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工程學概論_第1頁
人體工程學概論_第2頁
人體工程學概論_第3頁
人體工程學概論_第4頁
人體工程學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工程學A主講:宋鋼張文舉1.幾個人體工程學方面的小故事Story1魯智深定制禪杖Story2兵臨城下Story3壯志凌云魯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略的提轄,因為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臺山削發為僧,改名魯智深。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揚。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后在杭州六合寺圓寂而死。

兵臨城下壯志凌云2.對勞動工效的苛刻追求-人機學的孕育

美國工程師F.W·泰勒(FrederickW.Toylor,1856-1915)開創的“時間與動作研究”(TimeAndMotionStudy)包括泰勒的“鐵鍬作業實驗”,和吉爾布雷斯夫婦的“砌磚作業實驗”等多項研究。

2.1孕育期_“鐵鍬作業實驗”

“鐵鍬作業實驗”是用各種大小不同的鐵鍬,交給工人使用,比較他們在每個班次8h里的工作效率。結果表明工效有明顯差距。這其實是關于體能合理利用的最早科學實驗。另一個專題是對比各種不同的操作方法、操作動作的工作效率;這就是關于合理作業姿勢的最早科學研究。

2.2孕育期_砌磚作業實驗

砌磚作業實驗是用當時問世不久的連續拍攝的攝影機,把建筑工人的砌磚作業過程拍攝下來,進行詳細分解分析,精簡掉所有非必要動作,并規定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動作路線,讓工人像機器一樣刻板“規范”地連續作業,他們合著的《疲勞研究》(1919年出版)更被認為是美國“人的因素”方面研究的先驅。2.3孕育期_心理學

1914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閔斯特伯格(Minsterberg),把心理學與泰勒等人的上述研究綜合起來,出版了《心理學與工業效率》一書。l915年英國成立了軍火工人保健委員會,研究生產工人的疲勞問題;2.4孕育期_廣泛研究

l919年此組織更名為“工業保健研究部”,展開有關工效問題的廣泛研究,內容包括作業姿勢、負擔限度、男女工體能、工間休息、工作場所光照、環境溫濕度以及工作中播放音樂的效果等等。3.二戰中尖銳的軍械問題-人機學的誕生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制空權是交戰各國必爭的焦點之一。飛行員在高空復雜多變的氣象條件下控制飛行,本來就不輕松。駕駛戰斗機與敵機格斗,還要高度警覺地搜索、識別、跟蹤和攻擊敵機,躲避與擺脫對方的威脅,短短幾十秒內,在警視窗外敵情的同時,要巡視、認讀各種儀表,立即做出判斷,完成多個飛行與作戰操作,更是不易。3.1軍械問題_飛機儀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科技進步,飛機逐漸實現了飛得更快更高、機動性更優的技術升級。與之相應,機艙內的儀表和操作件(開關、按鈕、旋鈕、操縱桿等)的數量,也急劇增多了,如左圖3.1軍械問題_飛機儀表舉例

例如,一戰時期英國SE.5A戰斗機上只有7個儀表,到二戰時期的“噴火”戰斗機上增加到了19個。一戰時期美國“斯佩德”戰斗機上的控制器不到10個,到二戰時期P-51上增加到了25個。這就使得經過嚴格選拔、培訓的“優秀飛行員”也照顧不過來,致使意外事故、意外傷亡頻頻發生。3.2其他的兵器和民用產品

出現在飛機上的問題擦亮了人們的眼睛,再去考察其他的兵器和民用產品,才發現從復雜機器到簡單工具,類似的問題原來程度不同地普遍地存在著。3.2其他產品舉例

例如,二戰中入侵前蘇聯的德國軍隊的槍械問題,也是一個典型的事例。俄羅斯冬季極冷,槍械必須戴上手套使用。但德軍的槍械扳機孔較小;在天寒地凍的俄羅斯廣袤大地上,戴了手套手指伸不進扳機孔,不戴手套手指立即凍僵,甚至能被冰冷的金屬粘住。這說明,器物不但要與人的生理條件相適應,而且還必須顧及環境的因素。

3.3產品的改進(a)

針對前面這些問題,有的國家開始聘請生理醫學專家、心理學家來參與設計。儀表還是那么多,改進它們的顯示方式、尺寸、讀值標注方法、指針刻度和底板的色彩搭配、重新布置它們的位置和順序,使之與人的視覺特性相符合,結果就提高了認讀速度、降低了誤讀率。3.3產品的改進(b)

操作件也還是那么多,改進它們的形狀、大小、操作方式(扳擰、旋轉或按壓)、操作方向、操作力、操作距離及安置的順序與位置,使之與人手足的解剖特性、運動特性相適應,結果就提高了操作速度、減少了操作失誤。這些做法并不需要增加多少經費投入,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4.向民用品等廣闊領域延伸-人機學的發展和成熟

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設計和工程方面,人機學的研究和應用還主要局限于軍事工業和裝備(但在勞動和生產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應用,不局限于軍事部門。)。從那時以后,迅速地延伸到民用品等廣闊的領域,主要有:家具、家用電器、室內設計、醫療器械、汽車與民航客機、飛船宇航員生活艙、計算機設備與軟件、生產設備與工具、事故與災害分析,消費者傷害的訴訟分析等等。

5.對工業文明的反思與可持續發展-人機學的更高階段

人機學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只要還存在著,就必然會繼續發展和演變。人機學現在如何發展、今后還將如何演進呢?5.1人機學可能形成的熱點

人機學的應用,除了上一段中所列的種種方面會繼續下去以外,以下方面可能形成熱點:計算機的人機界面;永久太空站的生活工作環境;室內外環境舒適度;弱勢群體(殘疾人、老年人)的醫療和便利設施;海陸空交通安全保障;生理與心理保健產品與設施等等。人機學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目的,今后無疑將任重而道遠。

5.2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

反思200年以來,尤其是近半個多世紀工業文明的負面后果,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成為當代文明的強音,影響了當代很多學科的思想。可以認為,由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滲透,現今人機學的學科思想也正經歷著又一次新的演進。可持續發展理論下的設計觀有節能設計、再生設計(可回收利用)、生態設計等等。5.3四維的和諧統一

總的說是要求保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保持持久和諧,設計倫理回歸到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