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理論知識點_第1頁
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理論知識點_第2頁
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理論知識點_第3頁
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理論知識點_第4頁
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理論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理論知識點行為與環境理論基本關系:1.人們要適應環境 2.社會環境影響個人行為社會環境和生物遺傳共同對人類行為產生影響4人類能夠改變社會環境 5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關系的非平衡性埃里克森的人類發展階段論嬰兒期: 沖突:基本信任還是基本不信任 0-1歲 任務:對周圍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 重要聯系人:照護者 美德:希望幼兒期: 沖突:自主還是羞怯與疑慮 1-3歲 任務:在懷疑和羞怯中發展獨立性 重要聯系人:父母美德:意志力兒童早期:沖突:主動還是內疚 3-6歲 任務:不斷嘗試新的事物,克服內疚, 建立自信心重要聯系人:家庭美德:目的兒童中期:沖突:勤奮還是自卑 6-12歲 任務:

2、學習重要的知識、技能和生存技巧, 勤奮感超越自卑感重要聯系人:學校和同伴美德:能力青少年期:沖突:同一性還是角色混亂12-20歲 任務:發展自我同一性(青少年期是自我發展的最關鍵環節)重要聯系人:朋輩群體 角色模式美德:忠貞成年早期:沖突:親密還是孤獨20-40歲 任務:對他人作出承諾,建立親密關系,而非與社會疏離,專注自我重要聯系人:愛人、伴侶或親 密朋友美德:愛成年中期:沖突:繁殖還是停滯40-65歲 任務:培養和指導下一代,生產與創造重要聯系人:家族、同事、社會規范美德:關懷成年晚(老年)期:沖突:自我整合還是絕望65歲以上 任務:回顧一生,坦然面對死亡,而非失望、沮喪,對死亡充滿恐懼重

3、要聯系人:所有人類美德:智慧皮亞杰的認知發展論感知運動期:0-2歲靠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世界。前運算期:2-7歲憑借語言和各種示意手段表征事物具體運算期:7-12歲 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論。形式運算期:12歲以上 能對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 進行邏輯運演原則:圖式、同化、順應認為:人類遺傳潛能與適當的環境刺激在兒童認知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是相當的。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前習俗水平:0-9歲 包括: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 和 相對功利取向階段習俗水平: 9-15歲 包括: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 和 遵守法規和秩序定向階段后習俗水平15歲以后 包括: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和 普遍性倫理準則階段

4、(原則水平)行為主義理論華生是創始人,他認為:心理的本質是行為,他否認遺傳的作用,強調甚至夸大環境和教育作用。斯金納認為:人的學習是否成立關鍵在于強化。當一個操作發生之后,緊接著呈現一個強化刺激時,那么這個操作的強度就增加。 社 會 學 習 理 論班杜拉認為:人類行為的習得或行為的形成.通過反應結果和通過榜樣的示范進行學習特點:1.強調行為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影響之間復雜相互作用的產物,強調認知過程對學習的影響,強調行為受認知的調節和自我調節。既承認直接經驗的學習,更強調觀察學習的重要性。注意到了三種強化因素(外部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對學習的影響,尤其強調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重要作用。根據班

5、杜拉的理論,青少年通過觀察歷程就能進行學習,并不需要個人親身體驗而直接受到獎懲。觀察學習的歷程包括:楷模的特質、觀察者的特質、模仿的結果。班杜拉認為,輔導與治療的最終目標是“自我規劃”,要使當事人達到自我規劃需要三個階段,分別是誘發改變、類化、維持。治療技術:1)實例楷模法2)認知楷模法3)激發自制力。 符 號 互 動 論美國社會學家H.G布魯默對符號互動理論作了系統梳理與總結主要觀點:1.心靈、自我和社會不是分離的結構,而是人際符號互動的過程。語言是心靈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機制。人通過語言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行為是個體在行動過程中自己“設計”的,并不是對外界刺激的機械反應。個體的行為受他自身對

6、情境定義的影響。 常 人 方 法 學認為:1、在日常生活中,即行動并不是按照事先規定的規則進行的,人們的行動具有權宜性。 2、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溝通和社會行動具有“索引性”,即共事者運用共同完成且不用申明的知識。 3.在日常實踐過程中,行動、說明和場境構成了復雜的整體,它們互為條件使實踐行動具有反思性。就是說,行動與環境是不斷地處于相互建構之中的,對人們行動的理解應該是對其實踐系統的理解。 弗 洛 伊 德 的 精 神 分 析 理 論 精 神 分 析 理 論口唇期0-1歲 2肛門期1-2歲 3.性器期3-5歲 4. 潛伏期 5.生殖期(青春期)一、人的心靈是由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核心)構成,潛意

7、識不僅包括趨力、防衛、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壓抑的事件與態度的記憶。二、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由內驅力和欲望組成,它遵循享樂原則。本我處于一種混沌狀態,它不會隨時間與經驗的改變而發生的改變。自我由本我由經驗中發展出來的,包括意識和前意識,所以自我具有管理人格體系的能力,它遵循現實原則,調節本我的欲望以及超我與外界的要求。超我由自我發展起來,包括意識和前意識,也包含部分潛意識。超我包括兩個層面:良心和理想。注意三者平衡,治療焦點放在對自我的強化上認為:當個人的本我欲望違反超我的原則時,自我就發出警告,內部出現無法接受的沖突。焦慮是一種痛苦的情緒體驗。防衛機制是為了消除不愉快情緒體驗所采取

8、的自我調適方法,包括:否認、替代、認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化、壓抑、生華。將人的性心理發展分為:1.口唇期0-1歲 2肛門期1-2歲 3.性器期3-5歲 4. 潛伏期 5.生殖器期(青春期)實務原則:1.個別化原則。強調每個人都早期經驗都是不同的2.強調與案主簽訂治療契約。因為精神分析治療過程是一個重溫過往痛苦經驗的過程,必定會引發不愉快的情緒,案主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3.治療者要為案主提供一個安全與支持的環境,以保證案主能夠順利了解他隱藏在潛意識中的經驗,并要保證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情緒不會給案主造成新的傷害。4.精神分析治療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聯想。5.在治療過程中,治療者要傾聽和

9、同理案主的想法與感受,要給予支持和接納。應用:1.精神分析理論關注的焦點在于兒童時期的性經驗對現在生活的影響。精神分析治療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治療情境的建立、治療關系的建立和治療性對話(實質階段,包括自由聯想、治療性傾聽和詮釋) 認 知 行 為 理 論理論基礎來自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基本取向就是將心理與行為分離開來。行為主義認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為,我們大多數行為都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因此人類可以學習新的行為、改變舊的行為。認知學派的一個基本觀念是:人類的思想、感覺和行動之間是有相互聯系的。人的行為受學習過程中對環境的觀察和解釋的影響。不適宜的行為產生于錯誤的知覺和解釋。要改變人的

10、行為,就要首先改變人的認知。主要觀點:在認知、情緒、行為三者中,認知扮演著中介與協調的作用。個人的認知直接影響個體是否最終采取行動。認知的形成受到“自動化思考”機制的影響。所謂自動化思考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了某種相對固定的思考和行為模式,行動發出已經不需要經過大腦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發出。助人的關鍵在于將這些自動化思考帶回人們的思考范圍內,幫助個人在理性層面改變那些不想要的行為。艾利斯提出了認知的“ABC情緒理論框架”即:a.真實發生的事件,b.人們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評估其所遭遇的事件,c.人們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評估此事件的情緒結果。認為:如果人們有正確的認知,他的情緒和行

11、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認知是錯誤的,則他的情緒和行為都可能是錯誤的。 認知行為理論將認知用于行為修正上,強調認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要性,強調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互動,認為外在的改變與內在的認知改變都會最終影響個人行為的改變。實務原則:1.界定服務對象問題的原則:服務對象的問題不是固有的,強調通過學習可以改變不當行為;強調問題的外在性和內在性,即強調認知和行為的關系,既要改變錯誤的認知,又要改變不當的行為;強調服務對象及其處境的差異性。運用認知理論的原則:尊重服務對象的決定和信念;幫助服務對象改正錯誤的認知、建立正確的認知;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助人目標的原則:修正錯誤認知,糾正不理性的想法

1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對話;加強解決問題和決策的能力;加強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三、認知行為學派的助人過程:一方面強調改變服務對象的錯誤認知,強調以正確的理性認知控制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又強調通過外在監督、控制,幫助服務對象改變不當行為。正強化和負強化的使用也是其理論的一項重要特征。 社 會 支 持 理 論主要觀點: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對維系正常的社會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們生活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往往也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社會支持而產生的相關概念:社會支持是由社區、社會網絡和親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實際的工具性或表達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包括引導、協助、有形支持和解決問題的行動等(借錢、

13、照看孩子、找工作);表達性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情緒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認可等。 社會支持網絡是一組個人之間的接觸,通過這些接觸,個人得以維持社會身份并且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以及服務、信息和新的社會接觸。影響三個因素:發展因素(過去經驗)、個人因素(自尊程度)、環境因素(開放的和封閉的)網絡:個人網絡、志愿者網絡、互助網絡、鄰居協助網絡。觀點:(1)發展因素、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對個人社會支持網絡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每個人對社會支持網絡的利用也是不同的。社會支持網絡對于個人的意義,取決于個人對社會支持網絡的認知和運用。運用社會支持網絡幫助服務對象的實務模式(分為正式的和非正式)一個人所擁有的社

14、會支持網絡月強大,就能夠越好地應對各種來自環境的挑戰。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干預個人的社會支持網絡來改變其在個人生活中的作用。結構評估:網絡的組成、網絡包括資源的類型、網絡距離等。 內容評估:社會支持網絡發揮的功能(工具性支持或表達性支持)擬定具體的介入計劃,實施幫助:制定幫助計劃;補充和擴展其非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幫助提高建立和利用支持網絡的能力。應用:運用社會支持網絡理論幫助服務對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重點在于幫助服務對象學習如何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和利用社會支持網絡。 干預模式:評估支持網絡結構與內容;制定幫助計劃;實施幫助,促進鏈接。 生 態 系 統 理 論系統理論與“人在環境中”的觀點是一致的

15、。核心在于人與環境的互動,同時強調系統的整體性。個體需握有取得資源的機會,否則無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間,主張人類發展是成長中的個人與其環境間長期交流的結果,而不是單一的個人特質因素的產物。人類的發展公式是:D=f(P.E),即發展是人與環境的函數,主張個人的發展是主動的、有目的和目標的,人會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及選擇。六大核心概念:生命周期2.人際關系3.能力4.角色5.地位與棲息地6.適應力主要觀點:1.人生來就有與環境和其他人互動的能力,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互惠的,并且個人能夠與環境之間形成良好的調適關系。個人的行動是有目的的,人類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個人的問題是生活過程中的問題,對個人問題的理解

16、和判定也必須在其生存的環境中進行。四個層次,三個系統:微觀系統:影響個人的生物、心理和社會系統。中觀系統(包括:中介系統和外在系統):指對個人有影響的小群體。宏觀系統:指比家庭等中觀系統更大的群體和系統。社會工作焦點:1.促進人們的成長和發展。2.增強人們適應環境的能力。 3. 移除環境對人和群體的阻礙。 4.增加社會和物理環境對人們需求的響應和營養成分的提供。 社會工作實務干預的目標在于:一要增強個人和群體的能力;二要聚焦于加強或 建立社會支持,即對環境進行干預,從而增進人與環境的調和度。注意問題:1.人們的問題不完全是由個人原因引起的,社會環境中的障礙是導致問題產生的重要因素。2.提供幫助

17、的著眼點不能僅放在個人身上,要從與之相關的不同系統的角度分析問題和著手。3.服務對象與各個系統的關系是動態的,社會工作者必須不斷地對服務對象與環境的關系作出新的判斷。4.對服務對象的幫助要從整個生態系統出發,把他們的問題放到不同層面的系統中去看待和解決。 優 勢 視 角 和 增 能 理 論優勢視角或稱能力視角認為:每個人群體、組織和社區都有其內在的能力,包括天賦、知識、社會支持和資源,只要存在適當的條件,就可以建設性地發揮自身功能。優勢視角的宗旨:動員服務對象的力量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標和愿望。優勢視角的實踐意味著:作為社會工作者所應該做的一切,都要立足于發現和尋求、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會主

18、流的控制。優勢視角的社會工作實務強調:每個人、小組、家庭和社區都有優點,都有他們的內在和外在資源。創傷、虐待、疾病和掙扎可能是傷害,但它們也可能成為挑戰和機遇。假定你不知道成長和轉變能力的上限,認真地對待個人、群體和社區的抱負。社會工作者只要通過與服務對象的協作才能最好地為他們服務。每一種環境都充滿資源。優勢視角的社會工作實務是一個增能的過程,它鼓勵服務對象的自決,支持對服務對象的尊重,并把后者作為重要的專業價值觀。增能意味著:幫助個人、群體、家庭、以及社區在其內部或周圍探求和擴展其資源與手段的意圖和過程。優勢視角將增能的概念建立于五個信念之上:與服務對象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 2.對擴大服務對

19、象能力和優勢的強調。關注個人或家庭與環境。 4.將服務對象視為積極的能動主體。將個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剝奪和壓制的人群。六、實務目標:要求社會工作者協助人們從壓抑中解放自己,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并不 是為他人增能,而是幫助人們自我增能。 人 本 主 義 理 論主要觀點:人本主義取向的社會工作相信人的理性。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地選擇行動。人本主義聚焦人類的理智能力,相信人有能力運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命運。理性、理性能力在這里是關鍵概念。社會工作者引導、幫助服務對象運用理性能力為自己作出行動的決定,是人本主義取向社會工作的一個主要特征。卡爾。羅杰斯提出了社會工作專業治療中的基本原則:誠實和真誠,溫暖

20、、尊重和接納,同理。格拉斯慢和凱茨認為小組過程是一個小組成員之間的民主過程。基本價值是:小組工作強調人的內在價值和能力,強調每一個人都要受到尊重,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要協同社會工作者一起對每一個成員表現出關注。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彼此負有責任。個人具有歸屬與被包容的權利。人們具有參與和被聆聽的權利。人們具有自由表達的權利。群體成員之間是有差別的,每個人都差別都要得到尊重。人們具有質疑和挑戰專業人員的權利。 存 在 主 義 存 在 主 義 理 論主要觀點:存在主義的核心是個人的存在,個人具有選擇的自由。人類的自由表現在選擇和行動兩個方面。個人的自由首先表現在他認識到由于受傳統文化和習俗的束縛而缺乏自由

21、。存在主義社會工作在實踐中強調個人的自由和責任。社會工作者必須明確:受助者的行為是可以改變的,社會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幫助受助者選擇他們的目標,克服實現目標的限制。社會工作者要致力于將負面的因素轉化為正面因素。強調負面經驗的意義和轉化是存在主義社會工作的最明顯的特征。存在主義強調過往經驗的意義,不論是痛苦的還是愉快的體驗,特別強調痛苦經驗的積極意義。存在主義取向的社會工作提出了社會工作治療過程的5個基本概念:覺醒,即個人意識的覺醒。覺醒的過程是要經歷幻滅的過程,個人的成長必然經過這種負責人的行動,才能達到個人的獨特性。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強調對過去經驗的解釋對于未來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選擇的

22、自由。強調個人的主觀性和選擇的自由,強調個人在主觀上具有選擇和改變的能力。對話的重要性。人是無法獨立生活的,個人必須通過他人的反映來彰顯自己的意義,并根據這個意義來選擇行動,個人的成長就是在他與別人的互動過程中實現的。實行。指在社會工作治療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如果希望受助者能夠肯定他自己的獨特性,就必須通過社會工作者對受助者的肯定來實現。存在主義取向的社會工作臨床治療者強調:不應先設定受助者應該如何生活,應該肯定受助者有獨特的生活方式,有選擇的能力與自由,而社會工作者只是起到協助的作用,協助受助者肯定自己的本質。三、應用:強調個人生命的意義,強調個人的內在價值,認為包括個人的痛苦的經歷都是有意義

23、的。 增 強 權 能 理 論增強權能是指增強人的權利和能力。認為:個人需求不足和問題的出現是由于環境對個人的壓迫造成的。社會工作作為受助人提供幫助應該著重于增強受助者的權能,以對抗外在環境和優勢群體的壓迫。基本假設:1.個人的無力感是由于環境的壓迫而產生的。造成無力感的根源有:受壓迫團體的自我負向評價。(2)受壓迫群體與外在環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負面經驗。(3)宏觀環境的障礙使他們難以有效地在社會中行動。社會環境中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障礙,使個人無法實現他們的權能,但是這種障礙是可以改變的。(基本前提)每個人都不缺少權能,個人的權能是可以通過社會互動不斷增加的。受助者是有能力、有價值的。社會工作者

24、與受助者的關系是一種合作性的伙伴關系。索羅門提出要從四個方面幫助受助者提高權能:協助受助者確認自己是改變自己的媒介。協助受助者了解社會工作人員的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運用的。協助受助者認識社會工作者只是幫助其解決問題的伙伴,受助者自己則是解決問題的主體。協助受助者明確無力感是可以改變的。李(Lee)提出了社會工作的十個實踐原則:所有的壓迫都是破壞性的,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應該挑戰環境的壓迫。社會工作者應該對壓迫的環境采用整體視角。人們自己要增強自己的權能,社會工作者是協助者。推動具有共同基礎的人們需要相互增加權能。 社會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間應該建立互惠關系。社會工作者應該鼓勵服務對象以自己的語言

25、進行表達。社會工作者應該堅信人是勝利者而非受害者。社會工作者應該聚集于社會持續不斷的變遷。在社會工作服務實踐中,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是一種雙向合作關系。干預可以分為3個層次:建立關系、教授技巧、集體運動。 標 簽 理 論基本觀點:沒有一種行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義的。不同的社會把不同的行為標記為偏差。認為:1.一個人被認為是“有問題的人”,是與周圍環境中的社會成員對他及其行為的定義過程或標定過程密切相關的。犯罪是社會互動的產物,而個人被社會上的重要他人(如警察、法官)貼上標簽,描述為偏差行為或犯罪者,他就逐漸自我修正,自我認定就是偏差行為者或犯罪者,因而“破罐子破摔”,在行為方面更加偏離社

26、會規范。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去標簽”,即通過一種重新的定義或標定的過程來使那些原來被認為或自認為“有問題的人”恢復為“正常人”。社會心理視角理論是一種將服務對象的心理狀態、心理過程同其生活的社會環境結合起來考慮并開展工作的理論觀念。每一個人都有其內部心理世界,同時又與外部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連,所以,我們需要將人作為一個整體去認識,即“人在情境中”。其矯正成效的大小,既取決于自身的努力,又受制于社會環境的影響。既提供改善自我認識的服務,又加強矯正對象所處社會環境方面的工作,是融直接介入和間接介入與一體的綜合服務的模式。 家 庭 系 統 理 論三個基本觀點:1.家庭成員的問題由整個家庭不良的

27、溝通方式導致的 2.家庭所面臨的危機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3.因“問題”而導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調能夠有效解決六個核心要素:1.家庭作為一個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 2.家庭系統的努力維持改變和穩定之間的平衡 3.家庭系統中的一位成員的改變影響所有其他家庭成員 4.家庭成員的行為遵循相互影響的循環因果的原則 5.每個家庭系統既包含很多個系統,又歸屬于更大的社會系統 6.家庭系統依據已經建立的規則運行家庭生命周期理論核心觀點:家庭也像人一樣有一個成長、發展的自然變化階段。認為:人的發展都要經過幾個普遍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是逐步攀升的,是成長的。從生命周期理論出發,通用過程模式的社會工作實務要求有系統地、全面地

28、思考個人或者群體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找出影響個人或群體的內外因素,進而給予協助,消除影響人們成長和發展的那些個人和社會因素。強調:家庭成員的互動交流關系以及需要會隨著家庭的發展在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征,每一個家庭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員去面對,讓家庭成員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在家庭發展比較脆弱的階段就容易出現問題。根據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系和面臨的任務,可以把家庭生命周期分為8個階段:家庭組成階段 2)學前子女家庭階段 3)學齡子女家庭階段4)青少年家庭階段 5)子女獨立家庭階段 6)家庭調整階段7)中年夫婦家庭階段 8)老年家庭階段家庭抗逆力理論1.基本假設:家庭成

29、員在逆境中并不一定必然成為“問題”,任何家庭在“問題”面前都擁有應對困難的能力,并且通過克服逆境的過程尋求新的發展。2.家庭抗逆力要求社會工作者從不利的危機因素和有利的保護因素兩方面考察家庭應對抗逆力的過程。3.分為三個方面九個因素:1)家庭信仰系統:包括逆境的意義、看待逆境的積極態度以及超越逆境的信念。2)家庭組織方式:包括家庭的彈性、連接性以及家庭的社會和經濟來源。3)家庭溝通過程:包括家庭溝通的清晰性、情感的公開表達以及合作解決問題。家庭生態系統理論微觀系統:指個體直接面對面接觸和交往而組成的系統。例如:家庭中觀系統:指個體積極參與兩個或多個微觀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例如:家庭和學 校之間

30、的關系 外部系統:指對個體有影響但個體并不直接參與的系統。例如:家庭所在的社區宏觀系統:指影響個體的思想和行為的社會文化價值系統。 學 校 抗 逆 力 理 論1.基本思想:個人或者家庭雖然面臨比正常情況嚴重的問題和危險,但能夠很好的適應所面臨的危機狀態,并達到比預想結果積極的發展狀態。它側重于對案主“保護性因素”的挖掘。2.抗逆力是指個人面對生活逆境時,能夠理性地作出正向的、建設性的選擇方法和應對策略的能力。3.基本原則:1)抗逆力的表現形式:常規和非常規兩種形式(“常規方式”替代“非 常規方式”) 2)抗逆力的構成要素:包括外部支持因素、內在優勢因素以及效能因素基本步驟:1)促進親社會聯結

31、2)建立清晰、穩定的邊界 3)教授生活技能 4)提供關懷與支持 5)建立和表達高期望 6)提供機會,促進參與班杜拉學習理論步驟: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再生過程、增強過程。治療技術:實例楷模法和認知楷模法。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常用面料知識一、什么是纖維?纖維是面料中最普通的一種纖維,提取自然棉花植物,如果我們將纖維分為歸類,主要可分為天然纖維 ,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 三大種(1)天然纖維包括: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如:棉、麻、羊毛、兔毛、蠶絲等;(2)合成纖維是:對化工原料單體的聚合物,具有可紡性的熔體,進行紡絲加工制造出的纖維;(3)人造纖維:是植物纖維的重建和化學處理(尼龍)。

32、(一)棉COTTON 優點:1.吸濕透氣性好,手感柔軟,穿著舒適;2.外觀樸實富有自然的美感,光澤柔和,染色性能好;3.耐堿和耐熱性特別好。缺點:1.缺乏彈性且不挺括,容易皺性;2.色牢度不高,容易褪色;3.衣服保型性差,洗后容易縮水和走形(縮水率通常在4%12%左右);4.特別怕酸,當濃硫酸沾染棉布時,棉布被燒成洞,當有酸(比如:醋)不慎弄到衣服上,應及時清洗以免醋酸對衣服產生致命的破壞。洗滌方法:1.可用各種洗滌劑,可手洗或機洗,但因棉纖維的彈性較差,故洗滌時不要用大挫洗,以免衣服變型,影響尺寸;2.白色衣物可用堿性較強的洗滌劑高溫洗滌,起漂白作用,貼身內衣不可用熱水浸泡,以免出現黃色汗斑

33、。其他顏色衫最好用冷水洗滌,不可用含有漂白成份的洗滌劑或洗衣粉進行洗滌,以免造成脫色,更不可將洗衣粉直接倒落在棉織品上,以免局部脫色;3.淺色、白色可浸泡5-10分鐘后洗滌去污效果更佳。深色不要浸泡時間過長,以免褪色,應及時洗滌,水中可加一匙鹽,使衣服不易褪色;4.深色衣服應與其它衣物分開洗滌,以免染色;5.衣服洗好排水時,應把它疊起來,大把的擠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來擠水,切不可用力擰絞,以免衣服走形。也不可滴干,這樣衣服晾干后會過度走形;6.洗滌脫水后應迅速平整掛干,以減少折皺。除白色織物外,不要在陽光下暴曬,避免由于曝曬而使得棉布氧化加快,從而降低衣服使用壽命并引起褪色泛黃,若在日光下晾

34、曬時,建議將里面朝外進行晾曬。(二)粘膠纖維VISCOSE 粘膠纖維是以木漿、棉短絨為原料,從中提取自然纖維,在把這些自然纖維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最后就制成了粘膠纖維。 粘膠纖維包括:莫代爾纖維、啞光絲、粘纖、人造絲、人造棉(人棉)、人造毛 優點:1、粘膠具有很好的吸濕性(普通化纖中它的吸濕性是最強的)、透氣性,穿著舒適感好;2、粘膠織品光潔柔軟,有絲綢感,手感滑爽,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 缺點:1、粘膠纖維手感重,彈性差而且容易褶皺,且不挺括;2、不耐水洗、不耐磨、容易起毛、尺寸穩定性差,縮水率高;3、不耐堿不耐酸。 洗滌:1.水洗時要隨洗隨浸,浸泡時間不可超過15分鐘,否則洗液中的

35、污物又會浸入纖維;2.膠纖維織物遇水會發硬,纖維結構很不牢固,洗滌時要輕洗,以免起毛或裂口;3.用中性洗滌劑或低堿洗滌劑,洗滌液溫度不能超過35度;4.洗后排水時應把衣服疊起來,大把地擠掉水分,切忌擰絞,以免過度走形;5.在洗液中洗好后,要先用干凈的溫水洗一遍,再用冷水洗,否則會有一部分洗滌劑固在衣服上,不容易洗下來,使淺色衣服泛黃;6.洗后忌暴曬,應在陰涼或通風處晾曬,以免造成褪色和面料壽命下降。7.對薄的化纖織品,如人造絲被面、人造絲綢等,應干洗,不宜水洗,以免縮水走樣。 保養:1.穿用時要盡量減少磨擦、拉扯,經常換洗,防止久穿變形;2.粘纖服裝洗凈、晾干、熨燙后,應疊放平整,按深、淺色分

36、開放,不宜長期在衣柜內懸掛,以免伸長變.粘纖服裝吸濕性很強,收藏中應防止高溫,高濕和不潔環境引起的霉變現象;4.熨燙時要求低溫墊布熨燙,熨燙時要少用推拉,使服裝自然伸展對正。 (三)滌綸POLYESTER滌綸纖維的原料是將從石油、天然氣中提煉出來經過特殊工藝處理而得到的一種合成纖維。滌綸包括:聚酯纖維、的確良優點:1面料強度高,耐磨經穿;2顏色鮮艷且經久不褪色;3手感光滑,挺括有彈性且不宜走形,抗褶抗縮;4易洗快干,無須熨燙;5耐酸耐堿,不宜腐蝕。缺點:1透氣性差,吸濕性更差,穿起來比較悶熱;2干燥的季節(冬天)易產生靜電而容易吸塵土;3滌綸面料在摩擦處很容易起球,一旦起球就很難脫落。洗滌:1

37、用冷水或溫水洗滌,不要強力擰;2洗好后易陰干,不可暴曬,以免因熱生皺;3熨燙時應加墊濕布,溫度不可過高,深色服裝最好燙反面。(四)聚酯纖維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適合做外套服裝。具有以下特點:1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因此,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2吸濕性較差,穿著有悶熱感,同時易帶靜電、沾污灰塵,影響美觀和舒適性。不過洗后極易干燥,且濕強幾乎不下降,不變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3聚酯面料是合纖織物中耐熱性最好的,具有熱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同時,聚酯面料的抗熔性較差,遇著煙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著時應盡量避免煙頭、火花等的接觸。4聚酯面料的耐光性較好,除比腈

38、綸差外,其耐曬能力勝過天然纖維織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曬能力很好,幾乎與腈綸不相上下。5聚酯面料耐各種化學品性能良好。酸、堿對其破壞程度都不大,同時不怕霉菌,不怕蟲蛀。(五)氨綸SPANDEX 氨綸包括:彈性纖維、萊卡(拉卡)、拉架、斯潘德克斯 優點:1.伸闊性大、保型性好,而且不起皺;2.手感柔軟平滑、彈性最好、穿著舒適、體貼合身;3.耐酸堿、耐磨、耐老化;4.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 缺點:1.吸濕差;2.氨綸通常不單獨使用,而是與其他面料進行混紡。(六)錦綸(又叫尼龍)NYLON或POLYAMIND 優點:1.結實耐磨,是合成纖維中最耐磨、最結實的一種;2.重量比棉、粘膠纖維要

39、輕;3.富有彈性,定型、保型程度僅次于滌綸;4.耐酸堿腐蝕,不霉不蛀。 缺點:1.吸濕能力低,舒適性較差,但比腈綸,滌綸好;2.耐光、耐熱性較差,久曬會發黃而老化;3.收縮性較大;4.服裝穿久易起毛,起球。 洗滌方法:1.對洗滌劑要求不高,水溫不宜超過40度,以免溫度太熱而走行;2.洗滌時不要猛搓,以免出現小毛球;3.對淺色織品洗后應多沖幾次,不然日久容易泛黃;4.忌暴曬和烘干,應陰干;5.錦綸耐熱性較差,所以要低溫熨燙,一定要打蒸汽,不能干燙。(七)麻LINEN優點:1.透氣,有獨特涼爽感,出汗不粘身;2.色澤鮮艷,有較好的天然光澤,不易褪色,不易縮水;3.導熱、吸濕比棉織物大,對酸堿反應不

40、敏感,抗霉菌,不易受潮發霉;4.抗蛀,抗霉菌較好。 缺點:1.手感粗糙,穿著不滑爽舒適,易起皺,懸垂性差;2.麻纖維鋼硬,抱合力差。 洗滌方法:1.同棉織物洗滌要求基本相同;2.洗滌時應比棉織物要輕柔,忌使用硬毛刷刷洗或用力揉搓,以免布料起毛,洗后忌用力擰絞;3.有色織物不要用熱水泡,不宜在強烈陽光下曝曬,以免褪色;4.在衣服晾到七八成干時可以進行熨燙,若為干衣服則需要在熨燙前必須噴上水,30分鐘后待水滴勻開再熨燙,可以直接熨燙衣料的反面,溫度可略偏高些,白色或淺色衣服的正面進行熨燙,溫度要略低些,褶裥處不宜重壓熨燙,以免致脆。 (八)毛WOOL 優點:1.羊毛是很好的親水性纖維,具有非常好的

41、吸濕透氣性,輕薄滑爽,布面光潔的精紡毛織物最適合夏季穿,派力司、凡立丁等毛織物就屬于這類織物;2.羊毛具天然卷曲,可以形成許多不流動的空氣區間作為屏障,具有很好的保暖性,所以較厚實稍密的華達呢、啥味呢很適合作春秋裝衣料;3.羊毛光澤柔和自然,手感柔軟,與棉、麻、絲等其它天然纖維相比較,有非常好的拉伸性及彈性恢復性,熨燙后有較好的褶皺成型和保型性,因此它有很好的外觀保持性。 缺點:1.羊毛受到摩擦和揉搓的時候,毛纖維就粘在一起,發生抽縮反應(就是通常說的縮水,20%的縮水屬于正常范圍);2.羊毛容易被蟲蛀,經常磨擦會起球;3.羊毛不耐光和熱,這對羊毛有致命的破壞作用;4.羊毛特怕堿,清洗時要選擇

42、中性的洗滌劑,否則會引起羊毛縮水。洗滌方法:1.如果使用洗衣機來洗,不要使用波輪洗衣機,最好使用滾筒洗衣機來洗,而且只能選擇柔和程序。如果手洗最好輕輕揉洗,不可使用搓衣板搓洗;2.洗滌劑要一定要選擇中性的,如:洗潔凈、皂片、羊毛衫洗滌劑,不易使用洗衣粉或肥皂,否則衣服很容易發生縮水;3.洗之前最好用冷水短時間浸泡(1020分鐘),這樣洗滌效果會更好,水溫盡可能低,絕對不允許超過40度,否則洗的時候衣服很容易縮水;4.洗滌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以防止縮水,用洗衣機脫水時應用干布包好才能進行脫水,以一分鐘為宜;5.衣服洗好人工排水時,應把它疊起來,大把的擠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來擠水,此時用力

43、要適度,絕對不允許擰絞,以免衣服縮絨;6.把過凈后的衣服放入加有23滴醋的水中浸泡5分鐘,再用清水凈12次,中和衣物中的堿,使毛織品顏色鮮明、質地柔軟;7.晾曬時應在陰涼通風處晾曬,不可掛曬,只可半懸掛晾干,以免走形,不可以在強烈日光下曝曬,以防止織物失去光澤和彈性從而減低衣服的壽命;8.高檔全毛料或毛與其他纖維混紡的衣物建議干洗,夾克類及西裝類須干洗。日常保養:1.穿過的服裝因換季,需儲存時,要洗干凈,以免因汗漬、塵灰導致發霉或生蟲;2.儲藏時,最好不要折疊,應掛在衣架上存放在箱柜里,以免穿著時出現褶皺,應放置適量的防霉防蛀藥劑,以免發霉、蟲蛀;3.存放的服裝要遮光,避免陽光直射,以防褪色;

44、4.應經常拿出晾曬(不要曝曬),在高溫潮濕季節晾曬次數要多些,拍打塵灰,去潮濕,曬過后要涼透再放人箱柜5.如果羊毛衣服變形,可掛在有熱蒸汽處或蒸汽熨斗噴一下懸掛一段時間就可恢復原狀(如:出差住賓館時,褶皺西裝懸掛在有蒸汽的浴室內1個小時);6.在整形熨燙時,不可直接用熨斗熨燙,要求墊濕布熨燙,以免起亮光。毛粘混紡是指用羊毛和粘膠纖維混紡制成的織物,目的是為以降低毛紡織物的成本,又不使毛紡織物的風格因粘膠纖維的混入而明顯降低。由于粘膠纖維的混入,將使織物的強力、耐磨、特別是抗皺性、蓬松性等多項性能明顯變差(九)什么是莫代爾,它有什么特性? 莫代爾屬于粘膠纖維的一種,原料采用歐洲的櫸木,經過打漿、

45、紡絲而成,原料100%是天然的,對人體無害。莫代爾面料具備棉的柔軟、絲的光澤、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和透氣性都優于棉,具有較高的上染率,衣服顏色鮮亮而飽滿。莫代爾纖維可以與其他纖維混紡,如與棉、麻、絲、滌等混紡以提升衣服的品質,使面料具備柔軟、滑爽的特性。(十)精棉,什么是半精棉?棉有普棉、半精棉、精棉之份,普棉是由棉花紡成棉之后最先得到的叫做普棉;半精棉是經過半精紡處理過的棉精棉是經過精紡的處理過的棉。經過精紡處理得到的精棉具備的特性:外觀精細、平滑、色彩沉穩、面料挺括,給人以高擋的感覺。(十一)細旦絲,它有什么特性?細旦絲在傳統的絲綢織造基礎上,經強捻及氫氧化納特殊處理,從而制成各種新穎的仿

46、真絲綢,其織物輕柔柔軟、吸水透氣性好、光澤柔和、色澤鮮明、抗折皺回復性好、不需要熨燙、經久耐用。隨著單絲纖維長度越來越短:細旦絲超細旦絲超細旦極細旦絲極細旦超極細旦絲超極旦 (十二)絲光棉是棉中極品,比一般棉織物輕薄手感柔軟,穿著舒適不刺激皮膚,變形掉色方面比一般棉好。(十三)再生纖維素纖維,它有什么特性? 以天然纖維素為原料(如:牛奶纖維就屬于天然纖維),經過化學處理后進行紡絲,最后就得到了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代表性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為粘膠纖維:啞光絲、粘纖、人造絲、人造棉、人棉、天絲、莫代爾纖維都屬于粘膠纖維的范圍。 (十四)什么是天絲,天絲穿在身上掉毛怎么辦?天絲是從優質木材中提取的高級新

47、型再生纖維經過特定的工藝處理而得到的,原料100%是天然木漿,對人體無害。它吸濕性好(超過純棉面料),尺寸穩定性好,水洗縮水率小,面料柔軟,有絲綢般光澤和手感。天絲面料它本身像羊毛一樣,會掉毛是正常現象,因為天絲它是屬于植物纖維,而纖維的表層都會出現毛茸茸的,所以遇到浸水或身上流汗的時候會掉毛或沾毛。洗滌時機洗、手洗均可,可以使用漂白洗衣粉,切不可擰干,應折疊擠凈水份,在通風陰涼處晾干,不可暴曬。 (十五)絲SILK 優點:1.富有光澤和彈性,有獨特“絲鳴感”,穿在身上有懸垂飄逸之感;2.絲具有很好的吸濕性,手感滑爽且柔軟,比棉、毛更耐熱。缺點:1.絲的抗皺性比毛要差;2.絲的耐光性很差,不適

48、合長時間曬在日光下;3.絲和毛一樣,都屬于蛋白質纖維,特別怕堿;4.絲制衣服容易吸身、不夠結實;5.在光、水、堿、高溫、機械摩擦下都會出現退色,不宜用機械洗滌,最好是干洗。洗滌:1.忌堿性洗滌劑,應選用中性的洗衣粉、肥皂或絲綢專用洗滌劑(絲毛凈);2.冷水或溫水洗滌,洗滌前,最好將衣物在水中浸泡510分鐘左右,不宜長時間浸泡;3.輕柔洗滌,可大把輕搓,忌擰絞,忌硬板刷刷洗;4.衣服洗好人工排水時,應把它疊起來,大把的擠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來擠水,此時用力要適度,絕對不允許擰絞,以免產生并絲,從而使面料受到嚴重損害;5.如果使用普通洗衣粉或肥皂洗滌時,把過凈后的衣服放入加有23滴醋的水中浸泡5分鐘,再用清水凈12次,這樣可以中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