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外觀、尺寸試驗作業指導書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外觀、尺寸試驗作業指導書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外觀、尺寸試驗作業指導書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外觀、尺寸試驗作業指導書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布日期: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外觀質量、尺寸試驗作業指導書一編制目的:為確保操作熟練、規范和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有效。二檢測環境:常溫三檢測依據GB/T21238-2007《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四檢測設備精度為1mm的π尺或鋼卷尺;精度為的內徑測量尺。五檢測步驟 1外觀質量目測FRPM管的內、外表面及兩端面的情況。尺寸測量FRPM管的直徑a外直徑在FRPM管兩端處用精度為1mm的π尺或鋼卷尺繞管一周測出管的周長,計算出外直徑。對于直徑較小的管,可采用精度為的游標卡尺直接測出同一截面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外直徑,取2此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b內直徑用精度為的內徑測量尺測出同一截面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內直徑,取2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也可采用游標卡尺按上述要求測量。將FRPM管放在平面上,用精度為1mm的鋼卷尺沿管的母線測量其長度,取4條母線長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管材長度(含接頭),減去插入長度才為有效長度。管壁厚度和內襯厚度a管壁厚度對于離心澆鑄工藝和連續纏繞工藝生產的FRPM管,垂直切割管的端部,用精度為的游標卡尺沿圓周測量7次,測點均勻分布,取7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對于定長纏繞工藝生產的FRPM管可采用上述測試內外直徑的方法測出同一截面的內外直徑,然后計算出該截面的管壁厚度作為平均厚度,每根管至少測3個截面。環剛度檢測時測出的管壁厚度應首選作為管壁厚度的測試結果。b內襯厚度垂直切割管的端部,用砂細度為(或更細)的砂紙把切斷口打磨平滑,用水除去粉塵,將扎磨處完全洗凈后,用精度為的游標卡尺測量內襯層的厚度,至少測量4次,測點均布,取每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管端面垂直度用直角尺和精度為1mm的鋼板尺測定管端面垂直度。六結果評定1外觀質量FRPM管的內表面應光滑平整,無對使用性能有影響的龜裂、分層、針孔、雜質、貧膠區、氣泡和纖維浸潤不良等現象;管端面應平齊;邊棱應無毛刺;外表面無明顯缺陷。直徑外徑控制系列管道直徑應符合表1的要求;內徑控制系列直徑應符合表2的要求。長度FRPM管的有效長度為3m、4m、5m、6m、9m、10m、12m。如果需要特殊長度的管,在訂貨時由供需雙方商定。管的長度偏差為有效長度的±%。管壁厚度任一截面的管壁平均厚度應不小于規定的設計厚度,其中最小管壁厚度應不小于設計厚度的90%。5管壁結構管壁通常有內襯層、結構層和外表層組成。內襯層的厚度應不小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財務報表調整》課件
- 《質量控制》課件
- 2025標準技術咨詢合同樣本
- 2025年度企業短信平臺EWWQ核心銷售與短信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工業場地建設施工合同范本
- 《稅法理論與應用》課件
- 《探秘黃山》課件
- 駕校免責協議書范本
- 武漢增資擴股協議書
- 魚塘收費管理制度
- 【北師大高二上】北京市部分學校2021-2022學年上學期高二期中英語試題分類匯編:閱讀表達專題
- GB 30720-2025燃氣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趨勢分析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湘教版(2024)下學期期中考試模擬卷B卷(含解析)
- 2025有關房屋買賣合同書模板
- 養老床位建設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學打結做毽子》教學課件
- 語文-湖南省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一次聯考(長郡二十校一聯)試題和答案
- 個人用電協議合同范例
- 建筑工程再生能源規劃
- 《自動化控制系統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