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1
課時分層作業(十二)辛亥革命和北洋軍閥的統治
一、選擇題
1.(2021·湖南益陽模擬)章炳麟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一書中指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鄒容在《革命軍》中寫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這些“革命”的術語應該源于()
A.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
B.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
C.西方資產階級文藝復興思想
D.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思想
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初,不少中國留學生到國外接受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他們把西方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還創辦了《國民報》《游學譯編》等進步報刊,大力宣傳革命思想,因而“革命”一詞成為章炳麟、鄒容等著名的革命思想家和宣傳家的常用詞,故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是反帝反封建,而材料主要是反清政府,故A項不符合題意;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主要是受啟蒙運動的影響,與“文藝復興”沒有關系,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是在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后興起的,故D項與題意無關,排除。]
2.(2021·浙江杭州模擬)陸軍大臣蔭昌、海軍大臣薩鎮冰等率水陸兩軍赴鄂“剿辦”;湖南駐岳州巡防營夏占魁部以瑞澄電令乘輪抵漢口劉家廟;駐漢口各外國領事館宣告“嚴守中立”。這些情況描述了近代一場著名戰役,這一戰役發生于()
A.1911年 B.1915年
C.1918年 D.1927年
A[根據材料關鍵信息“陸軍大臣蔭昌”“漢口劉家廟”“嚴守中立”可以判斷出這是1911年的武昌起義,因此A項正確。]
3.(2021·遼寧阜新模擬)如圖是1907年7月10日《時報》登載的一幅漫畫——《立憲何尚緊閉》。漫畫中有土匪、革命和暗殺的烈火熊熊,但用于救火的“立憲”水龍頭仍然緊閉。此漫畫意在()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A.提示社會動蕩危害民生
B.說明政治改革勢在必行
C.激勵民眾進行民主革命
D.揭露清政府假立憲騙局
B[漫畫以“土匪”“革命”“暗殺”的熊熊烈火和“立憲”救火的水龍頭仍然緊閉等信息,質疑“立憲何尚緊閉”為命題,意在說明政治改革勢在必行,B項正確。]
4.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說:“現在漢陽已有中國最大之鐵廠,而漢口亦有多數新式工業,武昌則有大紗廠,而此外漢口更為中國中部、西部之貿易中心。”由此可見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漢爆發的因素是()
A.最早接觸西方文明 B.工業化基礎雄厚
C.革命思想廣泛傳播 D.清政府統治薄弱
B[材料反映的是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提到的漢陽鐵廠、漢口的新式工業和中西部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武昌的紗廠,這些近代工業的建立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故選B項;最早接觸西方文明的是東南沿海通商口岸,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武漢近代工業的發展,而非革命思想在武漢的傳播,排除C項;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所說的是武漢近代工業的發展,與清政府統治薄弱無關,排除D項。]
5.(2021·云南昆明模擬)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組建了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其部分人員如表所示,據此可知,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組成人員(部分)
組成人員
職務
備注
黃興
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
同盟會會員
黃鐘英
海軍總長
起義的艦長
王寵惠
外交總長
同盟會會員
伍廷芳
司法總長
原刑部右侍郎等職
陳錦濤
財政總長
原大清銀行副監督
程德全
內務總長
原江蘇巡撫
蔡元培
教育總長
同盟會會員
張謇
實業總長
原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立憲派
湯壽潛
交通總長
原浙江咨議局議長、立憲派
A.擁有廣泛社會基礎 B.屬于資產階級革命
C.具有明顯的妥協性 D.是自上而下的革命
C[根據材料可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組成人員構成中除了同盟會會員外,還有很多立憲派和舊官僚,這說明了辛亥革命具有明顯的妥協性,故C項正確;材料信息無法體現辛亥革命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且此說法不符合史實,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組成人員的信息,沒有涉及辛亥革命的性質,故B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是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故D項錯誤。]
6.(2021·湖北襄陽模擬)二次革命失敗后,為反對袁世凱,孫中山建立了中華革命黨。該黨入黨誓詞為“立誓人某某,為救中國危亡,拯生民痛苦,愿犧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權力,附從孫先生……永守此約,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極刑”。該材料反映出()
A.孫中山更加重視革命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B.中華革命黨成為孫中山的私人組織
C.中華革命黨專制色彩濃厚
D.孫中山放棄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
A[材料體現的是孫中山通過建立嚴密的革命政黨組織來推動革命的進程,A項正確;B、C、D三項說法不符合史實,均排除。]
7.(2021·河北石家莊模擬)1916年,“雙十節”慶祝活動規模盛大,打破了民國建立以來慶祝活動的紀錄。正如某報道所稱:“共和重昭,陰霾肅清,人民皆以誠意祝禱……盛況,迥非往年所可比。”據此可知,當時中國()
A.新文化運動已席卷全國 B.國民民主參政意識增強
C.臨時政府統治基礎穩固 D.復辟帝制行為有違潮流
D[由材料信息“1916年,‘雙十節’慶祝活動規模盛大”“共和重昭,陰霾肅清”可知,各界民眾因為共和制度失而復得而倍感珍惜,這說明袁世凱復辟帝制行為不得人心,D項符合題意;A項中的“席卷全國”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材料未涉及國民的民主參政意識,B項排除;臨時政府的統治基礎十分薄弱,C項排除。]
8.(2021·河北邯鄲二模)孫中山在談及同盟會革命任務時,指出:“政治之害,如政府之壓制,官吏之貪婪,差役之勒索,刑罰之殘酷,抽捐之橫暴,辮發之屈辱,與滿洲勢力同時斬絕。”材料說明()
A.政治革命是民族革命前提
B.政治革命扭轉了社會風俗
C.革命首要任務是整肅吏治
D.三民主義存在一定局限性
D[由材料“辮發之屈辱,與滿洲勢力同時斬絕”等信息可知,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帶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色彩,故選D項;A項顛倒了政治革命與民族革命的關系,排除;社會革命旨在扭轉社會風俗,故B項錯誤;革命的首要任務是取得民族獨立,故C項錯誤。]
9.(2021·福建寧德質檢)如圖漫畫刊發于1912年8月的《民權畫報》,漫畫中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儀上奔跑。該漫畫的主旨是()
A.揭露袁世凱妄圖復辟帝制的野心
B.表達對民國初年政局走向的擔憂
C.描述當時多種政治勢力博弈的情形
D.揭示中國近代民主政治發展的規律
B[根據材料漫畫可知,漫畫中的“猿猴”喻指袁世凱,作者對袁世凱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軌跡進行了直觀的描繪和諷刺,以虛線大膽推測袁世凱又將回到專制的起點,表達了作者對民國初年政局走向的擔憂,故選B項;材料中“漫畫刊發于1912年8月”,與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主要反映袁世凱的政治軌跡,沒有體現當時多種政治勢力的博弈,排除C項;材料只是反映袁世凱個人的政治軌跡,不具有代表性,無法揭示整個中國近代民主政治發展的規律,排除D項。]
10.(2021·福建泉州模擬)“進入民國之后,中國政體雖已略具西方形式,但一切實質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政治現象反而更見混亂。”這一現象導致()
A.軍閥割據混戰加劇 B.民主化進程被打斷
C.土地革命戰爭興起 D.意識領域激烈斗爭
D[民國后,政治混亂的現象使得先進的中國人探索學習西方的思想來救中國,因此興起了新文化運動,即在意識領域發起激烈斗爭,D項正確;A項是政治現象混亂的表現,而不是影響,排除;如果將民國初年的混亂政治作為一個整體看,民主進程曲折,但是并未被打斷,B項排除;土地革命戰爭指1927—1937年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C項排除。]
11.(2021·廣東中山模擬)有學者認為辛亥革命預示著從“朝代國家”向“共和國家”的轉變,從“封建政治制度”向“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轉變。這說明辛亥革命()
A.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
B.實現了社會轉型的目標
C.促成了社會性質的轉變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務
A[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推動了中國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的方向發展,因而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故選A項;辛亥革命對社會轉型有促進作用,但沒有實現社會轉型的目標,排除B項;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排除C項;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對外國侵略的民族革命的任務,排除D項。]
12.(2021·廣東中山模擬)美國學者杜威在1919年談到辛亥革命的“相對失敗”時斷言,這個失敗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領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準備;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義上的政體革命兌現以前,需要有一場思想革命”。這一觀點()
A.認為政治變革助推民主觀念的發展
B.指出了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
C.肯定辛亥革命在政體革命上的貢獻
D.強調培養革命人才的重要性
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杜威認為,辛亥革命是“相對失敗”的,原因是欠缺一場思想革命,人們的思想并沒有得到空前解放,故選B項;材料并不涉及政治變革的影響,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對失敗”,而不是辛亥革命的貢獻,C項錯誤;材料并未強調革命人才的相關問題,D項錯誤。]
13.(2021·江蘇鹽城模擬)下面是民國初期民族資本紡織業發展情況統計表。表中數據反映了()
年份
廠數
錠數(枚)
年份
廠數
錠數(枚)
1915年
22
519996
1919年
29
715324
1916年
26
578240
1920年
36
842894
1917年
26
576552
1921年
51
1238882
1918年
29
669608
1922年
65
1632074
A.民族工業的發展較為曲折
B.民族紡織業的生產能力擴大
C.民族輕工業資本實力雄厚
D.歐美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
B[根據材料可知,民國初期的1915-1922年,民族資本紡織業的工廠和紗錠數量迅速增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民族紡織業的生產能力擴大,故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紡織業的發展,未體現曲折性,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民族輕工業資本實力雄厚,且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的實力并不雄厚,故C項錯誤;當時歐洲列強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美國并未放松侵略中國,故D項錯誤。]
14.(2021·浙江溫州二模)天津第一家近代大型的機器面粉工廠是由曾任長蘆鹽運使的朱勤齋與日本三井洋行的森格聯合創辦的壽星面粉公司。初創時適逢天津市場的歐洲進口洋粉銳減,發展迅速;時隔幾年,由于有日商背景,壽星面粉公司的面粉大量積壓,生產停滯,業務陷于癱瘓。導致壽星面粉公司業務陷于癱瘓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鴉片戰爭的爆發 B.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
C.五四運動的爆發 D.七七事變后天津淪陷
C[根據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歐洲列強忙于戰爭,使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迎來一次高峰;一戰后,由于巴黎和會上列強承認了日本在中國山東的侵略權益,引發了五四運動,中國人的反日情緒高漲,由于有日商背景,壽星面粉公司的面粉大量積壓,故C項正確;鴉片戰爭爆發時,中國還沒有民族工業,故A項錯誤;“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與材料無關,故B項錯誤;七七事變后天津淪陷,日本占領天津,不可能因有日商背景而使壽星面粉公司業務陷于癱瘓,故D項錯誤。]
15.“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話小說成了中國文學史的重要內容。作為傳統文化組成部分之一的民間文學第一次真正進入大學的學術殿堂……另一方面中國現代學術文化幾乎都是以這一時期為開端的。魯迅的小說、梁啟超和胡適等人的著作實質上都是‘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據此可知,新文化運動()
A.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B.傳承并且創新了傳統文化
C.在東西文化間舉棋不定
D.對國人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傳統觀點認為新文化運動對舊文化全盤否定,材料卻指出白話小說和民間文學得到發揚光大,體現出新文化運動一定程度上傳承和創新了舊文化,故B項正確,A項錯誤;題干態度明確,排除C項;D項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
16.(2021·浙江寧波二模)20世紀初,被譽為“今日中國之雷音”的一篇文章寫道:“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這篇文章是()
A.《庶民的勝利》 B.《狂人日記》
C.《文學革命論》 D.《文學改良芻議》
D[根據材料“20世紀初……‘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可得出,這篇文章是胡適于1917年1月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學改良的八項主張,要求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故D項正確;《庶民的勝利》是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作品,故A項錯誤;《狂人日記》是魯迅揭露封建禮教罪惡的短篇小說,故B項錯誤;陳獨秀發表的《文學革命論》主張推倒雕琢、陳腐、艱澀的舊文學,建設平易、新鮮、通俗的新文學,故C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7.(2021·山西大同模擬)1905年的中國(12分)
材料一1905年部分大事記
4月
清政府刪除刑法中凌遲、梟首、戮尸等項
7月
五大臣出洋考察,拉開預備立憲序幕
8月
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正式成立
9月
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并嚴飭各地遍設蒙小學堂
日俄戰爭結束后,雙方簽訂條約,日本獲得旅順口、大連灣及中東鐵路南滿支線的獨占權,戰敗的俄國也穩固了在中國東北北部地區的權益
10月
京張鐵路開工
材料二1904—1905年以中國為主戰場的日俄戰爭,中國卻宣布了“局外中立”,是世界歷史上少見的特例(從新引進的西方國家觀念看,是不能捍衛主權的)。
——摘編自羅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轉折》
材料三1905年,孫中山拜訪嚴復。談話中,嚴復始終認為改造中國,“為今之計,惟急從教育上著手,庶幾逐漸更新也”。孫中山不同意嚴復的主張,他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君為思想家,鄙人乃實行家也。
——摘編自陳國慶《晚清新學史論》
材料四1905年,《民報》上刊載了介紹馬克思的生平及思想主張的文章,文中稱《共產黨宣言》為“萬國共產同盟會奉以為金科玉律”,并介紹關于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專政等思想。
——余培源等《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卷》
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1905年中國的認識。(要求:多角度論述,觀點明確,史實充分,邏輯清晰)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以確定“1905年是中國政治復雜發展的一年”“1905年是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探索不同救國道路的一年”“1905年是中國近代文明進步的一年”等結論,然后聯系所學知識或材料信息進行論證。由于題目要求多角度論述,因此對每一結論都要說明。如對“1905年是中國近代文明進步的一年”的論述,可以根據材料中“清政府刪除刑法中凌遲、梟首、戮尸等項”“五大臣出洋考察,拉開預備立憲序幕”“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并嚴飭各地遍設蒙小學堂”“京張鐵路開工”等信息來說明在法律、政治、教育、交通等方面的進步趨勢。同樣可以根據材料信息論述“1905年是中國政治復雜發展的一年”“1905年是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探索不同救國道路的一年”,據此解答本題即可。
[答案]示例:
1905年是中國政治復雜發展的一年。日俄戰爭是帝國主義對中國進一步的侵略和瓜分,民族危機更加嚴重;清政府在戰爭中宣布中立,充分暴露了其腐朽落后的本質,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斗爭日益高漲;清政府在政治上不得不做出轉變,推動了清末預備立憲的出臺。(3分)
1905年是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探索不同救國道路的一年。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涌現出各種思想主張。既有孫中山等革命派宣傳三民主義,又有嚴復等改良派堅持通過改革實現社會變化,還有知識分子開始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新的社會變革思想介紹到中國。(3分)
1905年是中國近代文明進步的一年。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科舉制廢除,新式教育發展,推動了西學的傳播,有利于塑造大量的新式知識分子;京張鐵路開工,促進交通近代化;清政府刪除刑法中野蠻落后的條款,也表明中國法治文明的不斷進步。(3分)
總之,1905年是中國螺旋式上升的一年,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革故鼎新的總體特征。(3分)
18.(2021·福建泉州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勇在《重尋近代中國》中寫道:如何評估1928年之前的中華民國史,過去的言說,不論是中國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將這一時間段看作是“北洋軍閥反動統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或“北洋時期”。如果從大歷史視角觀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的正統。繼續妖魔化這段歷史,其實是對中國歷史的不尊重。對這一時期的歷史,近年來史學界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地一概貶斥否定到對其中的某些方面給予適當肯定的發展過程。他們認為盡管這一時期是軍閥混戰、政治混亂的黑暗時期,然而另一方面社會出現了新因素,歷史仍在向前發展,是近代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當中的一個特殊階段,現代化正是在這種新舊交替和沖突中向前發展的。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北洋軍閥時期的歷史。(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解析]本題是開放性題目,對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歷史的評價首先要表明觀點,可予以肯定,也可予以否定,還可辯證看待,既有積極又有消極方面。然后根據所學知識,從政治(包括外交、軍事)、經濟(包括社會生活的變遷)、思想文化三方面進行說明即可。注意語言表述、層次分明、史論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噸袋買賣合同協議
- 德國供貨協議合同協議
- 和退休人員合同協議
- 員工用人合同協議
- 噸石購銷合同協議
- 民辦初中老師合同協議
- 商品購房合同補充協議
- 商業合作寵物協議書范本
- 2025股權轉讓投資合同范本
- 2025中介服務合同(建筑材料)
- 《智能制造技術》課件全套 第1-7章 智能制造概述-智能制造生態
- 2025屆福建省多地市聯考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北京各區高三一模數學分類匯編解析 答案
- 2025新外研社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表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務二-國開(CQ)-國開期末復習資料
- 畢業設計-3000t件雜貨碼頭結構設計
- 合金鋼管道焊接熱處理
- 2022年中國石油大學《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詳解
- 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標準
- 裝飾、裝修施工方案
- 遠盛水工重力壩輔助設計系統用戶使用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