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_第1頁
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_第2頁
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_第3頁
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_第4頁
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假設干問題的討論摘要:目前設計者應該熟悉和掌握的與高層建筑消防電氣有關的設計標準主要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4595以下簡稱“高規、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標準GB5011698以下簡稱“報警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JGJ/T1692以下簡稱“民規)等。前兩部是國家標準,后者是國家建立部發布的行業標準。三部標準對高層建筑中一、二類建筑的劃分以及對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設置與要求總體來講是一致的,但從各自不同角度三部標準也各有側重,有所區別。對設計者來說,國標是帶有強迫性的,必需嚴格遵守,部標或行業標準應服從國標。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火災報警討論一、消防

2、電氣設計應遵循的標準目前設計者應該熟悉和掌握的與高層建筑消防電氣有關的設計標準主要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4595以下簡稱“高規、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標準GB5011698以下簡稱“報警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JGJ/T1692以下簡稱“民規)等。前兩部是國家標準,后者是國家建立部發布的行業標準。三部標準對高層建筑中一、二類建筑的劃分以及對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設置與要求總體來講是一致的,但從各自不同角度三部標準也各有側重,有所區別。對設計者來說,國標是帶有強迫性的,必需嚴格遵守,部標或行業標準應服從國標。二、火災報警系統根本形式的劃分及設備設置火災報警系統的形式應根據詳

3、細設計對象來確定,設計者首先必需搞清楚設計對象的建筑形式、規模、分類、建筑個體的分布等諸多因素,再根據這些因素來確定火災報警系統的形式。如表一,按“報警標準,將火災報警系統劃分為三種根本形式:區域報警系統,集中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而“民規把報警系統分為四種根本形式:區域系統、集中系統、區域集中系統、控制中心系統。隨著新技術不斷出現,火災報警設備和元件也在不斷更新和開展。筆者認為,報警系統設備的設置不宜復雜過多,過多會造成投資增大,可靠性降低,也不宜過于簡單而達不到報警聯動要求。應該在滿足標準要求的前提下,強調注意系統的可靠性和經濟性,還應注意不要單純追求消防技術的先進性,而應結合國情充

4、分考慮維護方便和維護程度。表一標準名稱報警標準高規民規一類建筑劃分1.建筑高度不超過100的高層民用建筑和超過24的單層公共建筑2.200床及以上的病房樓;每層建筑面積10002及以上的門診樓3.每層建筑面積超過3000及以上的商業樓、展覽樓等。4.大型以上影劇院、會堂、禮堂5.地下鐵道、車站1.高層住宅、十九層及以上的普通住宅2.醫院3.建筑高度超過50或每層建筑面積超過1000的商業樓、展覽樓等。4.中央級和省級含方案單列市播送電視樓5.重要的辦公樓、科研樓、檔案樓6.建筑高度超過50的教學樓和普通的旅館、辦公樓、科研樓、檔案樓等1.高級住宅、十九層及以上的普通住宅2.高層醫院病房樓、30

5、0張床位以上的多層病房樓3.每層建筑面積超過1000及以上的商業樓展覽樓等4.1200座以上的影劇院5.特大型和大型鐵咱旅客站6.省(市)級及重要開放城市的航空港7.一級汽車站及碼頭客運站控制系統形成區域報警系統;集中報警系統;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同報警標準區域系統;集中系統;區域-集中系統;控制中心系統表二制式多線制總線制主要特點1.一般有五線制和四線制.2.電源驅動線與信號線分開,電源、檢測、控制分別占用導線3.布線多,監控設備少1.一般有三線制和二線制2.電源驅動線與信號線分時復用,利用計算機編程技術來到達監測與控制目的3.布線少,監控設備多三、消防聯動控制制式問題消防聯動控制有采用多線制的

6、,有采用總線制的。多線制是電源驅動線與信號線分開,電源、檢測、控制分別占用導線的制式。多線制一般有五線制、四線制。總線制是基于計算機技術中控制總線的原理,采用信號線與電源驅動線分時復用的方式,利用計算機編程技術來到達監測與控制目的,總線制有三總線制和二總線制。總線制比多線制有布線少,監測控制設備多等優點,目前大中型工程多采用總線制。在詳細設計中選擇采用哪種制式可結合工程的詳細情況而定。多線制和總線制的主要特點如表二四、線路的敷設問題許多電氣設計消防線路采用穿塑料管PV保護,并從吊頂內走線。而“民規第24.8.5條規定:消防聯動控制、自動滅火控制、通信、應急照明及緊急播送等線路,應穿金屬管保護,

7、并暗敷在非燃燒體構造內,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當必需明敷時,應在金屬管上采取防火措施。在布線上要求與“民規、“報警標準根本一致,只是根據“報警標準線路在暗敷時可采用金屬管或經阻燃的硬質塑料管保護。從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很多設計人員對這一條有所忽略。筆者理解,本條之所以沒有包括火災探測器線路,是因為探測器線路只是在火災初燃生煙發熱階段起作用,而條文中規定的消防聯動控制、自動滅火控制、通信、應急照明及緊急播送線路,在火災發生后一段時間內還需起作用,在這段時間內,這些線路應保證平安使用。敷設在吊頂內的線路,在發生火災時并不平安,而且吊頂內下是火災多發地段。設計人員應對標準條文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實際

8、操作中,但凡新設計的建筑,對該條文規定的線路,一律穿金屬管或阻燃PV管保護并在現澆板內、墻內等處暗敷走線。而在改造工程中,由于條件限制不能暗敷時,應對保護鋼管或金屬線槽采取防火措施,如刷防火涂料等。轉貼于論文聯盟.ll.五、消防水泵的控制啟停問題消防水泵包括消火栓泵、噴淋泵是滅火手段中的重要設施,對消火栓系統而言,根據“高規的要求,在消火栓處應能直接啟動消火栓泵。根據“報警標準的要求,在消防控制室處也應能手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停。這兩部標準從各自不同角度提出要求。此外,在水泵房消火栓泵附近還有一個控制箱直接控制水泵電機啟停,這樣消火栓泵的啟動就有三處地方可控制,因此,存在這樣兩個問題,一是消火

9、栓泵的控制權,二是消火栓泵的啟動方式。消火栓泵的啟動控制權即是消防中心控制室、消火栓動作按鈕與泵房控制箱的主從控制關系。一般來講應以消防控制室為主。目前很多大廈消火栓的控制方式是在泵房控制柜上設置手動、自動轉換開關,通常情況下置于自動位置。這樣設置有一個好處,就是一旦自動控制失靈,工作人員可在水泵房將轉換開關打到手動位置,直接起動消防泵,且就地維修也很方便。但是,這樣一來,將會帶來負面影響。在水泵房設置轉換開關,容易引起人為的操作失誤,因為一般情況下泵房是無人值班的,萬一工作人員或其別人員將轉換開關置于手動位置,而消防中心未能及時發現,就會出現重大的消防隱患此時消防中心和消火栓按鈕均無法啟動消

10、防泵。為了有效解決以上矛盾,在實際設計中,消防控制室的手動起停按鈕可不經過泵房設置的轉換開關,而直接啟動消防泵,既能解決直接起動問題,又便于消防中心統一監控。消防控制室與消火栓動作按鈕啟動關系與消火栓泵的啟動形式有關。消火栓泵的啟動方式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啟動方式是在總線制聯控方式下,消火栓動作按鈕的起動可通過設在消火栓旁的聯動接口模塊將其要求的啟動信號送至消防控制室控制臺,再從此處輸出使消火栓啟動的開關量觸點。第二種起動方式,是直接將消火栓動作按鈕的開關量觸點輸出到消火栓泵啟動箱。這兩種啟動方式在實際設計中都可以運用,前一種方式接線省,但需在總線制下,對消火栓聯動模塊進展地址編碼編程來到達監

11、測大量消火栓的目的。后一種啟動方式簡單可靠,但還需要把消火栓動作信號返給消防控制室。設計者在詳細設計中可根據實際工程規模大小來選用,工程規模大、建筑形式復雜可采用前一種啟動方式,規模小可采用后一種啟動方式。噴淋泵的自啟動是通過各保護區的管網噴嘴玻璃球高溫下爆碎,引起管網水流流動,從而聯動報警閥壓力開關動作,到達自啟動噴淋泵的目的。通過水流指示器聯動模塊或報警閥壓力開關引線至控制室,消防控制室能準確反映其動作信號,同時控制室應能直接控制噴淋泵啟停。六、消防控制室反響消火栓泵和噴淋泵的工作和故障狀態根據“報警標準的要求,消防水泵啟動后要返回已工作的信號,有兩種做法。其一是取電路信號即接觸器的合閘輔助接點,其二是取物理量信號即取供水管網上的水流壓力傳感器,后者目前使用較少。關于故障信號的返回,電源斷電故障信號的反響比擬清楚,其它故障信號的反響,“報警標準、“民規都沒有明確說明。比方消防水泵過負荷故障信號應該反響到消防控制室,但詳細如何反響是在設計中應予考慮的一個問題。七、防火閥、排煙閥的控制及返回信號“報警標準要求在消防控制室可以關閉防火閥。在實際設計中,選用的根本是280易熔環熔斷的防火閥,建議將防火閥做成電磁閥的形式,至于信號返回是一對一返回還是成組返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