重要工具,財政部要求6月底前要完成大部分今年新增專項債的發行工作,5、6月份專項債發行或將再次提速,基建投資有望將保持較高增速,從而扛起“穩增長”大旗。.政策信號清晰:中央定調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自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2年總基調穩增長后,國常會密集就相關工作開展部署、加速政策推進和項目落地節奏。4月29日,中央財經委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22年穩增長優先發力基建邏輯,并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基建建設打開新發展空間,將對建筑行業產生積極影響。.資金充裕:資金是基建投資的重要破碼從資金來源來看,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為3.65萬億元,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專項債額度下達早、發行節奏緊、撥付使用快。去年12月,財政部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L46萬億元。截至5月27日,已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85萬億元,財政部要求,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另外,2021年,受提前額度下達較晚、部分地區專項債項目審核趨嚴等影響,上半年專項債發行節奏整體偏慢,下半年支持地方債加速發行的政策頻出,專項債發行加快,將于2022年上半年形成實物工作量。此外,REITs和PPP模式等資金來源也較有保障。截至2022年3月末,PPP儲備清單項目累計3,593個、投資額4.0萬億元。開工建設項目213個,投資額4,093億元,同比上升122.0%;進入運營期提供公共服務項目185個、投資額3443億元,同比214.9%。從資金投向看:2020年起,市政和園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社會事業成為三大投向,從2022年一季度主要投向看,和年初國務院提出的9個重點方向基本一致(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仍是專項債投資主要領域。4月因發行較少,民生服務領域占比3月擴大了90.1%。1-4月民生服務、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占比分別為43.0%、23.3%、18.4%,合計占比超8成。.項目充足:一季度八大建筑央企新簽訂單同比增長27.55%建筑行業集中度提升,八大央企項目充沛:1)從18年開始,八大建筑央企的訂單份額提升到30%以上,2021年市場份額接近40%,集中度快速提升。2)2021年,八大建筑央企新簽訂單總額13.4萬億,同比增長12.8%O2022年Q1八大建筑央企新簽訂單同比增長27.55%,其中,中國中鐵一季度新簽訂單同比大增84%,中國化學1-4月新簽訂單同比增長76.52%,訂單充足有保證。.2022年H1建筑公司業績分析:業績實現開門紅經營情況:一季度業績實現開門紅.一季度業績雙增,看好穩增長下建筑央企全年業績表現2022年一季度,八家建筑央企實現營收1.5萬億,同比+17.8%;實現歸母凈利潤386.1億元,同比+17%。營收、凈利雙雙實現高增長,隨著基建投資需求強勢增長,看好央企全年業績表現。22年一季度8家建筑央企營收、利潤均實現增長。除中國電建外,其余7家建筑央企歸母凈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中國中冶、中國化學、中國交建分別以+25.5%、19.7%、+17.7%利潤增速位居前三。.毛利率承壓,凈利率維持穩定毛利率:2022年一季度,建筑央企毛利率整體承壓,降至近五年來最低點,其中中國化學、中國能建、中國中冶分別下降1.3pp,l.lpp,0.9ppo主要系疫情下運輸成本上升,疊加原材料漲價,導致毛利率下滑,展望2022年全年,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基建投資走強,毛利率有望回歸正常。凈利率:建筑央企凈利率維持穩定,其中中國中鐵凈利率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八家建筑央企收現比96%:94%=2016Q12O17Q12018Q12019Q12O2OQ12O21Q12022Q1一收現比(%).一季度經營凈現金流流出大幅增加,回款承壓2022年Q1建筑央企整體收現比為98.9%,同減8.7個百分點,料受疫情影響,回款速度放緩。其中中國電建、中國化學、中國建筑減少最多,分別減少18.2、15.4、14.5個百分點。2022年Q1八家建筑央企經營凈現金流流出3006.5億元,同比+47%,其中,中國建筑多流出767.00億元,主要系部分子公司利用疫情平復期,搶抓項目進度,墊資較多所致。.未來隨著管理加強,周轉率有望持續優化2022年Q1總資產周轉率為0.17,同比增加,周轉率持續優化。2022年Q1建筑央企平均存貨周轉率小幅上升,應收款周轉率持平,兩金周轉有所改善。未來隨著建筑央企加強對兩金的考核管理,周轉率有望進一步改善。.管理費用率下降貢獻期間費用率下降,降杠桿成效明顯2022年Q1整管理費用率為2.2%,同減0.32個百分點,其中,中國交建為2.50%,同減0.79個百分點,降幅最大,或因人員費用持續下降。2022年Q1總體財務費用率為0.66%,同減0.08個百分點,從個股來看,中國鐵建財務費用率略有增加,主要系利息費用增加所致。2022年Q1建筑央企整體銷售費用率為0.39%,同減0.03個百分點,基本持平,其中,中國能建降幅最大,同減0.22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建筑央企資產負債率呈下降態勢,降杠桿成效明顯。2022年Q1資產負債率為74.10%,同增0.17個百分點。其中,中國能建同增2.20個pp,主要系持續推進低碳能源轉型,投資規模擴大,長期借款進一步增加;中國電建同增L99pp,主因發行30億元公司債券。.2022年H2建筑行業投資方向:掘金國企改革主線第一條主線:國企改革收官之年,關注建筑央國企價值提升.政府層面推動國企深化改革,拉動經濟發展2022年一季度,國家層面召開了兩次國企改革專題會議:1月17日,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題推進會;2月22日,國資委黨委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總結2021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展,研究部署今年重點任務,強調2022年是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要確保行動全面勝利收官。5月27日,國資委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上市場影響力大的旗艦型龍頭上市公司,培育一批專業優勢明顯、質量品牌突出的專業化領航上市公司。2021年下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增長不理想,消費疲軟,出口新訂單增速放緩。建筑業是中國經濟支柱產業(建筑業增加值占GDP7%以上),國有建筑企業占據建筑業半壁江山,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有望通過深化改革,拉動中國經濟的發展。.改革方向一:強化激勵,激發內生活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中國建筑、中國中鐵、四川路橋均進行了股權激勵。早在2013年,中國建筑已實施股權激勵,前三期股權激勵中國建筑均完成預定業績目標,且2013年以后,中國建筑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均優于其他建筑建筑央企。中國中鐵和四川路橋股權激勵的解鎖條件較為苛刻,建筑央國企經營穩健,公司基于歷史業績設置考核目標,彰顯公司未來業績提升的信心和決心。山東省內高速公路投資建設市占率? ? 工團■省收.改革方向二:同業整合,資產優化,提升市場競爭力2020年,山東路橋控股股東山東高速吸收合并齊魯交通,強強聯合后山東高速路橋路橋資產形成“大一統局面”。合并后,山東高速集團收入及資產規模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山東省內高速公路投資市場占有率從40%提升至90%以上,山東路橋作為子公司將充分受益大股東優勢,業績增長確定性進一步提高。2022年年初,中國電建置出地產業務,置入電建集團電網輔業資產,妥善解決中電建集團與該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且有利于進一步優化資產,完善產業結構,增厚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改革方向三:轉型新能源投資,迎來估值重塑2021年3月,中國電建印發《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資業務指導意見》,十四五”將大力發展電力運營業務,預計投資規模在1500-2400億元。2021年6月中國能建印發《踐行碳達峰、碳中和“30.60”戰略目標行動方案(白皮書)》,提出2025年公司控股新能源裝機容量力爭達到20GW以上。截至2020年底,中國能建水電裝機容量78萬千瓦;在新能源裝機容量140千瓦。公司投資運營水電、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已初見成效。綠電運營商利潤空間廣闊,估值有望重塑。1)當前電氣化和低碳化的不斷發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上游端風光發電效率提升,每度電發電成本下降,供需偏緊,電價易漲難跌,電力運營公司具有廣闊的利潤空間。2)政策明確支持,電網優先收購,電價有保障,公用事業屬性突出,新能源運營業務估值有望提升。3)綠色電力運營商處于產業鏈下游,議價能力強,進入壁壘高,且公司作為央企,本身具有強大的經營現金流優勢、融資成本優勢、項目資源優勢,因此安全墊較厚。.改革方向四:布局低碳業務,打開長期成長空間中國中冶:在生態環保產業方面:中國中冶已成立專業的生態環保子公司中冶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對生態環保市場進行重點開發,全力打造中國中冶生態環保品牌。在新能源產業方面:中國中冶積極布局多元化戰略,利用自身工程技術優勢,向光伏、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以及半導體等高技術新興產業領域重點發力挺進,市場增速明顯。上海建工:光伏方面:公司整合多年綠建設計、電站建造和光伏產品渠道經驗,擴展光伏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從屋頂光伏的施工承包向投資運營全產業鏈拓展。核能方面:公司設立核能工程建設指揮部,整合內部設計、建筑、安裝、研發力量,積極配合業主方推進牡基熔鹽實驗堆及配套項目建設,并協同業主開展實驗堆相關安裝技術聯合研發,助力牡基熔鹽堆商業化。.改革方向四:布局低碳業務,打開長期成長空間安徽建工:近年來綠色、環保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加之現有建筑工人老齡化、年輕建筑工人斷檔、人工費逐年提高,裝配式建筑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左右,力爭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較2020年提升近10%。同時,《安徽省“十四五”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積的30%o一系列文件表明裝配式建筑的相關頂層政策框架已逐步走向成熟。裝配式建筑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2014年開始投資建設裝配式生產基地,已建成并投產運營基地5個,在建基地1個,籌建中2個。2021年全年新簽訂單7.55億元,同比增長238%。目前,公司已經取得裝配式建筑領域核心競爭力,形成了裝配式建筑設計、開發、施工、物流一體化優勢,成本管控能力突出。.建筑央國企改革見實效隨著國企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央國企經營活力提升。在國資委日益嚴格的考察體系下,建筑央國企近幾年毛利率、凈利率、管理費用率、銷售費用率等指標有所改善,經營效率提升明顯。平均凈利率已從2020年一季度的2.58%逐步提升至2021年三季度底的2.91%,平均毛利率從9.78%提升至13.15%0建筑國央企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行業整體管理費用率大幅下降,從2018年的2.9%,下降至2021年的2.3%;總體財務費用率下降明顯,建筑國央企信用度高,市場話語權強,融資渠道多,在財務費用管控方面優勢顯著;銷售費用率基本持平,未來隨著訂單逐步向頭部集中,建筑央國企的營銷投入將逐步減少。行業整體資產減值占比呈明顯下降趨勢,2017-2021年下降0.6個百分點,建筑國央企的回款能力大幅改善。未來隨著國企改革的逐步深入,有望進一步提升央企的經營活力,長期看央企凈利率未來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估值存在進一步修復的可能。第二條主線:行業集中度提升,堅定看好建筑央國企龍頭.建筑央國企份額長期提升建筑業央企、國企產值占比持續提升。單季度產值角度看,建筑央國企產值份額在2015年達到最低點12%,2020年快速提升至13.2%。頭部建筑央國企發展較好,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分別選取n=4(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n=8(八大建筑央企)、n=20(營業收入排名前20國央企)進行分析,2011-2020年行業集中度整體呈現先降后升,小幅波動的態勢,波幅始終保持在2個百分點以內,從2019年開始有明顯增長,我國頭部建筑央國企地位穩固,發展趨勢良好,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建筑央國企抗風險能力強,行業下行時承接中小民企份額建筑央國企經營穩健,具有超強的抗風險能力。建筑央國企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增速穩健提升,2016-2021年增速分別提高9.9pp和0.8pp,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