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案設計7篇_第1頁
《挑山工》教案設計7篇_第2頁
《挑山工》教案設計7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挑山工教案設計7篇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當代聞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課文記敘“我“登泰山時發覺挑山工登山的路程,雖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經過交談得知他們速度不慢的緣由在于用心登山,腳步踏實,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才能取得勝利。課文根據事情發生進展的挨次來寫。首先寫“我“登山時觀察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驚奇;其次寫“我”與一位挑山工交談,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緣由;最終寫下山后請人畫了一幅登山畫,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鼓勵自己不斷向前。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

2、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通過寫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話,從其登山中感受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的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從中受到啟發。 預習要求: 1、讀課文圈出不熟悉的字,查字典解決。 2、再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查字典理解。 3、課文讀通順后,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答復課后問題。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泰、衡、黝、咧、唄、哲、憨”7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積存下面的詞語:節奏、平衡、飽覽、誦讀、不解之謎、耽擱、哲理、意味深長、心悅誠服。 3、理解課文內容和文章說明的道理。了

3、解挑山工,感受其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學習課文通過寫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渲染、主題導入 從今日起我們學習新的單元快與慢。一提起快慢,教師就會想到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生說) 這節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與快慢有關的一篇課文:挑山工。 二、溝通資料,鏈接文本 課前布置同學們上網或通過其他的渠道搜集有關泰山和挑山工的資料,下面誰情愿向大家匯報一下。(生匯報) 三、初讀感知,自主質疑 1、讓學生帶著任務,充分地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翻開才智門,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記憶字形。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

4、2、組織溝通: (1)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假如覺得自己說不好,也可以說一說你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或讀懂了什么。 (2)小組爭論解疑釋惑。各小組選擇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預備在全班溝通。 (3)組織全班溝通,各小組匯報,師生共同提煉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可能會有如下幾個:“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折尺形路線,可速度為什么不比游人慢?課文最終一句里的“它”指什么?) 四、布置作業,熟讀延長 把課文多讀幾遍,直到能夠讀流利為止。 其次課時 一、復習導入: “開火車”讀課文。師生從正確、流利、朗讀習慣、技巧等方面進展評議。 二、以疑促讀,讀中感悟

5、1、按處理的次序出示上節課提煉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內容見前) 2、引導學生自己去發覺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各自默讀思索,然后填寫表格中概括差異的局部。 比照結果: (2)在小組內分析溝通,開展合作學習。 (3)全班溝通,統一熟悉。 設計思路:通過自學,學生熟悉到:游人輕裝上山走直線,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線。游人上山是玩賞,挑山工則是工作。 3、挑山工的速度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在挑山工的答復中,有一個問句:“你看,是不是這個理?”挑山工是怎樣理解“這個理”的呢?請同學們勾畫出挑山工說的話,反復朗讀,精讀細品,然后填寫表格中“比照結果”局部。 (1)放手讓學生自學。 (2)組織溝通評

6、議。 (3)通過朗讀,你覺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有一種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鼓舞學生讀出挑山工的精神。 4、組織學生爭論:課文最終一句話“由于我需要它”里面的“它”指的是什么? 三、再讀深思,學習表達 1、快速默讀課文,看看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人物品質的。 2、組織溝通,形成共識,指導習作。 四、情境交融,心靈互動 通過的介紹,我們熟悉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挑山工。他們身上具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認定目標,勇往直前的珍貴品質。假設有一天你有時機去登泰山,你會和挑山工進展一次怎樣的對話?(出示畫面與挑山工“面對面”) 五、賞讀品嘗,激發情感 同學們,在這篇

7、課文的學習馬上完畢之時,你覺得哪些內容是自己最喜愛的,請你富有激情地讀一讀,再說一說理由。假如你心里的想法一下子無法表達出來,那么就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行嗎?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二 設計理念 嘗試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引導學生體會思想感情,提高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力量,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與自信念,真正到達自主讀書的目的。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自讀與導讀結合,感知文章脈絡,凸現重難點 在新課初始,教師設計這樣的自學題讓學生閱讀、思索; 1倍鐐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生字、新詞。 2閉頁鎏羯焦陀穩聳竊躚登山的段落讀一讀,想一想,你的疑問與一樣嗎?并把你的疑問寫下來。 3鼻氚煙羯焦駁幕盎出來,

8、再仔細讀讀最終一段,想一想文章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終寫什么?全文表達挨次是什么? 4蔽惱掠心男愣斂歡的地方,請做上記號。 首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小組合作學習與溝通。在這個自讀與合作學習的平臺上,教師始終要關注、引導學生,使學生自學爭論能深入下去,重視個別輔導,準時發覺學生爭論中的焦點與難點問題。 二、直奔重點語段,品析語言文字,感悟文章事理 首先,采納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朗讀描寫挑山工與游人登山的語段,爭論并畫出挑山工與游人登山路線比照的簡易圖。在全班溝通時,選幾組進展展現,每組還要派一個代表講解該組的圖示、閱讀該段的體會。通過這樣的閱讀與再造想像的訓練,既幫忙學生理解、感悟語言,又為

9、學生口語表達訓練供應了時機。 其次,引導學生體會挑山工說的話。挑山工說了哪幾句樸實的話,你從這些話里體會到了什么? 方法一:教師重在啟發、引導學生學會在自讀、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體會句子的蘊涵的意思。 思索題設計:聯系上下文,領悟重點詞語,聯系平常生活實際談感想,用自疑解答等學習方式,體會挑山工的話中蘊涵的意思,想一想你從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方法二:請閱讀理解挑山工說的話,完成下面練習: (一)讀了挑山工的話,我們懂得了: 1庇穩說巧絞保之所以比挑山工,是由于。請找出文中寫游人“玩玩鬧鬧”,“總停下來”的語句讀一讀。 2碧羯焦巧街所以能,是由于。 (二)從挑山工與游人登山時的不同表現,我們悟到

10、了哪些道理?你能結合自己平常學習和生活的例子說說嗎? 練習(一)重點讓學生自學、朗讀感悟; 練習(二)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爭論,再反應,使人人都能有發言表現的時機,同時,努力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熟悉力量得到提高。 三、選擇性練習,深化獨特熟悉,拓展語言表達力量 依據學生不同水平和需要,教師設計不同的練習,讓學生從以下三題中選兩題完成。 練習: 1鼻肽惆鹽鬧兇釹不兜撓鋃握抄下來。 2比綣見到挑山工,你想對他說什么?請寫下來。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三 一、 教材分析 課文寫了我登泰山的時候看到挑山工努力登山的情景,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為什么他們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卻總不比游人慢,從他們身上感悟

11、到生活的真諦:認定目標,堅持不懈,一個勁地向上攀登,制服一個個困難,定能到達成功的頂峰。 二、 設計理念 在課堂上給學生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及學習語文的激情。 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 明白“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卻總不比游人慢”,理解“一個勁兒”背后的內涵感悟生活真諦。 四、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理解“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卻總不比游人慢”的緣由。 2、從外貌入手,以泰山為背景,游人為襯托,揣摩挑山工的語言,理解“一個勁兒”背后的內涵,感受挑山工的形象,感悟生活的真諦。 五、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初步感受“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形象 1、上節課我們學習

12、了挑山工這篇課文,同學們都提了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卻總不比游人慢”,其實這也是心中覺得驚奇的地方,那么這個問題挑山工又是怎么答復的呢?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2-6自然段,找到挑山工說的那番話。 2、出示挑山工說的話:“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樣,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并讀一讀。 3、從挑山工的這番話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預設一:游人是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 預設二:我感悟到了挑山工朝著一個目標堅持往前走的的精神。(課文哪個詞語寫出了挑山工堅持不懈往前走呢?) 4、板書

13、:一個勁兒 5、“一個勁兒”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文,不是漫無目的,腳踏實地)你有沒有一個勁兒地往前走或者一個勁兒做事情的時候? 6、學生依據生活閱歷自由說。 7、對!這就是一個勁兒,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二)從外貌入手,進一步理解“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形象 1、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挑山工是一個勁兒往前走的?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課文2-6自然段。 (剛剛教師看到同學們一個勁兒地在讀書,誰先來說說?) 2、學生匯報溝通 3、我們哪幾次遇到他的時候,他總是靜靜地超過我們?請同學到課文中找一找。 4、生:找到山腳下回馬嶺五松亭山頂(板書) 5、我在這些地方遇到的挑山工是怎樣的?

14、6、依據學生的答復板書: 矮個子 臉黑生生 眉毛很濃 雪白的牙齒 白土布褂子紅背心 黑黝黝的肌肉 7、生讀詞語 8、挑山工的外貌看起來好象和一般人不一樣,你能想象一下挑山工的生活,說說其中的緣由嗎? 9、對呀!這就是我遇到的一個勁兒往前的挑山工,他一年四季堅持不懈地挑著擔子這就是一個勁兒。 (三)從與游人的比照中,深刻感受“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形象 1、挑山工總是這樣一個勁兒地往前走,他與游人走得不一樣。 (出示練習) 當游人在 ,挑山工一個勁兒 。 當游人在 ,挑山工一個勁兒 。 當游人在 ,挑山工一個勁兒 。 2、他不是漫無目的地往前走,而是向著一個目標向前走,這就是一個勁兒。 (四)

15、從氣候變化與地形陡峭,提升“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形象 1、 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一個勁地往前走的是一條怎樣的路啊? 2、 學生說:陡直的,布滿荊棘的 3、泰山資料介紹 4、就是在這條陡直的好像沒有終點的山道上,身穿紅背心,被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的挑山工,一個勁地往前走,他們只是間或地走一兩天嗎? 5、學生找到句子“每天挑貨上山,干了近20年,一年四季,一天一個來回。” 6、是呀,一年四季,一天一個來回,當狂風撲打的時候,當驕陽似火的時候,當大雪紛飛的時候,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7、補充關于挑山工的資料 8、挑山工肩物,克制重重困難,朝泰山頂峰一步一步向上登攀,這就是一個勁兒。再讀句子

16、:“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樣,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 9、這就是我們在陡直的山道上遇到的挑山工,他們(讀描寫外貌的詞語),他們一個勁兒往前走。 (五)拓展寫話,總結升華“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形象。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四 一、目標: 1、教育: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肯定能到達目的的道理。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勉向上的精神。 2、教養: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讀書力量和質疑力量。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進展:

17、培育學生的想象、思維力量。 二、重難點:聯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三、教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四、預備:家庭作業(初讀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五、過程: (一)復習: 1、齊讀課題。 2、請用段意歸并法簡潔說說全文主要講什么? (二)學第三段。 1、教師邊指圖邊感情引入:是的,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好像沒有終點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始終掛在我的書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學生默讀,抓重點詞質疑,教師歸納具有深究性的問題。 這幅畫始終掛在我

18、的書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它指的是什么? 為什么我需要它? “始終”這個詞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為什么要把“由于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局部? 3、引出學習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聯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個問題:(小黑板出示三個問題)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 b、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 游人多? c、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學第一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用劃句子。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1)“他們肩上。.。.。.保持平衡。”用簡短的語句,形象地描畫出挑山工挑著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態的特

19、點) (2)“他們走的路線。.。.。.扁擔換一次肩。”(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 出示幾幅學生畫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辨別對錯。依據課文說理由。 2、教師小結:邊讀文字邊想象,動手畫圖,也是一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圖說話(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內化語言。 4、引讀: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5、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讀其次節,邊聽邊想,溝通。 6、過渡:對此,我覺得很驚奇。我的疑團是怎樣解開的?課文講了我 和一個挑山工4次相遇,經過了解,最終解開了不解之迷。 (四)學其次段 1、 快速默讀,我和挑山工在哪4個地方相遇?用( )括出。并且找出表現我們和挑

20、山工速度變化的句子,用劃出。 教師小結:這幾次相遇,每次都是開頭時我們很快超過了挑山工,但結果又總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們前面去了?這使我感到很驚異,所以走過去跟他交談,挑山工的哪些話解開了我的疑團,用劃出。 3、匯報后,請抓住重點詞提問題,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爭論、教師點撥) 學生提的問題(“任憑”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不像你們那么任憑,快樂怎么就怎么?為什么一步踩不實不行?“耽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耽擱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4、教師貼出寫有道理的字條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 持不懈地努力,就肯定能到達目的的。 并指

21、著小結: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實的話,好像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 (五)回頭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從泰山回來,我就畫了這樣的一幅畫,(指掛圖)這幅畫始終掛在我的書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2、出示幻燈(文章末句和學生質疑的3個問題) (1)“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什么?其次個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畢竟是什么?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師:體會到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奮勉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啟發,所以始終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讓這種精神時時刻刻鼓勵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師小結:邊讀邊思,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樣是重要的讀書方法。 3、“始終”在這里是什么

22、意思?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4、為什么要把“由于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局部?這樣處理起強調作用,強調什么? 5、教師:對,這種精神不但需要它,教師同樣需要它,同學們更加需要它。我們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肯定能到達目標的。(指著寫有道理的字條講) 6、教師指著“始終、由于我需要它”小結:圍繞寫作目的細心用詞造句。 (六)質疑。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用“耽擱、樸實”造句。 3、背誦第五自然段。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擱、哲理”等詞語。 2有

23、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對挑山工的話的理解。 2怎樣讓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醒課題 1我們巡游名山,經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板書課題) 2播放挑山工情景劇,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狀況。 二、預習課文 1讀讀課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

24、,想想“我”從中得到什么啟發。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讀、想想。 3學習生字新詞 三、溝通預習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請學生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同學間簡潔溝通各自的理解。 3溝通學習詞語的收獲。 (1)說出“貨、奏、超”三個字的部首。 (2)留意“衡、拘、耽”三個字的讀音。 (3)讀生字組詞。 (4)說說書寫中要留意的問題。 (5)組詞:溜()貨()奏()衡()誦()留()貿()泰()橫()頌()杖()肌()耽()誤()哲()仗()機()枕()娛()折() 4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25、 1指名朗讀本段。大家思索: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爭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板書“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樣登山?(先講挑山工的姿態再講排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折尺形的。板書“姿態”“路線”“折尺形”)從文中找出講挑山工姿態的話讀一讀。教師拿出折尺給學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擬折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折尺形比直線要長。 (3)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一是東西木碰在臺階上,二是還能節約些力氣。) (4)挑山工走折尺路線帶來什么困難?(路程比游人大約多一倍) 3學生輕聲閱讀本段,邊讀邊想排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為什么要這樣具體

26、地描寫挑山工的登山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連續讀課文。 五、學習其次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大家思索: (1)對什么感到驚奇? (2)“騰云駕霧”指什么? 2溝通。 (1)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 (2)指傳奇中利用法術乘著云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想。 (3)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挑山工教案設計 篇六 一、教材依據 人教版全日制聾校試驗教材第十五冊其次組第5課 二、設計思路 課文篇幅較長,文章構造比擬特別,因此,在經過反

27、復研讀教材,深刻體悟語言文字背后的溫度、重度和厚度,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后,我打算對教材進展合理剪裁,大膽取舍,實現長文短教的教學效果,使學生領悟文中蘊含的哲理。 三、教學目標 學問與力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與價值觀: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道理。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勉向上的精神。 2、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中蘊含的哲理。 四、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與話中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五、教學預備 折尺、挑山工視頻片段、閱讀卡片 六、教學流程 (一)結尾導入、設置疑問 1、利用談話導入,展現一幅

28、畫,讓學生認真觀看從這幅畫中得到了那些信息?并總結出挑山工的定義。 2、告知學生這幅畫就是作家馮驥才從泰山回來畫的一幅畫。引導學生專心讀最終一段。 3、利用多媒體出示文章最終一段。說:“這幅畫始終掛在我的書桌前,由于我需要它。”引導學生提出:需要的畢竟是什么呢?設置疑問,預留懸念,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板書:三:(7)歸來作畫 1 (二)求疑閱讀,探究文章 1、自讀文章第一段,思索:挑山工登山路線? (折尺形路線) 2、提問:什么是折尺形路線? 指名讀并觀看一段挑山工視頻片段,選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挑山工走的路線。 3、追問: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好處:會使扁擔前面的東西不遇到石階上,還可以

29、省些力氣。 缺點:會使路程加長,這樣登山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 (利用實物展現讓學生明白) 4、引導學生說一說文中一個驚奇的現象: 挑山工走的路程遠,速度慢,反而領先于游人。 板書:一:(1、2)走折尺形路線,但卻經常領先。 (三)再次探究,理解課文 1、帶著問題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思索:與同一位挑山工有幾次見面?在哪里見的?觀察挑山工正在干什么?學生分組合作。探究答復。 2、通過合作填寫表格引出的不解之謎。 (四)合作探究,抓住重點 1、教師帶著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分析挑山工的理兒。 2、引導學生理解你們與我們的走法 你們(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很任憑,快樂怎么就怎么。 我們(挑山

30、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擱工夫,得一個勁地往前走。 3、分析聽完挑山工的話后的反響,讓學生再次朗讀挑山工說的話并與學生合作探討挑山工話中蘊含的哲理。 4、教師總結 哲理:無論干什么事,都要向著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 板書:二(3、4、5、6)山中相遇,交談解謎。 (五)重現問題,領悟哲理 1、指導學生再次提出問題: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2、學生領悟到需要的是挑山工這種向著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精神。 (六)聯系生活,遷移運用 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悟并寫在閱讀卡片上。 2 (七)感情升華,贈送話語 教師贈送學生一段勵志的話。 (八)作業 結合文章內容,聯系自己實際寫一篇小作文。 挑山工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內容: 挑山工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挑山工登山,雖然身擔重物、走的路程比有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提醒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堅持不懈的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的做下去,就肯定能到達目的。 教學要求: 1、從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極頂這件事中,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著目標,腳踏實地,一個勁兒往前走,并學習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把段意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意味深長”、“騰云駕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