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范_第1頁
二.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范_第2頁
二.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范_第3頁
二.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范_第4頁
二.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 二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范一、目的通過定期健康檢查,對兒童生長發育進行監測和評價,早期發現異常和疾病,及時進行干預,指導家長做好科學育兒及疾病預防,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二、服務對象轄區內06歲(7歲以下)兒童。三、內容與方法 (一)健康檢查時間嬰兒期至少4次,建議分別在3、6、8和12月齡;3歲及以下兒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間隔6個月,時間在1歲半、2歲、2歲半和3歲;3歲以上兒童每年至少1次。健康檢查可根據兒童個體情況,結合預防接種時間或本地區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檢查時間、增加檢查次數。健康檢查需在預防接種前進行,就診環境布置應便于兒童先體檢、后預防接種,每次健康檢查時間不應少于510分鐘。

2、(二)健康檢查內容1問診(1)喂養及飲食史:喂養方式,食物轉換(輔食添加)情況,食物品種、餐次和量,飲食行為及環境,營養素補充劑的添加等情況。(2)生長發育史:既往體格生長、心理行為發育情況。(3)生活習慣:睡眠、排泄、衛生習慣等情況。(4)過敏史:藥物、食物等過敏情況。(5)患病情況:兩次健康檢查之間患病情況。 2體格測量(1)體重1)測量前準備:每次測量體重前需校正體重秤零點。兒童脫去外衣、鞋、襪、帽,排空大小便,嬰兒去掉尿布。冬季注意保持室內溫暖,讓兒童僅穿單衣褲,準確稱量并除去衣服重量。2)測量方法:測量時兒童不能接觸其它物體。使用杠桿式體重秤進行測量時,放置的砝碼應接近兒童體重,并迅

3、速調整游錘,使杠桿呈正中水平,將砝碼及游錘所示讀數相加;使用電子體重秤稱重時,待數據穩定后讀數。記錄時需除去衣服重量。體重記錄以千克(kg)為單位,至小數點后1位。(2)身長(身高)1)測量前準備:2歲及以下兒童測量身長,2歲以上兒童測量身高。兒童測量身長(身高)前應脫去外衣、鞋、襪、帽。2)測量方法:測量身長時,兒童仰臥于量床中央,助手將頭扶正,頭頂接觸頭板,兩耳在同一水平。測量者立于兒童右側,左手握住兒童兩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動足板使其接觸雙腳跟部,注意量床兩側的讀數應保持一致,然后讀數。測量身高時,應取立位,兩眼直視正前方,胸部挺起,兩臂自然下垂,腳跟并攏,腳尖分開約60度,腳跟、臀部與兩

4、肩胛間三點同時接觸立柱,頭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測量板與頭頂點接觸,讀測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數字,視線應與立柱上刻度的數字平行。兒童身長(身高)記錄以厘米(cm)為單位,至小數點后1位。(3)頭圍兒童取坐位或仰臥位,測量者位于兒童右側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于頭部右側眉弓上緣處,經枕骨粗隆及左側眉弓上緣回至零點,使軟尺緊貼頭皮,女童應松開發辮。兒童頭圍記錄以厘米(cm)為單位,至小數點后1位。3體格檢查(1)一般情況:觀察兒童精神狀態、面容、表情和步態。(2)皮膚:有無黃染、蒼白、紫紺(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點、瘀斑、血管瘤,頸部、腋下、腹股溝部、臀部等皮膚皺褶處有無潮紅或糜爛。

5、(3)淋巴結:全身淺表淋巴結的大小、個數、質地、活動度、有無壓痛。(4)頭頸部:有無方顱、顱骨軟化,前囟大小及張力,顱縫,有無特殊面容、頸部活動受限或頸部包塊。(5)眼:外觀有無異常,有無結膜充血和分泌物,眼球有無震顫。嬰兒是否有注視、追視情況。(6)耳:外觀有無異常,耳道有無異常分泌物。(7)鼻:外觀有無異常,有無異常分泌物。(8)口腔:有無唇腭裂,口腔粘膜有無異常。扁桃體是否腫大,乳牙數、有無齲齒及齲齒數。 (9)胸部:胸廓外形是否對稱,有無漏斗胸、雞胸、肋骨串珠、肋軟骨溝等,心臟聽診有無心律不齊及心臟雜音,肺部呼吸音有無異常。(10)腹部:有無腹脹、疝、包塊、觸痛,檢查肝脾大小。(11)

6、外生殖器:有無畸形、陰囊水腫、包塊,檢查睪丸位置及大小。 (12)脊柱四肢:脊柱有無側彎或后突,四肢是否對稱、有無畸形,有條件者可進行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13)神經系統:四肢活動對稱性、活動度和肌張力。4心理行為發育監測嬰幼兒每次進行健康檢查時,需按照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圖的運動發育指標進行發育監測,定期了解兒童心理行為發育情況,及時發現發育偏離兒童。有條件地區可開展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篩查。5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1)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查:69月齡兒童檢查1次,16歲兒童每年檢查1次。(2)聽力篩查:對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兒童,采用便攜式聽覺評估儀及篩查型耳聲發射儀,在兒童6、12、24和3

7、6月齡各進行1次聽力篩查。(3)視力篩查:兒童4歲開始每年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或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進行一次視力篩查。(4)其他檢查:有條件單位可根據兒童具體情況開展尿常規、膳食營養分析等檢查項目。(三)健康評價1體格生長評價(1)評價指標體重/年齡、身長(身高)/年齡、頭圍/年齡、體重/身長(身高)和體質指數(BMI)/年齡。(2)評價方法1)數據表法 = 1 * GB3 離差法(標準差法)以中位數(M)為基值加減標準差(SD)來評價體格生長,可采用五等級劃分法和三等級劃分法(表1)。表1 等級劃分法等 級M+2SD五等級下中下中中上上三等級下中上 = 2 * GB3 百分位數法將參照人群的第5

8、0百分位數(P50)為基準值,第3百分位數值相當于離差法的中位數減2個標準差,第97百分位數值相當于離差法的中位數加2個標準差。2)曲線圖法以兒童的年齡或身長(身高)為橫坐標,以生長指標為縱坐標,繪制成曲線圖,從而能直觀、快速地了解兒童的生長情況,通過追蹤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長趨勢和變化情況,及時發現生長偏離的現象。描繪方法:以橫坐標的年齡或身長(身高)點做一與橫坐標垂直的線,再以縱坐標的體重、身長(身高)、頭圍測量值或BMI值為點作與縱坐標垂直的線,兩線相交點即為該年齡兒童體重、身長(身高)、頭圍、BMI 在曲線圖的位置或水平,將連續多個體重、身長(身高)、頭圍、BMI的描繪點連線即獲得該兒

9、童體重、身長(身高)、頭圍、BMI生長軌跡或趨勢。(3)評價內容1)生長水平:指個體兒童在同年齡同性別人群中所處的位置,為該兒童生長的現況水平(表2)。2)勻稱度:包括體型勻稱和身材勻稱,通過體重/身長(身高)可反映兒童的體型和人體各部分的比例關系(表2)。表2 生長水平和勻稱度的評價指標測量值評價百分位法標準差法體重/年齡P3M-2SD低體重身長(身高)/年齡P3M-2SD生長遲緩體重/身長(身高)P3M-2SD消瘦P85P97M+1SDM+2SD超重P97M+2SD肥胖頭圍/年齡P3M-2SD過小P97M+2SD過大3)生長速度:將個體兒童不同年齡時點的測量值在生長曲線圖上描記并連接成一條

10、曲線,與生長曲線圖中的參照曲線比較,即可判斷該兒童在此段時間的生長速度是正常、增長不良或過速。縱向觀察兒童生長速度可掌握個體兒童自身的生長軌跡。 = 1 * GB3 正常增長:與參照曲線相比,兒童的自身生長曲線與參照曲線平行上升即為正常增長。 = 2 * GB3 增長不良:與參照曲線相比,兒童的自身生長曲線上升緩慢(增長不足:增長值為正數,但低于參照速度標準)、持平(不增:增長值為零)或下降(增長值為負數)。 = 3 * GB3 增長過速:與參照曲線相比,兒童的自身生長曲線上升迅速(增長值超過參照速度標準)。2心理行為發育評價采用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圖監測嬰幼兒心理行為發育。如果某項運動發育指標至

11、箭頭右側月齡仍未通過者,需進行心理行為發育篩查或轉診。(四)指導1喂養與營養 提倡母乳喂養,指導家長進行科學的食物轉換、均衡膳食營養、培養兒童良好的進食行為、注意食品安全。預防兒童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超重/肥胖等常見營養性疾病的發生。2體格生長 告知定期測量兒童體重、身長(身高)、頭圍的重要性,反饋測評結果,指導家長正確使用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圖進行生長發育監測。3心理行為發育 根據兒童發育年齡進行預見性指導,促進兒童心理行為發育。4傷害預防 重視兒童傷害預防,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兒童傷害發生特點,對溺水、跌落傷、道路交通傷害等進行預防指導。5疾病預防

12、指導家長積極預防兒童消化道、呼吸道等常見疾病,按時預防接種,加強體格鍛煉,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五)轉診1對低體重、生長遲緩、消瘦、肥胖、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兒童進行登記,并轉入兒童營養性疾病管理。2對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篩查結果可疑或異常的兒童進行登記并轉診。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且無條件診治者應轉診:(1)皮膚有皮疹、糜爛、出血點等,淋巴結腫大、壓痛。(2)頭圍過大或過小,前囟張力過高,頸部活動受限或頸部包塊。(3)眼外觀異常、溢淚或溢膿、結膜充血、眼球震顫,嬰兒不注視、不追視,4歲以上兒童視力篩查異常。(4)耳、鼻有異常分泌物,齲齒。(5)聽力篩查未通過。(6)心臟雜音,心律不

13、齊,肺部呼吸音異常。(7)肝脾腫大,腹部觸及包塊。(8)脊柱側彎或后突,四肢不對稱、活動度和肌張力異常,疑有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9)外生殖器畸形、睪丸未降、陰囊水腫或包塊。在健康檢查中,發現任何不能處理的情況均應轉診。四、流程圖五、工作要求(一)兒童健康檢查人員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二)開展兒童健康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需配備兒童體重秤、量床、身高計、軟尺、聽診器、手電筒、消毒壓舌板、聽力和視力篩查工具、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圖(表)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設備。1體重秤 體重測量應使用杠桿式體重秤或電子體重秤,最大稱量為60kg,最小分度值為50g。2量床 供2歲及以下兒童測量身長使用,最小分度值為。3

14、身高計 供2歲以上兒童測量身高使用,最小分度值為。4軟尺 無伸縮性軟尺,最小分度值為。5聽力篩查工具 便攜式聽覺評估儀,篩查型耳聲發射儀。6視力篩查工具 國際標準視力表或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三)檢查時注意檢測工具和雙手的清潔衛生,預防交叉感染;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檢查動作輕柔,注意醫療安全,避免傷害隱患。(四)掌握正確的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和評價方法,特別是生長發育曲線的描繪和解釋,早期發現生長發育偏離或異常情況。有轉診指征的兒童,應向家長說明情況,并及時轉診。(五)針對兒童營養、喂養、心理行為發育、疾病和傷害預防提供科學育兒知識和相關技能指導;及時反饋體檢結果,對生長發育偏離或疾病的兒童進行追

15、蹤隨訪。(六)使用統一的健康檢查表格,認真逐項填寫,確保資料收集的完整性、連續性, 并納入兒童健康檔案。六、考核指標(一)工作指標106歲兒童保健覆蓋率 =(該年轄區內06歲兒童接受1次及以上體格檢查人數/該年轄區內06歲兒童數)100%2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 =(該年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合格人數/該年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數)100%306歲兒童血紅蛋白檢查率 =(轄區內06歲兒童血紅蛋白檢查人數/轄區內06歲兒童血紅蛋白應檢查人數)100%(二)疾病指標15歲以下兒童貧血患病率 =(5歲以下兒童貧血患病人數/5歲以下兒童血紅蛋白檢查人數)100%2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率 =(5歲以下兒童

16、低體重人數/ 5歲以下兒童體重檢查人數)100%3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 =(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人數/ 5歲以下兒童身長/身高檢查人數)100%45歲以下兒童消瘦率=(5歲以下兒童消瘦人數/5歲以下兒童體格檢查人數)100%55歲以下兒童肥胖率=(5歲以下兒童肥胖人數/5歲以下兒童體格檢查人數)100%七、附件1. 03歲男童身長(身高)/年齡、體重/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2. 03歲男童頭圍/年齡、體重/身長百分位標準曲線圖3. 07歲男童體質指數(BMI)/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4. 03歲女童身長(身高)/年齡、體重/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5. 03歲女童頭圍/年齡、體重/身長百分位標準曲線

17、圖6. 07歲女童體質指數(BMI)/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7. 02歲男童身長/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8. 27歲男童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9. 05歲男童頭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10. 男童體重/身長標準差數值表11. 男童體重/身高標準差數值表12. 07歲男童體質指數(BMI)/年齡標準差數值表13. 02歲女童身長/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14. 27歲女童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15. 05歲女童頭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16. 女童體重/身長標準差數值表17. 女童體重/身高標準差數值表18. 07歲女童體質指數(BMI)/年齡標準差數值表附件702歲男童

18、身長/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年齡身長(cm)體重(kg)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00112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827歲男童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年齡身高(cm)體重(kg)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22334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12345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年齡身高(cm)體重(kg)歲月-

19、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45566767891011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 27歲男童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 (續)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9年齡頭圍(cm)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001122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 05歲男童頭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05歲男童頭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 (續)年齡頭圍(cm)歲月-3SD-2SD-1SD中位

20、數+1SD+2SD+3SD33445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10男童體重/身長標準差數值表身長(cm)體重(kg)-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男童體重/身長標準差數值表 (續1)身長(cm)體重(kg)-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男童體重/身長標準差數值表 (續2)身長(cm)體重(kg)-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11男童體重/身高標準差數值表身高(cm)體重(kg)-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

21、D男童體重/身高標準差數值表 (續1)身高(cm)體重(kg)-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男童體重/身高標準差數值表 (續2)身高(cm)體重(kg)-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1207歲男童體質指數(BMI)/年齡標準差數值表年齡體質指數(BMI)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00112a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a2b2330b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7歲男童體質指數(BMI)/年齡標準差數值表 (續)年齡體質指數(

22、BMI)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4455667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注:若24月齡的男童使用臥式身長計測量身長,則使用年齡為2a行的數據,若其使用立式身高計測量身高,則使用年齡為2b行的數據。此表上0-2歲的BMI值是根據身長測算的,若0-2歲的男童測量的是立式身高,要在身高基礎上增加,轉換成身長后再計算BMI指數。若2-5歲的男童測量的是臥式身長,則要在身長基礎上減少,轉換成身高后再計算。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1302歲女童身長/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年齡身長(cm)體重(kg)

23、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00112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注:若24月齡的女童使用立式身高計測量身高,則數值請參見“2-5歲女童身高、體重標準差單位數值表”的24月齡數據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1427歲女童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年齡身高(cm)體重(kg)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22334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1234527歲女童

24、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 (續)年齡身高(cm)體重(kg)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45566767891011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2006年WHO兒童生長標準附件1505歲女童頭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年齡頭圍(cm)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001122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5歲女童頭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 (續)年齡頭圍(cm)歲月-3SD-2SD-1SD中位數+1SD+2SD+3SD33445012345678910110123456789101102006年WH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