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和方法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和方法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和方法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和方法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和方法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第1頁 在高考歷史中,選擇題分值比重占到全卷總分近半(48分)。從選擇題在整個試卷中所占比重來看,選擇題解答準確性,決定了整份試卷總成績,選擇題位置普通處于試卷前半部分,選擇題解答是否順利且時間花費多寡,直接影響了考生解答后續題目情緒與考試總體時間分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選擇題成敗直接關系歷史考試成敗??梢?,提升選擇題解答技巧對提升整個試卷考試成績是非常主要。對于高考歷史來講,選擇題解答技巧,除了平時多練以外,還必須分析、把握其題型特點,研究其內在規律,做到胸有成竹。 第2頁 選擇題答題技巧與方法(一)答好選擇題應具備原因扎實基礎知識較強歸納與提煉材料能力正確利用歷史唯物

2、與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新史觀(文明史觀、近當代化史觀、全球化史觀、社會史觀) 較強文言文閱讀能力 較強心理素質 較強分析比較能力很好運氣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3頁扎實基礎知識(1)微觀上:熟知歷史史實 (時間、背景、過程、內容、結果、評價) (2)宏觀上:熟知教材三級或四級結構 (章、節、目、點)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4頁歷史教學中慣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促進或妨礙作用。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3、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應社會存在。4、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根本動力。5、必定性和偶然性。6、主要和次要關系。7、階級觀點。8、人民群眾創

3、造歷史及個人(英雄人物)作用。9、現象和本質關系。10、辯證(一分為二、片面和全方面)觀點。11、矛盾觀點。12、發展觀點。第5頁 選擇題答題技巧與方法(二)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選擇題組成題干部分備選項部分技巧方法,錦上添花第6頁1. 三審題干 明確題目要求 選擇題答題技巧與方法 一審:限制詞明確考查范圍(時間限制、地點(或國別)、領域(包含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思想等)、人物限制等) 二審:中心詞明確考查內容與主旨 三審:求答詞明確考查意圖技巧方法,錦上添花第7頁【三審題干 例1】(全國卷)技巧方法,錦上添花 1950年,法國提出歐洲應該超越國家藩籬聯合起來。這一提議得到聯邦德國等國家支持,

4、但英國等一些國家反對成立超國家機構,只有法、德、意等六國實現了聯合。六國率先實現聯合直接原因是這些國家 A. 屢遭戰爭重創 B. 社會制度相同 C. 發展水平相同 D. 歷史上關系緊密A第8頁【三審題干 例2】 (江蘇卷)右圖是一本連環畫封面,該書講述了孫家莊農民孫志剛故事,圖中“社”指是A.農業生產合作組織B.公私合營生產組織C.人民公社生產組織D.包產到組生產組織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技巧方法,錦上添花A第9頁 2. 三辨備選項確定最終答案 選擇題答題技巧與方法一辨:是否符合歷史史實;觀點是否正確二辨:是否符合題干內容;(與材料無關或與材料主旨相左排除)三辨:是否與題干要求有

5、必定邏輯聯絡。(比較選擇與材料聯絡緊密與材料主旨最相符答案)技巧方法,錦上添花第10頁【三辨選項 例1】 (全國卷) 據統計,1992年全國辭去公職經商者達12萬人,未辭職而以各種方式投身商海者超出1000萬人,這種現象被稱為“下海潮”。這反應了A市場經濟改革成為社會共識 B各種經濟成份開始共同發展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方面展開 D計劃經濟開始轉向市場經濟不符合史實技巧方法,錦上添花A第11頁年代1950年1960年1970年1973年與日本貿易+24+20-159-194與西歐國家貿易+20+107-58-178【三辨選項 例2】 (1月寧波市高三調研22題)美國進出口貿易情況表(單位:億美元

6、)(注:“+”為順差,“-”為逆差)以下選項中,對該表格作出正確解讀是( )A1950年美國與日本貿易總額超出了與西歐貿易總額B1960年美國與西歐間貿易順差加大和歐共體成立相關C1970年美、日貿易逆差加大與日本實施“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相關D1973年美國對日本、西歐貿易逆差擴大說明美國經濟瓦解C第12頁【三辨選項 例3】 (綱領全國卷)清帝雍正朱批諭旨說:“山右(今山西)大約商賈居首,其次者猶肯力農,再次者謀入營伍,最下者方令讀書。聯所悉知,習俗殊可笑?!边@反應出當地A商人政治地位已經躍居首位 B學而優 則仕傳統已被拋棄C重農抑商政策并沒有得到實施D傳統觀念因追求財富而改變技巧方法,錦上

7、添花D返回第13頁【三辨選項 例4】 (綱領全國卷) 194月,列寧依據當初俄國政局特點。不贊成 馬上推翻暫時政府,主張首先爭取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然后再把小資產階級政黨排除出蘇維埃,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列寧提出這一主張主要依據是A存在著兩個政權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戰還未結束C紅軍取得了國內戰爭勝利 D尼古拉二世已經宣告退位A第14頁3、六定位意識 貫通審題干、辨選項全過程 選擇題答題技巧與方法 時間定位 概念定位教材定位 理論定位關鍵詞定位 吻合度定位技巧方法,錦上添花第15頁【六定位選項 例1】 (綱領全國卷) 1931年初,紅首先軍開始偵察國民黨軍隊無線電 通訊。1932年,紅軍破譯了國民黨軍

8、隊無線電通訊密碼,這一成功A確保了紅軍對敵處于軍事優勢地位B為紅軍取得戰場主動權創造了條件C加強了革命依據地間協調作戰能力D有利于紅軍實現戰略方針轉變技巧方法,錦上添花B第16頁【六定位選項 例2】 (綱領全國卷) 1980年12月,我國頒發了改革開放后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這表明A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開始改變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方面展開C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開始實施 D單一全部制經濟結構已被突破技巧方法,錦上添花D第17頁(三)高考選擇題命題慣用技術1常見類型: 概念類 組合類 排序類 比較類 否定類 因果類 推理類 最正確類 素養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18頁2、備選項慣用干擾方式(三)

9、高考選擇題命題慣用技術張冠李戴 添枝加葉 偷梁換柱因果倒置 主次顛倒 以偏概全 答非所問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19頁 【素養類 例1】 (福建卷) 說文解字釋讀為:“大冊也?!苯袢苏J為似 手捧冊置于架上。該釋讀與以下統計文字信息材料相關是A甲骨 B絲帛 C竹木簡 D石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C第20頁【素養類 例2】 (綱領全國卷) (秦漢而后,官府下層文職人員俗稱“刀筆吏”,這一稱 謂起因于秦漢時期這類人員A工作器具 B工作內容 C工作職責 D工作性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A第21頁【圖表類 例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圖5為世界貿易中國家和地區所占份額示意圖。它反應A關貿總協定維持了世界貿易秩序基本穩

10、定B率先進行新技術革命國家貿易量增加C20世紀世界經濟重心轉移趨勢D多極化趨勢取代了冷戰時期世界格局C第22頁【圖表類 例2】(福建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政府解散財閥,資本占 有結構出現顯著改變。表2為日本不一樣全部者股票分布情況(%)。對其解讀有誤是A政府實施自由放任經濟政策 B股票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有所提升C金融機關影響力逐步增強 D個人持股百分比逐步降低 全部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機關法人金融機關其它國內法人外國法人個人其它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A第23頁表述型 表述型選擇題是選擇題中輕易設計且

11、出現頻率較高一個題型,它要求考生按照題中提供選項選出應該必定一項。此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知識再認識能力。按照題干表述類型主要有兩種。(1)表現型 關鍵詞有“表現在”,“表達了”;(2)評價型 關鍵詞有“表明”、反應了、說明了;第24頁【表述型 例1】(浙江卷)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報一則某商行售賣“外國雜貨”廣告云:新到什錦餅干、酸果、洋醋、呂宋煙、白蘭地、小面鏡仔、東洋竹籃仔等。這反應出A社會經濟結構變動 B國人辦報事業發展C物質生活時尚改變 D百姓衣食住行西化C第25頁【表述型 例2】(福建卷)15世紀學者奇諾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在佛羅倫薩)幾乎全部以前消失自由科目,如詩歌、雄辯

12、術、繪畫、建筑、雕塑、音樂都復活了?!边@反應了在該地A希臘羅馬文化開始興起 B人文精神得到傳承C宗教改革思想開始轉播 D啟蒙思想影響巨大B第26頁【組合型 例1】 (浙江卷)康熙南巡時親赴曲阜,在盛大盛大祭孔儀式后,聽孔子后代孔尚任講儒家經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國子監博士。這些舉動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 著力提升滿族文化延攬漢族文士 努力緩解民族矛盾 A B C DB第27頁【組合型 例2】 (四川卷)王安石在河北民詩中寫道,邊境百姓“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感嘆他們生不逢時,“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這些詩句表現了作者對冗兵冗官不滿 對田園生活贊美對唐代治世向往 對北宋孱弱

13、無奈 A B C DD第28頁(四)高考題中關鍵字詞相關解讀決定、已經、開始、最終、完全、主要、根源、一定、根本、主觀、客觀、直接第29頁(新課標全國卷)漢武帝設置十三州刺史以監察地方,并將豪強大族“田宅逾制”作為主要監察內容,各地財產達300萬錢豪族被遷到長安附近集中居住。這表明:A政權政治與經濟支柱是豪強大族 B政治權 力與經濟勢力出現嚴重分離C抑制豪強是緩解土地吞并主要辦法 D經濟伎倆是鞏固專制集權主要方式C第30頁(新課標全國卷) 梁啟超在敘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展時說:“專制權稍微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吞并,吞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睆闹袊糯鷼v史整體來

14、看,這一敘述中能夠確認是A君主專制是維系統一主要條件 B分裂動蕩是專制權力產生前提C專制程度伴隨歷史進程而不停加強 D武力奪取政權是專制制度基礎C第31頁(五)高考題中逆向設題趨勢(新課標全國卷) 1928年中共六大經過政治議決案指出:各省自發農民游擊戰爭,只有和“無產階級城市新革命高潮相聯結起來”,才可能變成“全國勝利民眾暴亂出發點”。這反應該初中共中央 A主張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 B堅持以城市為中心革命模式 C重視農民戰爭與城市暴亂結合 D認為農民階級是取得革命勝利主導B第32頁【因果倒置類 例1】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組成城邦公民理想人數應以5 040人為上限,因為這個數字是個人能認

15、識并充分交流極限。關于他這一想法,以下說法不正確是()A.造就了古希臘城邦小國寡民特點 B.既表達了對雅典民主標準認可,又表達了對雅典民主情況不滿 C.反應了古希臘公民強烈參政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D.與我國道家思想有一些類似之處 A返回第33頁【以偏概全類 例1】(全國) 清前期望江南百調唱道:“揚州好,僑寓半官場,購置園亭賓亦主,經營鹽、典仕而商,富貴不歸鄉。材料反應了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業發展改變社會風氣C. 地方商業均由官員經營 D. 政府摒棄傳統抑商政策返回B第34頁法則1選擇題不宜再細分題型。選擇題是高考試題一個最基本題型。它由題干和選項兩部分組成。在一些教輔類圖書和教

16、學期刊指導解題方法文章中,往往把選擇題細分為若干種類型。有分為文字型選擇題、圖片型選擇題、數據圖表型選擇題、組合型選擇題等;有分為概念型、因果型、評價型、比較型、逆向型,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些人總結出每種題型答題模版。作為研究,或許有點價值,作為考場實戰,則毫無意義。試問,在答題時間極為擔心考場上,有誰在做選擇題時,先按照題型特點把試題進行題型歸類,然后再按照題目標歸類方法去審題?考試時間根本不允許這么做。所以,把選擇題分類方法,不是一個明智方法。第35頁高中歷史選擇題答題標準第36頁法則2先審題干,再審選項;先排除錯誤,后確定正確;先排除輕易選項,再辨析疑難選項。選擇題皆由題干和選項兩部分

17、組成,題干在前,選項在后,這是固定不變形式。從前到后,這是人們普通習慣規律。所以,做選擇題也要從前到后,先看題干,后審選項。先看題干,首先要感知試題考查哪個知識點,哪一問題角度。只有先把題干題意審清了,才能深入去辨析選項,看哪個選項符合題干要求。反之,則會浪費寶貴審題時間。排除法是選擇題審題最慣用方法,也能夠說是首用方法。先把顯著錯誤選項排除掉,再深入辨析其它選項。先排除輕易,最終辨析難,這是通常做法。這么做能夠節約審題時間,降低干擾項,集中注意力,方便最終確定正確選項。第37頁法則3審題干首要抓時空點、知識點和考查角度等信息。選擇題題干中普通都隱含時空點(如歷史時代、國家、地域)、知識點(如

18、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歷史概念)、考查角度、方向(如因果、性質、特點、影響)等關鍵信息。審題時,首先要把這些最基本信息搞清楚,這些信息往往是確定正確選項必要條件。第38頁法則4題干中出現否定詞時要向相反方向定答案(逆向思維)。例(四川高考)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關于該法表述,錯誤是 A.它是古羅馬習慣法匯編B.它限制了貴族權力C.它是當初羅馬社會寫照D.它不屬于羅馬公民法方法例析此題題干用語“表述錯誤是”為否定型用語,要用逆向思維確定答案。公民法是羅馬共和國時期適合用于羅馬公民法律,十二銅表法屬于公民法,故D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答案方法例析第39頁法則5史實敘述錯誤或

19、支持錯誤敘述選項,往往是錯誤選項(逆向型除外)。例(全國高考)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典古文經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靡國內,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意在 A.揭露歷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論C.提倡變法維新 D.顛覆孔孟學說答案方法例析第40頁法則6選項敘述中理論觀點或歷史結論錯誤往往是錯誤選項(逆向型除外)。例(全國高考)古代儒家學者批評現實政治,往往稱頌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堯、舜一樣圣明。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適應現實政治 B.反對進行社會變革C.理想化政治訴求 D.以復古為政治目標答案方法例析第41頁法則7利用直覺判斷,憑一個確定性依據即可確定正確選項。例(全國高考)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 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B.義和團運動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 D.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題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