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0北京林業大學2007版本科培養方案PAGE41北京林業大學2007版本科培養方案17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WoodScienceandEngineering專業代碼:082002學科門類:工學(森林工程類)一、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木材科學與木材機械加工技術、人造板生產工藝和家具設計制造基本理論知識,能夠從事木材機械加工、家具設計制造技術與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應掌握木材科學的基本理論以及木材的加工工藝,掌握家具設計制造工藝基本理論與方法。具備木材加工工程技術和產品開發的實踐技能。畢業生可以到木材機械加工、人造板、家具制造企業從事產品設計開發、工藝設計和設備技術管理工作。也到相關的木材科學與產品的研究、教學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二、專業培養方式培養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第二課堂素質教育、講座、社團活動等。本科人才培養方式應靈活多樣,應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培養機制。應在培養過程中逐步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三、主干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1、主干學科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2、專業核心課程木材學、膠粘劑與涂料A、木材干燥學、木材切削原理與刀具、木工機械A、家具設計A、木制品生產工藝學、人造板生產工藝學等。四、全學程教學安排本專業全學程共計144周,用于教學安排共計7學期112周,用于畢業論文(設計)1學期共計14周。在112周的教學周數中,理論教學98周,教學實習12周,軍事教育1周,入學教育1周,公益勞動2周,教學評價1周,各項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見本專業教學計劃。本專業開設30門必修課,共計121學分,設專業選修課25門,共計52學分,學生必須從中至少選修34學分。此外,學生必須從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學分。五、主要實踐環節安排根據培養目標要求設計實踐教學環節。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一周安排在第四學期,木材切削原理與刀具和木材干燥課程設計均為1周分別安排在第四、五學期,目的是學生學習常用機械機構,木材切削刀具和常規干燥室的設計規范和制圖標準。家具設計2周安排在第六學期,木制品生產工藝學1周和人造板生產工藝學2周課程設計安排在第七學期,目的是培養學生家具結構、造型設計的能力,木制品生產工藝學和人造板生產工藝學課程設計主要培養學生家具生產線和人造板生產線的工藝布置,生產能力計算和生產設備的匹配。木工綜合實習4周安排在第五、六學期,實習地點主要在北京,通過對工廠,家具設計和銷售企業的參觀,以及研究、設計和生產一線專家的講座,讓學生了解國內和國際木材工業發展趨勢和現狀。主要實習企業由北京黎明文儀家具公司、恒福力家具公司、天壇家具公司、標致家具公司、森華人造板公司、吉林森工集團北京生產基地等。畢業實習除上述北京的生產企業外,根據指導教師安排和畢業論文設計性質,畢業實習主要在生產企業和林科院木工所進行。畢業論文(設計)應選擇具有一定實際意義,對學生進行比較全面工程技術設計素質培養的題目,以培養學生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六、文化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實用工程技術專業,其培養目標是木材工業中的工程技術人才。每學期應參加至少2次學術講座,四年學習期間應參加一次暑期社會實踐,社會實踐的內容應深入木材加工企業或家具生產企業,參與生產實踐,或參與產品開發設計,四年學習期間還應進行一次木材制品的市場調查,參加家具設計大賽。七、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八、相近專業木材科學與工程(家具設計與制造方向)九、畢業合格標準總學分:184理論教學學分:155學分(2480學時)必修課學分:109學分(1744學時)選修課學分:46學分(其中公選12學分專選34學分)實踐必修環節學分:29學分
■必修課
■選修課
18木材科學與工程(家具設計與制造方向)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WoodScienceandEngineering(FurnitureDesignandManufacture)專業代碼:082002學科門類:工學(林業工程類)一、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與藝術素養,掌握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方向的學生應掌握木材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家具設計(包括造型、功能和結構)的基本理論與設計方法,掌握家具制造工藝理論與加工方法,具有比較扎實的材料、結構、工藝、設備和管理知識和創新設計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家具生產和流通企業、教學和研究部門從事專業設計、技術管理和教學、研究工作。二、專業培養方式培養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第二課堂素質教育、講座、社團活動等。采用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不斷完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培養機制。在培養過程中積極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三、主干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1、主干學科林業工程學科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2、專業核心課程家具人體工程學、木材學、家具機械、家具材料學、家具制圖、家具設計基礎、家具造型與結構設計、家具工藝等。四、全學程教學安排本專業全學程共計144周,用于教學安排共計7學期112周,用于畢業論文(設計)1學期共計14周。在112周的教學周數中,理論教學99周,教學實習11周,軍事教育1周,入學教育1周,公益勞動2周,教學評價1周,各項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見本專業教學計劃。本專業開設34門必修課,共計120學分,設專業選修課23門,共計54學分,學生必須從中至少選修34學分。此外,學生必須從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學分。五、主要實踐環節安排根據本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在設計實踐教學環節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創新設計能力和產品開發研究能力等。本專業實踐環節主要由實驗課、課程設計與實習、綜合實習、設計訓練、畢業設計(論文)等組成,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如下:家具設計基礎課程設計2周安排在第4學期,使學生掌握家具設計流程,完成家具基本設計的全過程。家具造型與結構設計2周安排在第6學期,使學生較高質量地完成全部家具設計任務,培養學生家具結構、造型設計的實際動手能力。家具工藝課程設計2周安排在第7學期,使學生完成家具工藝流程的制定,加深學生對家具生產工藝和設備的理解。木工家具綜合實習共2周,安排在第5學期。通過參觀家具工廠、設計和銷售企業,參加在家具研究、設計和生產一線專家所做的講座,讓學生了解國內和國際木材工業發展趨勢和現狀。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14周,由指導教師負責進行,畢業實習主要在生產企業和設計單位進行。畢業論文(設計)應選擇具有一定實際意義、對學生進行比較全面工程技術設計素質培養的題目,以培養學生實際設計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六、文化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家具設計與制造方向)是一個實用設計與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是家具工業中具有較全面的科學與藝術素養的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公共選修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和綜合素質。學生每學期應參加至少2次學術講座,四年學習期間應參加一次暑期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應深入家具生產企業,參與生產實踐和產品開發設計。四年學習期間還應進行一次家具市場的調查,參加一次設計比賽。為激勵學生進行創新設計,設立創新學分: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國際、全國性設計比賽獲獎者,參加校級以上科研和生產實踐活動成績優秀者,可獲取0.5-2.0的創新學分,計入專業選修課學分。七、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八、相近專業木材科學與工程九、畢業合格標準總學分:183學分理論教學學分:155學分(2480學時)必修課學分:109學分(1744學時)選修課學分:46學分(其中公選12學分專選34學分)實踐必修環節學分:28學分
■必修課
■選修課
19包裝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PackagingEngineering專業代碼:081403 學科門類:工學(輕工紡織食品類)一、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寬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進行包裝材料和技術應用研究、包裝結構與裝潢設計的能力,同時兼有緩沖包裝設計、包裝機械、包裝印刷、包裝容器制造及包裝測試等方面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保護產品、方便流通、促進銷售的包裝基礎理論和方法,包括包裝材料性能與應用、包裝結構與裝潢設計、緩沖包裝設計、包裝技術與方法、包裝機械、包裝印刷等基本知識和技能,重點掌握生態環保型包裝材料的性能及應用,并具有綠色包裝系統設計的初步能力。本專業畢業生能在商品生產與流通部門、包裝企業、科研機構、外貿、商檢等部門從事包裝系統設計、包裝材料設計制造、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質量檢測、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二、專業培養方式培養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第二課堂素質教育、名師講堂、社團活動等多種培養方式。在培養過程中逐步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三、主干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1、主干學科包裝學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2、專業核心課程包裝材料學、包裝裝潢設計、包裝結構設計、運輸包裝、包裝機械、包裝工藝學、包裝印刷等。四、全學程教學安排本專業全學程共計144周,用于教學安排共計7學期112周,用于畢業論文(設計)1學期共計14周。在112周的教學周數中,理論教學101周,教學實習9周,軍事教育1周,入學教育1周,公益勞動2周,教學評價1周,各項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見本專業教學計劃。本專業開設30門必修課,共計114.5學分,設專業選修課22門,共計51.5學分,學生必須從中至少選修34學分。此外,學生必須從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學分。五、主要實踐環節安排本專業實踐環節主要由實驗課、課程實習、綜合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設計)等組成,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如下:包裝裝潢設計課程設計:第5學期開課,1周,1學分。目的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鍛煉與發展學生運用學到的圖像、圖形軟件實際設計的能力,通過課堂的專業教學以后,本階段的實踐環節能讓學生增強動手能力,并更加理解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本課程要求學生能把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設計之中,鍛煉實際設計中的動手能力,能獨立完成相關的作業任務。包裝結構設計課程設計:第6學期開課,1周,1學分。目的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了解包裝結構設計的基本原理,掌握包裝結構設計的方法步驟,同時掌握如何分析流通環境、根據產品特點選擇材料,并運用學過的軟件繪制結構展開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產品的銷售包裝、運輸包裝結構設計,為學習相關后繼課程及今后從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包裝機械課程設計:第6學期開課,1周,1學分。目的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訓練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及生產知識,結合生產實際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鞏固、加深和擴展有關包裝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學習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掌握通用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過程和進行方式。對學生進行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如計算、繪圖、熟悉和運用設計資料、手冊、圖冊、標準和規范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某類包裝機械的總體設計,為學習相關后繼課程及今后從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包裝工藝學課程設計:第7學期開課,1周,1學分。目的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防潮防銹等包裝技術的基本原理,具有根據產品貨架壽命,制訂防護性包裝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某類產品的包裝工藝設計,為學習相關后繼課程及今后從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包裝材料實習:第4、5學期開課,實習地點在北京市區及周邊包裝材料市場及企業,1周,1學分。實習目的和要求:旨在通過對包裝材料市場、企業的調查等實踐活動,綜合理解和掌握紙、金屬、木材、塑料、玻璃等包裝材料的性能、用途,對各種常見的包裝材料的成本等市場情況有所了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進一步熟悉理論課中學到的各種包裝材料,為學習相關后繼課程及今后從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包裝綜合實習:第6學期開課,實習地點在北京市區及周邊包裝相關企業,2周,2學分。實習目的和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目前包裝行業生產的總體情況、基本內容及技術發展概況,加強學生對本專業的感性認識,為后繼專業課程的學習及今后從事本專業生產、科研、管理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主要安排在第8學期,畢業實習地點隨導師課題而定,14周,8學分。目的與要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嚴肅認真的科學作風;培養學生深入科研、生產實踐,收集加工各種信息、數據以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六、文化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如舉辦講座、名師講堂、開展社會生產實踐、參與教師科學研究、參加各類知識競賽或設計比賽、畢業實踐與畢業論文及第二課堂等培養大學生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創新學分: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知識競賽、設計比賽、科研活動、生產實踐等活動成績優秀者可獲得專業選修課學分1.5分。七、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八、相近專業木材科學與工程林產化工(制漿造紙方向)藝術設計(裝潢設計方向)九、畢業合格標準總學分:177.5學分理論教學學分:151.5學分(2424學時)必修課學分:105.5學分(1688學時)選修課學分:46.0學分(其中公選12.0學分專選34.0學分)實踐必修環節學分:26.0學分
■必修課
■選修課
20林產化工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ChemicalProcessingEngineeringofForestProducts專業代碼:082003學科門類:工學(林業工程類)一、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寬厚的化學化工基本理論知識,從事林產化學加工和生物質化學品技術開發研究與產品設計能力,同時兼有天然化學品合成改性、化工設備與設計、化學分析與測試等方面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森林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理論知識和相關工程技術,包括植物資源化學、化工原理、有機合成及高分子化學、儀器分析、林產化工工藝學、精細化學品工藝學、化工設備與設計等基本知識和技能,重點掌握林產化工過程與精細化學品,并具有生物質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知識。本專業畢業生能在與化學化工、生物質利用等相關的生產企業與流通部門、科研機構、商檢等部門,從事生物質產品的產品開發、生產過程設計與設備選型、質量檢測、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技術管理等工作。二、專業培養方式培養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第二課堂素質教育、講座、社團活動等。采用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不斷完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培養機制。在培養過程中積極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三、主干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1、主干學科化學林產化學加工工程2、專業核心課程化工原理、有機合成及高分子化學、植物資源化學、林產化工工藝學、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學、林產化專業課實驗等。四、全學程教學安排本專業全學程共計144周,用于教學安排共計7學期112周,用于畢業論文(設計)1學期共計14周。在112周的教學周數中,理論教學98周,教學實習12周,軍事教育1周,入學教育1周,公益勞動2周,教學評價1周,各項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見本專業教學計劃。本專業開設35門必修課,共計118.5學分,設專業選修課20門,共計49.5學分,學生必須從中至少選修34學分。此外,學生必須從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學分。五、主要實踐環節安排《化工流程與工廠設計CAD》課程設計安排:第4學期0.5周。學分:0.5學分。《化工原理I》實習安排:第4學期1周。地點:天津堿廠。學分:1學分。《化工原理I》課程設計安排:第5學期2周。學分:2學分。《金工實習》:第2學期1周。地點:林業大學工學院。學分:1學分。《林化綜合實習》:第6學期2周。地點:北京大紅門油脂化工廠、北京平谷岐黃制藥廠、河北保定糠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華晶科活性炭有限公司。《化工原理實驗》:第4、5學期,32學時。地點:化工樓實驗室。學分:2.0學分。《植物資源化學實驗》第5學期1周。地點:本學科實驗室。學分:1學分。《有機合成及高分子化學實驗》第5學期1周。地點:本學科實驗室。學分:1學分。《林化專業課試驗》第6學期2周。地點:本學科實驗室。學分:2學分。《林化專業課程設計》第7學期2周。地點:本學科專業教室。學分:2學分。實習要求以及通過實習所要達到的目的等見教學大綱。六、文化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第1學期,新生入學教育及軍訓,一年級學生開設《專業概論》。第2、3學期各安排1周公益勞動。高年級同學開設《林化專業專題講座》。第二課堂安排4周。包括講座、社會實踐、研究報告、第二課堂等。創新學分: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科研和生產實踐活動成績優秀者,可獲取0.5-2.0的專業選修課學分。七、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八、相近專業林產化工(制漿造紙方向)環境工程九、畢業合格標準總學分:181.5學分理論教學學分:152.5學分(2440學時)必修課學分:106.5學分(1704學時)選修課學分:46學分(其中公選12學分專選34學分)實踐必修環節學分:29學分
■必修課
■選修課
21林產化工(制漿造紙方向)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PulpandPaper專業代碼:082003學科門類:工學(林業工程類)一、專業培養目標圍繞“林漿紙一體化”這一特色,培養具有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熟練掌握制漿造紙工程基本原理及其工程管理,具有較高專業英語水平并能熟練使用計算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要學習造紙工業的工藝設計、造紙設備的工作原理、加工紙、特種紙、功能紙的開發及其生產、工程設計、工程技術研究及工程管理,并對其相近專業方向和化學工程的基本內容、主要原理及相關工程技術有初步了解。畢業后能在造紙企業從事工藝設計、產品開發、生產過程控制、設備安裝和管理工作、產品營銷和貿易,在科研單位從事應用開發性研究,也為碩士生培養輸送優秀之才。二、專業培養方式采用以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自學獲取知識為主線,能力培養為支撐,三者協調發展為準則。具體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第二課堂素質教育、講座、社團活動等多種培養方式。在培養過程中逐步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三、主干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1、主干學科化學林產化學加工工程2、專業核心課程化工原理、制漿原理與工程、造紙原理與工程、加工紙、造紙助劑、廢紙再生利用技術、制漿造紙工程設計、造紙機械與設備、造紙工業污染控制與環境保護等。四、全學程教學安排本專業全學程共計144周,用于教學安排共計7學期112周,用于畢業論文(設計)1學期共計14周。在112周的教學周數中,理論教學96.5周,教學實習13.5周,軍事教育1周,入學教育1周,公益勞動2周,教學評價1周,各項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見本專業教學計劃。本專業開設38門必修課,共計121.5學分,設專業選修課18門,共計43學分,學生必須從中至少選修33學分。此外,學生必須從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學分。五、主要實踐環節安排主要由實驗課、課程設計、教學綜合實踐、生產實踐、畢業論文(設計)等組成實踐性教學環節,《化工原理I》實習:第4學期1周。地點:天津堿廠。學分:1學分。《化工原理I》課程設計:第5學期2周。學分:2學分。《認識實習》第6學期0.5周。地點:北京周邊的造紙企業。學分:0.5學分。《專業實驗》第6、第7學期各1.5周。地點:專業實驗室。共計學分:3學分。《課程設計》第7學期2周。《制漿造紙綜合實習》:第6學期3周。地點:華泰紙業有限公司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主要安排在第8學期,8周,8學分,畢業實習地點隨導師課題而定。六、文化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如舉辦講座、開展社會生產實踐、參與教師科學研究、畢業實踐與畢業論文及第二課堂等培養大學生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創新學分:參加科研及生產實踐活動成績優異者可獲得0.5-2.0學分。七、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八、相近專業林產化工環境工程九、畢業合格標準修完本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核合格,畢業論文答辯通過,德智體全面發展,身心健康,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總學分:183.5學分理論教學:153.0學分(2448學時)必修課學分:108.0學分(1728學時)選修課學分:45.0學分(其中公選12.0學分專選33.0學分)實踐必修環節學分:30.5學分
■必修課
■選修課
22藝術設計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ArtisticDesign專業代碼:050408學科門類:文學(藝術類)一、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審美修養,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級設計人才。本專業的學生應掌握設計藝術學科的基本理論,掌握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陳設藝術設計等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其它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藝術設計專業所需的造型基礎、專業設計技能、創新意識和計算機藝術設計軟件的應用能力。同時,本專業的學生在外語(英語)方面須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要求通過校內三級考試,力爭通過國家四級考試。二、專業培養方式培養方式包括課堂教學、藝術實踐教學、畢業論文與設計、講座、社團活動,組織不同層次的設計競賽活動,舉辦不同形式的作品展覽等多種培養方式。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不斷完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培養機制。在培養過程中積極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設計思維能力、以及設計表達能力。三、主干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1、主干學科設計藝術學科2、專業核心課程設計色彩、空間構成、透視與制圖A、室內設計A、家具造型設計、陳設藝術設計、展示設計、景觀設計等。四、全學程教學安排本專業全學程共計144周,用于教學安排共計7學期112周,用于畢業論文(設計)1學期共計14周。在112周的教學周數中,理論教學92周,教學實習18周,軍事教育1周,入學教育1周,公益勞動2周,教學評價1周,各項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見本專業教學計劃。本專業開設34門必修課,共計127學分,設專業選修課19門,共計50.5學分,學生必須從中至少選修33學分。此外,學生必須從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學分。五、主要實踐環節安排藝術設計專業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實踐環節的安排基本貫穿于四年學習的全過程中。主要有實驗課、課程實習、綜合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設計)等組成,主要實踐環節:一年級速寫實習、二年級風景寫生實習、三年級藝術實踐、四年級畢業創作實習、畢業論文與設計等。具體安排如下:此外,部分專業主干課程開設有相應的實習周。實習周旨在讓學生深入實踐,廣泛收集資料,積累設計經驗,深化對課程教授的基本原理及設計規則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設計思維方式,同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開展設計工作的實踐技能。實習項目學期實習地點周數學分實習目的速寫1北京及周邊地區11培養學生準確、概括、熟練的造型能力。風景寫生3貴州、四川、甘肅33培養學生準確、概括、熟練的造型能力。藝術實踐5安徽、江蘇、浙江、上海33培養學生準確、概括、熟練的造型能力。畢業實習及論文8148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畢業設計的基本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市場、社會、企業密切結合,分析與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在實踐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深化與升華,初步建立對經濟、環境、市場、管理等大工程的意識,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使其基本具備設計師的專業素質。六、文化素質及創新能力培養1、講座:每學期安排2-3次學術講座,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和本系骨干教師講授。2、展覽:定期舉辦風景寫生展、課堂優秀習作展、藝術實踐圖片展和畢業設計作品展。3、創新學分:每學年組織學生參加1-2次全國性(或校際間)的環藝及相關設計大賽。可根據賽事的級別給與獲獎者相應的0.5-1分的創新學分獎勵。通過舉行講座、舉辦展覽、組織競賽等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大學生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七、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八、相近專業城市規劃園林木材科學與工程(家具設計方向)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方向)工業設計九、畢業合格標準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正確的人生觀,具有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個性心理和群體協同意識,具有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藝術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藝術設計專業所需的繪畫技能、設計技能、創新技能和應用操作技能。修完本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通過畢業設計及論文答辯。總學分:189學分理論教學學分:153學分(2448學時)必修課學分:108學分(1728學時)選修課學分:45學分(其中公選12學分專選33學分)實踐必修環節學分:36學分(包含創新學分)
■必修課
■選修課
23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方向)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ArtisticDesign(GraphicDesign)專業代碼:050408學科門類:文學(藝術類)一、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審美修養,掌握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級設計人才。本專業方向的學生應掌握設計藝術學科的基本理論,掌握廣告創意與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裝潢設計、品牌形象設計等裝潢藝術設計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其它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藝術設計專業所需的造型基礎、專業設計技巧,、創新意識和計算機藝術設計軟件的應用能力。同時,本專業方向的學生在外語(英語)方面須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要求通過校內三級考試,力爭通過國家四級考試。畢業生可在廣告設計公司、網絡設計公司、動畫設計公司、新聞媒體、出版社以及學校、科研等單位從事視覺傳達設計與制作、市場調研與策劃等工作。二、專業培養方式培養方式包括課堂教學、藝術實踐教學、畢業論文與設計、講座、社團活動,組織不同層次的設計競賽活動,舉辦不同形式的作品展覽等多種培養方式。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不斷完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培養機制。在培養過程中積極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設計思維能力、以及設計表達能力。三、主干學科和主要專業課程1、主干學科設計藝術學科2、專業核心課程圖形創意、廣告攝影、標志設計、CI設計、包裝裝潢設計A、品牌形象設計、廣告媒體與策劃、廣告創意與表現、書籍裝幀設計等。四、全學程教學安排本專業全學程共計144周,用于教學安排共計7學期112周,用于畢業論文(設計)1學期共計14周。在112周的教學周數中,理論教學94周,教學實習16周,軍事教育1周,入學教育1周,公益勞動2周,教學評價1周,各項教學活動的具體安排見本專業教學計劃。本專業開設35門必修課,共計124.5學分,設專業選修課19門,共計48.5學分,學生必須從中至少選修34學分。此外,學生必須從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至少選修12學分。五、主要實踐環節安排藝術設計專業(裝潢藝術設計方向)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實踐環節的安排基本貫穿于四年學習的全過程中。主要由實驗課、課程實習、綜合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設計)等組成,主要實踐環節:一年級速寫實習、二年級風景寫生實習、三年級藝術實踐、四年級畢業創作實習、畢業論文與設計等。具體安排如下:此外,部分專業主干課程開設有相應的實習周。實習周旨在讓學生深入實踐,廣泛收集資料,積累設計經驗,深化對課程教授的基本原理及設計規則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設計思維方式,同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開展設計工作的實踐技能。實習項目學期實習地點周數學分實習目的速寫2北京及周邊地區等地11培養學生準確、概括、熟練的造型能力。風景寫生3貴州、四川、甘肅等地33培養學生準確、概括、熟練的造型能力。藝術實踐5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地33培養學生準確、概括、熟練的造型能力,加強學生對藝術設計的直觀認識。畢業實習及論文8148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畢業設計的基本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市場、社會、企業密切結合,在實踐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深化與升華,初步建立對裝潢設計項目從策劃、設計、制作、到管理的整體意識,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使其基本具備裝潢設計師的專業素質。六、文化素質及創新能力培養1、講座:每學期安排2-3次學術講座,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和本系骨干教師講授。2、展覽:定期舉辦風景寫生展、課堂優秀習作展、藝術實踐圖片展和畢業設計作品展。3、創新學分:每學年組織學生參加1-2次全國性(或校際間)的環藝及相關設計大賽。可根據賽事的級別給與獲獎者相應的0.5-1分的創新學分獎勵。通過舉行講座、舉辦展覽、組織競賽等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大學生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七、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四年,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八、相近專業工業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藝術設計方向)九、畢業合格標準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正確的人生觀,具有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個性心理和群體協同意識,具有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藝術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藝術設計專業所需的繪畫技能、設計技能、創新技能和應用操作技能。修完本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通過畢業設計及論文答辯。總學分:187.5學分理論教學學分:153.5學分(2456學時)必修課學分:107.5學分(1720學時)選修課學分:46學分(其中公選12學分專選34學分)實踐必修環節學分:34學分(包含創新學分)
■必修課
■選修課
24藝術設計(動畫藝術設計方向)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專業英文名:AnimationDesign專業代碼:050408學科門類:文學(藝術類) 一、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審美修養,掌握動畫藝術設計與制作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級設計人才。本專業方向的學生應掌握設計藝術學科的基本理論,掌握動畫藝術設計的編劇技巧、分鏡頭腳本設計、原畫設計、二維動畫技術、計算機動畫技術、逐格拍攝技術、數字視頻編輯、數字音效等方面的綜合知識,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游戲、網絡、數字化等其它專業知識。具備動畫藝術設計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設計與制作的應用以及管理和策劃能力。同時,本專業方向的學生在外語(英語)方面須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要求通過校內三級考試,力爭通過國家四級考試。畢業生可在電視臺、電影制片廠、動畫制作公司、電視臺欄目包裝公司、影視廣告公司、網絡公司、游戲研發公司、以及互動娛樂等單位從事動畫編導、動畫藝術設計、動畫制作、游戲設計及游戲研發等工作。二、專業培養方式培養方式包括課堂教學、藝術實踐教學、畢業論文和設計、講座、社團活動,組織不同層次的設計競賽活動,舉辦不同形式的作品展覽等多種培養方式。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不斷完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培養機制。在培養過程中積極推行研究型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設計思維能力以及設計表達能力。三、主干學科和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按摩院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國內運輸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建筑材料采購安裝合同
- 2025智能手機買賣合同
- 2025年附近學校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股權轉讓合同模板范文
- 2025年度標準版企業辦公場地租賃合同協議書
- 2025委托生產合同標準范例
- 2025江蘇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產品采購銷售合同
- 2025企業間合作開發合同
- 自身免疫性腦炎
- 醫院質控科工作質量考核指標
- CRPS電源設計向導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4937.22-2018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22部分:鍵合強度
- GB/T 3452.2-2007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2部分:外觀質量檢驗規范
- 煤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庫(附答案)
- 第十章-國際政治與世界格局-(《政治學概論》課件)
- 2023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精選合集
- 濾毒罐使用說明書
- 如何上好一節思政課綜述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