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操作規程_第1頁
自吸泵操作規程_第2頁
自吸泵操作規程_第3頁
自吸泵操作規程_第4頁
自吸泵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吸泵操作規程一、工作原理與結構說明該泵采用軸向回液的泵體結構。泵體山吸人室、儲液室、渦卷室、回液孔、氣 液分離室等組成,泵正常起動后,葉輪將吸人室所存的液體及吸人管路中的空氣一 起吸人,并在葉輪內得以完全混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液體夾帶著氣體向渦卷室 外緣流動,在葉輪的外緣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口色泡沫帶及高速旋轉液環。氣液混 合體通過擴散管進人氣液分離室。此時,III于流速突然降低,較輕的氣體從混合氣 液中被分離出來,氣體通過泵體吐出口繼續上升排出。脫氣后的液體回到儲液室, 并由回流孔再次進入葉輪,與葉輪內部從吸人管路中吸人的氣體再次混合,在高速 旋轉葉輪作用下,乂流向葉輪外緣隨著這個過程周而

2、復始地進行下去,吸人管 路中的空氣不斷減少,直到吸盡氣體,完成自吸過程,泵便投人正常作業。1聯軸器2泵軸3軸承4機械密封5軸承體6泵殼7出口座8進口 座9前密封環10葉輪11后蓋12檔水圈13加液孔14回液孔 二、開停車 注意事項:(-)起動前的準備及檢查丄作:1、檢查潤滑油油位。如果油位不足,需加潤滑油。2、檢查泵殼內的儲液是否高于葉輪的上邊緣,如若不足,可以從泵殼上的加液口處直接向泵體內注人儲液,不應在儲液不足的情況下啟動運轉,否則泵 不能正常工作,且易損壞機械密封。3、檢查泵的轉動部件是否有卡住磕碰現象。4、檢查泵體底腳及各聯結處螺母有無松動現象。5、檢查泵軸與電動機主軸的同軸度和平行度

3、。6、檢查進口管路是否漏氣,如有漏氣,必須設法排除。7、打開吸人管路的 閥門。(二)泵運行中注意事項:1、點動泵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可以正式啟動泵,緩慢打開出口閥觀察流量和 壓力是否達到要求;2、注意監控進口液位;3、觀察泵整體運行情況包括:A、填料、機械密封是否滲漏;(填料:滲漏量從)B、軸承溫度溫升不能超過40 度,最高溫度不能達到75度;C、泵體振動情況,管線振動情況;泵是否有雜音, 泵電流是否符合要求。4、日常維護A、每天定時檢查泵運行的平穩性,有無振動,注意運轉噪音的變化,軸承溫 度的變化,密封有無泄漏,潤滑油油位有無變化;B、每天定期檢查泵進出口壓 力,流量,溫度并做好記錄;C、電機

4、運行參數,并記錄;D、對于軸承初始運行1015小時,應更換新潤滑油;E、對備用泵應定期盤 車,并做記錄。(三)起動及操作:1、點動自吸泵,注意泵軸的轉向是否正確。2、注意轉動時有無不正常的聲響和振動。3、注意壓力表及真空表讀數,起動后當壓力表及真空表的讀數經過一段時間 的波動而指示穩定后,說明泵內已經上液,進人正常輸液作業。4、在泵進人正常 輸液作業前即自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泵內水溫升高情況,如果這個過程過長,泵 內水溫過高,則停泵檢查其原因。3、如果泵內液體溫度過高而引起自吸困難,那 么可以暫時停機,利用輸出管路中的液體倒流回泵內或向泵體上的加儲液口處直接 向泵內補充液體,使泵內液體降溫,然

5、后起動即可。6、泵在工作過程中如發生強烈振動和噪聲,有可能是泵發生汽蝕所致,汽蝕 產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進口管流速過大,二是吸程過高。流速過大時可調節出口 控制閥,升高壓力表讀數,在進口管路有堵塞時則應及時排除;吸程太高時可適當 降低泵的安裝高度。7、自吸泵在工作過程中因故停泵,需再起動時,出口控制閥應稍開(不要全 閉),這樣既有利于自吸過程中氣體從吐出口排出,乂能保證泵在較輕的負荷下啟 動。8、注意檢杳管路系統有無滲漏現象。(四)、停泵:1、首先必須關閉出口管路上的閥門。2、使泵停止轉動。3、在寒冷季節,應將泵體內的儲液和軸承體冷卻室內的水放空,以防凍裂機 件。三、潤滑系統1、作用:減少摩擦

6、,降低磨損,提高使用壽命。潤滑不好會造成很嚴重的后 果。2、系統組成:油箱,油封,視鏡,油杯,排氣孔,放油孔。3、維護要點:A、熟悉區域內設備的潤滑系統,所用油品。B、每日巡檢,檢查設備油位,有無泄漏。C、為設備加油時貫徹“五定”、三過濾”原則。五定即定人、定點、定時、定質、定量。三過濾即油桶、油壺、加油點。4、潤滑油選擇可參考下 表:GB溫度?運動粘度最低燃點?儲油室軸承箱粘度等級40? 50?N46 45 25 185 4065 5075N68 65 26 6570 75805正常運轉狀態下潤滑油更換周期按下表執行:溫度?更換周期儲油室軸承箱4065 5075 12 個月6570 75飛0

7、 6個月6、潤滑油的更換步驟及方法:A、停機;B、潤滑油排出孔下方放一托盤接油;C、取下螺塞,徹底排出潤滑油,擰上螺塞;D、將恒位油杯向后傾斜,通過軸承箱上的注油孔向軸承箱注油,直到恒位油杯的支管開始注入油為止。再將同一種油注入恒位油杯,將裝滿 油的油杯重新扣好。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恒位油杯內至少存在2/3的油量, 應經常檢查油杯供油情況并適時補充。7、漏油處理:按堵、封、弓I、接、修、焊、改、換八字方針。能封堵的就封堵,封堵不住就用管子引回去。引不回去用擋板、盒子接上,對損壞的零部件、閥 門、管子進行修理,不能修理就更換。對滲漏的細縫進行焊接,對設訃、制造缺陷 進行改造。四、故障及排除方法故障產

8、生原因排除方法1(泵殼內未加儲液或儲液不足1(加足儲液2(吸人管路漏氣2(檢查并排除漏氣現象水泵不出3(轉速太低3(調整轉速水4(吸程太高或吸人管路過長4(降低吸程或縮短吸人管路5(機械密封泄漏量過大5(修復或更換6(吸人管路氣體不能從出口排出6(使之排出1(底腳不穩1(加固2(泵軸彎曲2(更換或校正雜音和振3(汽蝕現象3(調整工況動較大4(軸承磨損嚴重4(更換3(進口管路內有雜物5(清除雜物6(泵與電動機兩者主軸不同心6(調整同軸度1(葉輪流道與吸人管被堵塞1(排除堵塞物出水量不2(葉輪或葉輪密封磨損嚴重2(更換口環足3(功率不足或轉速太低3(加足功率、調至額定轉速1(流量過大1(升高出口壓

9、力軸功率消2(轉速太高2(適當降低耗過大3(泵軸彎曲或葉輪卡碰3(更換或校正4(泵內流道堵塞或被卡住4(排除堵塞物 五、主要零部件的檢修1、軸承的檢修泵運行時如有振動首先解體檢查軸承的磨損和兒何形狀的變化。一般應檢修以 下內容。1)軸承的圓度,不能大于軸徑的千分之一,超標應該更換。2)軸徑表面粗糙 度應達到要求。3)用紅丹研磨軸徑和軸承的接觸面積不小于60, 90,表面不應有徑向或軸向 劃痕。4)軸承內外圈不應傾斜脫軌,應運轉靈活。5)滾珠軸承的外徑與軸承箱的內壁不能接觸。6)徑向負荷的滾動軸承外圈與軸承箱內壁接觸應采用H/h配合。7)外殼與軸 承應緊密接觸。2、聯軸器檢修小機泵聯軸器主要有剛

10、性聯軸器和齒形聯軸器。1)剛性聯軸器剛性聯軸器一般用在功率較小的離心泵上,檢修時首先拆下聯接螺栓和橡皮彈 性圈,對溫度不高的液體,兩聯器的平面間隙為2.2,4.2mm,溫度較高,應大于前 竄量的1. 55, 2. 05mm。聯軸器橡膠彈性圈比穿孔直徑應小0. 150. 35mmo同時拆裝 時一定要用專用工具,保持光潔,不允許有碰傷劃傷。2)齒形聯軸器齒形聯軸器撓性較好,有自動對中性能。檢修時一般按以下方法進行。(1)檢 查聯軸器齒面嚙合情況,其接觸面積沿齒高不小于50,沿齒寬不小70,齒面不 得有嚴重點蝕、磨損和裂紋。(2)聯軸器外齒圈全圓跳動不大于0. 03mm,端面圓跳動不大于0. 02mm。(3)若須拆下齒圈時,必須用專用工具,不可敲打,以免使軸彎曲或損傷。當回裝時,應 將齒圈加熱到200?左右再裝到軸上。外齒圈與軸的過盈量一般為0. 01, 0. 03mm(4)回裝中間接筒或其他部件時應按原有標記和數據裝配。(5)用力矩搬手均 勻地把螺栓擰緊。3、機械密封的檢修對機封檢修時應先用專用工具正確拆下機封的動、靜環,并檢查端面磨損情 況,凡是裝機封的泵的轉子,不管功率大小均應做動或靜平衡試驗。為保證密封面不泄漏,可在鉗工平臺上把動靜面壓緊,倒上水做滲漏試驗,如果 靜態水不漏,說明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