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與意義_第1頁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與意義_第2頁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與意義_第3頁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與意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4 頁 共 NUMPAGES4 頁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與意義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與意義重陽節習俗1:賞菊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征,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重陽節習俗2:飲菊花酒我國古人在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陽節必飲的吉祥酒,可祛災祈福,從漢代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都盛行在九月九飲菊花酒。重陽節習俗3: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

2、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重陽節習俗4: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重陽節習俗5: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

3、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與意義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么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4、新中國成立后,重陽節又叫老人節,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后,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發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游,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重陽節的

5、傳統習俗與意義每到重陽節來臨之際,子女回家陪爹媽嘮嘮、幫父母買買;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多樣化活動,給老年群體送溫暖、送歡樂;志愿者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懷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幕幕溫馨風景,總讓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愛老、孝老終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須要持之以恒的行動,因而重陽節的儀式感固然可以有也應該有,但其意義顯然更在于常態性盡孝的友情提醒。農歷九月,不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適逢收獲時節,被大家普遍視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獲之際當思回饋、感恩,九月重陽提倡敬老,這樣的應景可謂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顯出知恩圖報的樸素品德。子欲養而親不待,古人的這一感嘆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盡孝當趁早,真正將敬老孝心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時的盡力而為和一貫表現,而不能止于某個節日或者偶爾想到時才行動,以免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訴求越發多樣化,養老能力和條件得到相應改善,無疑也對盡孝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僅僅滿足于給錢給物、滿足吃穿住行,而須更注視精神層面的養老、愛老,要從生活上的關心轉向更加重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