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學年度十大科技事件_第1頁
農業大學年度十大科技事件_第2頁
農業大學年度十大科技事件_第3頁
農業大學年度十大科技事件_第4頁
農業大學年度十大科技事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7/17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南京農業大學2008年度十大科技事件1、我校成功開展了科技創新大討論活動,形成了提升我校科技創新能力的總體思路和戰略方案。2、“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操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國家批準立項。由中國科技部和美國農業部合作共建的“中美食品安

2、全與質量聯合研究中心”落戶我校。3、曹衛星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模型的作物生長預測與精確治理技術”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4、2008年度我??v向到位科研經費突破2億元,科研立項經費超過3億元,提早實現了學?!笆晃濉币巹澞繕?。5、我校國際科技論文產出大幅增長,2007年被SCI、EI收錄論文384篇,2008年接近500篇,首次進入全國高校前50名行列。6、2008年度我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治理學部重大、重點項目立項取得突破。7、我校有16位專家進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科學家崗位,張紹鈴教授受聘為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8、我校7個實驗室入選農業部第五輪重點開

3、放實驗室,首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江蘇省農村進展與土地政策研究基地”獲準建設。9、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攻關優勢,我?!爸袊罗r村建設研究院”首次牽頭承擔國家科技支撐打算有關研究項目。10、2008年度我校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睒s譽稱號,我校科協入選江蘇省高校科協先進集體。2008年科技大事記1月1日,由我?!爸袊罗r村建設研究院”牽頭,發揮多學科聯合攻關優勢,聯合農學院、公共治理學院、經濟治理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等七個學院,以及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外校單位共同承擔了科技部支撐打算課題“長江三角洲現代農業區新農村建設關鍵技術研究集成示范”。1月3日,南京市科協、

4、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農林局聯合召開了農村科技創新特派員選派暨“雙百工程”總結會。會上表彰了10個先進集體和20位先進個人。我校被授予南京市雙百工程先進集體,陶建敏、湯國輝榮獲先進個人,侯喜林、陶建敏被南京市選派為2008年科技特派員。1月6日,江蘇省三下鄉集中活動在泰州市黃橋鎮舉辦,副省長張桃林參會并對2008年三下鄉活動進行了部署。園藝學院吳震教授代表我校2008年選派的5名科技特派員與連云港扶貧村鑒定了協議。會上,我??平膛d農辦主任湯國輝被授予2007年度江蘇省三下鄉先進個人。1月10日,科技處召開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動員大會,由科技處朱世桂副處長主持。會上,副校長曹衛星

5、作了題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設計與申請”的專題報告。綜合科科長朱新星介紹了如何“貫徹執行基金條例,用好管好國家基金”。朱處長通報了國家基金新形勢和我校上一年各學院申報資助情況,重點介紹了2008年的新要求及注意事項。1月11日,江蘇省科技廳組織專家組對我校承擔的“江蘇省信息農業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進行了驗收。專家組聽取了實驗室主任曹衛星教授所作的實驗室建設工作匯報,批閱了相關技術資料,現場考察了實驗室建設狀況,并進行了認確實討論和評議。專家組充分確信了實驗室建設期所取得的顯著成績,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驗收。1月17日,信息科技學院召開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動員座談會??萍继幏止芨碧庨L應邀

6、參會,并就2008年我校申報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等社科基金項目進行動員,同時對國家、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申報情況及我校2008年項目申請的有關要求作了講明。1月18日,在江蘇省科協界新春聯歡會上,我校科協被江蘇省科協授予2007年度高校科協工作先進集體。自2003年以來,我??茀f已連續五年被評為江蘇高??茀f工作先進集體。2月26日,江蘇省新聞出版局召開全省新聞出版(版權)工作會議,對榮獲江蘇省第六屆期刊質量評估分級的優秀期刊進行表彰,南京農業大學學報榮獲“第六屆江蘇省雙十佳期刊”。2月27日,我校召開科技創新大討論動員大會。校長鄭小波作動員報告,副校長周光宏作了工作部署,確定了大討論的主題是:提

7、升學??萍紕撔履芰Γ鰪娍萍紕撔聦ρ芯啃痛髮W建設的支撐和推動作用。黨委書記管恒祿作了總結講話。2月28日,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劉紅林教授、科教興農辦湯國輝主任和我校相關畜牧專家赴淮安市淮陰區參加“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啟動儀式”,劉紅林教授繼被聘為“生豬科技入戶工程”首席專家后,又被聘為“南京農業大學專家工作站”站長,并和淮陰區副區長劉翠花共同為“南京農業大學專家工作站”揭牌,標志著我校與淮安市淮陰區共同實施的農業部“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新一年工作正式啟動。2月29日,連云港市盛大召開“百名教授興百村小康工程推進會”。會上,我校10名青年教師同意連云港市委、市政府任命,到鄉鎮黨委、政府掛職。3月

8、12日,我校舉辦科技創新大討論首場專題報告會,副校長周光宏主持報告會。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艷應邀參會,作了題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進展”的專題報告。3月20日,我校200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受理與結題工作圓滿結束,共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8項,遴選推舉農學院章元明、郭旺珍,植物愛護學院李飛、洪曉月,動物醫學院趙茹茜,經濟治理學院朱晶等6人申請2008年的杰出青年科學基金。3月25日,由我校和江蘇雨潤食品產業集團承擔的國家“863打算”項目“中國傳統及特色食品和畜產品生產技術與產品開發”、“肉品高活性發酵劑制造核心技術研究與新產品開發”形成的科技成果“發酵肉制品強化

9、接種與內源酶調控技術”通過南京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鑒定。該成果由肉品研究室、食品微生物研究室共同完成,周光宏教授、董明盛教授、徐幸蓮教授任技術主持。3月28日,校黨委書記管恒祿到學報(社科版)編輯部調研。管恒祿察看了編輯部工作環境,詳細詢問了工作開展情況,對學報的工作成績給予了確信,對編輯部人員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并從“政治方向、學術水平、辦刊質量、制度建設、精神風貌”五個方面強調了學報的辦刊要求。4月5日,我校舉辦科技創新大討論第二場專題報告會。教育部科技司高潤生處長和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陳昆松副院長應邀參會,分不就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創新科研治理體制兩方面作了專題報告。4月9-10日,教

10、育部和科技部在杭州聯合召開高等學校參與新農村建設科技研討會,會上周光宏副校長用多媒體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我校科教服務三農的思路、做法經驗與模式成效等,得到與會代表的好評。4月13日,我校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三次工作會議。會議梳理分析了前期各學院組織科技創新大討論形成的認識、問題與建議,討論了學??蒲泄ぷ髟u價方法和學校對外科技服務治理方法,并就組織重大科技項目、培育標志性成果、加強學院科技治理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部署了科技創新大討論下一時期的工作。4月20日,由我校主辦的“2008作物模擬與決策支持”國際研討會在我校學術交流中心盛大開幕。本屆大會主席、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我校副校長曹衛星教授主持了

11、開幕式。在為期兩天的會議期間,來自中、美、日、澳大利亞等國的49位作物系統模擬專家和國內專家共計100余人,圍繞作物土壤過程模擬、作物產量模擬、作物品質模擬和作物形態模擬等專題進行了大會主題報告和分會場報告。4月2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局常青副局長、亞非與國際組織處張永濤副處長一行來我校調研。曲福田副校長、朱世桂副處長分不一直賓介紹了我校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情況和國際科技合作工作。常局長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局工作概況,通報了國際重大合作項目、協議類項目的申報資助要點和相關信息。4月28日,沈其榮副校長率我校專家和產業處部分人員出席了常州市農業科技推進會。開幕式上

12、,我校與常州市科學技術局簽署了聯合成立產學研辦公室的協議,食品科技學院郁志芳教授等多位專家與常州市涉農企業簽署了技術開發、人才聯合培養等協議,動物醫學院與常州星運農民創業科技服務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農民創業科技服務平臺的聯合組建儀式,常州科技局向我校有關專家頒發特聘專家證書。5月10日,南京農業大學啟東專家工作站成立儀式在啟東市進行,我??萍继庮I導和相關學院部分教師參加了成立大會,會議由啟東市副市長張蓉蓉主持。我校農學院湯一卒教授作為專家工作站站長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專家工作站的職責與任務?;▉喖兏睍浥c啟東市顧云峰副市長分不代表校市雙方為南京農業大學啟東專家工作站揭牌。5月11日,我國聞名小麥育種家

13、、中國工程學院院士、里下河地區農科所研究員程順和一行五人來我??疾煨←溁蚪M學研究,特不是在抗赤霉病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研究方面的進展。在考察中,程順和院士詳細了解了赤霉病抗性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以及選擇的效果,高度確信了馬正強教授課題組在抗赤霉病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研究上所取得的進展。5月16日,中國農村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國際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會議由曲福田副校長主持。該會議是由荷蘭皇家科學院(KNAW)和中國科技部(MOST)聯合資助的“中國農村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SustainableResourceUseinRuralChina)項目第二期研究的啟動會。會議圍繞中

14、國農村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討論了中國的農村土地問題、水資源問題和能源問題等,并在第一期研究的基礎上討論如何開展項目第二期的研究。5月16日,為進一步提高科技治理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治理水平,以適應學校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需要,科技處在學校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了全??蒲兄卫砀刹坷碚撆嘤柊啵鲗W院科研秘書,以及科技處全體工作人員30余人參加了培訓。劉鳳權處長作了題為“農業科技形勢與十一五科技打算”的報告,詳細介紹了當前農業科技形勢和國家“十一五”科技打算,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進行了分析和講明。朱世桂副處長就我校“十一五”科技工作中期檢查情況做了通報。5月11-19日,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植物病理系杰出教授、小麥遺

15、傳資源中心主任Bikram S. Gill教授及其助手一行來我校訪問,蓋鈞鎰院士在翰苑大廈會見了來賓。Gill教授及其助手齊莉莉教授在我校期間,分不作了四場學術報告,參觀了我校江浦試驗站小麥育種基地和江蘇里下河農科所,并與我校研究生和教師進行了多次座談。5月17-23日,200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江蘇省第二十屆科普宣傳周活動在全省成功舉辦。我校科協被授予江蘇省第二十屆科普宣傳周活動先進集體,動物醫學院陳甫老師榮獲先進個人稱號。5月22-24日,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進展研究中心在我校召開專題座談會。會議由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馮剛主持,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胡金波,我校黨委副書記花亞純,以及部分省份教

16、育廳社政處、宣教處處長等參加了座談。6月25日,我校召開2008年科學技術大會。會議由校黨委書記管恒祿主持。本年度科技大會的主題為:總結工作,表彰先進,分析形勢,部署工作。6月2728日,江蘇省飼料工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我校學術交流中心召開,會議由省飼料工作辦公室主任宋曉春和我校動科院院長王恬主持。省農林廳副廳長王春喜在會上作重要講話。6月28日,我校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項目通過驗收,我校新世紀優秀人才7個項目結題評議均達到“優秀”,并通過驗收,驗收專家對我校創新團隊的建設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與確信。6月28 日,由我校和江蘇省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擔、周光宏教授任技術主持的江

17、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蘇食冷卻肉生產工藝和全程質量操縱技術”(BA2005009)形成的科技成果“冷卻肉生產工藝和全程質量操縱技術”通過南京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綜合水平差不多達到國內領先,在霧化噴淋冷卻、乳酸多柵欄減菌技術及設備、堿性脂肪酶型時刻-溫度品質指示卡(TTI卡)研究等方面有重大創新。 7月2日,農業部命名132個實驗室為第五輪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我校7個實驗室入選。分不是:農業部農畜產品加工與質量操縱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態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作物病蟲害檢測與防控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動物生理生化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動物疫病

18、診斷與免疫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農業環境微生物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和農業部南方蔬菜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7月3日,我校入選省高??茀f第二屆常務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周光宏副校長當選為省高??茀f第二屆常務理事會副理事長。7月8日,中美食品安全與質量聯合研究中心落戶我校。合作研究領域為:食品質量操縱技術、食源性致病菌鑒定和操縱、食品微生物預測模型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應用、食品品質形成機理、研究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以及以研究、教育和公共服務為目的信息資源共享。我校周光宏副校長出席了簽字儀式。8月18日,應中荷土地規劃與地籍進展中心邀請,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法學院院長LeonVerstappen教授及其助手F

19、okkeJanVonck先生在我校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地籍治理培訓。培訓班系統介紹了歐盟特不是荷蘭的土地制度、相關法律以及土地治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并結合中國的情況展開對比分析和討論。9月4日,由我校李順鵬教授主持申報的“農業有機物污染微生物修復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南京市科技局批準立項建設。該工程中心集中了我校相關學科的科研人才隊伍,下設農業環境污染微生物修復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治理,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微生物轉化與綜合利用,農業環境微生物資源的發掘與應用等研究方向,具有堅實的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研發與應用基礎。9月6日,我國舉辦的首個以生物除草劑為主題的國際學術會議“生物除草劑國際學術研討會”(Th

20、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herbicide)在我校學術交流中心盛大進行。會議由我校雜草研究室主辦,來自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多名中外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9月89日,我國首屆“快速葉綠素熒光動力學技術在植物科學領域中的應用”研討班在我校研究生院進行。會議由我校雜草研究室主辦,來自國內19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七十多位快速葉綠素熒光技術專家和興趣愛好者參加了研討班。9月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下達資助通知,2008年度我校共獲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5項,資助經費2665萬元,資助數及資助經費額均創新高。其中,面上項目68項(青年科學基金19項),

21、資助經費1860萬元;重點項目4項,資助經費625萬元;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資助經費100萬元。9月25日,依照農業部2008年第1072號公告,農學院張天真教授和朱協飛等選育的雜交棉新品種“南農10號”;智海劍教授、蓋鈞鎰院士等共同選育的兩個大豆品種“南農31”、南農32;丁倫友教授選育的水稻新品種“新兩優6380”通過了國家審定。9月26日,通過財政部會同科技部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我校4個項目入選農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分不由植保學院韓召軍教授、動物醫學院陳溥言教授、陸承平教授、資源與環境學院沈其榮教授主持,國撥資助總經費7745萬元。另外,我校作為協作單位參加該類項目16項,國撥

22、資助2861萬元。獲立項經費總計超過1億元,實現了我校在農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上的重大突破。9月27日,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在我校學術交流中心主持召開了“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操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行專家可行性論證會。我校校長鄭小波、副校長周光宏以及校長辦公室、科技處、實驗室與基地治理處、食品科技學院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出席了論證會。通過論證,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可行性論證。9月28日,由江蘇省科協主辦,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聯辦的第二屆江蘇省青年科學家年會在南京盛大開幕。會上,我校陳發棣教授被授予2008年度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榮譽稱號,強勝教授和王源超教授被授予第八屆

23、“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10月11日,科技部生物技術中心國際合作處趙清華處長一行來我校就生物人才隊伍狀況與需求問題進行調研,科技處副處長朱世桂以及部分學院和部門的專家出席了調研座談會。此次調研旨在了解各高校在“發覺人才、成就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方面的具體舉措,以及在生物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國家制定生物人才進展戰略目標提供決策依據。與會專家分不就各自專業的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交流。10月1114日,由我校經濟治理學院與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康乃爾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三家單位聯合主辦的農林經濟治理高層論壇暨“農村改革與進展:面對21世紀新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大會

24、分成六個小組,分不就制度創新與建設、糧食安全問題、農戶調查歷史數據整理與利用、農產品市場貿易與金融、資源環境與可持續進展、中國經濟增長等熱點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10月18日,我校主辦的第二屆江蘇省青年科學家年會“農業科學與社會進步”分論壇在金陵研究院國際報告廳進行。會議由沈其榮副校長主持,鄭小波校長致開幕辭。江蘇省農林廳副廳長張堅勇做了題為“拓展農業多元功能,治理農村面源污染”的特邀報告。揚州大學農學院院長張洪程教授、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天真教授、江蘇省農科院院長嚴少華研究員和我校經濟治理學院顧煥章教授分不作了主題報告。10月23日,我?!敖K省農村進展與土地政策研究基地”獲準立項建設

25、,這是我校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0月23日,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第五屆理事會在我校順利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37名理事和代表與會。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會長周光宏主持開幕式并代表研究會和南京農業大學致歡迎辭。大會圍繞畜產品安全、質量和加工技術等熱點問題展開了專家演講和學術討論。10月26日,由農業部主辦、南京農業大學和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有機肥專業委員會以及江蘇省土肥站承辦的“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場會暨第三屆中國有機(類)肥料產業技術交流會”在無錫進行,來自90多家科研院因此及相關企業單位的3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參會代表圍繞我國養分資源治理理論與實踐、我國有機(類)

26、肥料的研制與產業進展、有機(類)肥料產品生產技術與經濟效益分析、有機(類)肥料產品的生物效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生產加工銷售及國家政策扶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廣泛的交流。11月11日,由我??茀f、九三學社南京農業大學委員會和九三學社江蘇省地震局支社聯合主辦的“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科普知識講座在農學院學術報告廳進行。江蘇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處長鄧民憲高級工程師作了題為“地震與地震救援知識以汶川地震為例”的科普知識講座。11月12日,動物醫學院陸承平教授課題組承辦的國家973項目“重要動物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學與致病機理的研究”2008年會在我校順利召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夏咸柱

27、院士、揚州大學劉秀梵院士出席了會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趙國屏院士以及華中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單位的42名專家參加了會議。11月18日,科技部社發司中醫藥處鄒健強處長一行來我校就中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建設狀況進行考察調研,并征求中醫藥創新進展規劃綱要及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基地治理方法的意見。副校長周光宏教授、園藝學院院長侯喜林教授以及我校科技處副處長朱世桂、中藥材研究所郭巧生教授、南京同仁堂洪澤中藥材科技有限公司專家等出席了本次調研會。11月21日,我校5項成果獲得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徐翔教授、于水副教授獲二等獎,朱晶教授、莊娛樂教授

28、、宋華明副教授分不獲三等獎。11月21日,由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召開的“全省高校院所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表彰大會”上,我校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楊興明老師榮獲江蘇省首屆高校院所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先進個人稱號。11月26日,我校資環院黃耀教授和鄒建文教授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合作,以南京農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組織申報的“中國農田溫室氣體排放過程與模型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1月28日,我校“江蘇省農村進展與土地政策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成立。該研究基地整合了我校經濟治理學院、公共治理學院和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研究力量,充分體現了農業經濟治理、土地資源治理、農業科技史等三大學科的優勢和特點。12月1日,我校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江蘇省農村進展與土地政策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在科技處會議室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甫寧主持會議。會議討論了校外學術委員會專家的名單,就2008年江蘇省社科研究基地科研項目選題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