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叢神經阻滯在嬰幼兒上肢整形手術中的應用_第1頁
臂叢神經阻滯在嬰幼兒上肢整形手術中的應用_第2頁
臂叢神經阻滯在嬰幼兒上肢整形手術中的應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臂叢神經阻滯在嬰幼兒上肢整形手術中的應用【摘要】目的觀察嬰幼兒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效果。方法選擇30例ASA級嬰幼兒上肢手術患者,在肌間溝行臂叢神經阻滯,阻滯成功后注入0.25%左布比卡因,用量按0.50.6l/kg給藥。30例患兒均采用飛利浦多參數監護儀連續監測EG、HR、Sp2。結果30例患兒均獲得良好阻滯效果,術中患兒患肢松弛,對手術刺激及止血帶耐受良好。結論嬰幼兒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具有操作簡便、阻滯完善??蓽p少術中全麻藥用量,使患兒及時清醒,降低圍術期的危險性。【關鍵詞】臂叢神經阻滯;肌間溝;上肢整形手術;嬰幼兒2022年8月2022年11月,我院開展了嬰幼兒上肢整形手術

2、,對30例嬰幼兒患者采用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選擇ASA級小兒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11月3歲,體重715kg。手術包括:多指畸形6例;并指別離7例;燒傷整形12例;疤痕松解5例,使用止血帶18例。手術時間45in3.5h。1.2術前準備患兒術前禁食8h,禁飲4h,術前肌注阿托品0.02g/kg,地西泮0.2g/kg,對于患兒在進入手術室前先肌注氯胺酮46g/kg作為根底麻醉。1.3麻醉方法入室前常規肌注氯胺酮(福建古田藥業,批準文號H35020228)46g/kg,入室后常規監測無創血壓、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Sp2

3、)。面罩吸氧12L/in。靜脈輸注乳酸林格氏液,輸液速度為68lkg-1h-1?;純喝胧液箝_放靜脈通道,取仰臥位,頭偏向健側。麻醉者站在患兒頭前,使患兒抬頭,顯露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在鎖骨頭后緣深面可摸到一條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外緣稍后即為中斜角肌,二肌間的凹陷即前、中斜角肌的肌間溝。沿環狀軟骨向后作一程度線,與肌間溝的交點即為穿刺點1。一手以示指用力壓迫肌間溝上端,另一手持7號頭皮針在穿刺點穿刺。針尖方向向內向下,進針約0.51.0可有細微打破感,并可見由于臂叢神經受到刺激引起的患肢肌肉抽動,回抽無血液及腦脊液后,再注入局麻藥,注藥后定位手指繼續按壓12in。局麻藥一般選用0.25%左布

4、比卡因,用量按0.50.6g/kg給藥。對于效果欠佳的患兒術中輔以氯胺酮。30例患兒均采飛利浦多參數監護儀連續監測心電圖(EG)、心率(HR)、Sp2。30例患兒術中均面罩給氧,并適當補充血容量。1.4麻醉效果分級1級:為穿刺和手術操作無反響;級;為強刺激時細微肢動,不影響手術操作;級:為明顯肢體扭動,需約束并追加氯胺酮方能繼續手術。1.5手術結果30例患兒有28例獲得良好的阻滯效果,術中患兒患肢松弛,對手術刺激及止血帶耐受良好。手術中沒有追加使用氯胺酮。其中有3例在強刺激時細微肢動,不影響手術操作,有2例為明顯肢體扭動,需約束并追加氯胺酮方能繼續手術。3例麻醉后出現霍納氏綜合癥,主要表現為患

5、側瞳孔縮小,術后自然恢復。手術中患兒EG、HR、Sp2平穩。轉貼于論文聯盟.ll.2討論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復合氯胺酮靜脈麻醉用于小兒上肢手術已經是經常使用的麻醉方法,它可以減少靜脈麻醉藥的使用量。假設單純全身麻醉,氯胺酮用量較大,存在呼吸抑制作用的顧慮,不利于術中呼吸管理和術后盡快清醒1,而應用氯胺酮根底麻醉結合臂叢神經阻滯,不僅可減少術中用藥,使患兒及時清醒,還可提供可靠的術后鎮痛,減少阿片類藥用量及其不良反響麻醉操作的平安性,臨床常有報道2。但是,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在嬰幼兒手術中的使用很少有報道。我國將幼兒期從1周歲到滿3周歲。這個時期小兒生長發育較乳兒期慢,通過神經反射作用,

6、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基質向肌層浸潤生長,本組患者術前行B超檢查55例,T檢查13例,診斷符合率分別為89.1%(49/55)和100%(13/13)。B超顯示腹膜后雜亂回聲團塊、腹腔積液、臟器挫傷等征象;T那么可以明確迅速發育,神經阻滯的成功率比擬高3。由于嬰幼兒皮膚及皮下組織薄且柔軟,肌間溝的定位比擬容易,臂叢神經穿出后解剖位置固定且表淺,穿刺成功率高,造成損傷的機率較校本組有87.5%的患兒在穿刺過程中患肢肌肉抽動,這是由于穿刺針直接刺激臂叢神經所致,表現為手臂外展、手指屈曲、拇指內收等運動,它可以作為一個可靠體征使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成功率明顯增加。嬰幼兒行臂叢麻醉中應該注意:定位必須正確,只

7、要定位正確,不必強求異感,防止反復穿刺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和并發癥,同時由于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氯胺酮根底麻醉,也有可能影響異感的引出?;艏{氏綜合征是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常見的并發癥,它是頸交感神經被阻滯而引起?;颊卟捎眉¢g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應注意以下幾點:(1)肌間溝的定位必須正確,頸部肌肉呈縱向分布,肌肉間隙較多,定位時需加以鑒別,只要定位正確,可不必強求異感,直接注藥同樣可以獲得良好的阻滯效果,以防止反復穿刺或穿刺過深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和并發癥;(2)注入麻藥時用于定位的手指應一直在穿刺部位上方壓迫肌間溝上緣,迫使局麻藥沿臂叢神經鞘向下擴散,可增強對尺神經阻滯效果,同時防止局麻藥向上擴散而導致膈神經和喉返神經被阻滯4。(3)小兒臂叢麻醉特別是應用鎮靜、鎮痛藥者,應加強麻醉期間監測和管理,特別應著重對呼吸功能的監測,應常規監測Sp2,有條件可同時監測PET2。嬰幼兒上肢手術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具有操作簡便、成功率高、阻滯完善、并發癥少等優點,且容易掌握,值得臨床推廣?!緟⒖嘉墨I】1王鳳學,張毅男,李昕,等.前、中斜角肌間隙體表定位的觀測J.中華麻醉學雜志,1998,18(12):751.2孟慶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