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置換術查房解答課件_第1頁
膝關節置換術查房解答課件_第2頁
膝關節置換術查房解答課件_第3頁
膝關節置換術查房解答課件_第4頁
膝關節置換術查房解答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外二科肖函護理查房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護理查房的目的熟悉膝關節的結構及功能。掌握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概念。熟悉膝關節置換的病因及臨床表現,適應癥、禁忌癥及治療方法。掌握膝關節置換術術前準備掌握膝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觀察與預防措施。掌握膝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功能鍛煉護理查房的目的熟悉膝關節的結構及功能。病例分析一般情況胡水星,女,66歲,14床,住院號201605676,診斷: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情介紹患者6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膝關節疼痛,有脫膝感,伴關節交鎖,有功能障礙。期間癥狀反復發作,自行使用抗生素及休息,癥狀稍有減輕,近一年無明顯誘因,上述癥狀加重。于2016年8月24號以“左膝骨性關節炎”入院。T36.6°,P82,R20,BP118/56。病例分析一般情況病例分析既往病史高血壓病史40年,12年糖尿病史,自行服藥控制,否認有肝炎,結核病史,無藥物和食物過敏史。專科情況

左膝關節未見明顯畸形,浮髕試驗(-),髕骨研磨試驗(+),麥氏征(-),抽屜試驗(-),過伸試驗(-),過曲試驗(-),末梢血運正常。

病例分析既往病史病例分析術前X線片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7.48mmol/L尿酮體(3+)“小三陽”8月24號空腹+三餐后血糖分別為4.8,12,10.2,5.6mmol/L。8月25號早餐后血糖為10.1mmol/L左膝關節間隙變窄病例分析術前X線片實驗室檢查左膝關節間隙變窄病例分析患者于2016年8月29日在手術室連硬外麻下行左膝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后給與抗炎,消腫等治療,于8月31日請內分泌科醫生會診調節血糖,9月2日空腹+三餐后血糖分別為12.3,17.4,18.5,13.6mol/L,9月4日空腹+三餐后血糖分別為7.9,10.7,10.9,9.9mol/L。9月3日開始行CPM功能鍛煉。病例分析患者于2016年8月29日在手術現存的護理問題焦慮:與擔心手術及預后有關知識缺乏:與不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有關疼痛:與切口疼痛有關軀體移動障礙:與術后臥床有關部分自理能力缺陷:與術后臥床有關廢用綜合征:與關節活動障礙有關潛在并發癥: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關節僵硬、低血糖、假體松動現存的護理問題焦慮:與擔心手術及預后有關8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概念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TKR)是指采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制成人工關節假體,通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代替患病關節功能,達到緩解關節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8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概念膝關節的結構膝關節是一個復合關節,是由股骨內外髁和脛骨內外髁及髕骨,韌帶,肌肉等組成。人體最大且構造最復雜,損傷機會亦較多的關節。膝關節的結構膝關節的解剖膝關節的解剖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癥人工膝關節置換適應癥骨性關節炎(OA)類風濕性關節炎(RA)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AS)的膝關節晚期病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癥人工膝關節置換適應癥骨性關節炎(OA11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禁忌癥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或神經性疾病導致的肌無力;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活動性結核感染、出血性疾病;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于功能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癥狀;嚴重骨質疏松、關節不穩、嚴重肌力減退、纖維性或骨性融合并不是手術絕對禁忌癥。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禁忌癥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或神經性疾病導致骨性關節炎膝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膝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膝外翻畸形骨性關節炎膝外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外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外翻畸形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關節強直強直性脊柱炎關節強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一種以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膝關節周圍骨質增生為病理性特征的慢性進行性骨關節病。主要表現是關節疼痛和活動不靈活,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致密,骨小梁斷裂,有硬化和囊性病變。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可引起老年人下肢殘疾,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疼痛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單髁人工膝關節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單髁人工膝關節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表面置換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表面置換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置換(連接式)翻修關節膝內外翻畸形:>15°內外側副韌帶損傷關節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置換(連接式)術前護理心理護理:詳細耐心地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的緊張和焦慮。飲食護理:向患者講解飲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飲食。用藥護理:遵醫囑囑患者按時準確的服用藥物并觀察用藥效果。護士還應了解注射胰島素(長、中、短)的作用時間及抽吸計量等。控制血糖:血糖應控制在6.7—10.0mmol/L之間,尿糖控制在-~+之間或1g/d以下,尿酮體(-)為宜。每日監測血糖和尿糖,根據結果,從控制飲食,運動,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等,力求在短時間內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控制血壓:每日監測血壓,以控制在140/90左右為宜,降壓藥應用至手術日晨。其他:備皮、禁食水、導尿、訓練床上大小便等術前護理心理護理:詳細耐心地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術后護理一般護理并發癥的護理護理要點功能鍛煉術后護理術后護理一般護理并發癥的護理護理要點功能鍛煉術后護理一般護理

臥位生命體征監測飲食

去枕平臥、禁食水6小時、必要時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6小時一般護理護理要點切口護理滲血情況滲出或污染,及時更換切口冰敷減少出血,注意觀察冷療效果及末梢血運情況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低于切口平面,防止脫管及逆行感染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術后1小時內引流液>200ml需及時報告醫生疼痛的護理評估疼痛的性質鎮痛泵止痛注射止痛藥或口服止痛藥心理護理轉移注意力深呼吸、放松、聽音樂警惕術后意外發生多為老年患者,特別是術后72小時內,警惕脂肪栓塞、腦出血等意外傾聽患者的主訴,如有無胸悶、頭暈、肢體麻木等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護理要點切口護理滲血情況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低于切口平面,防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并發癥術后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假體松動出血血腫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并發癥術后感染1、術后感染(最嚴重)臨床表現多發生在術后1~3周患者主述疼痛加重,或減輕后又加重,體溫升高,脈搏快,白細胞增多,局部紅,腫,熱,痛。預防切口的護理防止尿路感染防止肺部感染預防壓瘡1、術后感染(最嚴重)臨床表現預防2、深靜脈血栓形成(最常見)臨床表現下肢腫脹表淺靜脈充盈,皮膚顏色,溫度改變Homman征陽性(迫使足背曲時腓腸肌不適或疼痛)壓痛,沿股靜脈走形,壓痛明顯。預防藥物預防:低分子肝素鈣應用靜脈壓力泵穿有壓力階差的彈力襪抬高患肢2、深靜脈血栓形成(最常見)臨床表現預防3、假體松動預防不可蹲跪及過度扭曲膝關節避免劇烈運動選擇比較合適的運動、如步行等有需要時,應用助行器避免過度負重,應注意控制體重和負托重件一旦發生膝部負重時疼痛進行性加重且無力,應立即制動,行X片了解假體情況。3、假體松動預防4、出血預防術前應仔細詢問有無家族出血傾向、既往出血病史及近期使用激素、抗凝藥物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尿量變化密切觀察引流量術后1~2小時應在200~400ml以內,如術后10~12小時內持續出血超過1000ml,則引起重視。4、出血預防5、血腫血腫可造成骨質愈合障礙或增加感染機會,多出現在老年患者和術后48~72小時內,關節活動較多的患者。預防:術后冰敷患膝(注意防止敷料滲濕)或使用潑尼松龍+羅派卡因+鹽水配制成60ml液體,30ml用于沖洗,30ml關節周圍注射,最后用止血芳酸注入引流管并封管4小時,既能減輕患肢術后疼痛,又能預防血腫形成。5、血腫血腫可造成骨質愈合障礙或增加感染機會,多出現在康復護理主動訓練:踝泵、伸膝等被動訓練:壓腿、CPM機協助患者下床活動康復護理主動訓練:踝泵、伸膝等被動訓練:壓腿、CPM機協助患康復訓練的原則和禁忌癥原則個體差異原則: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訓練全面訓練原則:兼顧身體其他部位循序漸進原則:不畏難、不冒進訓練活動度要把握以下:不要進行劇烈的競賽性體育活動,如爬山、快跑等所有練習以不過度疲勞為度。既不能害怕運動,也不能暴力運動。任何時候出現劇烈疼痛,均應停止并及時就醫。康復訓練的原則和禁忌癥原則康復訓練術后1~3天踝泵運動:膝關節伸直盡可能地主動伸屈踝關節,進行股四頭肌、腘繩肌的等長舒縮練習。壓腿練習:術后第二天病人可以練習按壓膝關節,將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軟墊墊于足跟處,并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盡量伸直,每次堅持5分鐘左右,到病人可以忍受疼痛為止。康復訓練術后1~3天康復訓練術后4~14天本階段繼續前3天的練習,逐步過渡到完全主動練習:抱大腿上提,呈屈膝活動,每隔2小時5~10次。持續被動運動(CPM機):由0~30度開始,逐漸增加角度,每天10度,一周內被動屈曲達到90度,并能完全伸直,術后2周應達到120度。術后2周后:此期以增強肌力為主,擴大關節活動,增加活動量,可有他人攙扶站立,重心放在健側10S,再將重心放在患側10S。步行訓練在站立訓練基礎上,患者不感到疲勞的情況下,逐漸扶拐下地行走10步左右。避免過度下蹲,避免坐太低的椅子,不做扭轉性動作。康復訓練術后4~14天出院指導繼續加強股四頭肌舒縮練習,做伸腿、抬腿活動。同時也要加強膝關節鍛煉,如下蹬、踏車、上下樓等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做跳躍運動,行走時不可急停或驟然旋轉,最大限度地延長假體地使用壽命及時預防并控制感染,防止關節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減少對人工關節的磨損、防止跌倒。病人最好終身使用手杖。囑病人加強營養,多食高蛋白、高鈣、易消化飲食,但應保持合適的體重。多曬太陽,以防骨質疏松。術后隨診時間:半年內每月一次。若有關節有疼痛等不適情況,應隨時就診。出院指導繼續加強股四頭肌舒縮練習,做伸腿、抬腿活動。同時也要謝謝!謝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外二科肖函護理查房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護理查房的目的熟悉膝關節的結構及功能。掌握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概念。熟悉膝關節置換的病因及臨床表現,適應癥、禁忌癥及治療方法。掌握膝關節置換術術前準備掌握膝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觀察與預防措施。掌握膝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功能鍛煉護理查房的目的熟悉膝關節的結構及功能。病例分析一般情況胡水星,女,66歲,14床,住院號201605676,診斷: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情介紹患者6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膝關節疼痛,有脫膝感,伴關節交鎖,有功能障礙。期間癥狀反復發作,自行使用抗生素及休息,癥狀稍有減輕,近一年無明顯誘因,上述癥狀加重。于2016年8月24號以“左膝骨性關節炎”入院。T36.6°,P82,R20,BP118/56。病例分析一般情況病例分析既往病史高血壓病史40年,12年糖尿病史,自行服藥控制,否認有肝炎,結核病史,無藥物和食物過敏史。專科情況

左膝關節未見明顯畸形,浮髕試驗(-),髕骨研磨試驗(+),麥氏征(-),抽屜試驗(-),過伸試驗(-),過曲試驗(-),末梢血運正常。

病例分析既往病史病例分析術前X線片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7.48mmol/L尿酮體(3+)“小三陽”8月24號空腹+三餐后血糖分別為4.8,12,10.2,5.6mmol/L。8月25號早餐后血糖為10.1mmol/L左膝關節間隙變窄病例分析術前X線片實驗室檢查左膝關節間隙變窄病例分析患者于2016年8月29日在手術室連硬外麻下行左膝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后給與抗炎,消腫等治療,于8月31日請內分泌科醫生會診調節血糖,9月2日空腹+三餐后血糖分別為12.3,17.4,18.5,13.6mol/L,9月4日空腹+三餐后血糖分別為7.9,10.7,10.9,9.9mol/L。9月3日開始行CPM功能鍛煉。病例分析患者于2016年8月29日在手術現存的護理問題焦慮:與擔心手術及預后有關知識缺乏:與不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有關疼痛:與切口疼痛有關軀體移動障礙:與術后臥床有關部分自理能力缺陷:與術后臥床有關廢用綜合征:與關節活動障礙有關潛在并發癥: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關節僵硬、低血糖、假體松動現存的護理問題焦慮:與擔心手術及預后有關48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概念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TKR)是指采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制成人工關節假體,通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代替患病關節功能,達到緩解關節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8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概念膝關節的結構膝關節是一個復合關節,是由股骨內外髁和脛骨內外髁及髕骨,韌帶,肌肉等組成。人體最大且構造最復雜,損傷機會亦較多的關節。膝關節的結構膝關節的解剖膝關節的解剖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癥人工膝關節置換適應癥骨性關節炎(OA)類風濕性關節炎(RA)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AS)的膝關節晚期病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癥人工膝關節置換適應癥骨性關節炎(OA51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禁忌癥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或神經性疾病導致的肌無力;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活動性結核感染、出血性疾病;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于功能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癥狀;嚴重骨質疏松、關節不穩、嚴重肌力減退、纖維性或骨性融合并不是手術絕對禁忌癥。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禁忌癥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或神經性疾病導致骨性關節炎膝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膝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膝外翻畸形骨性關節炎膝外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內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外翻畸形骨性關節炎屈曲攣縮外翻畸形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關節強直強直性脊柱炎關節強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一種以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膝關節周圍骨質增生為病理性特征的慢性進行性骨關節病。主要表現是關節疼痛和活動不靈活,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致密,骨小梁斷裂,有硬化和囊性病變。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可引起老年人下肢殘疾,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疼痛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單髁人工膝關節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單髁人工膝關節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表面置換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表面置換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置換(連接式)翻修關節膝內外翻畸形:>15°內外側副韌帶損傷關節人工膝關節的類型全膝關節置換(連接式)術前護理心理護理:詳細耐心地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的緊張和焦慮。飲食護理:向患者講解飲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飲食。用藥護理:遵醫囑囑患者按時準確的服用藥物并觀察用藥效果。護士還應了解注射胰島素(長、中、短)的作用時間及抽吸計量等。控制血糖:血糖應控制在6.7—10.0mmol/L之間,尿糖控制在-~+之間或1g/d以下,尿酮體(-)為宜。每日監測血糖和尿糖,根據結果,從控制飲食,運動,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等,力求在短時間內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控制血壓:每日監測血壓,以控制在140/90左右為宜,降壓藥應用至手術日晨。其他:備皮、禁食水、導尿、訓練床上大小便等術前護理心理護理:詳細耐心地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術后護理一般護理并發癥的護理護理要點功能鍛煉術后護理術后護理一般護理并發癥的護理護理要點功能鍛煉術后護理一般護理

臥位生命體征監測飲食

去枕平臥、禁食水6小時、必要時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6小時一般護理護理要點切口護理滲血情況滲出或污染,及時更換切口冰敷減少出血,注意觀察冷療效果及末梢血運情況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低于切口平面,防止脫管及逆行感染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術后1小時內引流液>200ml需及時報告醫生疼痛的護理評估疼痛的性質鎮痛泵止痛注射止痛藥或口服止痛藥心理護理轉移注意力深呼吸、放松、聽音樂警惕術后意外發生多為老年患者,特別是術后72小時內,警惕脂肪栓塞、腦出血等意外傾聽患者的主訴,如有無胸悶、頭暈、肢體麻木等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護理要點切口護理滲血情況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低于切口平面,防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并發癥術后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假體松動出血血腫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并發癥術后感染1、術后感染(最嚴重)臨床表現多發生在術后1~3周患者主述疼痛加重,或減輕后又加重,體溫升高,脈搏快,白細胞增多,局部紅,腫,熱,痛。預防切口的護理防止尿路感染防止肺部感染預防壓瘡1、術后感染(最嚴重)臨床表現預防2、深靜脈血栓形成(最常見)臨床表現下肢腫脹表淺靜脈充盈,皮膚顏色,溫度改變Homman征陽性(迫使足背曲時腓腸肌不適或疼痛)壓痛,沿股靜脈走形,壓痛明顯。預防藥物預防:低分子肝素鈣應用靜脈壓力泵穿有壓力階差的彈力襪抬高患肢2、深靜脈血栓形成(最常見)臨床表現預防3、假體松動預防不可蹲跪及過度扭曲膝關節避免劇烈運動選擇比較合適的運動、如步行等有需要時,應用助行器避免過度負重,應注意控制體重和負托重件一旦發生膝部負重時疼痛進行性加重且無力,應立即制動,行X片了解假體情況。3、假體松動預防4、出血預防術前應仔細詢問有無家族出血傾向、既往出血病史及近期使用激素、抗凝藥物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尿量變化密切觀察引流量術后1~2小時應在200~400ml以內,如術后10~12小時內持續出血超過1000ml,則引起重視。4、出血預防5、血腫血腫可造成骨質愈合障礙或增加感染機會,多出現在老年患者和術后48~72小時內,關節活動較多的患者。預防:術后冰敷患膝(注意防止敷料滲濕)或使用潑尼松龍+羅派卡因+鹽水配制成60ml液體,30ml用于沖洗,30ml關節周圍注射,最后用止血芳酸注入引流管并封管4小時,既能減輕患肢術后疼痛,又能預防血腫形成。5、血腫血腫可造成骨質愈合障礙或增加感染機會,多出現在康復護理主動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