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重點中學2023學年高二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_第1頁
衡水市重點中學2023學年高二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_第2頁
衡水市重點中學2023學年高二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_第3頁
衡水市重點中學2023學年高二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_第4頁
衡水市重點中學2023學年高二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高二年級下學期生物模擬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各組生物或細胞按照特征進行歸納正確的一組是()A無核膜:念珠藻、支原體、酵母菌、放線菌B無DNA:蛙的成熟紅細胞、植物導管細胞、煙草花葉病毒、HIVC有葉

2、綠體:胡蘿卜、水綿、顫藻、馬尾藻D能有氧呼吸:酵母菌、硝化細菌、螨蟲、菠菜2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有幾項:( )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細胞,細胞周期會變長,核糖體活動增強 突破皮膚、黏膜等第一道防線后,機體免疫的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殺菌物質會對侵入人體的抗原起作用 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吞噬細胞、T 細胞、B 細胞、漿細胞、記憶細胞 T 淋巴細胞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有關,B 淋巴細胞與體液免疫有關,而與細胞免疫無關 盡管特異性免疫針對性強,對抗原的殺傷效果好,但機體最終將抗原清除大多數還是要依賴 非特異性免疫 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

3、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就是由于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引起的A二項B三項C四項D五項3下列是關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操作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A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準確估計菌落數目的關鍵是恰當的稀釋度B若要判斷選擇培養基是否起到了選擇作用,需設置未接種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作對照C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平板倒置,25恒溫培養24-48小時D選擇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4下列關于酶制劑在生活中應用的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有A生物酶牙膏中含有酶,可以分解細菌預防齲齒B加酶洗衣粉含固定化酶,去污能力比普通洗衣粉要強C溶菌酶能夠溶解細菌的細胞壁,具有

4、抗菌消炎的作用D多酶片含有多種消化酶,在人體消化不良時可以口服5下列有關胚胎工程理論及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從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細胞應立即與精子完成受精過程B胚胎移植較適宜的時期是桑椹胚或囊胚時期C對囊胚期的胚胎進行分割時,需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D理論上,胚胎干細胞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內的多種細胞6下列關于“中心法則”含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中心法則總結了遺傳信息在細胞內的傳遞規律B過程可發生在 RNA 病毒侵染的細胞中C過程所需的原料分別是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所有細胞均能進行過程7下圖為某細胞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2與某種RNA的合成有關B1與6直接相連且基本支架

5、相同C人和哺乳動物各種細胞都具有1結構D圖中3在細胞分裂結束時可縮短變粗8(10分)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B可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反應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C在驗證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應選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生成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3、7、11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二、非選擇題9(10分)甲狀腺激素是人體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通常,新生兒出生后,由于所處環境溫度比母體內低,甲狀腺激素水平會升高。在這個過程中,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是分級的,其中由_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由_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6、。(2)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的速率,使機體產熱增多;影響神經系統的_。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是_。(3)除了作用于靶細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點還有_。(答出一點即可)10(14分)有些細菌可分解原油,從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學欲從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問題:(1)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_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土,從功能上講,該培養基屬于_培養基。(2)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菌落,常采用的接種方法有兩種,即_和_。(3)為了篩選出高效菌株,可比較單菌落周圍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說明該菌株的降解能力_。(4)通常情況下,在微生物培養過程

7、中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_和_。無菌技術要求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_附近進行,以避免周圍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11(14分)金屬硫蛋白(MT)是一類廣泛存在的金屬結合蛋白。某研究小組計劃通過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擴增獲得目的基因,構建轉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屬廢水的凈化處理。PCR擴增過程示意圖圖像,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高表達MT 蛋白的生物組織中提取mRNA,通過_獲得cDNA用于PCR擴增。 (2)設計一對與MT基因兩端序列互補配對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為方便構建重組質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適當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位點。設計引物時需要避免引物之間形成_,而造成引物自連。 (3)圖中

8、步驟1代表_,步驟2代表退火,步驟3代表延伸,這三個步驟組成一輪循環。 (4)PCR擴增時,退火溫度的設定是成敗的關鍵。退火溫度過高會破_的堿基配對。退火溫度的設定與引物長度、堿基組成有關,長度相同但_的引物需要設定更高的退火溫度。 (5)如果PCR反應得不到任何擴增產物,則可以采取的改進措施有_(填序號:升高退火溫度 降低退火溫度 重新設計引物)。12下圖1是將動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導入香蕉制成植物疫苗的過程,下表1是三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請回答下列問題:限制酶EcoRPstSma切割位點GAATTCCTTAAGCTGCAGGACGTCCCCGGGGGGCCC(1)將圖1中的含抗原基

9、因的DNA片段用如圖所示的EcoR、Pst和Sma完全酶切后,可以得到_種DNA片段。(2)用圖1中的質粒和抗原基因構成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切割,原因是_;與只使用EcoR相比較,使用EcoR和Pst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和含抗原基因的DNA的優點是_。(3)步驟所用的DNA連接酶對所連接的DNA兩端堿基序列是否有專一性要求?_。(4)選用農桿菌是由于農桿菌的Ti質粒上的T一DNA具有什么特點?_。(5)步驟是_過程,培養愈傷組織的培養基中需要添加蔗糖的目的是_。(6)為了促進胚狀體的生長發育,可以向人工種子內添加_。參考答案(含答案詳細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

10、分。)1、D【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一些常見生物的類別,能準確判斷各選項涉及到的生物的類別;識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和結構的異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題目詳解】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含有核膜,A錯誤;蛙的成熟紅細胞有細胞核,含有DNA,B錯誤;顫藻屬于原核生物,不含葉綠體,C錯誤;酵母菌、螨蟲、菠菜都含有線粒體,能進行有氧呼吸,硝化細菌雖然不含線粒體,但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也能進行有氧呼吸,D正確。【答案點睛】(1)常考的真核生物:綠藻、水綿、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動物(如草履蟲、變形蟲)及動、植物;(2)常考的原核生物:藍藻(如顫

11、藻、發菜、念珠藻)、細菌(如乳酸菌、硝化細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等)、支原體、衣原體、放線菌;(3)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2、B【答案解析】免疫系統包括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質。人體的三道防線包括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等;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等;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題目詳解】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細胞,細胞周期會變短,發生增殖分化,錯誤; 突破皮膚、黏膜等第一道防線后,機體免疫的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殺菌物質會對侵入人體的抗原起作用,正確;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吞噬細胞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錯誤;T 淋巴細胞可以參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B

12、 淋巴細胞只參與體液免疫,不參與細胞免疫,正確;盡管特異性免疫針對性強,對抗原的殺傷效果好,但機體最終將抗原清除大多數還是要依賴非特異性免疫,如吞噬細胞吞噬抗原-抗體的復合物,正確;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自身免疫病,錯誤。綜上所述,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3、C【答案解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中,需要使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選擇培養基,計數的關鍵是經梯度稀釋后的稀釋倍數要合適,計數時通常選擇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題目詳解】A. 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準確估計菌落數目的關鍵是恰當的稀釋度,稀釋倍數太低,菌落太多會長在一起,稀釋倍數太高,平板上菌落數目

13、過少,A正確;B. 若要判斷選擇培養基是否起到了選擇作用,則應設置接種了的選擇培養基做實驗組,設置接種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作為對照組,B正確;C. 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平板倒置,3037恒溫培養24-48小時,C錯誤;D. 計數時通常選擇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D正確。4、B【答案解析】據題文和選項的描述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酶制劑在生活中應用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題目詳解】生物酶牙膏中含有的活性酶可以分解口腔中的細菌,具有預防齲齒的功效,A正確;酶的活性受溫度和pH的影響,因此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不一定比普通洗衣粉要強,B錯誤;溶菌酶能夠溶解細菌的細胞壁,具有抗菌消

14、炎的作用,C正確;多酶片含有多種消化酶,在人體消化不良時可以口服,以促進消化,增進食欲,D正確。【答案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固定化酶的內涵、酶制劑的種類及其應用的實例,明確酶的活性受溫度以及pH的影響,再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5、A【答案解析】1、體外受精過程:精子的采集和獲能、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獲能的精子和成熟卵子在培養液共同培養,完成體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需經早期發育培養形成早期胚胎。2、囊胚的結構:胚囊腔、內細胞團、滋養層。內細胞團的細胞為胚胎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具有發育的全能性,可被誘導分化為多種細胞、組織。【題目詳解】從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細胞還未成熟,需要培養成熟

15、后才能與獲能的精子結合,完成受精過程,A錯誤;桑椹胚或囊胚時期細胞的全能性高,胚胎發育為個體的概率較高,因此在這兩個時期進行胚胎移植較為適宜,B正確;對囊胚期的胚胎進行分割時,需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否則會影響分割后胚胎的恢復和進一步發育,C正確。胚胎干細胞是一種未分化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化和二倍體核型,可被誘導分化為多種細胞、組織,D正確。故選A。【答案點睛】識記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胚胎分割的注意事項以及胚胎干細胞的特點便可判斷各選項。6、D【答案解析】分析題圖:圖中表示轉錄過程,表示逆轉錄過程,表示RNA的復制過程,為翻譯過程,為DNA的復制過程。【題目詳解】A、中心法則總結了遺傳信息在細胞

16、內的傳遞規律,A正確;B、逆轉錄過程和RNA的復制過程可發生在RNA病毒侵染的細胞中,B正確;C、為DNA的復制過程,該過程所需的原料是脫氧核苷酸;為RNA的復制過程,該過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為翻譯過程,該過程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C正確;D、為DNA復制過程,該過程只發生在能進行分裂的細胞中,因此并不是所有細胞均能進行過程,D錯誤。故選D。7、A【答案解析】分析題圖:結構1為核膜的內、外膜,結構2為核仁,3為染色質,4為核孔,5為內質網,6為核糖體。【題目詳解】A. 圖中2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A正確;B. 1為雙層膜結構,其外膜與5內質網直接相連,且都是由磷脂雙分

17、子層構成基本支架,B錯誤;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不具有1核膜,C錯誤;D. 圖中3染色質在細胞分裂前期時可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D錯誤。8、B【答案解析】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題目詳解】A、碘液不能鑒定蔗糖是否水解,故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驗證酶的專一性時,不能選擇碘液進行鑒定,A錯誤;B、可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反應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自變量為不同的pH,因變量為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B正確;C、由于斐林試劑需要經過水浴加熱,故在驗證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不能選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生成,C錯誤;D、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5,應該在

18、最適pH左右設置自變量,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9、下丘腦 垂體 細胞代謝 發育和功能 幾乎全身所有的細胞 高效【答案解析】(1)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2)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細胞代謝的速率,使機體產熱增多;影響升級系統的發育和功能。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幾乎是全身所有的細胞。(3)除了作用于靶細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點還有微量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的特點。【考點定位】脊椎動物激素的調節10、原油 選擇 平板劃線法 稀釋涂布平板法 強 干熱滅菌 高壓蒸汽滅菌 火焰 【答案解析】(1)培養基的營養構成:各種培養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培養基的分類

19、:按物理性質分,分為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固體培養基中含有凝固劑,一般是瓊脂按化學成分分,分為天然培養基和合成培養兩者的區別是天然培養基成分不確定,合成培養基成分的含量是確定的。按用途分,分為選擇培養基和鑒別培養基選擇培養基主要是培養、分離特定的微生物,培養酵母菌可在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鑒別培養基可以鑒定不同的微生物,比如鑒別飲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腸桿菌,可以用伊紅-美藍培養基,如果菌落呈深紫色,并帶有金屬光澤,說明有大腸桿菌。(2)常用滅菌方法:灼燒滅菌、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法。培養基、培養皿、接種環、實驗操作者的雙手、空氣、牛奶所采用的滅菌和消毒方法依次:高壓蒸汽滅菌、干熱滅菌、灼燒滅菌、

20、化學消毒、紫外線滅菌、巴氏消毒法。(3)接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單個細胞,并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細菌繁殖而成的子細胞群體-菌落。【題目詳解】(1)欲篩選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培養基中應只含有原油而無其它碳源,不能降解原油的細菌在此培養基上不能生存,這類培養基屬于選擇培養基。(2)分離純化菌種時,需采用的接種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使聚集在一起的細菌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的菌落,以便純化菌種。(3)降解原油能力越強的菌株,在菌落周圍形成的分解圈越大。(4)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如接種環)、干熱滅

21、菌(如培養皿)、高壓蒸汽滅菌(如培養基)等無菌操作要求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操作都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以避免周圍微生物的污染。【答案點睛】本題的知識點是微生物培養過程中的無菌技術,分離微生物的常用的接種方法和接種工具,主要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11、逆轉錄 堿基互補配對 變性 引物與模板 GC含量高 【答案解析】PCR技術:1、概念:PCR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術。2、原理:DNA復制。3、前提條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對引物。4、條件:模板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定DNA聚合酶(Taq酶)

22、。5、過程:高溫變性:DNA解旋過程;低溫復性:引物結合到互補鏈DNA上;中溫延伸:合成子鏈;PCR擴增中雙鏈DNA解開不需要解旋酶,高溫條件下氫鍵可自動解開。【題目詳解】(1)PCR擴增目的基因,首先要有目的基因作為模板,所以從高表達MT蛋白的生物組織中提取mRNA,通過逆轉錄獲得cDNA,從而用于PCR擴增。(2)構建重組質粒,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質粒,所以位于目的基因兩端的引物中需要增加適當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位點,設計的引物之間不能有堿基互補配對,否則引物自連,而不能與模板相連。(3)圖中步驟1、2、3分別代表變性、退火、延伸,這三個步驟組成一輪循環。(4)退火表示引物與模板相連,若退火溫度過高會破壞引物與模板的堿基配對;由于G-C之間有三個氫鍵,A-T之間有兩個氫鍵,所以G-C含量越高的引物,退火溫度越高。(5)PCR反應得不到任何擴增產物,可能是退火溫度過高,導致引物與模板不能相連或引物間相互配對,引物自連,不能與模板相連,因此,可通過降低退火溫度或重新設計引物進行改進。【答案點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