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解構主義翻譯理論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代表人物勞倫斯·韋努蒂解構主義的策源地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其領軍人物為法國哲學家德里達。解構主義產生于西方文藝批評理論界對結構主義的反叛,以消解為主要特征,系統地消解了結構主義的結構和意義等重要概念,故稱“解構主義”,又名“后結構主義”。翻譯作為一門開放的體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解構主義的滲透和挑戰。解構主義是法國哲學家德里達在20世紀60年代倡導的一種反傳統思潮。他1967年出版的《文學語言學》、《聲音與現象》、《書寫與差異》三部書,宣告解構主義的確立。從此,解構主義就顯示出巨大的聲勢,并形成法國的德里達、福柯、巴特和美國的德曼等著名的翻譯理論家相互呼應的解構主義的思潮。他們將解構主義引入翻譯理論,給翻譯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開拓了翻譯研究的新視野,并逐漸形成了解構主義的翻譯流派。解構主義的翻譯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異,改變了人們的翻譯觀念。法國的解構主義創始人德里達和另兩位代表人物巴特、福柯都對翻譯提出了獨特的見解。另一解構主義的翻譯思想倡導者韋努蒂在20世紀90年代從新的視角提出了解構主義的翻譯策略解構主義派與以前的翻譯流派不同之處在于,他們不再像結構主義者那樣機械地把原文看成一個穩定而封閉的系統,而是認為原文意義不可能固定不變,只是在上下文中暫時被確定下來。由于原文意義不可能確定下來,譯者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尋找原文意義,發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他們認為,“原文取決于譯文,沒有譯文原文無法生存,原文的生命不是取決于原文本身的特性,而是取決于譯文的特性。文本本身的意義是由譯文而不是原文決定的。”二、解構原作與原作者的權威地位
傳統的翻譯理論總傾向于將譯者所翻譯的譯作當作原作的派生物,附屬于原作。而本雅明在其著作《譯者的任務》中指出:“在生存的進程中,當一部作品到了聲聞遐邇的時候,不純粹傳達主題的譯文便開始問世。因此,與不稱職的譯者的主張相反,這種譯文與其說符合作品的需要,毋寧說作品由于譯文而得以存在。在譯文中,原作的生命獲得了最新的、繼續更新的和最完整的展開。”這句話可被視為解構主義對原作與原作者權威地位的消解。原作與譯作之間的關系不再是決定與從屬的關系,而是相互依賴、由彼此而得以生存,且“原作與譯文又相互借貸”
德里達認為考察語言被言說掩蓋的遺跡,最好的領域就是翻譯,譯者在翻譯活動中對此體會最深。譯者在選擇恰當的詞匯的時候,發現語言間的同義詞也有細微的差別,正確的翻譯和精確的復制也會具有不同于原文的意義。這是語言的局限,一個兩種語言都無法達到的灰色地帶,一個既在又不在的無聲的意義或思想。譯者的任務是通過變形(transformation)給原作賦予新的生命,讓它在原作者力不能及的時間和地方活得更好、更長久。同時,巴斯奈特和勒菲弗爾開始關注翻譯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探討文化對翻譯過程的影響。根據勒菲弗爾的觀點,影響翻譯過程的因素主要有三個:(1)文學系統內的專業人員,(2)文學系統外的贊助者,(3)處于主流地位的詩學。在解構主義的影響之下,翻譯研究的范圍被拓寬了,理論家和批評家們開始在更為寬廣的視野對翻譯這項活動進行審視,發現了許多以前被忽視的因素。人們開始關注意識形態對翻譯過程的影響,這個過程包括翻譯文本的選擇、譯者語言的選擇等等,人們開始關注出版機構、經濟地位對翻譯過程的影響等等。勞倫斯·韋努蒂簡介美籍意大利學者勞倫斯·韋努蒂是繼德里達之后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近年來才嶄露頭角的美國翻譯理論家,也是美國一位解構主義翻譯思想的積極創導者。他從事翻譯多年,現在是TempleUniversity的英語系教授。韋努蒂的解構主義翻譯思想散見于1992年編撰的《對翻譯的再思考》(Rethinking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1995年發表的《譯者的隱身》(Translator’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和1998年問世的《不光彩的翻譯》(TheScandalsofTranslation:TowardsanEthicsofDifference)三部著作中勞倫斯·韋努蒂的解構主義翻譯策略3.1關于翻譯,社區和烏托邦的關系韋努蒂在文章“翻譯,社區,烏托邦”中通過對翻譯、社區和烏托邦三者之間關系的研究,提出“在翻譯過程中,兩國的語言和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差異。在這種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譯者試圖建立一個與外國文化進行溝通的社區(community),使兩國文化產生共鳴。譯作的生存是由譯作與譯作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條件之間的關系建立起來的,這種關系就是社區。”然而,韋努蒂指出,“十全十美的翻譯是烏托邦式的想法,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譯者試圖使本國文本與外國文本進行交流,并預計到這種交際社區會被建立起來,翻譯將會成為國內外讀者相互溝通的橋梁。而在意識形態上,翻譯并未使烏托邦式的社區得以實現。”也就是說,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不是通過翻譯就能解決的,本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不可避免要同化外國文化。這種烏托邦式的設想固然不能完全根除翻譯中兩國語言和文化不平衡等諸多因素,但它畢竟表明:人們希望這種差異不會對不同語言文化的交流形成障礙。3.2關于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眾所周知,歸化與異化是翻譯史上一直存在的兩種方法。異化法即施萊爾馬赫在1813年所說的“譯者盡可能不去打擾作者,而讓讀者向作者靠攏”;歸化法即“譯者盡可能不去打擾作者,而讓作者向讀者靠攏”。譯者可以在兩種方法之間進行選擇。韋努蒂直言,他就是要反對傳統的通順策略,在譯文要看的見譯者,以抵御和反對當今尤其是在英語國家中的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的規范。為次,韋努蒂首先提出了把譯文看作譯文、把譯文看作有自己的獨立性的理論依據,從而揭開透明性的什么面紗,并把它看作多種翻譯策略之中的一種而已。韋努蒂也追溯了異化翻譯的歷史。他指出,“在歷史上的一些特定時期,異化的方法曾是歐洲一些國家中所主張的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韋努蒂指出,“異化的翻譯抑制民族中心主義對原文的篡改,在當今的世界形勢下,尤其需要這種策略上的文化干預,以反對英語國家文化上的霸權主義,反對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現象。”4.勞倫斯·韋努蒂解構主義翻譯策略的貢獻與不足韋努蒂的解構主義翻譯策略是有相當的積極意義的,他把歸化的翻譯與異化的翻譯不僅僅看作是翻譯的原則和方法問題,而是像翻譯研究派一樣,結合政治、歷史和文化進行考察,并指出,翻譯的透明性是通過通順翻譯的策略,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歸化的翻譯來實現的。在英美文化中,實際上是以英美文化的規范、價值觀和美學觀為標準來歸化外國文本和外國文化,表現了英美的民族中心主義。韋努蒂批判了這種文化霸權主義的傾向,并對此進行挑戰,提出了抵抗式翻譯的策略,要為外國文化在英美文化中爭得獨立的地位。他的翻譯策略也存在以下幾個明顯的弱點:(1)他反對意義的確定性,認為文本的意義是不確定的,因而難以把握。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但此結論有點以偏概全。(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與組織優化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的考試技巧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考試經驗總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資格考試的準備計劃和策略試題及答案
- 充分準備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流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考試的法律知識重要性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園藝師考試模擬測試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發展方向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試題及答案概述
- 貿易安全培訓
- 中級消控證的試題及答案
- Unit 5 Everyone is special!(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PEP(一起)(2024)英語一年級下冊
- 2025年河南焦作市孟州市開創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湖南永州恒通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新版人教PEP英語(2025春)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Unit4 A 2a-2e
- 中醫理療技術
- 婦科護理人文關懷課件
- 《汽車專業英語》2024年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設計)
- 小學數學二年級第二學期口算計算共3031道題
- 網絡安全知識基礎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