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件:《范進中舉》_第1頁
初中語文課件:《范進中舉》_第2頁
初中語文課件:《范進中舉》_第3頁
初中語文課件:《范進中舉》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語文課件:范進中舉初中語文課件篇一:范進中舉【教學目標】1.跳讀課文,梳理小說情節。2.品讀課文,運用對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3.悟讀課文,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體會文章的諷刺藝術?!窘虒W重難點】1.運用對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體會文章的諷刺藝術。【課時安排】一課時【課前準備】1.自讀儒林外史第1-4回2.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九上5“品味經典”之“人生百態”第168頁出版前言【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1. HYPERLINK /kejian/ t _blank #課件# 導語:“學而優則仕”,封建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畢生都在追求中

2、舉成名,“朝為田舍郎,暮成登堂子”,這樣的幸運對在科舉中耗盡一生的讀書人來說,會是一種怎樣的刺激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范進中舉,用我們睿智的思想去評判一下科舉制度下發生的這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教師板書課題)2.出示學習目標(1)跳讀課文,梳理小說情節。(2)品讀課文,運用對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3)悟讀課文,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體會文章的諷刺藝術。二、整體感知,梳理情節師:小說的情節的展開是有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的,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想一想,文章圍繞“范進中舉”寫了哪些事?自學任務:請用簡要的語句概括主要故事情節(每空

3、填兩個字)開端:(第1段)屠戶訓罵范進發展:(第2段)范進向屠戶去應試高潮:(第35段)范進喜極而瘋(第610段)屠戶斗膽為范進結局:(第1112段)鄉紳點撥:賀喜借錢中舉治瘋拜訪初中語文課件篇二:范進中舉范進中舉教學目的:一、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二、了解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與今天口語的差異。三、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教學設想一、使學生理解對比手法和諷刺藝術,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二、以課堂練習為線索,組織教學。第一課時采用以練代講的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達到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第二課時抓住中舉前后對比進行分析,使學生感受文中的諷刺藝術,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教學時數:二課時

4、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設計:1、比較導入:如果說孔乙己是一個充滿笑聲的悲劇,控訴了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個社會的世態炎涼。那么今天,當我們認識又認識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范進,他原來也是個下層知識分子,年近半百終于考中了舉人,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學習從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節選的課文范進中舉。二、指導預習1、要求:(1)了解作者吳敬梓。(2)了解課文內容。(3)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2、補充介紹魯迅對儒林外史的評價。迨吳敬梓儒林外史書,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摘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3、

5、疑難詞語補充解釋。進學:科舉時代,童生應歲試、科試而考中入縣學,稱為進學,爛忠厚:過分忠厚。闖將來:闖來。將,助詞,沒有實義。五更鼓:打五更的時候(天亮以前)。舊時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擊鼓報時。權變:隨機應變。見外:當作外人看待。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4、學生看注釋默讀全文,體會文中句子的含義。三、析題、釋疑,課堂討論。1、范進為什么會發瘋?1)社會原因: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是封建統治階級用來禁錮人們思想,選拔馴順的爪牙,借以鞏固封建統治的重要工具。2)個人原因:范進20歲開始應試,前后考過二十多次,直到54歲才中了舉人。幾十年的癡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驚喜得發了瘋,這是有其必然性的。

6、2、范進中舉前后自身境況和周圍人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作者對范進持怎樣的態度?家境第一段結尾處、第二段開頭、第二段結尾、第三段開頭、第十一段結尾。地位連買肉的都瞧不起岳父任意辱罵到不敢打,連做過知縣的鄉紳也來巴結本人態度唯唯諾諾,老實巴交,發瘋的過程(層次感),很快與張鄉紳打成一片。他人態度(岳父、張鄉紳、鄰居)岳父:語言、動作、神態、行為(兩次賀喜所送的東西)(前倨后恭)(細節描寫,拿銀子時的動作描寫)作者對范進這個人物雖有一定同情(主要表現在對中舉前的描寫),但更多的是諷刺;作者把范進作為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來寫,因而諷刺的矛頭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的。3、范進是怎樣的一個人?說出

7、根據。主要是兩點: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于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虛偽。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4、作者借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提示:“打他一個嘴巴”,是作者對封建科舉制度極端痛恨的情感流露。范進熱衷于功名,以致發瘋。他是封建科舉制度的信奉者。這一巴掌打在范進臉上,卻印在科舉制度的“心”上。正是作者對封建科舉制度的無情鞭撻。5、通過范進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批判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毒害。(作品通過這兩個人物對待范進的態度從側面揭示出,范進這類知識分子之所以如癡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為被巴結、奉承、攀附的權貴,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腐朽的靈魂。這兩個人的語言和行動更反映了當時社會趨炎附勢的風氣,使作品的鋒芒不僅指向科舉制度,也指向整個社會,從而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