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東漢的興衰-2022-2023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和中考真題分層練習學案(部編版)_第1頁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2022-2023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和中考真題分層練習學案(部編版)_第2頁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2022-2023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和中考真題分層練習學案(部編版)_第3頁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2022-2023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和中考真題分層練習學案(部編版)_第4頁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2022-2023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和中考真題分層練習學案(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7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東漢的興衰通過了解西漢末到東漢的政治、社會動蕩,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產生的背景。唯物史觀:知道光武中興背景及措施,了解外戚、宦官專權及深層原因,逐步提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知道黃巾起義的相關知識。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唯物史觀:依據東漢初社會狀祝分析光武帝措施,學習閱讀材料、提取信息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學習觀察文物圖片的方法,逐步提高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主導國家興衰的關鍵是民心的背向,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感受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任的重大使命感。。1.西漢的滅亡:公元9年,王莽奪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2.東漢建立: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3.興盛:光武中興(1)光武中興出現的原因(中興措施):①釋放奴婢;②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罰;③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④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2)影響: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4.衰落:東漢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動搖了東漢統治,東漢王朝走向衰亡。5、打擊:黃巾起義(1)原因:朝政腐敗,社會動蕩,自然災害頻發。(2)概況:184年,張角領導農民起義(他創立了太平道)。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結果:起義失敗。(3)影響: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使其一蹶不振。(4)突出特點:是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農民大起義。1.【湖南專用題】(2022年中考真題?湘西州)湘西某學校開展對西漢紡織技術的學習探究活動,能夠給他們提供幫助的考古發現是()A.長沙馬王堆漢墓 B.澧縣彭頭山水稻遺址 C.龍山里耶秦簡遺址 D.長沙走馬樓吳簡遺址2.(2022年中考真題改編?襄陽)下面文本框的內容摘自《歷史襄陽》。橫線上應該填入的人物是()鐘靈毓秀名人輩出★浪漫賦祖、悲秋騷人之宋玉★龍騰白水、奠基東漢之___★千古名相、三分天下之諸葛亮★田園詩祖、文壇奇葩之孟浩然A.劉秀 B.劉邦 C.劉徹 D.劉盈3.(2022年中考真題改編?長沙)2021年9月的一天,湖南省博物館“漢風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某中學,湖南省博物館專家依托本省文物資源,從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紹了悠久燦爛的漢代文化。下列文物中最可能被介紹給學生的是()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里耶秦簡 D.素紗禪衣4.(2021年中考真題?玉林)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臣不能正常地執行職權。由此導致()A.百家爭鳴出現 B.東漢走向衰亡 C.民族政權并立 D.藩鎮割據形成5.(2021年中考真題?山西)東漢初年,劉秀整頓吏治,合并郡縣;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社會出現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歷史上稱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6.(2021年中考真題?成都)“牛”作為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精神化身,在許多中國文物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如圖這組與牛有關的文物反映出漢代()A.繪畫技巧的成熟 B.鹽鐵官營的實施 C.經濟重心的南移 D.農耕技術的發展7.(2020年中考真題?廣東)東漢梁太后之兄梁冀獨攬朝政20余年。梁冀一門“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親充斥朝廷和郡縣。這說明當時()A.官僚機構臃腫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強地主橫行 D.外戚勢力膨脹8.(2020年中考真題?青島)“(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降,旋為赤眉所殺。光武則乘機南下,攻下洛陽,并定都于此。”后世稱“光武”所建的政權為()A.西漢 B.東漢 C.蜀漢 D.后漢9.(2020年中考真題?臨沂)毛澤東在《后漢書?光武帝紀》批注中稱東漢光武帝劉秀是“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該皇帝曾詔令說:“今邊郡盜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開殘吏妄殺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內郡。”這道詔令所反映的統治措施是()A.釋放奴婢,緩和矛盾 B.監督官吏,懲處貪官 C.合并郡縣,裁減官員 D.廢除酷法,減輕刑罰10.(2020年中考真題?襄陽)“光武中興”盛世局面的開創者是()A.諸葛亮 B.曹操 C.劉秀 D.趙匡胤11.(2022年中考真題?安慶模擬)東漢中期以后,如圖所示情形導致朝政越來越腐敗,結果引發()A.藩鎮割據局面形成 B.豪強地主勢力發展 C.皇權專制制度強化 D.黃巾起義的大爆發12.(2022年中考真題?蕪湖模擬)從呂思勉《秦漢史》目錄中,可以看出兩漢的主要社會問題是()第六章漢末事跡第十章后漢衰亂第一節元帝寬馳第一節后漢外戚宦官之禍第二節成帝荒淫第五節靈帝荒淫第三節衰帝縱恣第六節后漢中葉后外患第七章新室始末第十一章后漢亂亡第四節新莽事四夷第二節董卓之亂第五節新莽敗亡第四節東諸侯相攻A.藩鎮割據頻繁 B.豪強地主勢力膨脹 C.諸侯王爭霸 D.皇帝無能與外戚宦官專政

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漢朝紡織技術,不同遺址重大考古發現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近現代重大考古發現的了解。要知道西漢時紡織技術已經十分發達,有錦、繡、絹、紗等很多品種。根據題干可知,本題考查了西漢的紡織技術,所以考古發現需要有西漢時期的紡織品代表。A.長沙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王侯的墓葬,從中發現了很多的紡織品,種類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件素紗禪衣,技藝相當高超,選項正確。B.澧縣彭頭山水稻遺址屬于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是水稻遺跡的發現,選項錯誤。C.龍山里耶秦簡遺址是秦朝時期的文化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是秦簡的出土,為研究秦朝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選項錯誤。D.長沙走馬樓吳簡遺址是三國時期的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是吳簡的出土,為研究三國中吳國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選項錯誤。故選:A。2.【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歷史名人——劉秀。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龍騰白水、奠基東漢之是劉秀,A項正確;B、C、D都不符合歷史事實;故選:A。3.【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歷史文物的了解,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根據“漢風文化進校園”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素紗禪衣是發現于湖南的漢代文物,符合題意,D項正確;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銅器,里耶秦簡是秦朝時期的竹簡,都與“漢風文化”不符,排除ABC項。故選:D。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東漢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公元25年,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外戚和宦官專權導致東漢的衰亡,故選B;百家爭鳴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排除A;民族政權并立是在宋遼時期,排除C;藩鎮割據是在唐朝末年,排除D。故選:B。5.【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光武中興局面相關知識,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莽政權被農民起義推翻后,西漢宗室劉秀在公元25年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一系列穩定社會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罰;還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又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故B項正確;文景之治是指漢文帝、景帝統治時期,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統治時期,開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統治前期,均與題干“劉秀”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6.【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漢代文化的繁榮。理解漢代文化繁榮的原因。依據材料可知,漢代的耕作,以二牛抬杠最為典型,應用最為普遍,這表明農業耕作技術已有進步,農耕技術的發展。故選:D。7.【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東漢的興衰,知道東漢中期以后出現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據題干可知,題干反映了東漢時期外戚勢力膨脹。東漢中期以后,由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動搖了東漢的統治,東漢王朝走向了衰亡。故選:D。8.【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東漢的建立。到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公元25年,西漢宗室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他就是光武帝。故選:B。9.【答案】【解析】D根據題干東漢光武帝曾詔令說:“今邊郡盜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開殘吏妄殺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內郡。”,可知,光武帝劉秀頒布詔書,以為今邊郡盜谷五十斛即定為死罪,是開酷吏妄殺之路,故宣布廢除此法,與內地郡國相同。因此,這道詔令所反映的統治措施是廢除酷法,減輕刑罰,D符合題意。ABC均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故選:D。10.【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光武中興。公元25年,參加過農民起義的西漢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為了使社會安定下來,光武帝多次下令釋放農婢,減輕農民的賦役負擔,合并郡縣,裁減冗官,懲處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光武帝末年,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的統治為“光武中興”。故選:C。1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東漢的興衰,結合所學知識點進行思考解答。題干反映的是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選項A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在唐朝安史之亂過后,選項B是東漢社會的一大特征,選項C不是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結果。東漢中后期出現了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動搖了東漢的統治基礎,再加上天災人禍,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選項D是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結果。故選:D。12.【答案】D【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