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苦瓜栽培苦瓜種植技術.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為體重的原因。別人裝處,我只好裝經驗豐富。泡妞就像掛QQ,每天哄她2個小時,很快就可以太陽了。形態(tài)特征 - 根 苦瓜的根系比較發(fā)達,側根很多,主要分布在3050cm的耕作層內,根群最深分布達2.53.0m,橫向伸展最寬1.01.3m。根系喜潮濕,在栽培上應注意加強水分管理,但根系又怕澇,所以,栽培上還要注意在雨后排水。 莖 植株生長較旺,莖蔓具5棱,濃綠色,葉片上著生茸毛,莖節(jié)上著生葉片、卷須、花芽、側枝。卷須單生。苦瓜的莖蔓生,分枝能力很強,幾乎所有葉腋間都能發(fā)生側枝而成為子蔓,在子蔓上的葉腋間又能發(fā)生第2次分枝而成為孫蔓。同樣孫蔓上也能發(fā)
2、生側枝。所以,在栽培上必須及時進行整枝打杈,否則枝蔓橫生,會嚴重影響到正常花的開花、坐果及果實膨大。葉 子葉出土,一般不進行光合作用。初生葉一對,對生,盾形,綠色。以后的真葉為互生,掌狀深裂,綠色,葉背淡綠色,葉脈放射狀(一般具5條葉脈),葉長1618cm,寬1824cm,葉柄長910cm,黃綠色,柄有溝。 花 花為單性同株。植株一般先發(fā)生雄花,后發(fā)生雌花,單生。雄花花萼鐘形,萼片5片,綠色;花瓣5片,黃色;具長花柄,長1014cm,橫徑0.10.2cm柄上著生盾形苞葉,長2.4 2.5cm,寬2.535cm,綠色,雄蕊3枚,分離,具5個花藥,各彎曲近S形,互相聯(lián)合。上午開花,以89時為多。雌
3、花具5瓣,黃色,子房下位,花柄長814cm,橫徑0.20.3cm,花柱上也有一苞葉,雌蕊柱頭56裂。 果實 果實為漿果,表面有多數(shù)瘤狀突起,果實有紡錘形、短圓錐形、長圓錐形等。表皮有濃綠色、綠色與綠白色,成熟時黃色。 種子 種子為盾形、扁,淡黃色,種皮較厚,表面有花紋,每果含有種子2030粒,千粒重150180g。 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 - 1溫度 苦瓜喜溫,較耐熱,不耐寒。種子發(fā)芽適溫為3035,苦瓜種皮雖厚,但容易吸收水分,在4045溫水浸種46h后,在30左右條件下催芽,經過48左右開始發(fā)芽,60h便大部分發(fā)芽。溫度在20以下發(fā)芽緩慢,13以下發(fā)芽困難。在25左右,約15天便可育成具有45片真
4、葉的幼苗,如在15左右則需要2030天。但溫度稍低和長日照,發(fā)生第一雌雄花的節(jié)位可提早。開花、結果期適宜于20以上,以25左右為宜。在1525的范圍內溫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的生育,結果早,產量也高。在30C以上和15以下的溫度對苦瓜的生長、結果都不利。 2光照 苦瓜原屑短日性植物,喜光不耐陰,但經過長期的栽培和選擇,已對光照長短的要求不太嚴格。在苦瓜的栽培過程中,光照充足則利于光合作用,有機養(yǎng)分積累得多,坐果良好,產量和品質提高。如果在花期遇上低溫陰雨,光照不,則植株徒長,會嚴重影響到正常的開花、受粉,而發(fā)生落花、落蕾現(xiàn)象。所以在保護地內栽培苦瓜時,要加強光胴管理,為苦瓜的正常生長提供一個良好
5、的光照條件。 3水分 苦瓜喜歡潮濕但很怕雨澇。在生長期間要求有7080的空氣相對濕度和土壤相對濕度。所以栽培上既要加強水分管理,又要在暴雨成災時及時排水。 4土壤營養(yǎng) 苦瓜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適應性廣。一般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上生長良好,產量高,品質優(yōu)。苦瓜對土壤肥力的要求較高,如果土壤中有機質充足,植株生長健壯,莖葉繁茂,開花結果多,產量高,品質優(yōu)。如果在生長后期肥水不足,則植株容易發(fā)生早衰,葉色變淺,開花結果少,果實小,苦味增濃,品質下降。在結果盛期要加強追肥灌水,要求追施充足的氮、磷肥。 5氣體條件 土壤中氧的含量因土質、施肥(特別是有機肥數(shù)量)、含水量的多少而不同。淺層含氧
6、多,所以大量根系分布在淺土層中。二氧化碳含量與氧相反,淺層比深層少。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為0.03,遠遠滿足不了苦瓜的光合作用的需要。露地栽培由于空氣不斷流動,二氧化碳可以源源不斷補充到葉片周圍。溫室冬季生產,密閉時間較長,二氧化碳得不到補充,往往低于大氣中的含量,影響光合作用。傳統(tǒng)的做法是靠增施有機肥,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但是受有機肥數(shù)量的限制,以及覆蓋地膜等措施的影響,很難滿足要求,所以人工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增產措施。 8號油身苦瓜(夏季露地栽培) - 8號油身苦瓜:該品種經多年嚴格選育與本地優(yōu)良品種選配育成。植株生長壯旺,中早熟,主蔓1416節(jié)始結瓜,成瓜率高,瓜長
7、圓錐形,瘤條粗直,瓜皮色油綠,瓜長3032厘米,瓜肩寬810厘米,瓜大,肉厚,耐貯運,品質優(yōu),抗高溫,耐風雨,抗病力強。單瓜重500750克,畝產量3500公斤。 贛優(yōu)2號(春露地栽培品種)- 贛優(yōu)2號:一代雜交種,抗病性強:具有雙親抗性,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具有良好的穩(wěn)產性能,是大棚露地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豐產性好:植株緊湊、長勢強、葉色深綠、主蔓結瓜為主,第一雌花著生在第34節(jié),雌花節(jié)率40%左右,回頭瓜多。平均早期產量較長春密刺增加30%,平均總產量增加25%,畝產一般達50006000kg。耐低溫、弱光能力強:贛優(yōu)2號在1215低溫和9000lux弱光下生長正常。春棚種植可提前播種,
8、秋棚種植可延長收獲期,從而獲得較高的產量和較高的經濟效益。商品性好:瓜條順直、長50cm左右,單瓜重500g左右、最大可達750g、瓜色深綠、光澤、瘤顯著密生白刺,瓜把短、一般小于瓜長的1/7,心腔較細、小于瓜橫徑的1/2、果肉淺綠色、質脆、無苦味、品質優(yōu)、商品性好,符合我國北方地區(qū)消費習慣,是大棚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 早熟品種介紹:翠妃 - 翠妃(果色青黑):有黑苦瓜之稱。植株生長強健,早熟種,結果多,畝產量高達5000公斤以上,移栽后50天左右即可開始采收。果長約30厘米,果寬約79厘米,果重06公斤,肉厚,果面平滑,適應性強。 碧綠3號苦瓜 - 碧綠3號苦瓜:植株生長勢旺盛,分枝力較強。瓜長
9、圓錐形,表皮油綠光澤,瓜長26.1-26.8厘米,橫徑5.5-5.6厘米,單瓜質量300-320克,瓜型美觀,商品性好,苦味適中,肉質爽脆。早熟,播種至初收期天數(shù)春季55天,秋季45天。一般栽培每畝產量為3500千克。中抗白粉病,耐寒性較強,耐熱、耐澇性中等。 碧玉苦瓜:瓜條圓筒狀,豐滿美觀,刺瘤無規(guī)則,圓正突出,皮色綠白光亮,瓜長25-35cm,瓜橫徑6-10cm,瓜肉厚1.0-1.5cm,單瓜質量0.5-1.0kg,苦味適度,加工苦瓜茶品質上等。盛產期2天采收1批,每批每畝產量200-300kg。每畝總產量3000-6000kg,貨架期達5-10天,適合基地外運。 春燕苦瓜 - 早熟、早期
10、產量高,主蔓結瓜為主,商品瓜棒形,粗突狀瘤,皮色翠綠,味稍苦,瓜長2630 cm,瓜徑67cm,肉厚1.1 cm,單瓜重0.300.35 kg,一般每畝產量30003200kg. 春玉苦瓜 - 春玉苦瓜:商品瓜棒形,順直,淺綠色,粗條狀瘤,瓜縱徑26-28cm,橫徑6-7cm,肉厚1.2cm,略苦,單瓜質量326g。早熟,從出苗至始收59 天,前期產量420kg左右每畝,總產量3200 kg左右每畝。對白粉病和疫病的抗性比廣西大肉1 號強。較耐熱,適于湖南地區(qū)作早春露地栽培。自根育苗 - 1.自根育苗壯苗標準:電加溫線育苗,日歷苗齡五十天左右,生理苗齡為1213片真葉,剛現(xiàn)小瓜、莖粗節(jié)短、葉厚
11、色濃、根系發(fā)達。 變溫催芽苦瓜種子殼厚而硬,采用常規(guī)恒溫催芽,表現(xiàn)出芽緩慢、發(fā)芽率低。改用袋裝變溫催芽,可使種子出芽加快,發(fā)芽率提高。具體做法是:先將處理好的種子晾干,用鉗子嗑開種子尖,裝入小紗布袋,然后放入備好的塑料袋中,把袋口扎好密封。再將塑料袋放置在相應的熱源處,在3335下處理1012h,2830下處理1214h。而后結合調溫,松開袋口換氣1次即可。在進行過程中要注意:1.保證塑料袋的容積是種子體積的2030倍,以便袋內有充足的空氣(氧氣)。2.保持塑料袋密封,維持袋內壁凝聚小露珠。3.若種子表面粘液較多,要及時沖洗擦干,以利透氣。一般3天內發(fā)芽率即可達809;4天內幾乎全部出芽,較常
12、規(guī)法出芽快 34天,發(fā)芽勢高42。芽苗培養(yǎng) 芽苗的培育和分栽的具體方法:(1)芽苗培養(yǎng)。取松軟沙壤、谷糠灰或其它疏松腐熟秸稈的混合物作為基質營養(yǎng)土,噴水、拌勻后放入育苗盤中。把已出芽的種子首尾相接播入其中,再蓋上2cm厚的營養(yǎng)土,稍壓平,然后蓋上地膜保溫、保濕,置于3032的熱源處,一般34天便可分苗,待出齊苗后取出放入水盆,及時分栽。它比電熱溫床直播育苗可提早出苗23天;(2)芽苗的分栽。在分栽前23天對裝有營養(yǎng)土的塑料缽進行電熱線加溫并澆上適量的水,次日貼缽口平鋪蓋膜,同時加蓋小拱棚膜增溫,分栽時用小刀在缽正中膜上劃約25cm長的“十”字,再用約15cm寬的竹簽于“十”字中間扎孔,把芽苗移
13、入。每缽1苗,深度為下胚軸的13,隨栽隨灌落根水,并用細土蓋嚴周圍破孔。分栽時除保持缽內營養(yǎng)土與缽口齊平外,還要剔除無頂心苗和弱苗,以利苗齊苗勻便于管理。 苗床管理(1)溫度管理 苦瓜不耐低溫,更不耐霜凍,幼苗生長又需2025的適溫。采用在大棚內苗畦上,按每平方米lOOW的定額功率埋沒電熱加溫線,做成電熱育苗床育苗,即可使其比冷床出苗早5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7片,壯苗率達80以上。一般保持小棚內氣溫白天25左右,夜晚1520。在晴溫高熱時,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結合灑水降溫;遇低溫陰雪天時,采用棚內套雙層隔膜覆蓋日夜通電加溫。(2)水肥管理 苗床水分以陰天上午棚內秧苗葉片無水
14、珠凝結、晴天中午葉片萎蔫于14時左右恢復正常為好,缽內營養(yǎng)土含水量應保持在7080。一般正常天氣每隔23天噴1次水,遇低溫陰雨時,則應寧干勿濕;當苗床濕度過大時,可通過通風、撤干灰或加溫降濕。當秧苗出現(xiàn)莖細、葉小色淡等缺肥現(xiàn)象,除結合澆水施8腐熟人尿外,還可用 01尿素和o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或用2000倍特多收液,每隔710天噴1次,共23次。當秧苗出現(xiàn)徒長之勢時,可用每升lOOmg乙烯利噴布于葉面。(3)增光補光 為增加光照,彌補早春光照不足,除靈活揭蓋覆蓋物,讓秧苗接受更多的散射光外,還可用 100200W白熾燈進行補光,一般每平方米苗床吊1只燈泡,燈頭距秧苗30cm。另外,當秧苗互
15、相遮蔭時,須將缽距拉開,改善光照條件,以滿足苦瓜對強光的需求。 煉苗 按“控溫不控水”原則進行管理,一般在定植前10天左右,逐漸加大通風,白天膜全揭,夜晚靈活掌握;定植前5天左右,大棚內小拱棚日夜全揭,維持大棚內氣溫在1520。嫁接育苗 - 砧木與接穗選擇 苦瓜是喜溫作物,而黑籽南瓜是極耐低溫弱光的作物,在5的低溫條件下能正常生長。運用苦瓜與黑籽南瓜嫁接,就是利用南瓜的根系,滿足苦瓜能在 10左右低溫條件下正常生長,達到提早上市、提高產量和增加效益的目的。嫁接選用的砧木和品種分別為:砧木品種有“90-1”和“云南黑籽南瓜”等這兩個品種較耐低溫,且嫁接親和力好;接穗品種主要選用“籃山長白苦瓜”和
16、“89-1”、“89-2”、“90-1”、“90-2”苦瓜品種,它們的特點是瓜條長、順直、商品性好。 漫種催芽 將篩選好的苦瓜和黑籽南瓜,用5560的熱水浸泡(苦瓜應提前12天進行),不停攪動,使種子受熱均勻,浸泡1015min后,加冷水使水溫降至30左右繼續(xù)浸泡,浸種812h后,將種子反復揉搓,用溫水淘洗干凈,用粗紗布包好,外邊再包一個塑料袋,放到人體貼身衣口袋,利用人體恒溫催芽,安全可靠,若種子用量較大可用恒溫箱、瓦盆(罐)煤火烘烤、紙箱加燈泡調溫等方法催芽,每天用 30的溫水淘種一次,淋出過多水分,翻動種子,增加透氣性, 2天種子萌動,3天約有85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適時播種 苦瓜幼苗
17、出土生長時,需要較高的溫度,播種時可采用電熱線溫床育苗。育苗前按照需要整好地,鋪設地熱線,裝上事先備好的營養(yǎng)土即可播種。播種時間應從12月上、中旬為好,此時雖然溫度較低,但由于使用了電熱育苗床,幼苗能夠正常出土生長。出苗期的溫度白天一般控制在32,夜間22。黑籽南瓜要比苦瓜晚播12天,出苗所需的溫度白天為30,夜間為18。 嫁接管理 苦瓜與黑籽南瓜的嫁接采取靠接法,其優(yōu)點是成活率高。當南瓜幼苗長出心葉,苦瓜幼苗長出一葉一心時即可嫁接。接前1天,苗床要適量澆水,以利起苗嫁接及嫁接后的愈合。嫁接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取出南瓜幼苗,將頂心剔除,從子葉下1cm處,用薄刀片由上至下呈40斜切一刀,深為莖粗的
18、35,切后握于左手,苦瓜苗從子葉下1.52.0cm處,由下至上斜切一刀,深為莖粗的45,將兩苗的兩個刀口互相嵌合對好,夾上嫁接夾,定植于事先備好的苗床,頭13天需全天遮蔭,3天后需要半遮蔭,即上午10時下午3時遮蔭,其余時間見光,溫度白天32,夜間20,濕度控制在90左右,提高成活率,7天后不再遮光,810天,用剃須刀片將苦瓜幼根切斷,斷根后溫度白天保持25,夜間15,定植前5天,將夜溫降到10左右,進行低溫鍛煉,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和對外界低溫的適應能力。 溫室 - 一.日光溫室的適用類型 塑料薄膜日光溫室的結構雖然千差萬別,但從整體構型來看,按采光屋面的形狀可分為半拱式和一斜一立式,按后屋面
19、的長短及后墻高矮可分為長后坡矮后墻和短后坡高后墻式。目前各地依照自然條件與傳統(tǒng)習慣主要有以下一些類型。 (1)矮后墻長后屋面拱型溫室 該溫室為竹木結構,跨度56m,后墻高0.81.0m,厚0.60.8m,用泥土打成。后屋面長202.5m,由柁、檁等構成,檁上鋪高粱秸或玉米秸捆,上抹草泥等,總厚度0.60.7m。前屋面為半拱形,由支柱、橫梁、拱桿(竹片或細竹竿)構成,拱桿上覆蓋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兩拱架間設一道壓膜線,夜間蓋紙被、草苫防寒保溫。前屋面外底腳處挖防寒溝,溝內填枯草或干樹葉,上面蓋土踏實。這種溫室,冬季室內光照好,保溫能力強,不加溫可在冬季進行蔬菜生產。當外界氣溫降至-20度時,室
20、內可維持10度(2左右。但3月份以后,后屋面形成的陰影弱光區(qū)大。高后墻短后屋面拱型溫室 竹木結構,跨度67m。后墻高1.51.8 m,后屋面長1.01.5m,中高242.6m。這種溫室的基結構與矮后墻、長后屋拱型溫室類似。這種溫室由于后墻比較高,后屋面比較短,不僅冬季光照充足,而且在春、秋季后屋面下的陰影也較小,但由于后屋面短,保溫性略次于前者。(2)鋼竹混合結構拱形溫室 這種溫室結構與高后墻、短后屋面拱型溫室基本相同,跨度6m左右,中高2.02.4m。前屋面拱架為鋼管或鋼筋,不設立柱。鋼拱架間距 6090cm,每3m設一鋼筋桁架。這種溫室結構堅固,光照充足,作業(yè)方便,保溫性能好,但造價較高。
21、(3)鋼拱架拱圓型日光溫室 這種溫室后墻為雙層空心磚墻,高1.6m左右,跨度6m,中高2.4m。后屋面長1.21.4m,為空心預制板,上鋪15cm厚爐渣。拱架用鋼管和圓鋼焊接而成。拱架間距80cm,拱架間用縱向拉桿固定該溫室,室內光照均勻,增溫快,保溫性能好,操作方便,冬季可進行育苗和生產。(4)無后坡拱圓型日光溫室 多為竹木結構,跨度556om,中高2224m,后墻為磚墻或土打墻,拱架用竹片或竹竿定在立柱和后墻上。無后坡溫室,結構簡單,成本低。室內光照好,增溫快,但保溫性能差,適于果菜類春提前、秋延后栽培,冬季可生產耐寒的葉菜類。 (5)琴弦式日光溫室 又稱一坡一立式溫室,溫室跨度 7.58
22、.0m,中高3.O3.3m,后屋面長1.52.0m,水泥預制中柱,后墻高2m左右。前屋面一坡一立,立窗角度 高0.60.8m,坡面角度2123度,前屋面每隔3m設一鋼管桁架(或毛竹橇2架),其間每隔06m設一竹竿拱架,縱向每隔0.4m拉一道8號鉛絲,兩端固定于山墻外基礎上,蓋膜后,膜上壓細竹竿與膜內竹竿拱架成對綁扎牢固這種溫室空間較大,光照充足,保溫性能好,操作方便,適于冬、春季果菜生產。具有投資省、效益高的特點,但耐久性差。二.日光溫室的設計尺寸與基本結構1.日光溫室的適宜尺寸 (1)跨度 目前各地生產中使用的日光溫室,大多數(shù)跨度(自溫室南部底腳起至北墻內側的寬度)都是67m。事實證明:這樣
23、的跨度,配之以一定的屋脊高度,可以保證南屋面(前坡)有極大的采光角度,可保證作物生長有較大的空間,又便于覆蓋保溫,還便于選擇建筑材料,是比較適用的。如果跨度再大,高度無法再增加,南屋面角度變小,勢必采光不好,另外揭蓋草苫困難,使保溫效果下降,并提高建材造價,生產效苧不佳。從各地經驗看來,在北緯40度以北或冬季嚴寒極限溫度在-20以下地區(qū),宜選用6m跨的溫室,北緯40度以南冬季不太嚴寒地區(qū),宜選用7m跨溫室。(2)高度 溫室的高度主要是指屋脊的高度。它與跨度有一定關系,在跨度確定的情況下,高度增加,溫室角度也增加。從而提高采光效果,但對待溫室高度的問題上,曾一度有人過分強調矮小溫室容易保溫的一面
24、,而未能充分認識到溫室高度適當增加,在搞好保溫同時,能提高采光效果,進而增加蓄熱量,而彌補熱量損失的一面。從近年日光溫室改革看,6米跨的冬季溫室高度以2728m為宜,7m跨的溫室高度以 3.1m為宜,高度比五六十年代顯著增加了。(3)長度 以5060m為宜,如果太短,不僅單位面積造價提高,兩邊山墻遮蔭面也大,影響產量,如果再長,室內溫度不易控制一致,產品和生產資料運輸也不方便。(4)溫室角度(前屋面角度)所謂溫度角度是指前屋面與地平面的夾角。如前所述,冬季生產溫室這個角度是根據(jù)冬至時的太陽高度角確定的,這個角度越大,前屋面與陽光的交角 (投射角)越大,透過的光線也就越多。一斜一立式溫室這個角度
25、在北緯40度以南地區(qū)應達到23度以上。拱圓形溫室在北偉 4042度地區(qū),拱底腳應達到500度,拱的中段要達到 2030度、上段10度,這樣有利于冬季采光。(5)后墻高度及后坡角度 后墻矮、后坡角度大,保溫比大,冬至前后陽光可照到后坡內表面,有利于保溫,但室內外作業(yè)不方便;后墻高,后坡角度小,保溫比小,保溫差些,但室內外作業(yè)方便。綜合考慮后墻高以1618m為宜,后屋面角度以30度左右為宜。(6)前后坡投影的寬度比 日光溫室前后坡投影長在總跨度內的比例不同影響溫光效果。目前生產上大體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短后坡式,前后坡投影寬比為4;第二種是長后坡式,前后坡投影寬比為2:1,第三種是有些溫室沒有后坡
26、,除了后墻和山墻之外都是采光面。冬季生產的日光溫室,特別是緯度較高的北方地區(qū),為了保溫是必須有后坡的,而且后坡長一些能提高保溫效果,但后坡太寬,前坡短,又影響白天采光增溫。鞍山市園藝所做過后坡長短試驗,同是6m跨25m高的溫室,后坡投影長以13m較合適,雖然保溫效果比后坡投影17 m處理的差一些,但早晨最低溫度是一致的,說明適當縮短后坡,白天增溫效果好,彌補了保溫差的損失。但后坡絕對不能太短或下設,否則,遇到連陰天氣室內溫度不好維持。從各地經驗看,北緯40度以南地區(qū),后坡投影長度可取 L 2m,北緯40度以北地區(qū)可取1314m。2. 日光溫室的基本結構日光溫室是農業(yè)工程設施,因此設計其結構時不
27、僅要考慮堅牢耐用,還要考慮采光好、保溫好,而且還要考慮造價低和室內作業(yè)要盡量方便。 (1)墻墻是日光溫室的主要結構,它的重量大,在總體造價中常占較大的比重(磚墻)或需要較多的建筑用工(土墻)。日光溫室的墻體包括后墻和山墻,它的作用有兩個,一是承重,也就是它要承受后坡、前坡自身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各種外力,如風壓、雪壓以及在上邊作業(yè)人員的重力等。因此,要求墻體有足夠的強度,以保證溫室結構安全。但在實際上,由于溫室一般屬于輕型建筑,自身壓力和風雪壓力也不太大。因此,墻體的承重能力一般是夠用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墻體必需具備足夠的保溫蓄熱能力,溫室白天得到太陽輻射熱,通過墻體只能散出一部分,多余的熱蓄在
28、墻體中在夜間再散到溫室內,保持較高室溫。為了使墻體有良好的蓄熱保溫能力,就要選擇導熱性能差的建筑材料,并適當加大厚度或用異質墻體結構。目前日光溫室的墻體建造材料主要是粘土、紅磚和毛石。后墻用土作材料的,又分為板打夯土)墻及草泥垛墻兩種。土墻保溫性能好,有較大的強度,有一定的耐久性,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但缺點是耐水性差,有時容易出現(xiàn)裂縫,若遇較大降雨,后坡上流下來的雨水侵入墻體會造成局部坍塌,但由于目前廣大農區(qū)經濟水平還不高,土墻依然是日光溫室建筑的基本材料,特別是西北干旱地區(qū),用土筑墻還是可用多年的。遼寧省瓦房店等地多用毛石筑墻。用石料砌墻完全可以滿足承重方面的要求,另外石墻的特點是蓄熱能力
29、比土壤、磚墻高,在石墻后部培12m厚土的情況下,石墻夜間溫度比室溫高,可向室內放熱,提高保溫效果。在城市近郊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溫室墻體多用粘土磚、礦渣磚和空心磚砌筑,磚墻承重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保溫不好。為此各地都較多的采用內12cm、中空12cm、外墻24cm的空心墻,不僅節(jié)省了材料,保溫效果也好于實心墻。但是由于墻體不嚴,往往影響空心墻的保溫效果。因此,應向空心內填入一些導熱系數(shù)小的物質,如珍珠巖等,以進一步提高保溫效果。試驗證明,在內12cm-中間 12cm-外墻24cm的夾心墻中分別填充滬渣、鋸末和珍珠巖,發(fā)現(xiàn)填充珍珠巖的隔熱效果最好,使內墻蓄熱多,夜間溫度高,放熱量大,維持了較高的溫度。
30、 后墻外邊培防寒土確有保溫防寒的作用,但其厚度多少為宜,現(xiàn)在還難以確切地估算。初探在土打墻后邊培土,使土墻總厚度分別達到50 cm、100cm和150cm,結果是:100cm厚導熱量比50cm的少183,最低室溫提高059度,15cm厚的只比100cm厚的少導出熱16,最低室溫只升高011度,從這個試驗看出,在鞍山這樣地區(qū)(北緯41度,凍土層厚l m),土墻厚有1 m就基本夠用了。從各地實踐經驗看,在北緯35地區(qū)墻厚多在 5060cm,北緯3840度的地區(qū)多在80150cm。(2)屋架屋架是日光溫室的承重結構。竹木結構溫室,后屋面屋架一般由柱、檁、柁組成。中柱是溫室最主要承重柱,在溫室中每隔3
31、m設一個,所用木料直徑在12cm以上,下端埋入土中30cm深,為了防止下沉,柱底要墊磚石或混凝土塊做基礎。中柱還要向北傾斜5度,以抵消后屋頂向南的推力。中柱上邊支撐柁木,它與柁木連接的支點一般是在距柁前在的4050cm處用攜接法連接,柁木的直徑一般都在14cm以上,長23m,小頭擔在墻上,為防止其發(fā)生滾動,可在后墻頂部挖坑放置,以便固定。柁的上邊放檁木,兩柁上端為脊檁,脊檁一定要平,以保持前坡拱桿平整,中部為二檁、三檁,檁木要設法固定在柁木上,防止?jié)L動,檁木的直徑也要在12cm以上。前屋面骨架一般由支柱、腰檁及竹拱桿組成,即在溫室前部,每隔3m設12排支柱,支柱上邊放直徑10cm以上的腰檁,檁
32、上邊每隔60cm釘一個1020cm高的小支柱,支柱上邊放竹片或細竹竿做拱桿(這樣有利于拉架壓膜線),上端固定在脊檁上,下端埋入土中,整個拱桿彎成圓弧形,也有的是雙曲線形。瓦房店式溫室則是一斜一立式。檁、柁和中柱也可用鋼筋混凝土預制件代替,但中柱的斷面要達到12cmXl2cm,柁斷面要達到18cmXl2cm,檁的斷面要達到14cmxl2cm。在鋼筋配組上,柁的受力筋(后墻至中柱之間的底筋和中柱至柁端的頂筋)要用兩根直徑為12mm的鋼筋,頂筋用一根8mm的鋼筋,箍筋(套子)用直徑為4mm的冷拔鋼絲,間距20cm。檁的兩根底筋直徑為8mm,頂筋6mm。中柱為4根6mm鋼筋。預制各種構件時,可用200
33、號混凝土。近年來由于日光溫室迅速發(fā)展,屋架結構也在不斷改進。瓦房店式屋面骨架是一種特殊的懸索式結構。這種溫室是在前坡底下每隔3m設兩個支柱,再用一個直徑在10cm以上的圓木將兩個支柱與前立窗柱和中柱連起來,構成加強柁(也有用鋼管和鋼筋焊成的桁架做加強柁,這時可以取消前屋面下的支柱)。然后在加強柁上按40cm間距橫拉8條鐵線,通過兩頭山墻固定在外邊的地錨上,再在鐵線上每隔50cm設一道細竹桿做椽子,以覆蓋薄膜,當?shù)胤Q此為琴弦式結構。再一個大的改進是減少室內的支柱,如有的地區(qū)在前屋面下面每隔3m設一個木加強柁,取消了腰柱,再在柁上鋪設檁子,檁子上加20cm高小支柱,小支柱上綁拱桿,也有的地區(qū)用鋼結
34、構拱架做加強柁,腰柱前柱全取消了。在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又設計制造了n型無柱鋼結構溫室拱架,拱架間用4道縱梁連接,取消了室內一切支柱和柁檁,不僅作業(yè)方便,也方便了掛天幕,進行內保溫。(3)后屋面后屋面又稱后坡、后屋頂,后屋面也是一種圍護結構,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同時也是卷放草苫的作業(yè)道,后屋面上起脊檁下至后墻,投影寬度l15 m,仰角2530度。有的地方后屋面由鋼筋混凝土空心板和槽形板蓋成,其保溫能力遠不如用秸草結構的好。用秸草做后坡的,先在檁木上鋪房箔,房箔材料可用玉米秸、高粱秸、蘆葦和稻草墊等,鋪完房箔后,上邊抹兩次草泥 (中間還可夾一層地膜防止透風),在草泥上面再放 3040cm厚格蕘、碎
35、草、亂稻草等,在最冷季節(jié)到來之前,還要在上邊鋪放一層整捆玉米秸或稻草。在遼寧省海城一帶,后屋面總厚度要達到70cm以上。但在較溫暖的河南、山東和河北南部地區(qū),后坡防寒層就不必這樣厚了。如河北永年縣日光溫室后屋面除了玉米秸箔、羊腳泥外,再蓋2030cm厚麥秸就可以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推廣總站和寧夏農科院設計的日光溫室后坡保溫是在中脊和女兒墻中間全部填充麥秸,鞍山園藝所設計的無柱日光溫室,是在上下弦之間填充滿亂稻草,探溫效果也都是很好的。(4)前(南)屋面前屋面是日光溫室的采光部位,也是夜間重點防寒部位。因此,它由薄膜、紙被及草苫等構成。薄膜:溫室用的薄膜最好是兼有透光好,保溫好,耐用和無滴等幾個性
36、能,既能透過短波輻射,又能阻止長波輻射。如前所述,溫室用膜宜選用0.10.12mm厚的聚氯乙烯無滴膜和多功能三層復合的聚乙烯膜。壓膜線:壓膜線的作用是壓緊薄膜,防止刮風破損,壓膜錢可用鐵線、專用塑料壓膜線和竹竿。以鐵絲做壓膜線,吸熱快,溫度高,易生銹,容易使薄膜老化破損,用工廠專門生產的塑料壓膜線強度大,伸縮性小,可用23年,是比較適用的。瓦房店琴弦式溫室,是用小竹竿固定薄膜的,即在椽子上鋪膜后,再在膜上邊與下邊椽子對應處壓一根細竹竿,并用細鐵絲穿透薄膜,將椽子與壓竿捆在一起,使之固定。這種固定方法雖好,但要穿透薄膜,有時會造成薄膜破損。陜西省西安市郊區(qū)菜農,為使薄膜固定,又不破損,他們創(chuàng)造出
37、一種防風帶的辦法。即先將薄膜剪成條,然后將細竹竿卷焊在中間,并留出塑料邊,將塑料邊縱向沾在棚膜上,再將卷有竹竿的一邊綁在檁木上,防風效果很好。紙被草苫;紙被草苫都是日光溫室前屋面夜間覆蓋保溫的不透明覆蓋物,紙被由4層牛皮紙縫合而成。因為它本身隔熱性好,加上中間又有多層空氣間隔,因此隔熱效果良好。紙被在一般夜間的保溫效果為68攝氏度,比一層草簾保溫效果略低,如果把紙被改為6層牛皮紙,它的保溫效果可以和草苫相當。紙被雖然體輕而保溫,但在一些冬季溫暖多雨雪地區(qū)(如黃淮地區(qū))因紙被易被雨水淋壞,使用就不方便,所以有些地方在紙被外面再罩上一層薄膜,也有的在紙被外面涂上一層油漆,以延長使用壽命,也有的不用
38、紙被,改用雙層草苫。草苫可以用蒲草、稻草和谷草等編成。草苫打得緊密,才有良好保溫效果,一塊寬15m,長55m的稻草苫,至少應重30ks,太輕則保溫性能減弱。在溫暖多雨地區(qū),使用草苫也很不便,而且草苫變潮保溫效果下降,但又沒有別的辦法保溫,因此這些地區(qū)都預備一層塑料薄膜,下雨天時將薄膜蓋在草苫上邊,既不潮草苫,又增加了保溫效果。但這樣的溫室不能太長,一般以30m為宜,以便蓋整塊薄膜。有些地方(西北、內蒙地區(qū))冬季溫度低而雨雪少,習慣用棉被代替紙被和草苫,做棉被的材料大多是用棉紡廠的落地棉和包裝布,造價雖高,但保溫效果好,使用壽命也較長(有的地方已用10年以上),因此可以使用,但在冬季雨雪大的地區(qū)
39、不能使用。日光溫室管理最苦惱的作業(yè)是人工卷放草苫,為此,西安市郊區(qū)菜農創(chuàng)造了簡易卷苫器,即在一根長竹竿前固定一個比草苫寬度還要長的橫鐵管,鐵管兩端各拴一條繩子,繩子下邊各拴一個鐵環(huán),另外,再預備一個比草苫還寬的鐵管(活動鐵管)。卷苫時兩人進行,一人在溫室上邊,把帶鐵環(huán)竹竿和活動鐵管送到下邊,這時下邊的人將草苫底端卷到活動鐵管上,鐵管兩端套上鐵環(huán),上邊人再往上拉,草苫自然就跟著卷上去,然后再把活動鐵管抽出,進行下一次作業(yè)。這就較好的解決了用繩子卷苫的困難。天津市郊區(qū)菜農創(chuàng)造了機械卷苫機,即利用小型電機和變速箱在溫室后面帶動一個鋼管軸,然后用軸經過屋脊滑輪到草苫底部帶動多條繩索,開機后很快將草苫卷
40、起,放簾時再轉向滾動,實現(xiàn)了卷苫機械化。(5)防寒溝防寒溝是在日光溫室南屋面底腳下挖的一條地溝,內填干草或密封隔寒,一般寬3040cm、深4060cm。有入主張深度應與當?shù)貎鐾翆右粯樱@在實踐上對于冬季凍土層超過1m的高緯度地區(qū)存在很大難度,因此,一般深度只挖50cm左右。防寒溝挖好填滿干草后,頂部應壓一層15cm厚粘土,并向南傾斜,以防雨水流入溝內。(6)通風口通風換氣是日光溫室生產中重要而又經常的一項工作。日光溫室通風主要是依靠在溫室屋面上開通風口進行自然通風,通風口通常是分上下兩排,上排通風原則上應設在棚面最高處,也就是屋脊部,這排通風口主要是起出氣作用,因為熱空氣重力較小,多聚集在溫室
41、的頂部,打開上排通氣口,這部分熱空氣就很容易排到室外。下排通風口以設在離地面1米高處為宜,因為下排通氣口主要是起進氣口的作用,設置太高,會降低通風效果,設置太低,容易使近地面處的低溫空氣進入室內,形成所謂的“掃地風”,給正在生育的作物帶來凍害和冷害,通風口面積應根據(jù)使用季節(jié)而有些不同,冬季應占前屋面的56,春季應占10。通風口的開設方法,一是在靠近脊部設放風筒,即事先用塑料薄膜做成下口直徑25cm,上口直徑20cm,高約4050cm。In的風洞,再將靠近脊部的薄膜打開個相應的圓洞,把放風筒下口粘在圓洞上邊,放風時將風筒支起來,閉風時落下。放風筒只是在嚴寒季節(jié)風量小時應用,天氣轉暖,要求放風量加
42、大時就不適應了。另一種放風方法是扒縫放風。上排通風口是將屋脊處的薄膜扒開,不通風時拉緊。下排的進氣口是在覆蓋薄膜時先將薄膜分成上下兩大片,膜的邊緣各粘成一條筒,內穿一根細繩,在扣膜時將繩拉緊,上邊的一塊膜壓在下邊一塊膜上,互相重疊約2030cm,再加上壓膜線,兩片薄膜之間平時沒有縫隙,并不影響保溫,待需要放風時,從兩塊薄膜搭縫處用手扒開,就變成一道通風孔遭,這種扒縫放風的方式,薄膜不易受損,風量可大可小,操作方便,是一種較為實用的通風方法。遼寧省海城的經驗,通風口可分3個位置開設。第一個是“頂風口”設在溫室脊部,可用通風筒,也可用扒縫的方法,是經常使用的通風口;第二個是肩部風口,即設在前坡約1
43、度高處,采用扒縫的方法,4月中下旬天氣轉熱需要大放風時開始啟用,第三個是底風口,就是自溫室前坡底角處向上扒開風口,這種風口是在5月下旬室外夜溫也能達到15攝氏度以上時開始啟用。(7)進出口日光溫室面積較大時,常在溫室一端建立一個作業(yè)間,如果溫室長度達到100m時,作業(yè)間可設在中間,這樣既可作工作人員休息室,也是一個緩沖間,有利于溫室保溫,但在寒冷季節(jié),通向溫室的門里側應設一個40cm高的圍裙,以防止冷空氣直接進入室內,降低室溫。三、品種選擇 須選擇耐寒又耐熱即對溫度的適應性廣,長勢好,抗病力強,品質好的中早熟品種,如大頂苦瓜(又名雷公鑿、在保護地內栽培可延續(xù)采收90天,畝產2000kg)、滑身
44、苦皿、長綠苦瓜、濱城苦瓜等。嫁接育苗 用黑籽南瓜與苦瓜進行嫁接栽培,較好地解決了苦瓜不耐低溫、始瓜上市偏晚、采收期短、產量低等栽培難點,具體措施見育苗部分。 肥料8000 k8,腐熟餅肥100150kg,蔬菜專用復合肥80kg,然后深耕整作畦定植。為了充分發(fā)揮肥效,餅肥和復合化肥可行開溝集中施入,再作畦定植。行距80cm,株距50cm,確保每畝苗3500株左右。肥料8000kg,腐熟餅肥100150kg,蔬菜專用復合肥80kg,然后深耕平整作畦定植。為了充發(fā)揮效,餅肥和復合化肥可行開溝集中施入,再作畦定植。行距80cm,株距50cm,確保每畝有苗3500株左右。適時定植定植時要選苗分類定植,南
45、邊密些,北邊稀些,嫁接苗不應栽得過深,以不埋住嫁接口為宜。為提高室內溫度,定植時先穴澆4050攝氏度的溫水,放入苗子,水滲后用土封平定植穴,提高地溫,促發(fā)新根,34天后再澆一次返苗水。定植后管理(1)中耕保溫 澆過返苗水后,待土壤表面稍干不粘時,進行多次中耕,瓜苗附近淺鋤,其它部位可以深鋤710cm,提高地溫和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發(fā)育和莖葉生長,插架時結合中耕,對根部進行培土,以后不再中耕,只須注意拔草。(2)搭架綁蔓 苦瓜抽蔓后應及時設立支架。支架以竹竿、籬架為好。尼龍草吊蔓后期易戀秧成團,影響透光和結果。搭架之后,引蔓上架,蔓長30cm時開始綁蔓,以后每隔45節(jié)綁蔓一次,為提高前期產量
46、,每株留23個側蔓,其余摘除,植株生長到中后期不再進行整枝,但須摘除植株下部衰老黃葉和病葉,以利通風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產量和提高質量。(3)水肥管理 結瓜前期,對水肥需求量較少,一般保持土壤不干為原則。缺水時則小水澆灌,以后結合追肥進行澆水。苦瓜進入結果期后,莖蔓生長與開花結果均處旺盛時期,是需要水肥最多的時期,一般1015天追施一次化肥,每畝埋施硫酸銨15kg或蔬菜專用復合肥20kg,或順水沖施硝酸銨20千克,每追施一次化肥,要澆2次水,忌氨態(tài)氮在溫室撒施、以免葉片發(fā)生肥害。 露地苦瓜栽培技術 - 整地作畦 苦瓜忌連作,最好實行23年的輪作,要選擇近年未種過苦瓜的地塊,在頭年進行1次
47、深翻地,開春后定植前及時進行撒施農家肥,農家肥施入量為40005000kg,撒肥后進行1次淺耕,然后作畦。一般做成寬150cm的平畦或高畦。 適期定植 當秧苗長到34片真葉,終霜過后便可定植。遼寧地區(qū)在5月中下旬定植。北京地區(q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于露地,一般每畦栽2行,株距為3350cm,每畝可保苗 16002400棵。定植時要注意挑選壯苗,淘汰弱苗、徒長苗、無生長點苗、蟲咬苗、子葉歪缺苗、散坨傷根苗。栽苗時選擇晴天上午,脫下營養(yǎng)缽,按規(guī)定好的株距開定植穴把苗擺好,然后埋土穩(wěn)坨,澆定植水。定植水滲下后及時封坨。栽苗深度以苗坨上表面低于畦面1cm為合適。 栽培管理 1.中耕除草 在生育前期要
48、注意中耕松土,后期要注意拔除雜草。在澆過返苗水之后,待表土稍干不發(fā)粘時進。行第1次中耕。第1次中耕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傷根,鋤瓜苗根附近時應該淺,千萬不能松動幼苗基部,距離苗根遠的地方可深耕35cm。第2次中耕,可在第1次之后1015天進行。如果地干,可先澆水后中耕,這次中耕應該保護新根,宜淺不宜深。以后,當瓜蔓伸長到05m以上時,根系基本上布滿了全行間,加上畦中已經插了架,就不適宜再中耕了。但要注意及時拔草,防止雜草叢生,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和減輕病蟲害等。在第1次中耕松土時,發(fā)現(xiàn)有缺苗或病、斷苗,要及時補栽,以保全苗。 2肥水管理 苦瓜的雌花較多,可連續(xù)不斷開花結果,陸續(xù)采收,采收期可延到
49、初霜來臨,所以苦瓜的生育期長一生十分重視及時追肥灌水,一般在進入收瓜期以后,在無雨情況下,可以710天澆1次水,并每隔1次清水隨水澆施1次化肥,追肥量為每次每畝l015kg尿素或硫酸銨1520kg,也可施入復合肥,每畝1015kg,在盛果期追施23次磷肥,每次施過磷酸鈣1015kg。進入結果后期,要注意加強肥水供應,否則容易發(fā)生脫肥,植株生長瘦弱,葉色黃綠,側枝細弱,結瓜少,瓜個小,產量低,苦味濃,品質變差。應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3植株調整 (1) 插架 苦瓜定植緩苗后,當瓜秧開始爬蔓時,節(jié)間急劇加長,莖蔓不能直立生長,應及時插架。大面積栽培時,以插入字架為宜。為了抗風起見,最好插成花架(單花
50、架或雙花架)。在房前屋后零星栽培時,可搭成棚架或其它頗具風格的造型架。插架要求堅實牢固。 (2) 整枝打杈 苦瓜植株,任其自然生長也能開花結果。但由于苦瓜的分枝能力極強,如果植株基部的側枝過多,或側枝結果過早,會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妨礙植株主蔓的正常生長和花結果。所以,必須進行整枝打杈,摘除多余的或弱小的枝條,以集中營養(yǎng)確保主蔓生長健壯,葉片肥大,促使莖蔓上部萌發(fā)新枝和開花結果。在苦瓜進入甩條發(fā)蔓期時及時把莖蔓引上架,結合引蔓上架可綁蔓一兩道,并及時把主蔓上1m以下的葉腋中發(fā)出的側枝摘掉。以上發(fā)出的側枝可暫時留下,當側枝上的果坐住時,瓜前留兩片葉摘心,當側枝上的瓜采收后,可把側枝摘掉。到了生長后期
51、,由于植株開始衰老,要注意摘除過于密閉和弱小的側枝,以及老葉、黃葉、病葉,以利于通風透光,延長采收期。 4.適進采收 苦瓜采收標準不太嚴格,嫩瓜、成熟瓜均可食用。為了保證品質和增加以后的結果數(shù),提高產量,多采收中等成熟的果實。開花后1215天為適宜采收期,應做到及時采收。果實的采收應掌握如下標準:青皮苦瓜果皮上的條紋和瘤狀粒已迅速膨大并明顯突起,顯得飽滿,有光澤,頂部的花冠變枯、脫落;白皮苦瓜除上述特征外,其果實的前半部分明顯地由綠色轉為白綠色,表面光亮、過早采收,瓜肉還未充實,影響產量;采收過晚,則瓜老熟轉黃,降低品質,也影響群體產量。苦瓜的采收期因地區(qū)、品種、栽培季節(jié)而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
52、采收苦瓜。 早春苦瓜栽培技術 - 苦瓜別名錦荔枝、涼瓜,是瓜類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它營養(yǎng)豐富,肉質脆嫩,苦味適中,清香可口,具有增強食欲、明目、助消化、清涼解毒、利尿等功效,可炒食、涼拌、燒湯,是夏秋蔬菜淡季之佳蔬。嘉祥縣農業(yè)科技示范園選擇了適宜本地種植的白苦瓜,在大棚內連續(xù)種植2年,每667平方米產量3000kg以上,苦瓜拉秧后可種植冬春茬蔬菜。白苦瓜生長勢強,病蟲害少,較耐熱,易栽培,果為長紡綞形,長20-35cm,表面有條狀和不規(guī)則瘤狀突起,果皮白綠色,有光澤,苦味中等,品質好,單果質量200g左右,現(xiàn)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適期播種 1營養(yǎng)土的配制 早春茬大棚苦瓜,一般在2
53、月下旬采用溫床育苗。為保護根系,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營養(yǎng)土宜用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大田肥沃地表土6份加腐熟雞糞4份混合配制而成,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加磷酸二銨1kg、硫酸鉀1kg、多菌靈05kg,充分混合后,蓋膜悶15d,裝入營養(yǎng)缽,整齊緊排在苗床上。 2種子處理 由于苦瓜種皮厚且硬,播種前要用50-55的熱水浸種,其間要不停攪拌,水溫降至30時停止攪拌,繼續(xù)浸種12h,取出瀝干水分置于30條件下催芽,等8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為800g左右。 3播種 播種前,先給營養(yǎng)缽噴透水,使之充分濕潤,然后單粒播種,將種子放在營養(yǎng)缽中央,覆細土15cm厚,搭上小拱棚。棚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
54、5-30,夜間15-18。定植前夜間溫度降至10進行低溫煉苗。 二、適時移栽 苦瓜第一片真葉展開后,噴一次20mgkg的赤霉素溶液,可加大雌花比例,降低第一雌花節(jié)位,早期產量增加20,提早采收7-10d。當苦瓜苗齡35-40d,5葉1心時進行移栽。移栽前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3000kg、磷酸二銨50kg、硫酸鉀30kg、辛硫磷顆粒3kg。選擇晴天下午進行移栽,密度為2500株667平方米,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35cm,深度以不埋子葉為宜,不宜過深或過淺,定植后澆透水,扣嚴棚膜,以利緩苗。 三、科學管理 1肥水管理 苦瓜定植后澆一次緩苗水,緩苗后一般
55、不澆水,以土壤不干為原則,視土壤墑情澆水,一般膨瓜期7-10d澆一次。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80,濕度過大易感染疫病和炭疽病。苦瓜雖喜肥,但苗期耐肥性弱,施肥要前輕后重。苗期只施稀薄糞水即可,花期噴施1尿素溶液加02的硼肥溶液,以提高坐果率,防止花而不實,結瓜期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沖施二元復合肥20kg,采瓜后追施1尿素溶液。 2溫光管理 苗期白天棚溫保持在25-30,棚溫達到30時要及時放風,夜間15-18。定植后,白天保持在20-28,中午超過28要及時放風,夜間保持在13-18。當棚溫低于10時應加溫,當夜間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晝夜放風。苦瓜對光照要求不嚴格,但開花結果期需要較強光
56、照,有利于提高坐果率,應定期清掃棚膜上的灰塵,提高透光率,必要時可在后墻掛鍍鋁反光幕。 3吊蔓整枝 當苦瓜主蔓長到50cm時,選擇晴天中午前后及時吊蔓。先順行設置吊蔓的鐵絲,再東西向利用棚室支架拉緊吊蔓鐵線,最后每株拴一條尼龍繩供瓜蔓攀緣。苦瓜生長前期可不留側蔓,在肥水充足條件下,為增加后期產量,可留2-3條側蔓。生長過程中,應及時摘除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并在花期摘取新開的雄花與雌花進行對花授粉,時間以上午9時前后為宜。 4病蟲害防治 苦瓜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和斑點病。炭疽病用45百菌清煙劑,每10d熏1次,也可噴灑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500倍液,連噴2-
57、3次防治。疫病用72杜邦克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苦瓜生長后期易感染斑點病,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5百菌清煙劑防治。蟲害為白粉虱和蚜蟲,白粉虱用25撲虱靈2000倍液,或20滅掃利2000倍液,每5-7d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滅蚜靈煙劑交替使用。蚜蟲用一遍凈4000倍液防治。 四、科學采收 苦瓜以采食嫩果為主,因其種子發(fā)育快,應及時采收。花后12-15d是苦瓜采收適期,此時條狀瘤狀突起飽滿、果皮有光澤、果頂色開始變淡。過早采收影響產量,過遲采收食用口感差,降低了品質。 苦瓜生產技術規(guī)程 -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無
58、公害食品苦瓜的產地環(huán)境要求和生產管理措施。 本標準適用于無公害食品苦瓜生產。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GB 4285 農藥安全使用原則 GB/T 8321(所有部分) 農藥合理使用原則 NY 5010 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 3 產地環(huán)境 應符合NY 5010的 規(guī)定,并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塊。 4 生產技術管理 4.1 保護設施 包括日光溫室、塑料棚、連棟溫室、改良陽畦、溫床等。 4.2 栽培季節(jié) 終霜前30天左右定植,初夏上市。 夏末初秋定植,9月底10初上市。 晚霜結束后定植,夏季上市。 夏季育苗定植,秋季上市。 秋季定植、初冬上市。 4.3 品種選擇 選擇
59、抗病、優(yōu)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 4.4 育苗 根據(jù)季節(jié)不同,選用溫室、塑料棚、溫床等設施育苗;夏秋季育苗應配有防蟲、遮陽、防雨設施。有條件的可采用穴盤育苗和工廠化育苗。 pH5.57.5,有機質2.5g/kg3g/kg,有效磷20mg/kg40mg/kg,速效鉀100mg/kg140mg/kg,堿解氮120mg/kg150mg/kg,養(yǎng)分全面。孔隙度約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均勻鋪于播種床上,厚度10cm。 無病蟲源菜園土50%70%、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50%30%,三元復合肥(N-P-K=15-15-15)0.1%。 按每平方米苗床用15kg3
60、0kg藥土作床面消毒。方法:用8g10g50%多菌靈與50%福美雙等量混合劑,與15kg30kg營養(yǎng)土或細土混合均勻撒于床面。 種子純度95%,凈度98%,發(fā)芽率90%。 每667栽培面積的用種量:育苗移栽350g450g,露地直播500g650g. 采用溫湯浸種,將種子投入55熱水中,維持水溫均勻穩(wěn)定浸泡15min,然后保持30水溫繼續(xù)浸泡10h12h,用清水洗凈粘液后即可催芽。 浸泡后的種子在3035條件下保濕催芽,70%左右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根據(jù)栽培季節(jié)、育苗手段和壯苗指標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冬春季節(jié)采用日光溫室、塑料棚或溫床育苗。電熱溫床育苗,按100W/120W/功率標準鋪設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雇主保姆勞務合同范本
- 按日租車合同范本
- 贈與子女土地合同范本
- 重慶買賣合同范本
- 超市專柜扣點合同范本
- 中文版Creo-3.0基礎教程-第4章-工程特征建模
- 正規(guī)私人借款合同范本
- 簡單電腦租賃合同范本
- 承接鍍鋅加工合同范本
- 2025私人房屋交易合同樣本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平均數(shù)教學教材課件
- 中國古錢幣課件5(宋元明清)
- 外腳手架拆除方案
- 配電變壓器運行管理制度
- 不可gdqwz01-ae001l01eel cl0501rev.0物料電力電纜表
- 應急管理概論-理論與實踐電子教案完整版
- 保安隊排班表
- (完整版)ERCP并發(fā)癥及應急預案
- AD域部署方案完整版
- T∕CAGHP 066-2019 危巖落石柔性防護網工程技術規(guī)范(試行)
- 初一數(shù)學趣味競賽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