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過程水回收利用技術_第1頁
施工過程水回收利用技術_第2頁
施工過程水回收利用技術_第3頁
施工過程水回收利用技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施工過程水回收利用技術1、工程概況本工程在地下基坑及主體結構施工期間將抽取的地下水及主體結構施工用 水采用水池收集、沉淀及過濾,將其再次用于車輛、衛生間等的沖洗用水,應用 量約 3500m3。2、主要技術內容(一)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一般包含兩種技術:一是利用自滲效果 將上層滯水引滲至下層潛水層中,可使大部分水資源重新回灌至地下的回收利用 技術;一是將降水所抽水體集中存放,用于生活用水中洗漱、沖刷廁所及現場撒 水控制揚塵,經過處理或水質達到要求的水體可用于結構養護用水、基坑支護用 水,如混凝土試塊養護用水、現場砌筑抹灰施工用水等的回收利用技術,工程為 第二種回收利用技術。(1)基坑涌水量

2、1、技術指標(1)基坑涌水量Q _ 1.336K1 (2H - S) 0 lg R / r式中:Q0基坑涌水量(m3/d),按照最不利條件下的計算最大流量;K含水層滲透系數(m/d);H含水層厚度(m);S降深(m);R0影響半徑(m)RR0影響半徑(m)Ro= 2S耳;r0基坑換算半徑(m)。(2)降水井出水能力式中:q0單井滲水量(m3 / d);11進水管高度11進水管高度(m);d進水管直徑(m);a與含水層滲透系數有關經驗系數(經驗系數取值范圍30130)。q1= P1 N1 K 2(3)現場生活用水量式中:q1現場生活用水量(m3/d);P1生活區居民人數;N1生活區晝夜生活用水定

3、額(m3/ (人d);K2生活區用水不均衡系數;取2.5。q2 =氣St (4)現場灑水控制揚塵用水量式中:q2現場撒水控制揚塵用水量(m3/d);K3用水定量;取0.15m3/km2;S施工現場撒水控制揚塵面積(km2);t每天灑水次數。CN(5)施工砌筑抹灰用水量為q = K qJNK34 Tt 51式中:q3施工砌筑抹灰用水量(m3/d);K4未預計的施工用水系數;取1.15;K5用水不均衡系數;取1.5;Qi每天施工工程量;Ni每m3磚砌體耗水量(0.20.22m3);每m2抹灰耗水量(0.010.015m3)。(6)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率為R = K Q1 十 qi 十 q2 十 q3

4、X100%q式中,Q1回灌至地下的水量(根據地質情況及試驗確定);K6損失系數;取0.850.95。(二)雨水回收利用技術與現場生產廢水利用技術1、主要技術內容雨水回收利用技術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將雨收集后,經過雨水滲蓄、沉 淀等處理,集中存放,用于施工現場降塵、綠化和洗車,經過處理的水體可用于 結構養護用水、基坑支護用水,如混凝土試塊養護用水、現場砌筑抹灰施工用水 等的回收利用技術。現場生產廢水利用技術是指將施工生產、生活廢水經過過濾、沉淀等 處理后循環利用的技術。2、技術指標施工現場用水應有20%來源于雨水和生產廢水等回收。3、現場實施情況設置現場積水箱現場制作蓄水箱或者蓄水池,將雨水集中存放于水箱(池),通過水箱(池) 的管道將水引入到生活區、加工場、施工區,用于生活用水的洗衣、洗漱、沖刷 廁所及現場灑水控制揚塵,引入施工現場的水可用于結構養護用水、噴射混凝土 用水等。施工現場內建立高效洗車池沖洗場地設置于工地大門內側,沖洗場地應有足夠的空間,其周邊設置排水 溝。排水溝與二級沉淀池相連,并按規定處置泥漿和廢水排放,沉淀池需定期清 理并與市政排水管網相接。洗車設施設置標準:在沖洗場地內接通水管并配備壓力不小于8Mpa的高壓 水槍等沖洗設備。水槍連接水管長度不少于10米。根據工地運輸車輛進出情 況,對駛出工地的物料運輸車輛的沖洗。3、應用效果通過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