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進化原因(4)課件_第1頁
生物進化原因(4)課件_第2頁
生物進化原因(4)課件_第3頁
生物進化原因(4)課件_第4頁
生物進化原因(4)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生物進化的原因 (4)第一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蛾的數量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事例。(2)概述自然選擇學說,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3)通過對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學習,初步了解生物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形成的原因。能力目標(1)初步形成觀察能力、分析處理資料的能力。(2)嘗試用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理論解釋生物進化的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介紹達爾文創立進化論的事跡,學習達爾文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堅持真理的科學精神。(2)通過環境變化可以導致生物進化的事實,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環保教育。第二張,PPT共三

2、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19世紀英國的曼徹斯特地區,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那的樹林里生活著一種樺尺蛾,它們夜間活動,白天棲息在長滿地衣的、淺灰色的樹干上。 1850年,一些生物學家來這里考察,發現大多數樺尺蛾的體色是淺色的,只有少數是深色的。(深色樺尺蛾和淺色樺尺蛾是自然條件下的變異類型) 百年之后,這里變成了工業城市,工廠林立,煙霧彌漫,煤煙殺死了地衣,使樹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色。這時又有一些生物學家來考察,令他們驚訝的是,這里的深色樺尺蛾變成了常見類型,而淺色樺尺蠖卻成了極少數。百年來樺尺蛾類型的變遷第三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四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

3、6月 黑色樹干上的樺尺蛾1850年:淺色多數,深色少數1950年:深色多數,淺色少數長滿地衣樹干上的樺尺蛾100年以后,樺尺蛾由淺色占多數變成深色占多數,原因是什么?自然選擇的結果,淺色的樺尺蛾在黑色樹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來,繁衍后代。 如果人們要使該地區 的 淺色樺尺蛾重新恢復為常見類型,你認為應該怎么做?治理環境,減少工廠排出的煤煙,使曼徹斯特地區的自然環境盡量恢復正常并得到保護。第五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通過對樺尺蛾體色變化的分析,我們知道了“遺傳和變異”是樺尺蛾體色變化的基礎,而環境的改變是它體色變化的外在動力,愛吃樺尺蛾的鳥兒對樺尺蛾起到定向選擇的作用。

4、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第六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們把這種體色稱為保護色,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不易被其他動物所發現,這對它躲避敵害或者捕食獵物是十分有利的。第七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幾種不同環境中的蛙 保護色第八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冬天的雷鳥夏天的雷鳥保護色第九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草叢中的鳥草叢中的虎第十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擬態尺蠖葉狀螳螂蘭花螳螂若蟲 某些動物的形態、色澤或斑紋等極似他物,借以蒙蔽敵害,保護自身的現象。 第十一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

5、2022年6月 除了保護色和擬態,動物的警戒色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拓展延伸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惡臭和毒刺的動物和昆蟲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使敵害易于識別,避免自身遭到攻擊。 第十二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達爾文(C.R.Darwin,1809-1882 ),英國博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主要內容的生物進化理論。 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施魯斯伯里。童年時期的他喜歡打獵、捕捉昆蟲、采集野生植物等,對學校開設的課程毫無興趣而成績很差。但他努力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對神秘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家里希

6、望他將來繼承祖業。1826年,十六歲的達爾文按照父親的意愿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但他對醫學也不感興趣,不久就放棄學醫。1828年達爾文的父親又送他進入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在劍橋大學的三年時間里,達爾文努力地鉆研博物學和自然史,還結識了亨斯羅等一批博學的教授學者,并從他們那兒學到了許多自然科學知識和進行科學考察的技能。 1831年,達爾文大學畢業。同年12月,亨斯羅教授推薦他以博物學專家的身份去英國貝格爾號軍艦進行環球5年的航行考察,達爾文的工作是在還未開發的地區采集動、植物標本、巖石樣品和化石標本。正是這次環球考察,使達爾文變成了一位生物進化論者。 第十三張,

7、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1836年10月,貝格爾號5年的航行考察結束后,達爾文回到了英國。這時,他不再相信上帝創造萬物的觀點,認為神創論解決不了他所觀察到的事實。經過長期的思考、分析、學習和研究之后,達爾文于1842年寫出了長達35頁的進化理論的初稿,但他并沒有急于發表他的學說,而是在以后的近17年中,不斷地增加新的證據,用豐富的事實論證他的理論,并把他的理論系統化。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巨著。在物種起源一書中,達爾文根據20多年來積累的資料,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中心,從遺傳、變異、人工選擇、生存斗爭和適應等方面論證了物種的起源。該書強調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

8、所起的重要作用,給“神創論”以沉重的打擊。第十四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第十五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能產生很多后代。這就是生物的過度繁殖。過度繁殖第十六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舉例: 大象是一種繁殖很慢的動物,但是如果每一頭雌象一生(3090歲)產仔6頭,每頭活到100歲,而且都能進行繁殖的話,那么到750年以后,這頭雌象的后代就可達到1900萬頭。 雖然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遠遠超過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種生物的數量在一定的時期內都保持相

9、對的穩定狀態,這是為什么呢?第十七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雖然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強,但其賴以生存的各種資源都很有限,任何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的食物、空間等而進行生存斗爭。生存斗爭 由于生存斗爭,導致生物大量死亡,結果只有少數個體生存下來。所以生物個體的數量不會無限增多。 在生存斗爭中,什么樣的個體能夠獲勝并繼續生存下去,什么樣的個體最終會被淘汰呢?那些能夠適應環境而繼續生存下去的個體是如何產生的呢?第十八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生物進化的基礎:遺傳和變異 在自然界中,每個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生物在繁衍過程中會不斷產生變異。遺傳和變異第

10、十九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在這些變異個體中,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才能在斗爭中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了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這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自然法則。 適者生存第二十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最先對長頸鹿的長頸作出解釋的是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 拉馬克在達爾文之前就已經認識到生物是不斷發生進化的,并提出了兩條著名的法則: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拉馬克認為,環境變化是生物變化的原因。環境變化了,使得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經常使用而發達,有的器官則由于沒有使用而退化;這些變化了的性狀,即后天獲得的性狀是能夠遺

11、傳的。拉馬克認為,長頸鹿的祖先,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環境里,不得不經常努力地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高處的葉子,由于經常使用,頸和前肢逐漸地變得長了一些,并且這些獲得的性狀能夠遺傳給后代。這樣,經過許多世代,終于進化成為現在所看到的長頸鹿。拉馬克認為,動物的變異是由動物本身的意愿所決定的,而且變異是一直向前發展的。達爾文則認為,生物產生了變異以后,是由自然選擇來決定其生存或淘汰;長頸鹿的長頸和長的前肢,就是由于自然選擇并經過逐代積累而形成的。第二十一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請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長頸鹿長頸的形成原因第二十二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長頸鹿的個體有差異

12、缺乏青草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被淘汰長頸鹿的進化示意圖第二十三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四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環境的改變是生物進化的外在動力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只有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才能生存和發展生物進化的原因:所以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小結第二十五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人工選擇討論: 幾個品種的雞與原雞相比,它們分別有什么不同?這些品種的雞是怎樣產生的?第二十六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七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人工選擇(1)概念:根據人們的需要和愛好,對

13、生物發生的變異進行不斷選擇和培育而形成生物新品種的過程。第二十八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2)過程:野生祖先產生變異逐代遺傳積累形成新品種(3)條件:生物產生變異和飼養環境(4)人類的作用:決定選擇的方向(5)人工選擇的結果:創造動植物新品種第二十九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比較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人類滿足人類自然條件保留對生物有利的性狀較快漫長第三十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1.生物在繁衍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產生變異,其中的許多變異是能夠遺傳的,這些不斷發生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2.生物在生存過程中,既要與自然環境進行斗爭,又要與其他生物進行斗

14、爭。3.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生存下來,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被淘汰,這便是自然選擇。4.自然選擇是一個長期并且連續的過程,只有經過許多代的選擇,逐漸積累有利變異,才能形成新的物種。5.自然選擇使不斷變化的生物適應于不斷變化的環境,所以生物永遠在發展進化的過程中,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6.栽培植物、飼養動物新品種的形成是人工選擇的結果。小結第三十一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請用進化論的觀點分析: 開始使用殺蟲劑時效果比較顯著,但隨著殺蟲劑的繼續使用,該害蟲表現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 1.實踐證明害蟲種群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的個體,個體抗藥性的產生是生

15、物 的結果。 2.存活下來的個體,它們的 基因通過 活動在種群內迅速擴大和發展。因此當繼續使用該種殺蟲劑時,害蟲表現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 3.殺蟲劑的使用對害蟲起了 的作用,而這種作用是 的。 變異抗藥性 生殖選擇定向學以致用第三十二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剛開始使用蚊香的時候,殺蚊子的效果很好,可到后來,效果不明顯,請你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觀點分析此現象。 蚊子有不抗藥的,也有抗藥的,剛開始使用蚊香時,把不抗藥的蚊子殺死,具有抗藥性的蚊子保留下來,繼續繁殖,后代有抗藥的,也有不抗藥的,不抗藥的被殺死,抗藥的繼續保留下來。經過一代代選擇,蚊子普遍具有了抗藥性,所以到了后

16、來使用蚊香時效果不明顯。第三十三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鞏固練習1、蜂鳥細長的喙與其采蜜的花的形狀有驚人的適應,其主要原因是 ( ) A、上帝創造的 B、人工選擇的結果 C、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生存競爭的結果C2導致樺尺蠖體色變化的動力原因是() A環境的改變 B體色的變異 C體色的遺傳 A第三十四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3、在農田中施用某種農藥防治害蟲,使用年數越長,效果越差。下列對這一現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農藥的質量越來越差B、農藥使害蟲發生了抵抗農藥的變異C、農藥選擇了害蟲中能抵抗農藥的變異D、害蟲會自然發生并鞏固抵抗農藥的變異B第三十五

17、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4有關生物進化的學說( )A.只有一種 B.有兩種 C.有多種 D.沒有5在自然選擇中,生物進化的內在原因是( )A環境的作用 B人為的作用C天敵的作用 D生物產生變異的作用6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來的生物個體一般是 ( ) A類似親本的個體 B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C結構復雜的個體 D體型高大的個體7同一種蝗蟲,生活在青草中的體色為綠色,生活在枯草中的體色是枯黃色,以達爾文的觀點看,這是( )A生存斗爭的結果 B自然選擇的結果 C人工選擇的結果 D用進廢退的結果 CDBB第三十六張,PPT共三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 7、達爾文在環球考察中發現,遠離大陸的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