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歷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D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云南/貴州/湖北/安徽/陜西/青海/甘肅)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1頁
2009-2022歷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D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云南/貴州/湖北/安徽/陜西/青海/甘肅)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2頁
2009-2022歷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D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云南/貴州/湖北/安徽/陜西/青海/甘肅)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3頁
2009-2022歷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D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云南/貴州/湖北/安徽/陜西/青海/甘肅)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4頁
2009-2022歷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D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云南/貴州/湖北/安徽/陜西/青海/甘肅)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住在富人區的她2009-2022歷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D類《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云南/貴州/湖北/安徽/陜西/青海/甘肅)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第一卷一.歷年真題薈萃(共30題)1.需求定律是指在其他因素(非價格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存在反向變動的關系,即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涉及需求定律的是(

)。

A.某品牌服裝為了提高銷量,開展降價促銷活動

B.某國土豆價格不斷下降,但需求并未得到提高

C.某奢侈品的銷量逐年增加,其售價也不斷提高

D.股票市場上,漲幅大的股票會受到股民的追捧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某品牌服裝為了提高銷量,開展降價促銷活動,符合“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符合定義,當選;

B項:土豆價格下降,需求并未提高,不符合“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奢侈品銷量增加,售價也在提高,不符合“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漲幅大的股票受到追捧,說明價格高,需求量也高,不符合“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2.下列人物與教育主張對應不正確的是:

A.荀子: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B.孟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D.老子: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育常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于《老子》,而非孟子,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再艱難的事情,只要堅持不懈的行動必有所成。B項正確。

A項:“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摘自《荀子·儒效》,意思是:“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孔子根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提出學思結合的觀點。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意思是:“圣人從事于無所成名的事務,施行無須仗名立言的勸教”。與題干不符,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3.很多書法名篇其實都是書寫的詩文草稿,書寫者心中吞吐珠玉,筆下揮墨成文。顏真卿所書《祭侄文稿》,國恨家仇郁結于胸,一注筆端,寫至最后已無意點畫,滿腔憤懣傾瀉而下,文辭沉郁痛切,書法潤后復枯,這正是作者的情感達于文辭、形諸筆墨的結果。而《蘭亭序》則是作者信筆拈來,盎然之意形成了流轉豐美的文辭表達,書法也形成一種靈動曉暢、節奏鮮明的特色。情勢之不同,影響著文辭的表達,同時也影響了用筆的力量與筆勢,這賦予書法以生命的氣息,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書法風格。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書法家首先要精于詩文創作

B.書法家的心理狀態會影響作品風格

C.書法創作上反對理性化的刻意安排

D.《祭侄文稿》和《蘭亭序》異曲同工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介紹書法名篇和詩文草稿之間的關系,緊接著通過分析《祭侄文稿》和《蘭亭序》成文的經過來舉例論證,表明有些書法名篇一開始確實是草稿,接下來通過并列標志詞“同時”分析了情勢所帶來的影響,“情勢”即作者的心理狀態,尾句通過指代詞“這”總結前文,引出本文觀點,即情勢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書法風格,對應B項。

A項:“首先要精于詩文創作”無中生有,文段中未提及,排除。

C項:“書法創作上反對理性化的刻意安排”對應文段中顏真卿的例子,非文段重點,排除。

D項:“《祭侄文稿》和《蘭亭序》”對應舉例論證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也談文學與書法的關系》4.下圖反映了我國2015年不同類型教育在校生人數的分布,當年平均每所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數是小學的多少倍(

)。

A.不到2倍

B.2~3倍之間

C.3~4倍之間

D.4倍以上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根據題干“······2015年······是······的多少倍”,可判定本題為現期倍數問題。定位表格可得,2015年普通高中、小學的學校數量分別為13240所、190525所,定位餅狀圖可得,2015年普通高中、小學的在校生人數所占比重分別為,,則,,則題干,在C

項范圍內。

故正確答案為C。5.疼痛共情現象在人類以及很多動物身上都有。從進化角度來理解,動物

自己被疼痛“傳染”,肯定是有原因的。疼痛共情最直接的作用是讓父母更懂得照顧和保護孩子,同時也讓動物理解和同情同伴所處的痛苦處境,予以幫助,促進種族的

。但是,動物為了要生存下去,不可能

地對一切生物都產生疼痛共情并提供幫助,必須有所選擇。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允許延續盲目

B.承認繁衍隨意

C.同意傳承任性

D.接受凝聚主動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后文可知,疼痛共情是有作用的,故橫線處所填詞語表示動物對于自己被疼痛“傳染”是接受的。B項“承認”指對事實行為表示確認,與文意不符,排除。A項“允許”、C項“同意”、D項“接受”均可表示接受或認可的意思,保留。

第二空,搭配“種族”,C項“傳承”指更替繼承,多搭配文化、歷史等,與“種族”搭配不當,排除。A項“延續”指持續、繼續,D項“凝聚”指凝結、集中,二者均可搭配“種族”,保留。

第三空,“不可能……必須”構成反義并列,由后文“必須有所選擇”可知,前文表示不進行選擇,則橫線處所填詞語指隨意、缺乏目的性。A項“盲目”比喻認識不清、目的不明,符合文意,當選。D項“主動”表示發揮主觀能動性,其反義是被動,“不可能主動”與后文“必須有所選擇”并非反義關系,故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大腦和身體都不會騙人!TA疼,你立刻被傳染,那說明TA是你的“自己人”,傳染慢,那就不是“自己人”!》6.編劇對于(

)相當于(

)對于報紙。

A.主演作家

B.電視劇文章

C.劇本編輯

D.導演作者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逐一代入選項。

A項:“編劇”是一種職業,“主演”是一種身份,二者為交叉關系,“作家”是一種職業,“報紙”是一種載體,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編劇”編寫劇本,根據劇本拍成“電視劇”,二者為對應關系,“報紙”和“文章”都屬于載體,二者為并列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編劇”編寫“劇本”,二者為對應關系,“編輯”編纂“報紙”,二者為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編劇”和“導演”都屬于職業,二者是交叉關系,“作者”和“報紙”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7.英語老師反映王佳的跟讀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比較差,本節課學過的單詞一周后就忘得一干二凈。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為王佳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能力都比較弱,所以記不住英語單詞

B.王佳屬于沉思型學習者,所以不喜歡和老師同學交流互動

C.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英語老師應該給王佳設置簡單易記的學習內容,激發她對學習的信心

D.根據知識學習的同化理論,英語老師應該設置前后相關聯的學習內容,便于王佳溫故知新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王佳跟讀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比較差,所以教師應該設置前后相關的內容方便王佳去進行識記,根據有意義學習,當新舊知識有關聯時,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A項: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弱不是記不住英語單詞的根本原因。

B項:沉思型學習者的特點是反應慢,但精確性高。這種學生總是把問題考慮周全以后,再作反應,他們看重的是解決問題的質量,而不是速度。與王佳不喜歡互動交流無關。

C項: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強調的是記憶時間的長短,與設置簡單易記的內容無關。

故正確答案為D。8.算法決策其實就是用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的趨勢。算法模型和數據輸入決定著預測的結果,這兩個要素也是算法歧視的主要來源。一方面,算法在本質上是“以數學方式或者計算機代碼表達的意見”,包括其設計、目的、成功標準、數據使用等等都是設計者、開發者的主觀選擇,設計者和開發者可能將自己的偏見嵌入算法系統。另一方面,數據的有效性、準確性,也會影響整個算法決策和預測的準確性。比如,數據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訓練數據本身可能是歧視性的,用這樣的數據訓練出來的系統,自然也會帶上歧視的影子。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算法決策的結果取決于算法模型和數據輸入

B.算法決策并不能完全客觀準確地預測未來

C.算法歧視可以通過訓練數據來有效避免

D.算法歧視在數據運用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A項:根據“算法決策其實就是用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的趨勢。算法模型和數據輸入決定著預測的結果”可知,該項表述正確,排除;

B項:根據“另一方面······自然也會帶上歧視的影子”可知,該項表述正確,排除;

C項:根據“另一方面······自然也會帶上歧視的影子”可知,算法歧視不可避免,該項表述錯誤,當選;

D項:根據“另一方面······自然也會帶上歧視的影子”可知,該項表述正確,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9.下列我國重大科技成果,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①中國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②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磁浮列車示范線并運行成功

③“嫦娥一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④“蛟龍號”潛水器在西太平洋下潛至7020米深度,創造世界作業型載人深潛的新記錄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①“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于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②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上海磁浮示范運營線,2002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2006年4月27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

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區域,成功下潛至7020米深度。

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②③④①。

故正確答案為B。10.下列人類的行為中,哪項與后天學習有關?

A.6個月大的嬰兒在睡夢中發笑

B.司機晚上因受到前方遠光燈的刺激而閉上眼睛

C.4歲的小孩聽到“老虎來了”嚇得大聲啼哭

D.小學生小明的手碰到冰后迅速縮回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育常識。

學習是個體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經驗和反復練習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比較持久的改變。因此選項C中小孩在知道老虎嚇人這一經驗基礎上做出的反應,屬于后天習得的學習現象。C項正確。

A、B、D三項:均屬于人生來就有的本能,因此不屬于學習。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11.將外形一樣的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筆裝進相同的禮盒。每個禮盒裝5支,且同種顏色的筆每盒不超過兩支。如任選3個裝好的禮盒,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

A.9

B.7

C.14

D.10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由于每個禮盒裝5支,且同種顏色筆每盒不超過兩支,所以禮盒的裝法共有(1紅,2黃,2藍)、(1黃,2紅,2藍)、(1藍,2紅,2黃)這3種,分別用A、B、C表示3種裝法,則任選3個裝好的禮盒,不同組合可分為三類:①全同,有3種,即AAA,BBB,CCC;②全不同,有1種,即ABC;③不全同,有種,即ABB,ACC,BAA,BCC,CAA,CBB。則共有10種組合。

故正確答案為D。12.王老師發現學生經常將“己、已、巳”這三個字混淆,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她在教學過程中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把這三個字的關鍵筆畫標出來,對這種做法解釋正確的是:

A.突出需要辨別的特征,可以促進辨別學習

B.標識關鍵筆畫,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C.可以使板書更加美觀,吸引學生注意力

D.遇到難以辨別的細微特征時,可以通過反復訓練來刺激記憶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育常識。

辨別學習是指能識別各種刺激特征的異同并做出相應的不同的反應。它既包括一些簡單的辨別,如對不同形狀、顏色的物體分別做出不同的反應,也包括復雜的多重辨別,如對相似的、易混淆的單詞分別做出正確的反應。題干中用不同顏色標注關鍵筆畫的不同,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加以區分和辨別。A項正確。

B項:學習興趣的提高可以通過提高教學水平、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積極的評價和原有興趣等,標識關鍵筆畫達不到提高學習興趣的效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C、D兩項:均說法錯誤。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13.關于熱帶農作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香蕉富含鉀元素

B.橡膠是重要的工業原料

C.可可屬于含酒精飲料

D.油棕屬于棕櫚科,主要產出棕櫚油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A項正確: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廣泛種植于熱帶地區。香蕉果肉富含多種人體必需元素和維生素,如鉀、鎂、維生素A等。

B項正確:橡膠主要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兩大類,天然橡膠是從橡膠樹等植物中提取膠質后加工制成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于工業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橡膠樹喜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屬于熱帶農作物。

C項錯誤:可可是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的常綠喬木,是世界上主要的飲料作物之一。可可、咖啡和茶被稱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

D項正確:油棕也叫油棕櫚,棕櫚科油棕屬植物,是廣泛栽培于熱帶地區的一種直立喬木。油棕的果肉可以壓榨提取出棕櫚油,精煉后可供食用。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14.初一(2)班拔河比賽中因力量處于弱勢而失利,同學們一蹶不振。為了準備下學期的拔河比賽,作為班主任,以下哪句話最有利于教育學生?

A.“輸賽不輸志,以后我們要加強體育鍛煉,讓給我們變得更有力量!”

B.“我們還是力量太弱了,他們太強大了,沒事,輸了就輸了吧。”

C.“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要總結經驗,下次一定能贏回來!”

D.“他們太厲害了,我們還是戰術不好啊,下次調整就好了。”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師的教育溝通能力。班級拔河比賽因為力量弱而失利,班主任鼓勵學生應該從根源上鼓勵和教育學生,因此要求學生加強體育鍛煉,讓自己變得更有力量,A項最有利于教育學生。B項把原因歸結于別人太強大,自己能力不足,容易導致習得性無助。C項鼓勵學生的語言沒有針對性。D項失敗的原因歸結錯誤,應該是自身力量薄弱,而不是戰術問題。

故正確答案為A。15.下列哪項與古代監察制度無關?

A.秦朝設置的御史大夫

B.唐代設置的諫官

C.宋代設置的樞密使

D.清朝設置的都察院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獨特的體制模式,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御史監察系統,二是諫官言諫系統。

A項正確:御史大夫(御史)又稱為臺官(御史大夫所在的部門稱為御史臺)、憲官或察官,自秦代開始設置,是皇帝的耳目,職責為“糾察官邪,肅正朝綱”,監察的主要方式為運用彈劾手段。

B項正確:諫官又稱言官、垣官,職責為“諷議左右,以匡人君”,監察方式是諫諍封駁,審核詔令章奏。御史大夫對下糾察百官言行違失,諫官對上糾正皇帝決策失誤,二者共同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完整的監察體制。

C項錯誤:北宋時期,為了防止相權威脅皇權,通過設置樞密院和三司對宰相權力進行了分割。樞密院主要負責軍事。

D項正確:都察院是明清時期官署名,由前代的御史臺發展而來,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都察院與刑部、大理寺并稱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亦稱“三司會審”。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16.火車:汽車:飛機

A.冬瓜:南瓜:瓜子

B.白菜:莧菜:空心菜

C.中醫:西藥:口服藥

D.空調:冰箱:家電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火車”、“汽車”、“飛機”都是交通工具,三者是并列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冬瓜”和“南瓜”都是一種瓜,二者是并列關系,但是“瓜子”不是一種瓜,三者不是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白菜”、“莧菜”、“空心菜”都是蔬菜,三者是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C項:“中醫”和“西藥”不是并列關系,并且“口服藥”和“西藥”是交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空調”和“冰箱”都是“家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17.石頭:墓碑:工藝品

A.樹木:紙張:家具

B.鐵軌:高鐵:地鐵

C.蜂蜜:蜂王漿:蜂膠

D.高粱:米酒:醪糟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石頭”是“墓碑”和“工藝品”的原材料。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樹木”是“紙張”和“家具”的原材料,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鐵軌”是“高鐵”(高速鐵路)的組成部分,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蜂蜜”不是“蜂膠”的原材料,“蜂膠”是蜜蜂用植物芽苞和樹脂釀造的,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高粱”不是“米酒”和“醪糟”的原材料,“米酒”和“醪糟”的原材料應為糯米,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18.在公布每月考評成績時,二(3)班的同學認為自己的班級被無緣無故地多扣了很多分,最終導致沒有評上“流動紅旗”。學生們都很生氣,表示要找值周生問個究竟,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最恰當的處理方式是:

A.組織學生自查,同時派班委去詢問扣分的原因

B.直接找大隊輔導員,表達對多扣分的不滿

C.教育學生看淡分數,做好自己,評獎并不重要

D.直接找學校值周生,批評其亂扣分行為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師教育能力。

面對學生質疑扣分的現象,教師應該一方面做到引導學生查明原因,從內部去分析;另一方面去詢問扣分原因,安撫學生的情緒。

B項:未經過調查直接去找輔導員的行為不合理。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看淡分數的行為,不利于教師引導班級奮發向上。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未經調查直接找值周生的行為不合理。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19.歷史上有很多大規模

創新的實例,最突出的就是19世紀初的盧德運動。該運動的參與者認為創新減少了對低技術工人的需求,降低了他們的工資,增加了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加劇了社會不平等。此時,社會福利是否提高取決于如何

相對富裕者的收益和相對貧窮者的損失。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攻擊評價

B.抵制權衡

C.抗議判斷

D.譴責調節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空,與“創新”搭配,且與下文“盧德運動”呈解釋類對應關系。根據“該運動的參與者認為創新減少了對低技術工人的需求,降低了······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需體現反對之意。A項“攻擊”指激烈指責、中傷,B項“抵制”意為阻止、抗拒、排斥,C項“抗議”指對某種言論、行為或措施表示強烈反對,三者均符合文意。D項“譴責”指對荒謬言行或錯誤政策進行嚴厲責備,而“創新”并非荒謬或錯誤的事物,二者搭配不當,排除。

第二空,體現“社會福利是否提高”的依據,且根據上文“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需體現讓“相對富裕者的收益”和“相對貧窮者的損失”平衡之意。B項“權衡”比喻事物在動態中維持平衡的狀態,符合文意,當選。A項“評價”指對事物進行判斷、分析,C項“判斷”指對事物的是與非做出結論,二者均無法體現“社會福利是否提高”的依據,與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創新總是能增加福利嗎?》20.1998和1999年,千島湖中心湖區出現大面積的藍藻水華,并散發出陣陣怪味。專家研究發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湖區內漁業資源枯竭。當時統計數據顯示,湖區內鰱鳙魚產量不足25萬公斤,跌入歷史最低谷。只有參照西湖、東湖的治理經驗,在千島湖放養足夠數量的鰱鳙魚,最大限度地消耗藍綠藻以凈化水質,才有可能實現扭轉。經過多個水產科研機構論證后,“保水漁業”的概念在淳安縣逐漸形成。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水體特定的環境條件,通過人工放養適合的魚類,改善水域內的魚類群落組成,從而保障生態平衡。

根據這段文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西湖、東湖通過放養鰱鳙魚成功凈化了水質

B.漁業資源的增加可以徹底解決藍藻水華問題

C.“保水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魚類產量

D.維持水域生態平衡需要定期進行人工干預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A項:根據“只有參照西湖、東湖的治理經驗,在千島湖放養足夠數量的鰱鳙魚,最大限度地消耗藍綠藻以凈化水質,才有可能實現扭轉”可知,西湖、東湖采取的是放養鰱鳙魚的方式凈化水質,并取得了成功,故表述正確,當選;

B項:文段只是說“最大限度地消耗藍綠藻”,故“徹底解決”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C項:根據“就是根據水體特定的環境條件,通過人工放養適合的魚類,改善水域內的魚類群落組成”可知,文段強調要根據不同情況放養不同種類的魚,保障生態平衡,而選項中“最大限度地增加魚類產量”強調的是增加魚類的數量,偷換概念,且文段并沒有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D項:“定期進行人工干預”表示有一定的周期,文段只是說可以“人工放養適合的魚類”,并沒有體現“定期”,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放魚養水

水清魚歡》21.①國際足聯之所以下決心采用VAR技術,其目的是想讓世界杯的每一場比賽、每一個進球都更加公平公正

②在歷屆世界杯上,裁判的誤判、錯判都有發生,VAR技術能有效減少主裁判的誤判,當然也有可能導致VAR的結論與主裁判的判斷相違背

③VAR是指視頻助理裁判,其實質是使用視頻回放技術幫助主裁判作出正確的判罰決定

④直到2018年世界杯開賽前三個月,國際足聯才決定將它應用在俄羅斯世界杯賽場

⑤針對這種情況,國際足聯制定了一個應對的條款,最終判罰權依然歸當值的主裁判

⑥因為足球比賽中的裁判相對擁有更大的權力,很多時候,主裁判更是可以主宰一場球賽最后的結果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③④①⑥②⑤

B.①④③②⑥⑤

C.③②④①⑤⑥

D.①⑥②③⑤④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對比首句,①句分析國際足聯采用VAR技術的原因,③句介紹了VAR技術的定義,應先介紹VAR技術的定義,再解釋國際足聯為何使用該技術,故③句更適合做首句,排除B、D項。比較A、C項,發現③④兩句和③②兩句均可銜接。⑤句中出現指代詞“這”,可利用指代詞捆綁解題。②句和⑤句均圍繞“判罰權”的歸屬來討論,二者銜接得當,鎖定A項。①句指出采用VAR技術的目的是“公平”,與⑤句“判罰權”的歸屬銜接不當,排除C項。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VAR給世界杯帶來了哪些變化》22.“曹沖稱象”在歷史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三國志》曾對這一事件有所記載,并贊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但是,清代學者何焯在《義門讀書記》對曹沖稱象的歷史真實性提出質疑,指出燕昭王時代已經有類似“浮舟而量”的故事。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也在《寒柳堂集》里指出,曹沖稱象故事其實“為外國輸入者”,“有佛教故事,輾轉因襲雜糅附會于其間”。因此有人認為,曹沖稱象不足為信。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曹沖稱象的真實性?(

A.陳寅恪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隋唐史方面,并享有盛譽

B.作為史書的《三國志》的記載比后世學者的研究更具可信性

C.后世學者的研究有時并不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相

D.除《三國志》外,有多部史書記載過曹沖這一歷史人物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曹沖稱象不足為信。

論據:清代學者何焯在《義門讀書記》對曹沖稱象的歷史真實性提出質疑,指出燕昭王時代已經有類似“浮舟而量”的故事。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也在《寒柳堂集》里指出,曹沖稱象故事其實“為外國輸入者”,“有佛教故事,輾轉因襲雜糅附會于其間”。

注意本題的問法,問的是支持曹沖稱象的真實性,即證明曹沖稱象是真的,但是題干論點為曹沖稱象不足為信,所以對于本題而言,可以看成找削弱論點的選項。論點和論據都在討論曹沖稱象這件事,話題一致,優先考慮否定論點,即曹沖稱象是真實存在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項只是說陳寅恪先生的研究集中在隋唐史方面,但不代表他說的話就是正確的,曹沖稱象是否具有真實性不清楚,無法削弱,排除;

B項:該項說明《三國志》比后世學者的研究更具有可信性,說明曹沖稱象具有真實性,否定論點,當選;

C項:該項說明后世學者的研究有時并不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相,即后世學者們說的是否正確不清楚,屬于不明確選項,無法削弱,排除;

D項:該項只是說有多部史書記載過曹沖這一歷史人物,而論點討論的是曹沖稱象是否真實,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23.走入耳蝸里的微觀世界,用電子顯微鏡放大上千倍,可以看到不同毛細胞上的靜纖毛

,雖不是豎琴般次第整齊排列,卻也和豎琴有著相似的發音原理,即能夠與纖毛的形變產生共振聲波,才會引發后續的細胞活動,進而產生腦電信號;不能共振的頻率,將無法被

為大腦可以識別的信號。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長短不一轉換

B.錯落有致轉化

C.鱗次櫛比編碼

D.參差不齊解碼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搭配“靜纖毛”。A項“長短不一”、D項“參差不齊”均有長短、高低不齊的含義,均可搭配“靜纖毛”。B項“錯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側重強調事物有情趣,文段沒有說明“靜纖毛”的情趣在何處,排除。C項“鱗次櫛比”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一般搭配“房屋”或“船只”,與“靜纖毛”搭配不當,排除。

第二空,搭配“信號”。根據“能夠與纖毛的形變產生共振聲波······不能共振的頻率,將無法······大腦可以識別的信號”可知,共振的頻率和共振聲波都是一種信號,橫線處所填詞語要體現從一種信號到另外一種信號的轉變。A項“轉換”即改變、轉變,能體現出同一類事物之間的改變,當選。D項“解碼”即用特定方法把數碼還原成它所代表的內容的過程,文段并未涉及把數碼還原成它所代表的內容,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想當“聽風者”?得由耳蝸毛細胞說了算》24.初中某班最近在準備合唱比賽。小岳同學唱得不好,不認真訓練,還發出怪聲,攪亂大家的練習活動,他還拉攏了幾個同學消極對待合唱練習,其他同學對此很有意見。為了使以后的合唱練習順利進行,老師采取以下哪種方法最為有效?

A.任命小岳做領唱,激發他的集體榮譽感

B.警告小岳等幾位同學可以不唱,但別打擾大家

C.教育被小岳拉攏的同學認真練習,不要受小岳影響

D.批評小岳,并讓小岳較信服的同學去做思想工作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師的教育能力。面對小岳自己唱的不好還拉攏其他同學消極對待的情況,教師應該從小岳本人著手,通過正面教育的方式激發小岳的集體榮譽感,例如可以任命小岳為領唱、積極引導并給予獎勵等方式,A項正確。B項警告、D項批評的方式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會使小岳產生逆反心理,C項沒有解決小岳的根本問題。

故正確答案為A。25.初三學生小飛最近迷上了游戲,影響了學習。鄭老師找他談話,他表示初中畢業以后打算做游戲主播,掙錢補貼家用。因此,中考成績好壞對他無所謂。面對這樣的情況,鄭老師如何做最合適?

A.聯系小飛的家長,讓家長沒收游戲設備并督促其學習

B.指出小飛職業選擇的問題,幫助他建立正確的擇業觀

C.告訴小飛做游戲主播也需文化知識,目前應以學業為重

D.批評教育小飛,舉例說明玩游戲的危害,讓其改正缺點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師教師的教育能力。

教師面對學生錯誤的認知應該引導教育,而且應該從學生現有的興趣出發,與當前的科學知識學習相結合,因此最佳的做法就是告訴小飛做游戲主播也需文化知識,目前應以學業為重,因此C項正確。A項不能從根本上去改變小飛的想法;B項帶有職業歧視色彩,D項的做法易造成小飛的逆反心理。

故正確答案為C。26.關于競爭,下列表述恰當的是:

A.期末考試后公布班級成績排名,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競爭的積極性

B.小學階段應給學生提供寬松平和的環境,取消各種形式的競爭和評選

C.在競爭中,成功者會越來越驕傲,而失敗者則會越來越自卑

D.恰當的競爭能給人帶來成就感,但是競爭要尊重學生的心理成長規律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育常識。

學生間的競爭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保持適度的競爭心態,會有效激發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成為一種自我激勵的動力。D項正確

A項: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取消各種形式的競爭和評選的做法過于絕對,適當的競爭可以給學生帶來成就感。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在學生競爭中,如果失敗者能有正確的歸因,下次也會變成功,因此關于成功者和失敗者的結果描述過于絕對。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27.銷售:購買

A.分析:綜合

B.勝利:失敗

C.團結:分裂

D.繁衍:消亡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銷售”指向第三方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行為,“購買”指用錢交換物品的行為,在“銷售”過程中有“銷售”者就有“購買”者,二者存在一組相對的主體。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分析”是將復雜的話題或事物逐漸拆分的過程,“綜合”指把分析過的對象或現象的各個部分、各種屬性聯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的過程,二者不存在一組相對的主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勝利”指在斗爭或競賽中打敗對方,“失敗”指被對方打敗,輸給對方,在競爭或對抗過程中,有“勝利”者就有“失敗”者,二者存在一組相對的主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C項:“團結”指由多種情感聚集在一起而產生的一種精神,“分裂”指裂開,整個事物分開,“團結”與“分裂”不存在一組相對的主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繁衍”指繁殖衍生,“消亡”指消失、滅亡,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生命狀態,不存在一組相對的主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28.關于不當得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當得利中,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于財產利益

B.不當得利是一種物權,因此不適用訴訟時效

C.甲明知乙返還的欠款是其盜竊所得,仍然接受,甲收到的還款屬于不當得利

D.甲投資建造電影院,旁邊乙的房屋價值劇增,乙獲得的利益屬于不當得利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應負返還的義務。

A項正確,一方取得財產利益是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之一。一方取得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獲得了或增加了財產或利益上的積累。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于財產利益,即可以用金錢價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屬于這里的利益范疇。

B項錯誤,不當得利不是物權,是一種債權,當然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