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地貌全章綜合檢測答案1.A粉砂土和地表植被對古風成沙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人類破壞地表植被,粉砂土被侵蝕后,古風成沙受風力侵蝕,逐漸形成風蝕坑,風力強勁是風蝕坑形成的動力因素;粉砂土覆蓋在古風成沙之上,土層較薄;坡度大小對風蝕坑影響不大。選擇A項。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風蝕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積物且具有植被覆蓋的地區,以風為動力,并受人類活動等作用影響形成的地貌。下圖為青海省某縣風蝕坑形狀示意圖。據此回答1—3題。1.該風蝕坑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①植被破壞嚴重
②風力強勁③粉砂土層深厚
④坡度較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2.A甲處物質是重力作用下坍塌下來的粉砂土,其堆積在風蝕坑的侵蝕凹面處,部分或全部覆蓋在古風成沙上,能夠使古風成沙暫時不被侵蝕,但隨著堆積物受風力、重力等作用影響,被侵蝕或搬運后,古風成沙再次出露地表遭受侵蝕,故甲處物質可延緩風蝕坑的擴展,A項正確。
風蝕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積物且具有植被覆蓋的地區,以風為動力,并受人類活動等作用影響形成的地貌。下圖為青海省某縣風蝕坑形狀示意圖。據此回答1—3題。2.甲處物質
()A.可延緩風蝕坑擴展速度B.加速古風成沙出露地表C.逐漸堆積,變得越來越厚D.來源于背風坡的粉砂土答案3.B該風蝕坑如果與周邊的風蝕坑相連,從而形成成片裸露的古風成沙區,古風成沙在風力作用下發生移動,風蝕坑內可能出現流動沙丘,A項可能發生;該區域降水稀少,蒸發旺盛,風蝕坑內不會積水成湖,B項不可能發生;風蝕坑在發展過程中,受重力、風力侵蝕和堆積作用,其坡度可能會出現陡緩交替的現象,C項可能發生;在該區域植被不斷被破壞的情況下,風蝕坑受風力、重力等作用,面積可能不斷擴大,D項可能發生。
風蝕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積物且具有植被覆蓋的地區,以風為動力,并受人類活動等作用影響形成的地貌。下圖為青海省某縣風蝕坑形狀示意圖。據此回答1—3題。3.推測圖示風蝕坑不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A.風蝕坑內出現流動沙丘B.風蝕坑積水成湖C.風蝕坑坡度陡緩交替D.風蝕坑面積不斷擴大答案4.C據圖可知,上荊江河道自然彎曲程度較下荊江小,原因可能是上荊江河岸巖石較下荊江堅硬,不易被流水侵蝕,河流不易改道,C項正確。上、下荊江河段地形、流量、沿岸植被差異不大,A、B、D項錯誤。荊江河段地處江漢平原,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下荊江。上荊江屬微彎曲河道,兩岸發育眾多的扇狀地貌。下荊江屬高彎曲河道,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經自然或人工裁彎取直后,形成眾多的牛軛湖。下圖為長江荊江段河道示意圖。據此回答4—5題。4.上、下荊江河道自然彎曲程度差異明顯,可能是因為
()A.地形差異
B.流量差異C.河岸巖性差異
D.沿岸植被差異答案5.D讀圖可知,扇狀地貌在凹凸岸、河道寬闊與狹窄處均有分布,不是流水侵蝕形成的,A項錯誤;扇狀地貌屬于流水地貌,與風沙侵蝕和風沙堆積無關,B、C項錯誤。洪水發生后,河流挾帶大量泥沙通過決口被沖到洪泛盆地上堆積下來,形成扇狀地貌,D項正確。荊江河段地處江漢平原,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下荊江。上荊江屬微彎曲河道,兩岸發育眾多的扇狀地貌。下荊江屬高彎曲河道,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經自然或人工裁彎取直后,形成眾多的牛軛湖。下圖為長江荊江段河道示意圖。據此回答4—5題。5.形成上荊江沿岸扇狀地貌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風沙侵蝕C.風沙堆積 D.流水堆積答案6.B泥質海岸主要由河流挾帶入海的大量細顆粒泥沙在潮汐與波浪作用下輸運、沉積形成;基巖海岸是主要由巖石組成的海岸,包括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崖、海蝕平臺和海蝕柱等地貌,是由海水侵蝕作用形成的。B項正確。[2022江西南昌高一(上)期中考試]海岸按照物質組成可劃分為基巖海岸、沙礫質海岸和泥質海岸。下面圖1示意泥質海岸,圖2示意基巖海岸及其各種地貌。據此回答6—7題。
圖1
圖26.形成圖示泥質海岸和基巖海岸的外力作用分別是 ()A.流水侵蝕、海浪搬運
B.流水沉積、海水侵蝕C.流水侵蝕、海水侵蝕
D.流水搬運、海浪沉積答案7.A海岸不斷受到海浪侵蝕的影響,由于組成海岸的物質不同,硬度較小的巖石受到海浪侵蝕而碎落,形成海蝕穴。隨著海浪進一步侵蝕,海蝕穴上面懸空的巖石發生坍塌,形成海蝕崖。海蝕崖形成后,繼續受海浪侵蝕而不斷向陸地方向推進,在海蝕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傾斜的平臺,稱為海蝕平臺。A項正確。[2022江西南昌高一(上)期中考試]海岸按照物質組成可劃分為基巖海岸、沙礫質海岸和泥質海岸。下面圖1示意泥質海岸,圖2示意基巖海岸及其各種地貌。據此回答6—7題。
圖1
圖27.圖2中各種地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演化過程,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海蝕穴—海蝕崖—海蝕平臺
B.海蝕崖—海蝕拱橋—海蝕穴C.海蝕拱橋—海蝕穴—海蝕柱
D.海蝕柱—海蝕穴—海蝕拱橋答案8.C河流挾帶的泥沙流出河口后,在海浪作用下按照顆粒大小平行于海岸堆積到沿岸淺灘處,形成水下沙堤,水下沙堤不斷抬高,出露水面,就形成沙壟,所以其走向大致與海岸線平行,是受海浪堆積作用形成的,C項正確。沙壟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區,因此其走向和風力作用關系不大,A項錯誤。河流為沙壟的形成提供了沙源,但沙壟走向與河流、洋流關系不大,B、D項錯誤。[2022廣東汕頭高一(上)期中考試]韓江三角洲(下圖)位于廣東省東部,由韓江上游挾帶的泥沙沉積而成。韓江在流出潮州市不遠處開始分汊,共分為西溪、東溪、北溪三大支流,在西溪和東溪的下游形成了一系列連續沙壟。據此回答8—9題。8.影響圖中沙壟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風力
B.河流
C.海浪
D.洋流答案9.D由上題分析可知,沙壟是受海浪堆積作用形成的,平行于海岸線分布,越靠近海洋的沙壟形成時間越晚,因此沙壟不斷向海洋方向推進,D項正確,A、B、C項錯誤。[2022廣東汕頭高一(上)期中考試]韓江三角洲(下圖)位于廣東省東部,由韓江上游挾帶的泥沙沉積而成。韓江在流出潮州市不遠處開始分汊,共分為西溪、東溪、北溪三大支流,在西溪和東溪的下游形成了一系列連續沙壟。據此回答8—9題。9.圖中沙壟
()A.由南向北推進
B.由北向南推進C.向陸地方向推進
D.向海洋方向推進答案10.B根據圖中“溶洞”“地下河”等可以判斷,圖中地貌類型是喀斯特地貌,B項正確。“懸掛式洞瀑”是由溶洞或暗河中的水體從崖壁上的洞穴口流出形成的瀑布。其形成與地殼運動、地表河流下蝕和地下河溶蝕速度等因素密切相關。下圖為某“懸掛式洞瀑”及其附近臺地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10—11題。10.圖中的地貌類型是
()A.雅丹地貌
B.喀斯特地貌C.河流地貌
D.冰川地貌答案11.C據圖可知,“懸掛式洞瀑”位于峽谷的崖壁上,洞瀑形成的前提條件是地表河流下蝕強烈,先形成峽谷,然后地下河溶蝕穿破崖壁,形成洞穴,最后地下河中的水流從洞穴口流出,形成“懸掛式洞瀑”。因此“懸掛式洞瀑”形成的關鍵是地表河流下蝕快于地下河溶蝕,C項正確。“懸掛式洞瀑”是由溶洞或暗河中的水體從崖壁上的洞穴口流出形成的瀑布。其形成與地殼運動、地表河流下蝕和地下河溶蝕速度等因素密切相關。下圖為某“懸掛式洞瀑”及其附近臺地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10—11題。11.圖中該“懸掛式洞瀑”形成的關鍵是
()A.豐富的降水形成流量較大的河流
B.活躍的地殼運動形成巨大的斷層C.地表河流下蝕快于地下河溶蝕
D.河流溯源侵蝕造成崖壁巖石坍塌答案12.C根據材料可知,“壺穴”是急流渦旋挾帶石塊或礫石對河床上的巖石凹處進行磨蝕形成的圓洞,屬于流水侵蝕地貌,多發育于流水侵蝕作用強的河段。裂隙發育的上游河段,河流侵蝕作用強,易發育“壺穴”,C項正確。水流緩慢的下游河段以沉積作用為主,A項錯誤。高溫清潔的水域環境,河水中泥沙、石塊少,侵蝕作用相對較弱,難以發育“壺穴”,B項錯誤。河曲常發育于地勢平緩的地區,侵蝕作用較弱,D項錯誤。“壺穴”是急流渦旋挾帶石塊或礫石對河床上的巖石凹處進行磨蝕形成的圓洞。由于水流中挾帶的礫石對坑穴的側壁進行不斷刮擦,使得坑穴壁逐漸光滑,其形似壺,故稱“壺穴”(如下圖)。據此回答12—13題。12.“壺穴”多分布于
()A.水流緩慢的下游河段
B.高溫清潔的水域環境C.裂隙發育的上游河段
D.含沙量大的河曲段答案13.D“壺穴”中常有豐富的生物,是因為“壺穴”中水體穩定半封閉,營養物質豐富,利于生物生長,D項正確。與河道中其他區域相比,“壺穴”中水體較深,光照較弱,水溫較低,A、C項錯誤。水質潔凈,缺少營養物質,不利于生物生存,B項錯誤。“壺穴”是急流渦旋挾帶石塊或礫石對河床上的巖石凹處進行磨蝕形成的圓洞。由于水流中挾帶的礫石對坑穴的側壁進行不斷刮擦,使得坑穴壁逐漸光滑,其形似壺,故稱“壺穴”(如下圖)。據此回答12—13題。13.“壺穴”中常有豐富的生物,原因可能是 ()A.光照條件充足
B.水質潔凈C.水溫較高
D.水體穩定半封閉[2022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二(上)期中考試]某學校組織了一次模擬戰爭的夏令營活動,下圖為該活動中使用的等高線地形圖。主陣地負責伏擊敵軍。前沿觀察哨負責快速發現敵軍,用無線電向指揮部匯報位置,開戰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陣地協同作戰。指揮部負責觀察戰場,指揮全局,是前后方的通信樞紐,且具有一定后勤、醫療功能。據此回答14—15題。14.最佳的前沿觀察哨和指揮部位置分別是 ()A.①地和⑤地
B.②地和⑥地C.③地和⑧地
D.④地和⑦地答案14.B根據材料可知,前沿觀察哨負責快速發現敵軍,應位于視線良好、不被地形阻擋、利于觀察的地方。由敵軍車隊行進方向可知,②地可以在整個敵軍行進線路上快速發現敵軍,適合設置前沿觀察哨;⑥地地勢較高,視野廣闊,且位于主陣地西側,處于開戰以后的敵軍后方,較為安全,適合設置指揮部,B項正確。①地和⑤地在開戰之后都無法安全地撤回主陣地,A項錯誤。③地位于山坡后方,無法觀察到敵軍,不適合做前沿觀察哨;⑧地在主陣地南方坡地上,不利于觀察戰場情況、指揮全局,不適合設置指揮部,C項錯誤。④地是最晚發現敵軍的地方,不適合設置前沿觀察哨,⑦地距戰場較近,不適合設置指揮部,D項錯誤。[2022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二(上)期中考試]某學校組織了一次模擬戰爭的夏令營活動,下圖為該活動中使用的等高線地形圖。主陣地負責伏擊敵軍。前沿觀察哨負責快速發現敵軍,用無線電向指揮部匯報位置,開戰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陣地協同作戰。指揮部負責觀察戰場,指揮全局,是前后方的通信樞紐,且具有一定后勤、醫療功能。據此回答14—15題。15.伏擊主陣地的位置設置主要考慮
()①公路拐彎,車速較慢
②陡坡凸坡,易守難攻③坡度平緩,易于出擊
④森林較密,利于隱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5.C公路拐角處,車速會變慢,有利于防止敵軍逃跑,①正確;主陣地北側等高線密集,是陡坡凹坡,②③錯誤;由圖可知,該地森林較茂密,不易被敵人發現,利于隱蔽伏擊,④正確。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4分)地理研學旅行是提升同學們地理學科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云南西疇縣進行主題為“石漠化問題與治理”的研學旅行。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導致地表土壤損失,基巖裸露,土地喪失農業利用價值和生態環境退化的現象。閱讀該次研學旅行的地貌考察記錄單及研學日記摘錄,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地貌考察記錄單。觀察點選取遠眺地表巖溶地貌近觀溶洞洞穴時間及天氣2020年8月16日晴拍攝的地貌景觀圖片
地貌景觀描述
地貌類型①
②物質組成以③為主(填寫巖石類型)色彩裸露巖石呈灰褐色,地表植被常綠巖石呈灰色、乳白色地貌形成原因地表水、地下水對可溶性巖石經過④作用而成CaCO3在洞頂經過⑤作用而成材料二研學日記摘錄。
……郁郁蔥蔥青山起伏,山坡上層層疊疊的石砌臺地整齊分布。據當地居民描述,7年前,該地森林覆蓋率僅25%,是全省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一首民謠曾經盛傳一時:“山大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只見石頭不見土,玉米長在石窩窩。春種一大片,秋收一小籮。”(1)填寫地貌考察記錄單各數字序號的內容。(5分)(2)分析治理前西疇縣石漠化嚴重的自然原因。(6分)(3)說明山坡上的石砌臺地在該地石漠化整治中發揮的作用。(3分)答案16.【解析】
第(1)問,由圖示信息可知,遠眺地表巖溶地貌可以看到峰林;近觀溶洞洞穴,可以看到石鐘乳;巖溶地貌物質組成以石灰巖(或沉積巖)為主;地貌形成條件:地表巖溶地貌是地表水、地下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而形成的;石鐘乳是CaCO3在洞頂經過沉積作用而形成的。第(2)問,由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區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巖分布面積廣;由“該地森林覆蓋率僅25%”可知,植被覆蓋率低;由“郁郁蔥蔥青山起伏”可知,地勢起伏大;該地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蝕作用強;水土流失嚴重,土壤發育程度低,巖石大面積裸露。第(3)問,由所學知識可知,陡坡被改造成石砌臺地可減緩水流速度,減輕水土流失。【答案】(1)①峰林②石鐘乳③石灰巖(或沉積巖)④溶蝕⑤沉積(5分)(2)該地區喀斯特地貌廣布(石山面積廣);植被覆蓋率低;地勢崎嶇(地勢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流水侵蝕作用強;水土流失嚴重,土層薄,巖石大面積裸露。(6分,每點2分,3點即可)(3)石砌臺地能減緩水流速度,有利于保持水土。(3分)17.(23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白河是黃河的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較寬闊,河灣遷移較頻繁,基本無人為干擾。某科研團隊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進行河灣遷移調查,發現河灣凸岸彎頂處為面積較大的礫石邊灘,上覆礫石和淤泥,從凸岸內側(西南方)到外側(東北方)依次發育多種植被,呈條帶狀分布(如下圖)。凸岸不同樹齡灌木的分布隱含了河灣遷移的信息。(1)推測河灣遷移過程中凸岸礫石邊灘植被的演替順序,并說明推測依據。(9分)(2)指出凸岸不同樹齡灌木的分布差異,并分析其成因。(7分)(3)科研團隊計劃研究該處河灣遷移速率及其影響因子,請選取需要調查的主要自然因子,并提出估算河灣遷移速率的主要方法。(7分)答案17.【解析】
第(1)問,第一步,獲取和解讀圖中礫石邊灘植被的相關信息。讀圖可知,從凸岸內側(西南方)到外側(東北方)依次發育濕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多種植被,且植被呈條帶狀分布。第二步,論證和探討植被演替順序的依據。礫石邊灘距河道較近→適宜濕生植被發育→泥沙被植被阻擋→凸岸沉積加快→河道繼續向西南方遷移→原礫石邊灘地勢變高→草本植被生長發育→土層進一步加厚→土壤含水率越來越小→灌木植被開始生長。因此,河灣遷移過程中凸岸礫石邊灘植被的演替順序是由濕生植被到草本植被再到灌木植被。第(2)問,圖示植被是凸岸向西南方不斷淤進過程中發育、演替形成的,因此同一種植被距離凸岸內側越遠,形成時間越早,年齡越老。即灌木植被從凸岸內側(西南方)向外側(東北方)樹齡逐漸增大。第(3)問,第一步,調動和運用河灣遷移的相關知識。河灣遷移速率主要取決于流水的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而影響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的自然因子包括河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巖性特征、河道特征、地形特征等,故其均應作為科研團隊進行調查研究的自然因子。第二步,論證和探討估算河灣遷移速率的主要方法。結合材料可知,凸岸不同樹齡灌木的分布隱含了河灣遷移的信息,凸岸東北方向灌木出現年代最早,隨著河灣向西南遷移,灌木出現的時間依次推遲,因此,根據不同灌木的年齡與距離可估算出河灣遷移速率;另外,可以借助現代科技,利用不同時期的遙感圖像直觀估算河灣遷移速率;也可以將河灣周邊地區某相對固定物體作為參照物,測量不同時期其與河岸的距離進行估算等。答案【答案】(1)演替順序:由濕生植被到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術館裝修安全合同樣本
- 腎性腦病護理個案
- 2024清遠工貿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淶水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湖南省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湖北省實驗幼兒師范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免熏蒸膠合板托盤生產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備案
- 電工基礎考試模擬題(附答案)
- 運動解剖學測試題與答案
- 房屋贖回借款合同書版
- 2024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學霸筆記
- 四川省涼山州安寧河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題2
-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全文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三章《汽化和液化》課件51張課件
- 復方氨基酸注射液車間工藝設計
- 重慶西南證券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3
- 大英賽練習題
- 第一講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附有答案
- 2024年湖南省中考數學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JT-T-1180.2-2018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基本規范第2部分:道路旅客運輸企業
- 土地整治監理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