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2023學年九上化學期中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過濾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連接儀器D振蕩試管2人體缺乏下列哪種元素會引起甲狀腺疾病A鈣B鐵C鋅D碘321世紀是鈦的世紀。利用鈦白粉(TiO2)生產海綿鈦(Ti)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工藝流程所使用的原料
2、中,TiO2屬于氧化物B反應可獲得海綿鈦,化學方程式為TiCl4+2MgTi+2MgCl2C該工藝流程中,氯氣和鎂可以循環(huán)使用D分解MgCl2的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4 “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對于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說法不正確的是現(xiàn)象或事實解釋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斷的運動B氧氣和臭氧(O3)性質不完全相同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C物質熱脹冷縮分子間隔隨溫度改變而改變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蔗糖分子被分解了AABBCCDD5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存在于許多酒以及菠蘿、香蕉等果品中。白酒中主要成分乙醇與少量存在的乙酸緩慢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使白酒帶香味,這也是陳釀越陳
3、越珍貴的原因。下列關于乙酸乙酯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酸乙酯由14個原子構成B乙酸乙酯是一種氧化物C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8D乙酸乙酯中碳、氧、氫元素質量比為2:4:16下列圖標表示“禁止吸煙”的是()ABCD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節(jié)約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澆花B用洗過衣服的水沖馬桶C隔夜的白開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時暫時關閉水龍頭8下列描述不屬于物理性質的是A銅是紫紅色固體B酒精易揮發(fā)C木炭有可燃性D水在4時密度最大92019年9月29日,中國女排榮獲女排世界杯冠軍,女排隊員在平時都經歷了艱苦的訓練,在劇烈運動時肌肉里產生乳酸()會導致肌肉酸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乳酸中碳、氫、氧元素
4、個數(shù)之比為1:2:1B個乳酸分子中含有12個原子C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構成的D乳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10人類認識化學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物質的出現(xiàn)過程正確的順序是()火 青銅器 火藥 納米材料ABCD11葡萄糖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供能物質,其化學式為C6H12O6,下列有關葡萄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糖屬于氧化物B葡萄糖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C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40%D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12一個氧分子質量(單位:克)的計算表達式為( )ABCD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地窖內的氣體成分主要是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為了測定各氣
5、體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進行如下實驗:第次實驗: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后,按如圖裝置連接和裝入試劑;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至液體B 全部滴下后關閉活塞;一段時間后,白磷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待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有水倒吸入試劑瓶中。第次實驗:更換A 、B 試劑,按第次實驗步驟,重新進行一次實驗。(實驗說明)(1)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石灰水且放熱,假設化學反應中涉及的氣體都能被充分吸收或消耗,且不考慮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2)兩次實驗的A 、B 試劑和水倒吸入試劑瓶的體積分別如下:試劑A試劑B 倒吸水的體積第次實驗水濃硫酸24mL第次實驗生石灰水44mL(實驗分析)(1)濃硫酸滴入水中_(吸
6、收或放出)熱量:(2)氣體樣品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_,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是_。(3)下列能正確反映在第次實驗中,從“液體B 滴入試劑瓶”至“打開止水夾前”的試劑瓶內壓強變化的圖示是_14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雙氧水(過氧化氫溶液),通常情況下均為無色液體。在化學實驗開放日,實驗小組的同學用下面的方法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無色液體,請?zhí)顚懹嘘P內容: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取少量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加入A、B兩個試管中;(1)_A試管中(2)_B試管中試管中有氣泡產生A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3):_;B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4):_。(5)B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_。(6)
7、如何驗證B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寫出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_15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儀器。請根據(jù)要求填空:(1)寫出的儀器名稱_。(2)小紅同學用高錳酸鉀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氣,除玻璃片外,應選擇上圖中的儀器除、外還需要儀器_(填序號,下同)其化學符號表達式為_。(3)實驗時該裝置的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目的是_。(4)小龍同學用(2)中收集好的氧氣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發(fā)現(xiàn)鐵絲并未燃燒,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A 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前集氣瓶未裝滿水B 鐵絲表面有銹C 鐵絲上未系火柴D 沒有在瓶底鋪一層沙或放少量的水E 導氣管口一出現(xiàn)氣泡就開始收集(5)小龍同學改進了實驗操作,實驗成
8、功。鐵絲燃燒的符號表達式是_,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6)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yōu)闇y定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的體積,應選用下圖裝置_(填編號)來收集并測氧氣體積。(7)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的優(yōu)點是_,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_。16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趙敏采用了如圖所示裝置: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容器中留有25mL空氣(不考慮玻璃管內氣體的體積),給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的銅絲在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加熱,待冷卻后,將氣體推至一個注射器內,觀察密閉裝置內空氣體積的變化。(資料)銅絲在加熱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
9、(1)在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_。(2)寫出該實驗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3)趙敏測得實驗結果如下:反應前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反應后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25mL21mL由此數(shù)據(jù)可以推算出她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_21%(填“”“”或“”)。造成該實驗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序號,多選)裝置氣密性差讀數(shù)時沒有冷卻至室溫加入銅絲量太少加入銅絲量太多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維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1)維生素C中含有_種元素(填數(shù)字)(2)維生素c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3)維生素c中氧元素
10、的質量分數(shù)為_(4)_克碳酸鈣中與44克維生素c中含等質量的碳元素。18如圖為某高鈣片的外包裝藥品部份說明,請仔細觀察、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1)維生素D種類較多,其中維生素D2的化學式為C28H44O,試計算維生素D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維生素D2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_。(2)根據(jù)你對補鈣產品的調查和已有的化學知識,這里的“鈣”指_(填字母)。A原子 B分子 C單質 D元素(3)以下分別是是鎂原子和鈣原子的微觀結構示意圖鎂元素與鈣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_,試寫出鈣離子的微觀結構示意圖_。(4)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鈣不大于0.1g)來補充等
11、量的鈣,每天至少需要喝_mL牛奶。(寫出計算過程)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2分)19(6分)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的是_,表示的是_。(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填序號)。A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氣混合而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3)如圖是氟、鈉、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shù)值是_。氟和氯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_相同。鈉和氯兩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它們原子中的_不同。由氟元素和鈉元素組成
12、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B【解析】A、過濾需用玻璃棒引流,錯誤。B、檢查裝置氣密性,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正確。C、應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應把橡皮塞慢慢轉動進入容器口。錯誤。D、振蕩試管時,振蕩試管中的液體的正確方法是手指拿住試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擺動。錯誤。故選B。2、D【解析】試題分析:A缺鈣:兒童時一定佝僂病;老年人易得骨質疏松癥;B缺鐵易患缺鐵性貧血;C缺鋅則生長發(fā)育遲緩;D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狀腺腫;故選D考點: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3、D【解析】A、氧化物的定義,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元
13、素為氧的化合物為氧化物,所以該工藝流程所使用的原料中,TiO2屬于氧化物,故A正確;B、四氯化鈦和鎂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鈦和氯化鎂,化學方程式為:TiCl4+2MgTi+2MgCl2,故B正確;C、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質可以循環(huán)使用,所以該工藝流程中,氯氣和鎂可以循環(huán)使用,故C正確;D、分解MgCl2的過程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故D錯誤。故選:D。4、D【解析】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詳解】A、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運動到鼻孔,是分子在不斷運動的緣故,故A正確;B、氧氣是由氧氣分子構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構成的,氧氣和臭氧(O3)性質不完全相同,是由于構成物
14、質的分子不同,故B正確;C、物質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而不是大小)隨著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故C正確;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蔗糖分子在不斷運動的緣故,故D不正確。故選D。【點睛】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5、C【解析】A、根據(jù)乙酸乙酯的化學式進行分析,乙酸乙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或一個乙酸乙酯分子由14個原子構成;故A說法錯誤;B、根據(jù)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乙酸乙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故B說法錯誤;C、根據(jù)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可得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4+18+162=
15、88;故C說法正確;D、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可得乙酸乙酯中碳、氧、氫元素質量比為(124):(18):(162)=6:1:4;故D說法錯誤;故選:C。6、A【解析】A是禁止吸煙圖標; B是禁止放易燃物圖標; C是禁止煙火圖標; D是禁止燃放鞭炮圖標。故選A。7、C【解析】A、用淘米水澆花可以節(jié)約用水,故A正確; B、用洗過衣服的水沖馬桶可以節(jié)約用水,故B正確; C、隔夜的白開水直接倒掉不利于節(jié)約用水,故C錯誤; D、洗手打肥皂時暫時關閉水龍頭可以節(jié)約用水,故D正確,故選C。8、C【解析】A、銅是紫紅色固體,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錯誤;
16、B、酒精易揮發(fā),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錯誤;C、木炭有可燃性,是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正確;D、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錯誤。故選C。點睛: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9、A【解析】A、根據(jù)乳酸()化學式可知,乳酸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2:1,元素只講種類,不論個數(shù),故A錯誤;B、1個乳酸分子是由3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的,則一個乳酸分子共含有12個原子,故B正確;C、根據(jù)乳酸()化學式可知,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構成的,故C正確
17、;D、乳酸的相對分子質量=123+16+163=90,故D正確。故選A。10、A【解析】人類已有幾十萬年的利用火的歷史;我國在商代就能制造精美的青銅器;火藥最早應用的是我國發(fā)明的黑火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納米材料是現(xiàn)代科學家們研究的一種新型材料,則上述物質的出現(xiàn)過程正確的順序是。故選A。11、D【解析】A、葡萄糖是由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葡萄糖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12):(166)1:2:1,故錯誤;C、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不是40%,不符合題意;D、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6+112+166=180,符合題意;故選D。12、D【解析
18、】根據(jù)摩爾質量和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進行解答。【詳解】氧分子的摩爾質量為32g/mol,即1mol氧分子質量為32g,1mol氧分子中約含有6.021023個氧分子,故一個氧分子的質量為。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摩爾質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掌握。其中要注意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準確值為NA,常說為約等于6.021023。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放出 12% 10% B 【解析】解:(1)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2)第次實驗中,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白磷燃燒消耗氧氣,倒吸入水的體積就是參見反應氧氣的體積,所以氣體樣品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12%;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
19、氧化鈣會跟二氧化碳反應,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10%;(3)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白磷燃燒使瓶內壓強不斷增大,直到氧氣消耗完,壓強最大,待冷卻至室溫,由于消耗了部分氧氣,比反應前的壓強略小,只有B項符合題意。14、分別向兩只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無氣泡產生 水 雙氧水 過氧化氫 水+氧氣 將帶火星木條移近B中氣體,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解析】(1)(4)實驗在常溫下進行,常溫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可以迅速分解出氧氣,而水不能發(fā)生分解;故加入二氧化錳后,有氣泡產生的液體為過氧化氫溶液,無現(xiàn)象的為水;(5)B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水+氧氣;(6)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
20、,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15、試管 KMnO4K2MnO4+MnO2+O2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試管 ABCE 化合反應 丙 環(huán)保 【解析】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詳解】(1)的儀器名稱是試管。(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用高錳酸鉀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氣,除玻璃片外,應選擇上圖中的儀器除、外還需要儀器,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KMnO4K2MnO4+MnO2+O2。(3)實驗時該裝置的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試管。(4)用(2)中收集好的氧氣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
21、驗,發(fā)現(xiàn)鐵絲并未燃燒,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前集氣瓶未裝滿水、鐵絲表面有銹、鐵絲上未系火柴、導氣管口一出現(xiàn)氣泡就開始收集,故選ABCE。(5)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反應符合多變一,故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6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的體積,氧氣密度比水小,氧氣從短管進,水從長管排出,故應選用下圖裝置丙來收集并測氧氣體積。(7)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的優(yōu)點是環(huán)保,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點睛】化合反應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氧氣密度比水小,用萬能瓶裝滿水收集氧氣,氧氣從短管進,水從長
22、管排出。16、使裝置中的氧氣完全反應 銅+氧氣氧化銅 【解析】(1)在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使裝置中的氧氣完全反應。故填:使裝置中的氧氣完全反應。(2)該實驗中銅在加熱條件下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銅+氧氣氧化銅。故填:銅+氧氣氧化銅。(3)趙敏測得實驗結果如下:由此數(shù)據(jù)可以推算出她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100%16%,小于21%,造成該實驗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氣密性差(空氣進入裝置)、讀數(shù)時沒有冷卻至室溫(導致剩余氣體體積偏高)、加入銅絲量太少(沒有使氧氣完全反應)。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3 54.5% 150 【解析】(1)根據(jù)維生素C化學式可知,維生素C中含有3種元素;(2)維生素C中氫、氧元素質量比為8:(166)=1:12;.(3)維生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金融戰(zhàn)略的證券考試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綜合復習資料及答案
- 廣東工業(yè)大學網絡機房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項目公開招標文件
- 行政管理師考試與職場發(fā)展的關系分析及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的效率提升策略試題及答案
- 廣電5G BOSS系統(tǒng)營業(yè)受理操作手冊
- 銀行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全景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病原體識別技術試題及答案
- 理解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的價值取向試題及答案
- 病原體分離培養(yǎng)問題試題及答案
- (完整)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
- 渠道施工課件
- Part1-2 Unit1 Travel 教案-【中職專用】高一英語精研課堂(高教版2021·基礎模塊2)
- 數(shù)字化時代的金融監(jiān)管
- 《瘋狂動物城》全本臺詞中英文對照
- 金融風險傳染性研究
- 成人體外心肺復蘇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
- 光伏電站事故處理規(guī)程
- 寵物共同撫養(yǎng)協(xié)議書范本
- 水源井工程施工方案
- (完整版)電路基礎選擇題10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