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_第1頁
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_第2頁
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_第3頁
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_第4頁
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組 大氣顆粒物對人體的影響二組 大氣顆粒物對人體的影響什么是顆粒物,此物究竟從何而來?到底對我們人體有多大危害?大氣顆粒物到底是啥? 什么是顆粒物,此物究竟從何而來?大氣顆粒物到底是啥? 背 景 事 件進入2011年10月,那些原本懷著度過“一年中最美季節”的北京市民卻大失所望:連綿不斷的陰霾天氣加上頻繁入侵的西伯利亞冷空氣,讓人感覺陰冷而又呼吸艱難。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竟然意外的演變成了一年中“最糟糕”的時間記者從西安市環保局獲悉,11月份,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5天,其中優級天數為3天。受大霧等不利因素影響,本月西安市出現了5天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仍為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指數最高達

2、到117。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平均濃度分別為0.023毫克/標立方米、0.030毫克/標立方米和0.103毫克/標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71.6%、56.5%和33.1%。 背 景 事 件進入2011年10月,那些原本懷著度過“一年中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顆粒物(氣溶膠 ) -懸浮在氣體中的固體或氣體顆粒,在環境科學中,有時把細小顆粒物稱為氣溶膠。大氣顆粒物(氣溶膠 )總懸浮顆粒物 Dp100m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可吸入顆粒物 Dp10m inhalabal parti

3、culates, IP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細粒子 Dp2.5m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包括液體、固體或者液體和固體結合 存在的,并懸浮在空氣介質中的顆粒 能進入人體呼吸道,且能長期漂浮于空氣中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更長,對健康的危害更大顆粒污染物分類:從環境與健康的角度, 顆粒物按粒徑可分為:總懸浮顆粒物 一般來說,直徑大于10微米的顆粒通常不會進入人體的肺部,因為我們的呼吸器官可以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過濾和阻攔,它們只會對我們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潛在威脅。而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被稱為PM10(Particu

4、late Matter 懸浮顆粒)。其中直徑在2.5微米-10微米之間的被稱為“大顆粒”粉塵,直徑小于2.5微米的則又被稱為“超細顆粒”,即PM2.5。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對PM2.5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而PM2.5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卻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一般來說,直徑大于10微米的顆粒通常不會進入人體的肺部,因為根據顆粒物的形成機制及其物理形態,又可將其分為煙、霧、塵等名稱物理性質粒徑(m)形成機制輕霧(mist)水滴40霧化、冷凝濃霧(fog)液滴10霧化、蒸發、凝結和凝聚粉塵(dust)固體粒子1機械粉碎、揚塵、煤燃燒煙氣(fume)固、液微粒0.011蒸發、

5、凝集、升華煙(smoke)固體微粒1升華、冷凝、燃燒煙霧(smog)液滴、固體微粒1冷凝、化學反應表 顆粒物的形成機制及其物理性質特征根據顆粒物的形成機制及其物理形態,又可將其分為煙、霧、塵等名按其形成過程,可分為:1 一次污染物:由人類活動直接產生,自污染源直接排入環境后,其物理和化學性狀未發生變化的污染物。2 二次污染物:排入環境的一次污染物,由于自然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子的影響,其性質和狀態發生變化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按其形成過程,可分為:大氣顆粒物來源1 天然源 地面揚塵(風吹灰塵)、海浪浪沫、火山爆發噴出物、森林火災燃燒物、隕星塵及生物界產生的顆粒物,如花粉、袍子等。森林排出碳氫化

6、合物(主要是萜烯類)-光化學反應-產生微小顆粒;與自然界硫、氮、碳循環有關的轉化產物如由H2S、SO2經氧化生成的硫酸鹽;由NH3、NO和NO2氧化生成的硝酸等。2 人為源 (1)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固體顆粒物,如煤煙飛灰等。 (2)工業生產排放的固體微粒。 (3)汽車尾氣排出的鹵化鉛凝聚而形成的顆粒物。 (4)人為排放SO2(一定條件下)-硫酸鹽粒子 。 (5)城市大氣中顆粒污染,如公路揚塵、建筑揚塵等。大氣顆粒物來源1 天然源 地面揚塵(風吹灰塵)、海浪浪沫、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毒理機制 PM10成分復雜,致毒機制也并非一種機制能夠解釋。

7、目前認為PM10的致毒機制主要是: (1) PM10進入肺內后,首先與肺泡巨噬細胞、肺上皮細胞作用,刺激釋放各種細胞因子,導致肺炎癥和肺纖維化。(2)PM10與細胞作用后,釋放活性氧(ROS)和自由基,氧化損傷組織細胞和遺傳物質并引起細胞增生和分裂紊亂,最后可能導致惡變。總之,PM10可能通過氧化刺激、炎癥反應及遺傳物質改變等多種機理引起機體各部分的損傷。而這些損傷又是相關的。如PM10由于損害了免疫系統,更易造成其它系統的損害。 毒理機制 PM10成分復雜,致毒機制也并非一種機制能夠解釋 細胞急性致毒作用機制PM10主要通過自由基產生細胞急性致毒效應。研究表明,顆粒物中含多種無機物和有機物,

8、它們在空氣中經紫外輻射,會形成自由基,并引發自由基鏈反應,形成更多的自由基,進而形成更多的過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過氧化物在體內氧化分解,并通過脂質過氧化作用破壞細胞膜和損傷DNA,導致很高的細胞毒性。 細胞急性致毒作用機制PM10主要通過自由基產生細胞 PM10進入呼吸道后,大部分可被呼吸道表面的纖毛黏液層黏附或清除,但過多的微粒沉積會對氣道產生刺激,并導致平滑肌收縮慢支炎、肺氣腫患者氣道對有害刺激的反應性降低,清除能力減弱,使較多的顆粒物進入小氣道和肺泡,加重了對肺功能的損害。 PM10與肺組織細胞接觸后,可通過 腐蝕刺激或其成分的毒性作用對肺組 織細胞造成損害,導致細胞及其生化成 分發生

9、改變。這些顆粒物進入肺組織 后,可激發體內的脂質過氧化反應,使 體內氧化和抗氧化系統失去平衡。一 方面使得脂質過氧化酶(LPO)增高,另 一方面使體內的抗氧化系統耗竭,表現為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下降和 LPO/GSH-Px增高,導致谷胱甘肽轉化 為氧化型、上皮細胞受到損傷、細胞通 透性增加,引起肺損傷和肺疾病,如肺 功能下降、肺纖維化、慢支、肺氣腫等 對呼吸系統的毒性作用機理 PM10進入呼吸道后,大部分可被呼吸道表面的纖毛黏液層 對免疫系統的毒性作用機理 許多研究證明,PM10損壞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國外有研究認為,隨PM10中細顆粒物粒子濃度的增加,巨噬細胞存活率和吞噬功能下

10、降,巨噬細胞出現凋亡,并且降低抗原的提呈能力,使免疫活性細胞功能及組織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改變,從而降低肺局部特異性淋巴細胞的免疫應答,導致局部防御力降低,而引起局部炎癥感染。 對循環系統的毒性作用機理 苯類化合物及其代謝物酚接觸PM10后,釋放出來的細胞因子使肝臟釋放前凝聚因子,它使血管白細胞移動改變,從而導致血液流動性降低,這可能與顆粒物引起心血管疾病和死亡增加有關。另外,由于PM10可以引起肺纖維斷裂而發生慢性肺氣腫并導致局部纖維增生,因而肺泡受損,使氧在肺泡內失去彌散交換功能,引起低氧血癥。肺泡壁的纖維增生、變性,損害肺泡壁上的微細血管,導致小動脈和小靜脈狹窄阻塞,造成肺部血管阻力增加,使

11、肺動脈壓升高,進而右心室出現肥大,最終導致肺性高血壓和肺心病。 對免疫系統的毒性作用機理 “三致”效應(致癌、致突變、致畸) PM10內含有各種直接致突變物和間接致突變物,可以損害遺傳物質和干擾細胞正常分裂,同時破壞機體的免疫監視,而引起癌癥和畸形。PM10的化學組分或活性氧直接損害遺傳物質而導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遺傳物質改變,進一步可能導致肺癌。有研究發現,PM10中的許多有機成分均能損傷DNA,以多環芳烴最明顯,并且致癌作用與免疫毒性往往是一致的。國外研究認為,接觸顆粒物可導致上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內的細胞因子增加,污染物作用于細胞產生的一些細胞因子如生長因子,可能導致細胞周期失去正常

12、調節,從而使細胞分裂增加,進一步形成腫瘤。顆粒物可通過影響細胞間隙通訊功能的改變而導致細胞進一步惡化。 “三致”效應(致癌、致突變、致畸) 其他毒性機理許多研究證明,PM10還能損害生殖系統,降低生育能力,引起胎兒畸形等。煙霧中有毒金屬元素可以干擾卵母細胞的成熟分裂,降低生殖能力。此外,PM10還能使兒童所受的紫外輻射量減少,妨礙了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使鈣磷代謝處于負平衡狀態,造成骨骼鈣化不全。其他毒性機理許多研究證明,PM10還能損害生殖系統,降低生育 顆粒物的危害(1)對人體的影響(2)酸雨(3)對能見度的影響(4)對溫度的影響 顆粒物的危害(1)對人體的影響A 如果吸入顆粒物過多或顆粒物

13、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時,就可能出現免疫功能障礙,危害健康;B 顆粒物中如果含有較多病菌和病毒時,則可能引發傳染病;A 如果吸入顆粒物過多或顆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時,就可能出C 大于5m的顆粒物 多滯留在上呼吸道,對粘膜產生刺激和腐蝕作用,常發生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氣管炎 小于5m的顆粒物 多滯留在細支氣管和肺泡,可與NO2協同,損傷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氣管和肺部炎癥。長期持續作用,可誘發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出現繼發感染,可導致嚴重后果。 長期吸入過量顆粒物,積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塵肺病”;有些顆粒物沉積在肺部,還可能引起惡性病變。 C 大于5m的顆粒物 多滯留在上呼吸道,對粘膜產生人類需

14、要潔凈的空氣 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有害氣體和粉塵兩大類人類需要潔凈的空氣 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城市空氣質量評價指標總懸浮顆粒物:這是大氣降塵的主要污染指標。 PM10: 粒徑小于10微米不能被人的上呼吸道所阻擋的可吸入性顆粒。 PM2.5 :粒徑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性氣溶膠。這種氣膠微粒被吸入人體后,會滲透到肺部組織的深處,可引起支氣管炎和肺癌等病變。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大氣中會氧化而形成硫酸鹽氣溶膠,毒性將增大10倍以上氮氧化物:氮氧化物與水可生成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可生成強致癌物亞硝酸氨,也可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產生缺氧癥狀。城市空氣質量

15、評價指標總懸浮顆粒物:這是大氣降塵的主要污染指標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案例:北京案例:北京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 PM2.5對人體的危害性現代醫院證明,含有高濃度超細顆粒(PM.25)和大顆粒(PM10)的空氣會對人體會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傷害,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心臟疾病。 PM2.5對人體的危害性顆粒物污染較重的中國城市主要分布示意圖顆粒物污染較重的中國城市主要分布示意圖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顆粒物,容易引起灰霾天氣,也稱為

16、可入肺顆粒物,對人體危害較嚴重,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等。 北京PM2.5超標事件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顆粒物,容北京PM2.5超標事件曾有網友根據信息公開原則,要求北京市環保局公布PM2.5的監測數據,但遭到了拒絕,北京市環保局的書面回應是,PM2.5監測數據目前只能作為研究使用,所以不予公布。 美國駐華使館會將使館區域內監測到的PM2.5數值發布到互聯網上,2011年12月04日,美國駐華使館監測到的空氣質量指數超過了最高值500,再次爆表。 北京PM2.5超標事件曾有網友根據信息公開原則,要求北京市環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下圖是現代醫學對人體在不同PM2.5濃度下的行為的警告。雖然成年人出于生計的需要即便是污染最嚴重的天氣里也不得不正常工作、外出,但是對于老人、幼童這類外出活動時間可控,且自身抵抗力極差的人群,不妨收藏備用。 下圖是現代醫學對人體在不同PM2.5濃度下的行為的警告。雖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精講課件世界PM2.5分布圖世界PM2.5分布圖大氣中的PM以及對人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