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湘名校教育聯合體2022-2023學年高三9月大聯考語文試題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現在一些年輕人,和戲曲有心理距離。這種心理距離的形成,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近百年來,社會上一度存在輕視民族戲曲的現象,影響過幾代人,現在這種心態淡化多了,但仍未徹底消失。現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來的與內生的新文娛形式實在太多,擠壓了戲曲的生存空間。戲曲曾經是我們民族的時尚藝術,遠的不說,近的如京劇,曾被稱為“時尚黃腔”。到了當代,戲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實,越是傳統的,就越是時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個好例子,就是歷來很邊緣、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的梨園戲,因為創作出《董生與李氏》這部佳作,不少遠方的年輕人乘飛機去觀賞,竟成一種時尚。雖然任何一種藝術都很難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但能擁有一部分觀眾,尤其是比現在更多些的年輕觀眾,依然是戲曲的目標。當務之急,是要充分發揮國家的政策利好,創造多種機會,讓年輕人與民族戲曲親密接觸,讓他們感受和領略戲曲何以能在世界戲劇之林獨樹一幟,其作為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戲曲界認真對待這件緊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變一部分年輕人對戲曲的疏離現狀,培養出更多“粉絲”,甚至將來在他們中還會產生新的戲曲工作者,為戲曲的繁榮發展建功立業。同時,我們不應把青年的欣賞趣味作單向化、狹隘化理解,認為他們“喜新厭舊”或“喜舊厭新”。趣味不能劃一,總的來說,古典美與現代美他們都需要。所謂新與舊是相對而言,實質上都是當代藝術家在戲曲深厚傳統基礎上的新創造。比如《曹操與楊修》是從無到有,再如《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樂伴奏、表演與導演、服飾與燈光,都融入了當代藝術家的心血,是一種追求古典韻味的隱形化現代處理。有了古典美,還有現代美,戲曲的道路才寬廣。一要美,有戲曲的、劇種的、聲腔的、演員個人的獨特之美;二要真與善,在陶冶情性的藝術欣賞中,感受到生活的歷史的時代的某種真實感,有利于觀眾的心靈建設。戲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機結合,一定可以克服偏見或成見,贏得年輕人,也贏得更美好的未來。(摘編自周飛亞、王瑨《戲曲藝術與年輕觀眾》)材料二: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將推動藝術和文學向著更加開闊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一個時代與一個時代之間的代際感。在藝術回歸的時代,全媒體是技術、背景、視角,也是價值觀和審美觀,但它不是內容。它的內容仍然是人的身體、聲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鄉土和家國,這是人類所共同面對的全媒體背景下的極其珍貴的個別性、獨特性。我們可以擁有一萬臺相同的電腦,但透過屏幕卻能映射出一萬張不同的面龐。這一萬張不同的面龐因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宗教而構成不同的表情。如果一萬臺電腦映射出的是同一張面孔、同一個表情、同一種眼神,那么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就是人類文明的災難。人類在進入新世紀、新時代方才意識到,我們一直所追求的現代化、國際化,為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負面資產——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正日益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的5月18日,坐落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方略。美國是致力推進現代化的急先鋒,可就是在美國,人們已經意識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危機。于是,在全媒體時代的文化風氣當中,就有一種非常自覺的對傳統文化回歸的趨向。各民族、各地在任何時代都不像在21世紀已經過去的這19年中,對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視。以舞臺藝術為例,在美國首演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它所使用的音樂元素既非歐美的古典音樂,也非美國當下的流行音樂,而是古老的非洲鄉土音樂,甚至于鄉土歌謠。而恰恰是這種地域的、民間的歌謠和說唱藝術,構成了今天最為時尚的嘻哈音樂。音樂劇的發展也已逾百年,現在的百老匯,有最好的劇場、最優秀的音樂劇演員,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傳統的,而這個最傳統的表演元素顯示出來的品質卻是最現代的。正像在中國一樣,最古老的藝術、最古老的戲曲劇種,恰恰煥發出最現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園戲等。因此,在全媒體時代,我們應該更加正視人的內心世界,更加正視不同文化背景的獨特傳統和獨特表達。從某種意義上看,回歸就是創新,傳播也是傳承。創新需要內容的支撐,這個內容就是要在標準化、統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個別性的傳統。而傳播本身的意義,即是在更大的范圍內用更現代的科技手段有選擇性地傳播你所要傳承的文化內容。因而,傳播本身就變成了傳承。所以,當我們迎接全媒體時代到來之時,我們所要喚醒的恰恰就是向傳統、向內心的回歸,更加自覺地在全媒體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獨特,這也是中國戲曲生命力的傳承。(摘編自羅懷臻《傳統戲曲的全媒體生命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多外來的與內生的新文娛形式是年輕人和戲曲有心理距離的原因之一,現在的年輕人更多追求時尚文娛。B.利用好國家政策,多創造機會讓年輕人與民族戲曲有更多接觸,就有可能拉近他們與民族戲曲之間的距離。C.科學技術的進步將推動藝術與文學向更開闊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時代間的代際感。D.全媒體時代如果將創新融入戲曲藝術,那么即使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也可以呈現出最現代的藝術品質。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任何一種藝術都很難得到所有觀眾的喜歡,我國的戲曲藝術也不例外,而且當代戲曲藝術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越來越小。B.梨園戲被稱為“古南戲活化石”,新戲《董生與李氏》讓不少年輕人不遠千里去觀賞,成為戲劇傳統和時尚結合的成功例子。C.既不使用歐美古典音樂,又不使用美國當下流行音樂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它的成功是因為對傳統文化的自覺回歸。D.現在有最好劇場和音樂劇演員的百老匯,用最傳統的表演元素表現最現代的品質,這一點和中國的昆曲、梨園戲大體相同。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不屬于戲曲藝術創新的一項是(
)A.京劇《曹操與楊修》充滿古典的韻致B.“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紀劇院上演C.“小百花”越劇團演繹新概念越劇《江南好人》D.抖音中的戲曲短視頻被不斷轉發4.請簡要概括兩則材料在論證方面的共同點。5.材料一的標題是“戲曲藝術與年輕觀眾”,你認為在全媒體時代,如何才能使戲曲擁有更多的年輕觀眾?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作答。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懷石投江①曹堯德這一夜,對屈原來說是多么短暫,時光的流逝如閃電,似流星,若瞬目,不覺東方已經泛白,雄雞已經啼鳴。白馬咴咴嘶鳴,并不斷地用前蹄刨那欄廄,發出一陣陣單調而枯燥的“嘣嘣”聲。這聲音提醒了屈原,該給白馬添些草料了。然而當屈原來到馬廄一看,槽里的草料滿滿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點未少。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驚,他認為白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飲不食。屈原并未掌燈,借著從木窗欞透進來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見那白馬扇著兩耳,噴著響鼻,雙目半睜半閉,焦躁不安地拽著韁繩走來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麩皮,加少許水,用料杈攪拌均勻,親切地拍著白馬的黃腦袋說:“吃吧,我的老伙計,吃飽了好有力氣趕路……”白馬搖搖頭,嗅也不嗅、聞也不聞,伸出長舌舔著主人的手背,兩眼掛著混濁的淚水……回到房中,屈原滿臉淚痕地坐在窗前,整理著他那一大堆寫滿了詩文的簡牘。響動將小媭從夢中驚醒,她迷迷糊糊地問道:“爹,天亮了嗎?”屈原信口答道:“早著呢,尚可睡一大覺。”小媭低聲催促道:“爹,您好幾夜不曾合眼了,還是上床睡一會兒吧。”“這就睡,這就睡。”屈原這樣應著,重返馬廄,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斷頭低的白馬,然后到角落的亂草堆里取出那對碩大的石鎖,這是他請石匠毛老爹專門加工的,一個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經在這里掩藏了多日。他將石鎖裝進了被套里,一頭一個,不偏不倚,放在馬的鞍背上。一切準備停當,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時小媭睡得正香,她身體微胖,肌肉松弛,臉皮浮腫,嘴角掛著淺淺的微笑,大約正在做著什么美夢。見了女兒的這一美滋滋的睡態,屈原不覺一陣酸楚,熱淚把抓般地涌出,滾落。此時,天光已經大亮,太陽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內的燈盞,然后走到外間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臉,為的是洗凈滿面淚痕,不讓女兒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間靜靜地站了一會,想想還有些什么未盡之事或處理得不甚周到之處,然后返回西間,踱至女兒床前輕聲喚道:“兒呀,快快起來,今天是端午節,華夏大地處處皆祭圖騰,爹應友人之邀,欲到遙遠的地方去主祭。你給我縫的那件長袍置于何處?快些拿來我穿。”小媭聞聽爹爹喊她,一個骨碌爬了起來,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著自己親手縫的袍子過節,還要出遠門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興啦,急忙打開木箱,將折疊得規規整整的長袍,雙手捧著交給父親。屈原接過長袍,抖開,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頭上,然后將那柄陸離長劍掛在腰間,似欲出征的將軍。屈原打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緩韁而前,沿著羅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們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體,沒有一個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斷地和他打著招呼,詢長問短,但今日屈原的話卻特別少,很令眾人吃驚納悶兒。一位漁翁手拿漁網,站在江邊問道:“大夫,近日身體可好?您可千萬莫太傷心了啊!”屈原點了點頭。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剜野菜,見了屈原,硬是要拉他進屋去歇一歇,屈原搖了搖手。正在這時,曾經將屈原安置到桃花園去避暑養病的那位老漁父從湘江打魚歸來,見了屈原連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說道:“聽說秦軍要過揚子江了,我們可往哪兒逃啊!……”屈原望著老漁父滿臉憂傷的表情,嘴唇動了幾動,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他咬了咬牙,猛然把韁繩一勒,在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馬騰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遠,很遠……屈原騎著馬走了一陣,翻身下馬,攀上懸崖的頂峰,面對巨谷深淵而立,上頂天,下柱地,巋然崛聳,似巨峰,若山崖,類石雕。屈原踱至崖邊,面向西北,仿佛見到秦兵已渡過揚子江,長驅直入,往南方奔來,遍地烽火,四處狼煙,尸骨狼藉,血跡斑斑;洞庭湖上濁浪排空,玉筒山頭烏云滾滾,腳下則是山搖地動,泥沙軟綿;舉首環顧,天是昏蒙蒙的,地是黑沉沉的……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歸與樂平里的方向,他佇立許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禮,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從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拜過之后,屈原用盡平生之力將被套從馬背上掀了下來,從中取出石鎖和麻繩,用麻繩系緊了石鎖,一頭又系緊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對碩大而沉重的石鎖,縱身躍入深淵。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一躍啊!就在這縱身一躍的剎那間,一道耀眼的閃電蜿蜒長空,轉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巒坍塌。正當這風暴雨狂之際,一顆明星劃破鉛灰色的蒼穹,流向西北——他隕落了!(有刪改)【注】①節選自《屈原傳》第36章,題目為臨時所加。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馬一夜不飲不食、咴咴嘶鳴、兩眼含淚的反常表現,既反映出它與屈原感情深厚,也暗示著悲劇即將發生。B.屈原滿臉淚痕地整理那一大堆寫滿了詩文的簡牘,表明他對楚國當權者的失望以及對以往生活的感傷。C.面對熟睡的女兒,屈原熱淚滾落,編織自己去遠方主祭的謊言,這些細節都生動地體現了屈原的不舍與不忍。D.文中用“接”“抖”“戴”等一系列動詞描繪了屈原的裝扮過程,他有尊嚴地赴死,意在表明對現實的束手無策。7.關于文中屈原行至江邊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堤上百姓們對屈原的憐惜、問候,無不體現出屈原深受民眾關心愛戴。B.老漁父的話表明當時楚國面臨的艱難困境,也加劇了屈原內心的痛楚。C.屈原攀上懸崖面對深淵而立,一個剛正不阿、頂天立地的形象躍然紙上。D.屈原縱身一躍,山崩地裂,明星隕落,此舉正是對其生命價值的完美詮釋。8.文中兩次寫到屈原“面向西北”的舉動,分別表現了屈原當時怎樣的內心感受?最后一顆明星“流向西北”有何寓意?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9.在課文《史記·屈原列傳》(節選)中,屈原“被發行吟澤畔”,與漁父展開了一段對話。但是,在本文中“漁翁”“老漁父”和屈原的表現卻與之有很大不同,課文和此文哪一種處理效果更好?談談你的理解。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柳子厚墓志銘(節選)【唐】韓愈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學宏詞,授集賢殿正字。俊杰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察御史。順宗即位,拜禮部員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間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嘆曰:“是豈不足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其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方計,悉令贖歸。其尤貧力不能者,令書其傭,足相當,則使歸其質。觀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其召至京師而復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于朝,將拜疏,愿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于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子厚前時少年,勇于為人,不自貴重顧籍,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窮裔,材不為世用,道不行于時也。使子厚在臺省時,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斥時,有人力能舉之,且必復用不窮。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于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于后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愿,為將相于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間B.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間C.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間D.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間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逮其父時”一句中的“逮”是“及,到”的意思,與《陳情表》中“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的“逮”意思相同。B.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后,人們還常用“司馬”作為兵部尚書的別稱,《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和本文都為此意。C.“足相當”一句的“當”是“抵消,抵得上”的意思,與《捕蛇者說》中“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的“當”意思相同。D.臺省的“臺”指漢的尚書臺,“省”指三國魏的中書省,都是代表皇帝發布政令的中樞機關。后用“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機構。12.下文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柳宗元年少時聰明敏捷,才智出眾,討論問題引經據典,言辭鋒利,經常使在座的人都為之折服。B.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很受讀書人推崇。衡山、湘江以南準備考進士的人,都把他當做老師,那些接受過柳宗元指點講解的人,都認為柳宗元的文章有章法,值得欣賞。C.劉禹錫被貶播州,柳宗元不忍劉禹錫和他的母親分別之苦,決定向朝廷請求拿自己被貶的柳州和播州交換,韓愈由此稱贊柳宗元有操守,講道義。D.韓愈在文中高度推崇柳宗元在文學辭章上的杰出成就,并指出這比做將相有價值得多。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觀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2)不自貴重顧籍,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14.墓志銘的寫法以敘事為主,但是,韓愈這篇文章卻兩次以較大篇幅發表議論,并且其中多次采用對比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對“對比手法”予以簡析。四、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青玉案元好問落紅吹滿沙頭路。似總為、春將去。花落花開春幾度。多情惟有,畫梁雙燕,知道春歸處。鏡中冉冉韶華暮。欲寫幽懷恨無句。九十花期能幾許。一卮芳酒,一襟清淚,寂寞西窗雨。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寫早春時節,滿庭的鮮花被風吹落,隱寓著低沉幽怨的情感。B.詞人極力描摹自身的孤獨憂凄的現狀,寫得哀感頑艷,感人至深。C.詞人曾滿懷豪情壯志,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寂寞之至,難以言表。D.全篇以描寫落花起調,導入感情的抒發,以人擬花,又借花寫人。16.“有難狀之情,令人低徊欲絕”,用來形容這首詞很恰當。詞中用到哪些方法來表達情感?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五、情景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酒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歸去來兮辭》中描寫陶淵明端起酒杯自斟自酌的句子是“______”;而《擬行路難》中鮑照也用飲酒的方式來消解憂愁的句子是“______”。(2)《諫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誡君王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的兩句是“______,______
。”(3)“瑟”是中國古老的撥弦樂器,代表著高雅的審美與節操,象征著知音與年華,是中國古詩詞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六、選擇
簡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作家寫作時,到底應不應該聽讀者的?誠然,寫作時堅持自己的想法,是創作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個作家在創作上
①
,又怎能指望他產出佳作呢?堅持自己的想法,必然要求作家不為讀者所左右。但是,不為讀者所左右,并非不考慮讀者,對于一個作家來說,心里裝著讀者,傾聽讀者的呼聲,應是永遠的追求。現實中,有的作家為了彰顯自己的博學,把文章寫得
②
,無形中給讀者設置了閱讀障礙,這便是不考慮讀者的感受,心里沒裝著讀者的一個表現。即使因為不可避免的原因,寫出來的作品不能明白如話,作家也要隨時注意文字的平實曉暢,盡可能讓讀者能讀懂,也愛讀。其實,作家不是全能的,即便下了再多功夫,筆下仍不能避免有錯訛疏漏之處,而讀者就是最好的“啄木鳥”,他們的“利喙”能讓作品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讀者有不同的背景,他們是街頭小販,對市場對人情的體察與了解,恐怕連細膩的小說家也無法準確捕捉;他們是歷史愛好者,有甄別歷史細節的火眼金睛;他們是普通的市民,對自己所在城市的感受與理解之深刻,也許令本地寫作者都
③
……總之,既在心中裝著讀者,又堅守住創作的初衷,讀者才能經由作品與作者達至高山流水。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四字成語。19.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波浪線的“啄木鳥”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一片靜寂中,我隱約聽見“嘩——嘩——”的聲音,頗有節奏地從嶺下的竹叢中傳來。B.我孩子時候,在斜對門的豆腐店里確乎終日坐著一個楊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C.消息傳開,聶將軍收到了大批來自日本各地的電報和書信,日本人民稱他是“活菩薩”。D.他們(指友邦人士)的維持他們的“秩序”的監獄,就撕掉了他們的“文明”的面具。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七、簡答題組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干細胞是人體內的一類細胞,存在于人體發育過程中以及成體之后。干細胞可以自我復制,多向分化,常用于生長發育、疾病發生、藥物篩選等科學研究。此外,
①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被應用于重癥以及危重癥患者的救治研究中。然而,
②
。獲取干細胞必須進行體外擴增,但隨著擴增代數的增加,干細胞的生物學功能會逐漸減弱,這使得能夠應用的干細胞可用代次有限,導致干細胞資源難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為此,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軍教授課題組,在20余年持續研究的基礎上,開發出一套可以模擬體內微環境的干細胞仿生賦能系統,能有效解決目前干細胞體外培養問題。研究人員介紹說,目前的干細胞培養系統存在四大痛點:增值能力不足,細胞產量低;功能減弱,治療效果差;干細胞純度低,安全風險大;細胞資源稀缺,
③
。簡言之,現有的培養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不夠用、不好用、不敢用和用不起等四個問題,目前還需要從干細胞仿生培養材料入手,全面優化配套培養體系。21.請結合第一自然段的相關內容,給“干細胞”下定義,不超過80個字。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八、材料作文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22年央視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中,舞者身著青綠色曳地長裙,頭梳高聳的發髻,慢移蓮步,翩躚起舞。觀眾直呼“青綠腰好美好絕”,據說點贊數超過3億。該節目以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畫卷為靈感而創作,用舞蹈的韻律展現宋代迷人優雅的美學特征。為創作,編導們先研究《千里江山圖》,后又幾乎看遍了宋代的詩詞、繪畫,還多次與故宮博物院專家交流,用時近20個月才將作品搬上舞臺。《只此青綠》不僅在春晚火出了圈,更在全國巡演中創造票房奇跡,今年6月在成都站連演7場,依然一票難求。總編導周莉亞和韓真說,該劇的創作初衷是以現代藝術展現中國古典藝術之美,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C2.B
3.A
4.①都重點探討了傳統戲曲傳承與創新的話題。②都采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構。③都主要采用了例證法證明觀點。
5.①創造多種機會,讓年輕人與民族戲曲親密接觸;②傳統戲曲藝術與新興技術相結合,使古典美與現代美完美結合;③回歸傳統內容,創新戲曲的傳播方式。【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時代間的代際感”強加因果,材料二第一段說的是“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將推動藝術和文學向著更加開闊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一個時代與一個時代之間的代際感”,“推動藝術和文學向著更加開闊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和“在作家作品中形成一個時代與一個時代之間的代際感”是并列關系,不是因果關系。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當代戲曲藝術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越來越小”錯誤,原文只說“現在一些年輕人,和戲曲有心理距離”,故只能說“相對變小”。C.“它的成功是因為對傳統文化的自覺回歸”錯誤,“對傳統文化的自覺回歸”只是《漢密爾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這一點和中國的昆曲、梨園戲大體相同”錯誤,材料二中說的是“音樂劇的發展也已逾百年,現在的百老匯,有最好的劇場、最優秀的音樂劇演員,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傳統的,而這個最傳統的表演元素顯示出來的品質卻是最現代的”“正像在中國一樣,最古老的藝術、最古老的戲曲劇種,恰恰煥發出最現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園戲等”,這里以百老匯和中國的昆曲、梨園戲為例來說明傳統文化在全媒體時代的回歸,并不是說百老匯和中國的昆曲、梨園戲在“用最傳統的表演元素表現最現代的品質”方面大體相同。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具備古典美的《曹操與楊修》,沒有現代元素,不能說明其進行了戲曲創新。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的能力。話題相同。材料一,“古典美與現代美他們都需要。所謂新與舊是相對而言,實質上都是當代藝術家在戲曲深厚傳統基礎上的新創造”;材料二,“最古老的藝術、最古老的戲曲劇種,恰恰煥發出最現代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看,回歸就是創新,傳播也是傳承”。兩則材料的論證重點都與“傳統戲劇的傳承與創新”有關。論證結構相同。材料一的第一段指出年輕人對戲曲疏離的原因有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并由此在第二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越是傳統的,就越是時尚的”;第三段、第四段從怎么辦的角度展開論證,指出古典美與現代美都是他們需要的;第五段得出結論:戲曲做到真善美結合才能贏得年輕觀眾的青睞和戲曲美好的未來。材料二的第一段總說科學技術推動藝術和文學走向創新;接著論述怎么創新,第二段從論述在藝術回歸的時代,全媒體背景下個別性、獨特性是極其珍貴的;第三段談在全媒體時代的文化風氣當中,對傳統文化回歸即是創新;第四段進行總結,在全媒體時代到來之時,要喚醒向傳統、向內心的回歸,更加自覺地展示出各自的獨特。故兩則材料都采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構。論證方法相同,都主要采用了例證法。材料一“比如《曹操與楊修》是從無到有,再如《牡丹亭》……”為舉例論證,證明“新與舊是相對而言,實質上都是當代藝術家在戲曲深厚傳統基礎上的新創造”。材料二舉“在美國首演的音樂劇《漢密爾頓》”的例子證明對傳統文化回歸即是創新。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材料一指出“現在一些年輕人,和戲曲有心理距離”,這是現狀;接著在材料一第三段指出“要充分發揮國家的政策利好,創造多種機會,讓年輕人與民族戲曲親密接觸,讓他們感受和領略,戲曲何以能在世界戲劇之林獨樹一幟,其作為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根據這個可以概括出第一點:創造多種機會,讓年輕人與民族戲曲親密接觸;材料一第四段“我們不應把青年的欣賞趣味作單向化、狹隘化理解……總的來說,古典美與現代美他們都需要……有了古典美,還有現代美,戲曲的道路才寬廣”,根據這個可以概括出第二點:傳統戲曲藝術與新興技術相結合,使古典美與現代美完美結合;材料二“在全媒體時代,……回歸就是創新,傳播也是傳承。創新需要內容的支撐,這個內容就是要在標準化、統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個別性的傳統。而傳播本身的意義,即是在更大的范圍內用更現代的科技手段有選擇性地傳播你所要傳承的文化內容”,根據這個可以概括出第三點:回歸傳統內容,創新戲曲的傳播方式。6.D7.D
8.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國,戰火不斷,生靈涂炭,國破家亡的悲慘景象,為無力挽救國家的命運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禮,既有對國都與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報國的決絕之情。③一顆明星流向西北,用浪漫的筆法昭示偉大愛國詩人的逝去,也體現其拳拳愛國心至死不渝。
9.示例一:此文好。①從“漁翁”“老漁父”的角度看,他們的問詢關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狀況和百姓的前途命運,這樣就能更好地將屈原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百姓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從側面凸顯屈原的愛國情懷。②從屈原的角度看,面對“漁翁”“老漁父”的問詢,他無力傾訴,只是將滿腔的悲憤表現在動作神情上,面對國破家亡的現狀,他已將個人的榮辱生死置之度外,其憂國憂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顯高大。示例二:課文好。①漁父引出屈原被放逐的原因,舉世皆濁、眾人皆醉,表明屈原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人性的悲劇,深化主題。②和漁父的“不凝滯于物,與世推移”的人生態度形成對比,凸顯屈原正道直行的形象,高潔的品質和高貴的理想,表現其寧葬身魚腹也不與眾人同流合污的決絕態度。【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D.“意在表明對現實的束手無策”錯誤。屈原整理裝束是要以有尊嚴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統治者。故選D。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的作用的能力。D.“對其生命價值的完美詮釋”錯誤。屈原只是在無力挽救國運的情況下,無奈做出投江的選擇,并非是對生命價值的完美詮釋。故選D。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結合文本的相關內容,透過屈原的想象之景和他的動作行為,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屈原的身份地位以及他的理想抱負去思考。第一次,“屈原踱至崖邊,面向西北,仿佛見到秦兵已渡過揚子江,長驅直入,往南方奔來,遍地烽火,四處狼煙,尸骨狼藉,血跡斑斑;洞庭湖上濁浪排空,玉筒山頭烏云滾滾,腳下則是山搖地動,泥沙軟綿;舉首環顧,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想象秦兵入侵,國破家亡的悲慘景象,為無力挽救國家的命運而感到痛心不已。第二次,“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歸與樂平里的方向,他佇立許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禮,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從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他行三拜九叩大禮,對國都與故土,既有對國都與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報國的決絕之情。9.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首先要比較出二者在表現形式上的不同點,然后針對兩種表現,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出其作用和效果的側重點。如果認為此文好:漁翁問“大夫,近日身體可好?您可千萬莫太傷心了啊!”,他關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狀況;老漁父見到屈原問道“聽說秦軍要過揚子江了,我們可往哪兒逃啊!…”,他關心的是百姓的前途命運,從內容上看,本文把屈原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百姓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從側面凸顯屈原的愛國情懷。屈原面對漁翁的問詢,“屈原點了點頭”;面對老漁父的問詢,“望著老漁父滿臉憂傷的表情,嘴唇動了幾動,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他咬了咬牙,猛然把韁繩一勒,在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馬騰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遠,很遠……”,他無力傾訴,只是將滿腔的悲憤表現在動作神情上,面對國破家亡的現狀,他已將個人的榮辱生死置之度外,其憂國憂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顯高大。如果認為課文好: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引出屈原被放逐的原因,表明屈原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人性的悲劇,深化主題。漁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把屈原和漁父“不凝滯于物,與世推移”的人生態度形成對比,凸顯屈原正道直行的形象,高潔的品質和高貴的理想,表現其寧葬身魚腹也不與眾人同流合污的決絕態度。10.D11.B
12.B
13.(1)觀察使把這個辦法下達到其他的州,剛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分而回歸自己家里的就將近千人。(2)(柳宗元)不知道保重和顧惜自己,以為功名事業可以立見成就,結果反受其牽連而遭貶黜。14.①柳宗元前后境遇對比,顯出官場人情淡薄,世態炎涼;②將“平居里巷”之人和“子厚之風”對比,贊頌柳宗元的方正為人,篤于友情的美德;③最后將生前富貴死后湮沒和生前困頓死后留名作假設性對比,闡述了“窮而后工”的文學創作規律。【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身處清閑之地,自己更加刻苦為學,專心誦讀,寫作詩文,文筆汪洋恣肆,雄厚凝練,像無邊的海水那樣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則縱情于山水之間。“益”是更加的意思,修飾“刻苦”,作其狀語,二者不可斷開,應在“益”前停頓,排除BC;“涘”的意思是河岸,與“涯”組成“涯涘”一詞,意為極限,“涯涘”不能斷開,排除A。故選D。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B.
“《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和本文都為此意”說法錯誤。唐中后期,州一級也設“司馬”,往往是有名無實。《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和本文中的“司馬”都指州刺史的副職,并非指兵部尚書。故選B。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那些接受過柳宗元指點講解的人,都認為柳宗元的文章有章法,值得欣賞”說法錯誤,選項張冠李戴。文中“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說的是受過柳宗元指點講解的人寫出的文章有章法,而不是他們認為柳宗元的文章有章法。故選B。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下”,下達、頒布;“比”,及,接近;“且”,將近。(2)“顧藉”,顧惜、愛惜;“坐”,因他人獲罪而受牽連;“廢退”,遭貶黜、被貶黜。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表現手法的能力。關于文中的對比,第一段中“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與第五段“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窮裔,材不為世用”形成了對比,通過柳宗元前后境遇的對比,顯出官場人情淡薄,世態炎涼。從第四段柳宗元“將拜疏,愿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的行為與平居里巷者的“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的作為相比較,贊頌柳宗元的方正為人,篤于友情的美德。在第五段“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于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于后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愿,為將相于一時”中,將柳宗元生前富貴死后湮沒和生前困頓死后留名作假設性對比,闡述了“窮而后工”的文學創作規律。參考譯文:子厚少年時就很精明聰敏,沒有不明白通曉的事。趕上他父親在世時,他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成才,能夠考取為進士,突出地顯露出才華,大家都說柳家有能揚名顯姓的后人了。后來又通過博學宏詞科的考試,被授為集賢殿書院正字的官職。他才能出眾,方正勇敢,發表議論時能引證今古事例為依據,精通經史諸子典籍,議論時才華橫溢,滔滔不絕,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聲轟動,一時之間人們都敬慕而希望與他交往。那些公卿貴人爭著想讓他成為自己的門生,異口同聲地推薦贊譽他。貞元十九年,子厚由藍田縣尉調任監察御史。順宗即位,又升為禮部員外郎。逄遇當權人獲罪。他也被按例貶出京城當刺史,還未到任,又被依例貶為永州司馬。身處清閑之地,自己更加刻苦為學。專心誦讀,寫作詩文,文筆汪洋恣肆,雄厚凝練,像無邊的海水那樣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則縱情于山水之間。元和年間,他曾經與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師,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嘆道:“這里難道不值得做出政績嗎?”于是按照當地的風俗,為柳州制訂了教諭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順從并信賴他。當地習慣于用兒女做抵押向人借錢,約定如果不能按時贖回,等到利息與本金相等時,債主就把人質沒收做奴婢。子厚為此替借債人想方設法,都讓他們把子女贖了回來;那些特別窮困沒有能力贖回的,就讓債主記下子女當傭工的工錢,到應得的工錢足夠抵銷債務時,就讓債主歸還被抵押的人質。觀察使把這個辦法下達到其他的州,剛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份而回歸自己家里的就將近千人。衡山、湘水以南準備考進士的人,就把子厚當做老師,那些經過子厚親自講授和指點的人所寫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規范的。他被召回京師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時,中山人劉禹錫也在被遣之列,應當去播州。子厚流著淚說:“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況且夢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夢得處境困窘,他沒有辦法把這事告訴他的老母;況且決沒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請求,并準備呈遞奏章,情愿拿柳州換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獲罪,死也無憾。正遇上有人把夢得的情況告知了皇上,夢得因此改任連州刺史。嗚呼!士人到了窮境時,才看得出他的節操和義氣!一些人,平日街坊居處互相仰慕討好,一些吃喝玩樂來往頻繁。夸夸其談,強作笑臉。互相表示愿居對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狀給對方看,指著天日流淚,發誓不論生死誰都不肯棄朋友。簡直像真的一樣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沖突。僅僅像頭發絲般細小。便翻臉不認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機推擠他,再往下扔石頭,到處都是這樣的人啊!這應該是連那些禽獸和野蠻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卻自以為得計。他們聽到子厚的高尚風節,也應該覺得有點慚愧了!子厚從前年輕時,勇于幫助別人,(柳宗元)不知道保重和顧惜自己,以為功名事業可以立見成就,結果反受其牽連而遭貶黜。貶謫后,又沒有熟識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薦與引進,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邊遠之地,才干不能為世間所用,抱負不能在當時施展。如果子厚當時在御史臺、尚書省做官時,能謹慎約束自己,已像在司馬時、刺史時那樣,也自然不會被貶官了;貶官后,如果有人能夠推舉他,將一定會再次被任用,不至窮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貶斥的時間不久,窮困的處境未達到極點,雖然能夠在官場中出人頭地,但他的文學辭章一定不能這樣地下功夫,以致像今天這樣一定流傳后世,這是毫無疑問的。即使讓子厚實現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將相,拿那個換這個,何者為得,何者為失?一定有能辨別它的人。15.A16.①比擬。以花擬人,似乎滿路的狼藉落花,也和詞人心境一樣;多情的燕子,不管花開花落,仍在執著的追逐春光,以燕擬人,寄意深婉。②聯想。由目下的“落紅”,聯想到自身的“韶華暮”,感嘆年華易逝。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懷憂傷,寂寞之至,難以言表,只能以一卮芳酒,一襟清淚,來面一窗暮雨。【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詞人寫早春時節”錯誤,根據原文“落紅吹滿沙頭路。似總為、春將去。花落花開春幾度”可知,滿庭的鮮花被風吹落。好像一直是為春天將要過去才這樣。春去夏來,花開花落,年復一年。詩人將最能體現晚春景物特征的“落紅”攝入筆底,這就為全詞定下了基調,隱寓著詞人低沉幽怨的情感。故選A。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滿庭的鮮花被風吹落。好像一直是為春天將要過去才這樣。春去夏來,花開花落,年復一年。詩人以花擬人,似乎滿路的狼藉落花,也和詞人心境一樣。“未肯放春歸”,正表明詞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情與景得到巧妙融合。春去夏來,循環往復,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這是自然的法則,非人力所能回轉。燕子是候鳥,秋去春來,執著地追逐著春光,翻飛于花叢柳林,對春色寄愛最深。這里以燕擬人,寄意深婉。下片中,詞人筆鋒陡轉,由目下的“落紅”,聯想到自身的“韶華暮”,感嘆年華易逝,暮年將至,花期無多,這正是其“恨無句”傳寫的“幽懷”。再者,詞人畢竟是個壯懷磊落的志士,金亡前,欲作名臣賢相,以拯救日衰的國勢。然而,朝廷昏暗,仕路風波,他又為歲月蹉跎,壯志未酬而悵惋。金朝的一旦覆亡,這大大出乎他所預料,本想有待而為,乘時而動,不料大勢已去,難圖恢復,這或許也是詞人難抒之“幽懷”。還有,遺山四十二歲時,發妻張氏身亡,這給他心靈帶來慘重創傷。細揣詞意,本處的“一卮芳酒,一襟清淚,寂寞西窗雨”,似乎正含有傷逝之意。他眼見落花紛墜,紅消香斷,很可能聯想到人生無常,思及過早地拋他而去的亡妻,故而情懷憂傷,倍感寂寞,只能以一卮芳酒,一襟清淚,來面一窗暮雨。17.
引壺觴以自酌
酌酒以自寬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觴、酌、溢、嘉、笙、鸞。18.①人云亦云(隨波逐流)②詰屈聱牙(晦澀難懂)③自慚形穢(自愧不如)19.C
20.既堅守創作的初衷,又心中裝著讀者,作者才能經由作品與讀者達至高山流水之境。【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處,語境指作家創作毫無主見,可填“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指沒有主見,只會隨聲附和。隨波逐流:比喻自己沒有立場和主見,只是隨著潮流走。②處,“給讀者設置了閱讀障礙”形容文章難以讀懂和理解,可填“詰屈聱牙(晦澀難懂)”。詰屈聱牙:形容文字晦澀艱深,難懂難讀。晦澀難懂:文字隱晦很深,難以理解。③處,語境指讀者對所在城市的感受與理解很深刻,讓本地作家感到慚愧,可填“自慚形穢(自愧不如)”。自慚形穢: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自愧不如:自己慚愧不如別人。19.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文中“啄木鳥”為新語境下產生的特殊含義,指善于對作品挑毛病的讀者,引號的作用是特殊含義。A.是直接引用;B.“豆腐西施”是特定稱謂;C.“活菩薩”并不是真指活著的菩薩,而是指像菩薩一樣擁有慈善心腸和寬廣胸襟的人,因此是特殊含義;D.是諷刺。故選C。20.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語病為三處:一是語序不當,“既……又……”一句,照應文本第一段的內容,明確作家要有從內到外的關照,應改為“既堅守創作的初衷,又心中裝著讀者”;二是陳述對象有誤,據前文語境,此處主語應為“作者”,正確表述應為“作者才能經由作品與讀者……”;三是成分殘缺,“達至”后缺少賓語中心語,“達至……之境(或是‘的境界’)”。21.干細胞是人體發育過程中以及成體之后,存在于人體內的具有自我復制、多項分化特點的常用于生長發育、疾病發生、藥物篩選等科學研究及疾病治療的一類細胞。22.①干細胞還可以用于疾病治療②干細胞的獲取是比較困難的③生產成本高【解析】2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下定義的能力。這類題首先要找到種差和屬差,然后根據被定義對象辨別主次,突出被定義項的性質和特征,最后按照“……是……”的單句句式整合作答。首先篩選出有效信息:“是人體內的一類細胞”“存在于人體發育過程中以及成體之后”“可以自我復制,多向分化”“常用于生長發育、疾病發生、藥物篩選等科學研究”“用于疾病治療”。然后明確下定義的主干句,即“干細胞是……細胞”;再將有效信息整合,注意表述時符合邏輯順序。2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①空,前文說到干細胞可以用于很多科學研究,后文說到干細胞可以用于間充質干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效復習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考試完全手冊試題及答案
- 成功獲取體育經紀人證書的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資格考試2024年技巧試題及答案介紹
- 聚焦農作物種子安全的管理試題及答案
- 眼科專科練習測試題附答案
- 專注細節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的試題答案
- 高效決策的籃球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經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備考新策略試題及答案
- 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
- 浙江國企招聘2025寧波鎮海區國資系統招聘3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自動化競聘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達州市普通高中2025屆第二次診斷性測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學學校食品安全與膳食經費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報告
- 經管員中級理論知識試題紅色為參考答案
- 2025-2030中國生牛肉市場銷售渠道與未來盈利模式預測研究報告
- 光的干涉衍射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軍用仿真(軟件)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互動課堂教學設計寶典(統編版2024)
-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期末大作業:案例分析-國開-參考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