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游褒禪山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關常識;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后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2、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各”、“極”、“觀”、“求”、“其”等文言詞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性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3、學習作者“盡吾志”和做學問“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學態。【教學重點】積累文言知識。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后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教學難點】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后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教學方法】誦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印發導學案【教學課時】4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點】1、了解作者與寫作背景2、整體感知、理清思路3、研讀文章第一自然段【教學過程】一、導入二、展示學習目標三、簡介作者及課文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文,又稱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2、“唐宋八大家”之一3、作品:《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4、本文寫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當時王安石34歲,正在舒州任通判。四年后(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為這一觀點的發展。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形勢。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于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再為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現在江蘇南京,潛心學術研究和詩文創作。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王安石一生在從政、治學的道路上都是堅韌不拔地前進的。他在宋神宗時作宰相,認準了“變法”于國有利,決心推行新法,盡管守舊派強烈反對,他卻毫不動搖,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他反對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有補于世”。他的文章結構謹嚴,說理透辟,筆力雄健,語言洗煉,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了解作者的這些生平事跡,能更深刻地理解這篇游記體散文所蘊含的深意。5、褒禪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城北15里,風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課文記述的慧空禪院)建筑宏偉。距院約200米,半山腰還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毀,寺院被拆除,現僅兩洞尚存。6、記: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四、誦讀感知1、字音褒bāo禪山華huá山廬冢(hǒng)有穴(ué)窈(yǎo)然怠(dài)咎(jiù)好游(hào)仆(pū)碑無物以相(iàng)之深父(fǔ)2、通假字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父:通“甫”,字)3、自讀,理清思路一、(1—2):記敘——游山經過。1、介紹褒禪山概況。2、記游華山洞的經過。二、(3—4):議論——游山心得。3、寫游華山洞的心得。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4、借仆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三、(5):記敘—結尾,補敘同游者4、畫出直接表現作者觀點的句子(1)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五、研習課文1自然段(一)梳理字詞句,解釋加點的字詞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二)合作探究討論問題:1、這一段依次記述(每格一字):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2、第1段為什么要特別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寫仆碑是為后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3、這一段說明事物方位清楚,層次井然。交代空間的變化,其作用是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蹤跡(不超過10個字):六、隨堂練習1、一詞多義:(1)“卒”:①“卒葬之”。_______________②“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_______________③“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_______________(2)“文”:①“其文漫滅。”____________②“獨其為文”。_______________(3)“道”:①“有碑仆道”。_____________②“何可勝道也哉”。_____________③“傳道受業”(《師說》)___________④“策之不以其道”。(《馬說》)。______________2、詞類活用:(1)“舍”:“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2)“名”:①“名之曰褒禪”。____________②“而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____4、句式(1)有碑仆道(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3)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5.翻譯下列難點句子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七、全班朗讀課文。
八、完成作業1、復習本節知識點,準備下節課抽查2、完成第二課時學案第二課時【教學要點】1、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2、積累文言知識【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檢測字詞1、齊讀課文2、抽查重點字詞二、展示學習目標三、研習第二自然段(一)梳理字詞句,解釋加點的字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二)合作探究1、概括1、2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提示:記敘游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2、游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說出禪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仆碑在華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為仆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3、第2段略寫什么詳寫什么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特點及游后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后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游者甚眾”與后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③“余所至”之淺與“好游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后因“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四、隨堂練習1、指出詞類活用現象(1)“窮”:“好游者亦不能窮也”。____________________(2)“側”:(3)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__________(4)問其深,(5)則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______(6)火尚足以明也_________________2、古今異義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3、翻譯重點句子(1)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譯:但我也后悔自己跟隨他們而不能夠盡情享受游覽的樂趣。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1、復習本節知識點,準備下節課抽查2、完成第三課時學案第三課時【教學要點】1、研讀文章第3、4、5自然段2、積累文言知識【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溫故知新1、齊讀課文2、抽測知識點二、展示學習目標三、研習課文3、4、5自然段(一)梳理字詞句,解釋加點的字詞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二)合作探究討論問題:1、第三段著重寫什么?
2、這一段可分幾層意思你對作者在文中所說的道理如何評價提示:五層意思:①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④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系。⑤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3、作者認為“志”“物”“力”三者的關系是什么你同意嗎(本題著重研究作者的觀點態度。)(1)作者認為要達到“非常之觀”,必須具備“志”、“力”、“物”三個條件,那么作者認為“志”、“力”、“物”這三者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提示:對于“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系,作者認為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盡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2)遷移討論:你認為“志”、“力”、“物”三個因素,對于達到成功,哪個因素是最重要的此題目的討論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經歷,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互相交流,從而得出結論。討論應當遵循切合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自圓其說即可,不必一概而論,強求統一。4、在第4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生發出來的提示: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頭腦的認真辨析思考,然后謹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邏輯十分嚴密。
5、第5段是補敘,交代同游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里,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明確:這樣寫在文尾,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這也是古人寫游記常用的格式。四、隨堂練習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詞語的意義。于是余有嘆焉(①古義:。②今義:)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①古義:。②今義:)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①古義:。②今義:。)蓋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①古義:。②今義:。)2、指出詞類活用現象①有泉側出側: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②問其深深:形容詞作名詞,深度。③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至:動詞作名詞,到達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
奇。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3、句式有志矣,不隨以止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此余之所得也。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翻譯下列句子(1)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譯: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廣泛。(2)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譯:因而人很少到達那里,所以不是有志的人不能到達那里。(3)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譯: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而沒有外物幫助,也不能達到。(4)其孰能譏之乎譯:難道誰能譏笑他們嗎(5)余于仆碑,又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譯:我對于倒下來的石碑,又因此感嘆古書不存在,后世人弄錯了它的流傳(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本來的情況,哪里說得清楚呢(6)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譯:這就是治學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采取的緣故啊。五、課堂小結六、布置作業1、背誦第3自然段2、完成第4課時學案
第四課時【教學要點】1、理清課文前后兩部分的內在聯系,弄清敘議如何有機結合。2、歸納文言知識,辨析文言虛詞“其”的用法。一、復習鞏固、溫故知新齊讀課文二、展示學習目標三、問題討論:1、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系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應;③游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系這三方面思考。)提示:(1)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極夫游之樂”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后銜接,過渡自然。(2)文字上前后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和“其下平曠……記游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游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為有侮”和“悔其隨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3)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游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2、歸納主旨:本文把游山_和治學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借游山的體驗,說明了處事、治學都要“盡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四、討論拓展:態度決定成敗──也談“盡吾志”1、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我們可以不完美,但我們努力。(畢淑敏)2、如果老天爺不曾給你聰明的才智和顯赫的家世,那么,“態度”將是唯一能使你勝出的金鑰匙。一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是飛奔而去追趕兔子。可是追著追著,兔子跑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狗了:“你真沒用,連一只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盡力而為了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pp項目備案合同范本
- 業務掛靠公司合同范本
- 變更招投標合同范本
- 小區門樓出租合同范本
- 項目負責人年終述職報告
- 音樂演出安全檢查規范
- 預防醫學中的臨床預防服務
- 預防地質災害教育
- 2019年單獨招生考試文化綜合考試大綱及樣題文化綜合考試(語文、數學、英語)-+大綱及樣卷
- 預見性思維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 新式茶飲創業趨勢
- 手術室感染控制與預防措施
- 外科術后洗胃、尿管與引流管護理
- 大學文化藝術節電子競技社團活動策劃書
- (二模)長春市2025屆高三質量監測(二)語文試卷(含答案)
- 《智能家居培訓教程》課件
- 多元藝術融合創造性舞蹈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藝術學院
- 2024-2030年中國礦熱爐用開堵眼機行業發展狀況規劃分析報告
- 【MOOC】電子線路設計、測試與實驗(一)-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新增供應商準入制度
- 制造業數字化車間與智能化生產流程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