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彩陶藝術 (2)講稿_第1頁
中國古代彩陶藝術 (2)講稿_第2頁
中國古代彩陶藝術 (2)講稿_第3頁
中國古代彩陶藝術 (2)講稿_第4頁
中國古代彩陶藝術 (2)講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中國古代彩陶藝術 (2)第1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世界陶瓷藝術的發展史可以分為兩大源頭和三大體系。兩大源頭:一是中國,二是西亞。世界各地大多數新石器遺址都有陶器出土。他們都經歷了從土陶、彩陶、黑陶或紅陶向釉陶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人類物質和精神同步發展的“陶器時代”第2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土 陶紅 陶彩 陶釉 陶第3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兵馬俑第4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China”漢語意思中國、瓷器、陶器、陶瓷中國是陶瓷的故鄉第5頁,共40頁,2022年

2、,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陶器與瓷器的區別 材料 溫度 釉 聲音 硬度 光澤 陶器 黏土 700度-900度 上低溫釉 雄渾 質地軟 吸收光線 或不上釉 吸水 瓷器 高嶺土 1200度以上 上高溫釉 清脆 質地硬 反光強 不吸水 半透明 第6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陶器的產生 陶器的出現和火的發明與使用有著密切關系,大約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實踐過程中就利用泥土和水混合捏制各種造型,然后曬干,燒烤后就成了陶器,陶器的出現,是原始人階段結束,新石器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原始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品,人類在長期實踐中對陶器進行了裝飾,以便形成后來的陶器,是

3、實用和審美的有機結合。第7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通過火的作用,改變一種物質的物理性質的創造性勞動。它的發明和制陶業的興起,不僅加速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使人類烹煮熟食、改善生活更加方便,提高了人類生活質量,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總之,陶器的出現是人類發明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第8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彩 陶 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標志,是指新石器時代彩繪陶器的總稱,在燒制前用紅黑礦物質作色料,在陶胎上繪各種裝飾紋樣,燒后洗刷不脫落。第9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

4、點2分,星期四陶器的造型陶器的造型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1、汲水器:如漩渦紋尖底瓶;2、炊器:罐、鼎、鬲等;3、飲器:杯、角、觚(gu)、鬶(gui)等;4、食器:碗、缽盤等;5、盛貯器:壺、罐、甕、瓶、樽、缸等。第10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各種造型的彩陶 彩陶鬲 雙大耳罐 彩陶筒形瓶 彩陶甕 彩陶罐 彩陶碗第11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中國彩陶圖案的兩大特點一、彩陶圖案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與中國文化觀念的演進同步。二、彩陶圖案的結構特點與中國美學的基本法則相合。第12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各種紋樣

5、的彩陶 花瓣紋 漩渦紋 人面魚紋 幾何紋 蛙紋 舞蹈紋第13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年代距今約7000年-5000年,持續時間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 仰韶文化第14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仰韶文化主要有兩種類型“半坡型”以西安半坡村和臨潼姜寨遺址為代表;“廟底溝型”以河南陜縣廟底溝和和陜西華縣泉護村遺址為代表。第15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人面魚紋彩陶盆1955年中

6、國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泥質紅陶燒成,盆內壁畫人面紋和魚紋各兩個,相間排列,題材新穎,形象生動,反映了半坡類型彩陶常以魚紋裝飾陶器的特點。第16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彩陶船型壺陜西省寶雞市北首嶺出土,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設計以船為形,腹兩面以褐黑色彩繪出網紋,似反映當時人們駕船撒網捕魚的生活,是半坡類型彩陶中的藝術珍品。第17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鸛鳥和魚分別是原始社會兩個部落的圖騰崇拜,它們代表兩個氏族部落的兼并;石斧象征的是權利。鸛鳥和魚面對石斧,寓意先民對勞動生活的特殊審美氣質。彩陶鸛鳥石斧甕 新石器時代 廟底溝型

7、第18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現藏甘肅省博物館。腹部兩側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處用黑彩繪一條鯢魚,生動可愛。,反映了遠古人類對生活觀察的細致和藝術再現水平的高超。彩陶鯢魚紋瓶 新石器時代 廟底溝型第19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于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于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第20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馬家窯文化可分三種類型“馬家窯型”以甘肅臨洮縣馬家窯遺址為代表;“半山型”

8、以甘肅廣通半山遺址為代表;“馬廠型”以青海樂都縣馬廠沿遺址為代表。第21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彩陶舞蹈紋盆舞蹈畫面簡潔,線條明快,筆法酣暢。透過靜止的畫面,仍能讓今人感受到遠古的舞蹈藝術家擊節踏歌、肢體扭動時強烈的節奏感的特點。馬家窯型第22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實用功能:裝水的容器。瓶口小,攜帶時,水不容易溢出來,尖底可以直接插入松軟的土中,以防傾斜使水外溢,兩側穿繩的耳,注滿水可以用繩子提出水面。審美功能:采用漩渦紋圖案,以漩渦為中心,用點、線、面結合,具有奔放的美感。 彩陶漩渦紋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

9、 馬家窯類型第23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雙耳高頸侈口帶流罐 馬家窯文化第24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網紋彩陶束腰罐 馬家窯文化第25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現藏甘肅省博物館,是儲谷的器具,造型圓渾,飽滿,口內側有弧線紋,外側為鋸齒形裝飾,肩部為菱形連續紋樣,猶如一個華麗的大披肩,正面俯視是以瓶口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適合紋樣。 彩陶甕 新石器時代 半山類型 第26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彩陶壺 新石器時代 半山類型第27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

10、,星期四雙耳高頸侈口帶流罐 半山類型第28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彩陶蛙紋甕 新石器時代 馬廠類型變形蛙紋作為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上常見的裝飾紋樣之一,體現了遠古人們對于繁衍生殖的渴望。青蛙產下許多卵,孵出許多蝌蚪,正是繁衍旺盛的象征。第29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單耳帶流罐 新石器時代 馬廠類型第30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龍山文化龍山文化,亦稱黑陶文化,于1928年在山東歷城縣龍山鎮城子崖發現。距今約43503950年,盡管其包括有黑、灰、白、紅等多種陶器,但最為突出的是黑陶,尤以薄而光亮的黑

11、色“蛋殼陶”為代表。第31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黑陶蛋殼杯 制酒器,出土于山東日照,藏于山東博物館,屬于新石器晚期的陶器,特點:胎體較薄,胎質細膩,漆黑光亮,從造型上看顯的高貴、典雅。 第32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白陶 白陶器的燒造在商代為鼎盛時期,基本上都是手制,到了西周,由于印紋硬陶器較多燒制與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燒造了。 第33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白陶鬶這是煮食的飲具,猶如昂首搖尾的動物,采用三條腿具有穩定性,口部便于倒物,尾巴易拿,整個陶器有挺拔的氣勢。 第34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 中國彩陶器型豐富、形制各異,且每一文化時期的器型,即使屬于同一類型,也有著繁多的變通和細微的差異,可以說千變萬化、千差萬別。但如果忽略其細部特征,從總的發展趨向上看,整個器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向多元、由隨意向和諧發展的。第35頁,共40頁,2022年,5月20日,16點2分,星期四陶器的制作與裝飾制胎(手工、模型注漿)曬干 裝飾(刻、繪、上釉)燒 第36頁,共40頁,2022年,5月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