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課件_第1頁
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課件_第2頁
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課件_第3頁
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課件_第4頁
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

及在油田采出水中的應用匯報提綱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電誘導臭氧氣浮工藝技術特點油田采出水性質與處理性分析油田采出水的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特性電誘導臭氧氣浮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結語原水預氧化后臭氧氧化在水處理中的作用有機污染物生化性改善氧化原水預氧化后生化性改善有機污染物

1.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

1.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臭氧氧化在水處理中的作用AromaticC=CAliphaticC-C有機污染物凝聚性改善AromaticC-CAliphaticC-CC=OO-C=O原水處理后HOR’R’OHHOOCR’’R’’COOHRR難凝聚有機物臭氧氧化1.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臭氧氣浮一體化技術的提出接觸區分離區傳統溶氣氣浮O3

1.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臭氧氣浮一體化技術的提出ZL200410073500.4ZL201110122083.8ZL201310654568.0ZL201410616487.6ZL201510512288.5

1.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臭氧氣浮一體化技術的原理及特點金屬鹽混凝劑對臭氧化的促進作用促進臭氧自分解無混凝劑加入混凝劑純水采出水臭氧氣浮一體化技術的原理及特點金屬鹽混凝劑對臭氧化的促進作用促進羥基自由基生成臭氧氣浮一體化技術的原理及特點臭氧對金屬鹽混凝劑水解產物的影響Al13含量增加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及特點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的提出臭氧氣浮系列專利技術電化學誘導有機物改性及誘導凝聚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及特點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的原理電解氧化還原作用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技術原理及特點臭氧、電誘導互促增效機制2.電誘導臭氧氣浮工藝技術特點3突破“廢水處理+給水處理”的傳統處理模式傳統廢水再生利用處理模式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再生利用工藝流程長、能耗高廢水處理深度處理有機融合高度集成臭氧氣浮一體化裝置打破傳統處理工藝的流程界限,將多處理單元高度融合,處理效率高,停留時間短。4水力停留時間大幅縮短,裝置結構更加緊湊由于裝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可組成車載移動式裝置,靈活程度更高,特別適合分散式點源污染的現場治理。指標參數規格10-50m3/h溶氣壓0.3-0.5MPaHRT55min氣水比1:10回流比30-60%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檢測報告設備名稱:多級臭氧一體化處理設備處理能力:10m3/h,

20

m3/h,

50

m3/hHRT:55min噸水能耗:1.2Kw/m3汽水比:1:10系統總占地面積:7m2,15m2,35m2與同類技術相比,處理能耗降低25%,占地面積減小70%!5運行能耗、占地面積大幅度降低3.油田采出水性質與處理性分析油田開采時,注入水及原有地層存在的水又隨著原油被開采出來,從含水原油中脫出的含油污水稱為油田含油污水或稱為油田采出水。采出水性質含油量高,回注堵塞地層,外排造成污染;懸浮物含量高,容易造成地層堵塞;礦化度高,一般在1000mg/L以上,加速管道及設備腐蝕;含有Ca2+、Mg2+、HCO32-等結垢離子,容易在管道及容器中結垢;含有原油和采油過程中的各種化學藥劑,COD高,微生物容易繁殖,造成腐蝕和堵塞;常見有鐵細菌、腐生菌、硫酸鹽還原菌等微生物,容易腐蝕管線,堵塞地層。油田采出水主要污染因子包括:懸浮性微粒(構成水的濁度、色度和臭味);膠體(主要構成水的色度);水中原油(水中有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溶解狀態的低分子及離子物質采出水主要污染物組成尺度化學特性有機物無機物易降解難降解懸浮態膠體溶解態10-3mmm10-6mμm10-9mnm10-10mA(懸浮態)(膠體)(溶解態)細菌有機質浮油泥黏土腐蝕產物蛋白質有機酸Fe2+,Mn2+,Ca2+

Na+,Cl-,CO32-

溶解油分散油乳化油腐殖質硅酸采出水懸浮物顆粒直徑采出水中所含原油狀態油田采出水懸浮物顆粒直徑中值為5.75μm,其中90%的顆粒,直徑小于11.30微米,顆粒細小,沉降緩慢。浮油粒徑大于100μm,稍加靜置即可浮升至水面,占含油量60%~70%分散油粒徑為10~100μm,足夠的靜置時間,油珠可浮升至水面乳化油在污水中呈乳濁狀,細小的油珠外邊包著一層水化膜,水中有表面活性劑,長期保持穩定,難以分離溶解油油以化學方式溶解于水中,油粒直徑在0.1μm以下,甚至可小到幾納米,極難分離采出水有機物組成分析水中含有大量難降解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飽和烴、芳烴、非烴和瀝青質,飽和烴大部分以分散油和乳化油類形式存在。采出水中,小分子量有機物為溶解態有機物的主要組分;小分子量級分紫外吸收比例最大,采出水化學氧化潛力較高。采出水SUVA普遍小于4,因此不宜采用混凝工藝處理。指標UV254(%)DOC(%)SUVA(L/mg·cm)>100kDa18.4117.570.32100~30kDa15.8014.000.3530~10kDa13.7111.810.3810~3kDa12.1011.010.34<3kDa39.9845.610.27采出水中有機物分子量分級

4.油田采出水的電誘導臭氧氣浮處理特性對懸浮固體的去除效果油田采出水懸浮固體含量為65.5~84.0mg/L,處理后出水SS值為0.11~0.85mg/L,穩定在1mg/L以下,總去除率可以達98%以上。對含油量的去除效果進水含油量為93.2~121.1mg/L;氧化后出水含油量為1.94~4.37mg/L去除率可達96%以上;最終出水含油量為1.93~3.81mg/L,穩定在5mg/L以下,總去除率可達97%以上。臭氧具有極強的滅菌特性,能快速、有效、徹底的殺滅細菌。運行過程中,三次微生物監測結果均達到回注水微生物指標要求。對粒徑中值的控制效果對微生物的去除效果經過電誘導臭氧氣浮作用,顆粒直徑中值有了大幅度下降;經過濾裝置,進一步對粒徑較大物質進行攔截,出水顆粒直徑中值為0.40~0.82μm。檢測次數微生物數目(個/mL)SRB菌腐生菌鐵細菌1000202528302016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烷烴所占峰面積從83.056%降至23.184%,降解明顯;環烷烴和芳香烴完全被降解;進水COD555~598mg/L,出水COD穩定在24mg/L左右,去除率96%以上。序號檢驗項目計量單位檢驗方法技術要求檢驗結果判定備注1懸浮固體含量mg/LSY/T5329-2012≤1.00.11~0.85合格/2懸浮物顆粒直徑中值μmSY/T5329-2012≤1.00.40~0.82合格/3含油量mg/LSY/T5329-2012≤5.01.93~3.81合格/4平均腐蝕率mm/年SY/T5329-2012≤0.0760.0142合格/5SRB個/mLSY/T5329-2012≤10未檢出合格/6IB個/mLSY/T5329-2012n×102未檢出合格1<n<107TGB個/mLSY/T5329-2012n×102未檢出合格1<n<10電誘導臭氧氣浮一體化裝置出水滿足《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推薦指標》(SY/T5329-2012)的水質要求5.電誘導臭氧氣浮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概況集中處理場站溶氣裝置臭氧氣浮處理裝置過濾裝置油氣田措施廢水集中化處理印染廢水處理及循環利用工程臭氧氣浮處理系統旁路膜分離處理系統特種廢水處理系統高濃度廢水處理系統城市雨污水再生利用西安閻良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工程再生水生產車間臭氧氣浮設備工藝控制設備強化混凝沉淀設備城市雨污水再生利用西安陜鼓雨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流化床設備臭氧氣浮設備投藥設備臭氧發生裝置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