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后習題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后習題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后習題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后習題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后習題部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必備知識基礎練1.遠征以前,亞歷山大認為只有希臘民族才真正具有開化的文明。隨著遠征的進行,他卻產生了一個偉大的想法,想讓波斯人、希臘人與馬其頓人結為友好的同伴。這表明()A.野蠻的非希臘民族文明有相通性B.亞歷山大對希臘文明持否定態度C.亞歷山大性格導致遠征范圍擴大D.遠征改變了亞歷山大的思想觀念2.亞歷山大遠征時,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臘化城市,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今亞歷山大城)就是當時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內商業繁榮,學術氛圍濃厚。由此可見()A.亞歷山大遠征給埃及人民帶來的只有巨大的災難與痛苦B.戰爭和征服客觀上也可以成為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工具C.亞歷山大里亞是當時最繁華的城市D.經濟發展促使戰爭的出現,戰爭同時也推動經濟發展3.亞歷山大在征服埃及后,不顧路途艱險,跋涉到埃及西部沙漠中的綠洲,拜謁埃及傳統信仰,并為當地的守護神建廟;在征服巴比倫后,下令重建被波斯人毀掉的神廟,并親自祭祀巴比倫城的守護神。亞歷山大意在()A.傳播古希臘文化B.消弭埃及與巴比倫之間的矛盾C.培育臣民的認同感D.恢復當地的神權政治形態4.據記載,遠征之時,亞歷山大就抱有一種把“已知人類居住世界”聯合為一體,建立大同社會的愿望。他不僅隨軍帶有專家學者,而且還資助他們進行科學研究工作,亞歷山大的所作所為()A.使亞歷山大帝國長治久安B.世界開始從分散聯合為一體C.開始打破區域文明的界限D.為東西方文明交流創造條件5.亞歷山大的遠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聯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下列對這段敘述的理解有誤的是()A.和平往來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B.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交往的要道C.暴力沖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絕的狀態D.暴力沖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播6.希臘化時代是指從公元前4世紀晚期到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托勒密埃及為止的一段歷史時期,這段時期內地中海東部原有文明區域的語言、文字、風俗、政治制度等逐漸受希臘文明的影響而形成新的特點。與“希臘化時代”有密切關系的是()A.亞歷山大遠征B.古希臘人對外移民C.羅馬帝國分裂D.波斯帝國的建立7.亞歷山大遠征后,在希臘化世界及其周邊地區實際上形成了以西亞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亞、印度為兩端的新交通體系,在張騫到達中亞之前的公元前2世紀中后期,后來的絲綢之路西段(自帕米爾以西)實際上已經開通。這表明()A.張騫對絲綢之路開辟作出決定性貢獻B.絲綢之路的開辟具有歷史的必然性C.希臘文明對絲綢之路開通的貢獻D.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自古以來就很頻繁8.蒙古西征過程對工匠技藝之人留存、帶回蒙古本部草原。至元十六年(1279年),“囊加帶括兩淮造回回炮新附軍匠六百,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師”。這種現象說明()A.民族間的戰爭以爭奪工匠為目標B.統治者對工藝技術的重視C.少數民族對中原先進文明的仿效D.元朝時期中國火炮技術開始出現9.有學者認為,蒙古西征把原來因地理、政治、經濟條件不同而互相阻隔的地區連成一片,使絲綢之路一度暢通無阻,實現了人類文明的大交流;也有學者認為,影響歐洲戰爭的專制主義始于東歐,在某種程度上可將其歸因于蒙古西征后對俄羅斯人的個性和俄羅斯制度的影響。這表明()A.歷史研究無法取得一致的結論B.戰爭對人類文明具有雙重影響C.蒙古西征使絲綢之路從此暢通D.蒙古西征實現亞歐大陸的統一10.蒙古西征時,許多漢族醫生被帶到中亞、西亞和歐洲,他們將中國的醫術傳到西方。不少高明的色目人醫師,也隨蒙古貴族東來,通過這些色目人醫生,阿拉伯地區各種醫學要籍流傳到東亞。由此可見,蒙古西征()A.引發了大規模民族遷徙B.推動了中外醫學交流C.客觀上促進了思想解放D.增進了中歐友好關系能力素養提升練11.亞歷山大經過10年的征戰,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在埃及,他自稱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國正統繼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裝,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他還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亞歷山大采取的這些統治措施()A.其目的是緩和民族矛盾,維護帝國統治B.有效維持了亞歷山大帝國長時間的統治C.對此時埃及和西亞的文化沒有任何影響D.企圖以波斯文化改造希臘文化12.有學者指出,當今全球化趨勢主要表現在城市語言、教育藝術、科學、貨幣、觀念的一體化上,這一切在一定意義上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化時代。下列關于希臘化時代的“全球化”和“一體化”理解最合理的是()A.全球化始于古代希臘城邦的出現B.希臘化時代終結于亞歷山大去世C.古代希臘文明長期居于主導地位D.東西方文化在碰撞與交融中發展13.蒙古西征發生原因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傳統觀點認為干旱或降溫事件觸發蒙古西征,但近年來有部分中國學者研究結果對傳統的氣候驅動說提出了挑戰,認為恰恰是當時溫暖而濕潤的氣候環境為蒙古西征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這也較好地解釋了蒙古當時征討的重點地區為什么是西北方而不是東南方的印度和南宋地區。這說明()A.歷史研究需要跨學科支持B.蒙古西征的原因難以確定C.傳統觀點被證實顯然錯誤D.歷史認識在不斷發展深化14.13世紀,蒙古進行了三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后,兩位歐洲傳教士分別受教皇和法國國王派遣,到漠北與蒙古進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約于1275年來到中國,留居17年,根據他口述記錄的《馬可·波羅行紀》,展示了一個富庶而神奇的東方世界。這反映出蒙古西征()A.推動了東西方貿易的發展B.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C.引發了大規模的民族遷徙D.促進了被征服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古代,戰爭與征服在帶來戰爭和痛苦的同時,也常常不自覺地充當了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工具。希波戰爭、亞歷山大遠征、羅馬征服地中海以及蒙古的西征,都曾突破地域的界線,導致不同區域間聯系的加強,出現經濟、文化的大交流與大融合。材料二然而,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時,卻也摧毀或動搖了歐洲教皇統治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蒙古對征服區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讓歐洲人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這一點極為重要,是后來文藝復興的社會基礎。可以說,沒有蒙古西征對歐洲教皇和封建制度的沉重打擊,歐洲社會很難跨入文藝復興。13世紀蒙古西征,14世紀就開始文藝復興,兩者有著明顯的邏輯關系。(1)根據材料一,說出古代戰爭與征服的影響,并任舉兩例史實以作說明。(2)根據材料二,分析蒙古西征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遠征后的頭一個世紀,借鑒幾乎是單向的:東方向希臘學習。這時征服者的自信還沒衰退,希臘本土的社會活力還衰而未竭,希臘移民涌向東方,帶來了他們風格獨特的生活方式。希臘化城市中上流社會不管是何種出身、何種文化背景都希望被視為標準的希臘人,他們全盤模仿希臘生活方式。然而,正是在希臘、東方文化交流表面上一邊倒的時代,希臘本土的社會結構逐漸被東方早已流行的模式所同化。——摘編自陳恒《從希臘化文化的傳播看全球化之起源》材料二蒙古人自身有兩個根本因素決定了他們所創建的帝國必然終會衰落。首先,他們的數量不足以服眾,因而容易受其屬下外族臣民的影響;其次,他們的文化過于原始,難以幫助他們處理與比他們更超前的臣民之間的關系。蒙古人,恰如普希金所說,是“沒有亞里士多德和代數學的阿拉伯人”,這也就是說他們一旦離開了馬背,或者說是脫離了他們游牧民族戰無不勝的形象,他們就暴露出了他們落后、野蠻、易受同化的本來面目。而且這時候,他們與阿拉伯人的不同之處當然就不僅僅在于他們沒有文化思想和科學技術——最重要的是,蒙古人缺少阿拉伯人所擁有的特殊宗教和語言令他們所有的臣民接受并形成一個普遍的共同點以促進帝國的團結統一性。阿拉伯人的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甚至傳播到了許多未被他們征服的地區,其影響力可想而知。無奈文明不及阿拉伯人那么先進的蒙古人不但無法采用宗教和語言來同化他們的人民,蒙古大汗旗下各個汗國的可汗反而還主動接納了他們所統治的外族人民的語言、文化和宗教,因此也使蒙古人作為征服者的至高地位受到了嚴重的質疑,成就曠古絕今的蒙古帝國于是就這樣毀在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缺乏文明根基上。——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二,從文化傳播和交流的角度比較亞歷山大遠征和蒙古西征的異同。(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文化傳播與交流的一般規律。

參考答案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1.D根據材料可知,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思想觀念發生變化,改變了“只有希臘民族才真正具有開化的文明”的觀念,故D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強調非希臘民族文明有相通性,排除A項;亞歷山大并未對希臘文明持否定態度,只是其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亞歷山大的性格與遠征范圍擴大的關系,排除C項。2.B亞歷山大遠征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許多希臘商人、士兵、學者和移民來到西亞、埃及,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和文字由此傳入東方,同時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亞歷山大遠征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B項正確。3.C對埃及人和巴比倫人來說,亞歷山大帝國是外來政權,亞歷山大重視他們的信仰,有利于培育臣民對他本人和帝國的認同感,故選C項。4.D根據材料可知,亞歷山大的做法有利于加強與被征服地區的聯系,進而為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創造條件,故D項正確;亞歷山大帝國建立在軍事征服的基礎之上,未能維持長治久安,A項錯誤;世界開始從分散聯合為一體始于新航路開辟,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開始打破區域文明的界限”,C項錯誤。5.D材料反映了暴力沖突打破世界相互隔絕的狀態,而和平交往促進了世界各地區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間的聯系與友誼,傳播了先進的文化與生產力,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發展,A、B、C三項理解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反映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播,故D項理解錯誤,符合題意。6.A亞歷山大遠征,建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他推廣希臘文化,地中海東部原有文明區域大多在政治、文化、風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臘文明影響,古希臘文化與當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這一時期被西方史學界稱為“希臘化時代”,A項正確。7.C材料指出在張騫通西域之前,絲綢之路西段已經開通,這一部分交通體系,是希臘文明的傳播范圍,促進了絲綢之路的開通,C項正確;材料不是在強調張騫的貢獻,也沒有指出開辟絲綢之路的歷史必然性,A、B兩項錯誤;材料并沒有提及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D項錯誤。8.B材料反映出統治者對工藝技術的重視,B項正確;民族間的戰爭以爭奪土地、人口、財富等為目標,而非以爭奪工匠為目標,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蒙古統治者對工匠技藝的重視,并非對中原先進文明的仿效,排除C項;元朝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火炮技術,排除D項。9.B根據材料可知,蒙古西征一方面促進了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使得專制主義逐漸西傳,這說明古代戰爭對于人類文明有雙重影響,B項正確;歷史研究可以得出一致結論,排除A項;“絲綢之路一度暢通無阻”而非一直暢通無阻,排除C項;D項不符合史實,排除。10.B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蒙古西征期間,中國的醫術傳到西方,同時阿拉伯地區各種醫學要籍也傳到東亞,這說明蒙古西征推動了中外醫學交流,B項正確;醫生跨地區進行醫學交流,不能視為大規模民族遷徙,排除A項;材料與思想解放無關,排除C項;材料與增進中歐友好關系無關,排除D項。11.A亞歷山大建立統一的帝國后,為有效地統治廣闊的疆域,在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地采取政策,其目的是緩和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維護帝國的統治,故A項正確;亞歷山大帝國存在時間較短,亞歷山大死亡后即分裂,排除B項;C項錯在“任何”上,排除;亞歷山大試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排除D項。12.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亞歷山大遠征,東西方文明發生碰撞與交融,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了希臘文化當中,這與材料中希臘化時代的“全球化”相吻合,D項正確;該學者認為全球化一定意義上可以追溯到希臘化時代,而非城邦出現,A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可以追溯到希臘化時代,沒有涉及希臘化時代的終結時間,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出古代希臘文明的長期主導地位,且說法不符合史實,C項錯誤。13.D材料體現的是史學界對蒙古西征原因的認識在不斷深化,說明的是歷史認識在不斷發展深化,D項正確。14.B蒙古西征后,歐洲傳教士逐漸東行,《馬可·波羅行紀》展現了中國的富庶,這說明西征活動在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B項正確;西征是軍事活動,不會直接推動東西方貿易的發展,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