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養殖補充生態池里養_第1頁
黃鱔養殖補充生態池里養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態池里養黃鱔(2005.11.16)作者:admin 文章來源:央視科技苑 點擊數:16254 更新時間:2005-11-18央視國際2005 年 11 月 17 日 15:05 來源: : 說起生態養殖, 想到的大多是盡量遠離城市農村人類區,盡可能地模仿的一個生態養殖項目創造自然野生的生態環境,恢復動物原來的生活習性。然而, 今天可正好相反,它不但要給野生動物人為地創造一個新環境,還要馴化改變它們的一些生活習性。,同樣生產出優質無污染的產品,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這究竟是什么項目呢,這就是很多人都愛吃的美味水產品黃鱔, 有的朋友可以一起看一看。這幾年,市場上黃鱔的價格一直看好,看到很

2、多養殖戶都發了財,今年川省眉山市,在市場上收購了 400 斤小黃鱔回家放進水泥池里養殖,僅僅過了兩天,他就有點東坡區的不知所措了。(省眉山市東坡區 養殖戶) 收回來的時候,我就放在那個池子里面, 然后過了兩天后,它就死了 40 來斤。因為什么原因呢?我當時收的時候,我不知道這個黃鱔已經生病了。因為我從那個黃鱔販子那里收的。看起來好好的黃鱔怎么會突然, 自己當初怎么看不出生病的癥狀呢?百思不得其解的徐軍趕緊請來技術尋找原因。原來是黃鱔在商販那里經過了長時間的密集存放造成的。(省簡陽市科技局水產養殖示范) 黃鱔在高密度存放的情況下,會造成體表的脫落, 在水中通過發酵會產生高溫,造成黃鱔不適應。所以

3、黃鱔在這種高溫的情況下很容易生病, 拿回來飼養一般率都會很高。目前, 黃鱔的人工養殖所需要的種苗, 大多數仍然來自人工捕捉的野生黃鱔。要避免人工養殖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先要了解一下野生黃鱔的生活習性。黃鱔屬于帶魚類, 廣泛分布、北、江西、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各地。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湖南、湖、江蘇、浙江以及珠江流域的、廣西等地;黃鱔屬于冷血變溫動物,它的體溫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適宜黃鱔生存的水溫為 132 度,最適宜黃鱔生長的水溫為 2128 度,當水溫低于 10 度時,黃鱔會停止進食,當水溫高于 32 度時,黃鱔會出現打旋等焦躁不安的狀況,幾分鐘內就會;黃鱔還喜歡陰暗的環境,特別

4、懼怕紫外線, 晝伏夜出是它們的另一個棲息特征;這些家伙不但看起來像蛇, 為了避免高溫、躲避天敵、延續后代, 它們喜歡鉆洞穴居,在黃鱔種種與眾不同的習性中,這是人工飼養惟一能夠改變的。(省簡陽市科技局水產養殖示范) 野生的環境下, 黃鱔在里邊,它需要一個藏身的地方。而利用水浮蓮,水浮蓮它下面有很豐富的根須,供它棲息。黃鱔就藏在下邊?對,再利用它上面茂盛的,可以給它遮陰。在實踐當中,多次實踐,這個完全可以代替泥土,黃鱔一樣能夠正常地生活。大家可以看到, 在一排排高約 50 厘米外景主持: 觀眾朋友, 這是一個黃鱔生態養殖的水泥池內, 水面上漂浮著水葫蘆、水花生之類的水草, 池子底部沒有一點泥土。黃

5、鱔呢, 悠閑地水中。如果天熱了,它們就會躲在水草下面避光納涼。這和它們荒郊野外藏身晝伏夜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不知道細心的觀眾朋友有沒有注意到,每個水泥池的外面都有一截管, 你好,這個管子是做什么用的呢? : 這個管是控制這個池水的深度用的。一般在夏天, 池水深最多 40 厘米, 所以插的這個管子長度就是 40 厘米。: 那如果淺了行呢?: 水太淺的時候, 水溫容易升高, 水池的池水容易變質。: 深了行呢?: 水太深了, 換水的時候浪費水。: 那對水質有沒特殊的要求呢?: 一般來說, 使用干凈的水、井水河水都可以, 主要是沒有污染的水都可以。: 我看這個水是循環的, 那什么時候需要換水呢?

6、:主要看這個池水的清潔度。如果是這個水變渾濁了,只能夠看到 20 厘米以內的東西,這時候就需要換水了。看, 這就是生態養殖場內為黃鱔建造的新家, 每個池子大約有 10 到 30 平方米大。這樣不但可以將大小不同的黃鱔分池飼養, 還能根據大小數量精確地投放餌料,避免它們恃強凌弱的現象發生。同時工人可以方便地清潔水池,放水換水。排放出來的污水經過第一道沉淀池沉淀后,再經過第二道沉淀池沉淀, 在這里每立方水加入 50100 毫升的微生物制劑, 目的是促進污水里有機物質的分解,凈化水質,然后再回到蓄水池里循環使用。回頭再看這個養殖池,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長方形水池的每個池角都不是直角的,而且連池沿都是

7、弧形的,這樣做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好看,而是防止不安分的黃鱔逃之夭夭。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生產優質無污染的黃鱔,首先得先保證餌料的營養及其安全性。因此, 有必要再來看一看黃鱔的飲食,看一下它們特別的口味。黃鱔屬于以動物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他們對植物蛋白和素幾乎不消化,偏偏對蚯蚓、蠅蛆、田螺肉、河蚌肉等肉類食物百吃不厭。尤其是在土壤里辛勤耕耘的蚯蚓,不幸成為黃鱔最喜歡的美味。但是對沒有味道的、或者有苦味、太咸的、有刺激性異味的食物,它們是寧可挨餓也一概不吃。所以, 要想讓黃鱔吃得多、長得快,從節約成本的角度上,最好為它們準備豐富而又優質的蠅蛆和蚯蚓。蠅蛆和蚯蚓的生態養殖方法很簡單,先將畜禽的

8、糞便拌入一些農作物秸稈, 再按照每立方米糞料 300500 毫升的比例噴灑微生物制劑, 密封發酵 57 天腐熟后, 放進一間通風透光的廢棄空房內,建立幾個養蛆池就可以了。養蠅蛆方法很簡單,成本也很低廉, 但是用這樣的蠅蛆來飼喂黃鱔會不會影響它的品質呢? (省簡陽市科技局水產養殖示范) 其實的蠅蛆生產, 在生產過程中,它所使用的糞料是經過高溫發酵,而且加了一種叫 EM 液的微生物制劑。微生物制劑加進去以后,它可以促進發酵。還有一個, 它可以使糞料里一些有害細菌,通過它的抑制而得不到發展。在投喂以前,這個蠅蛆和蚯蚓,都采用了高錳酸鉀進行。所以采用這種方式飼養,是非常安全、無污染,還是綠色的。養過蠅

9、蛆的糞料再次加入一些農作物秸稈和微生物制劑后, 可以再次密封發酵, 發酵產生的高溫能夠殺死里面殘留的蠅蛆, 以免污染環境。將發酵腐糞料堆積在一個固定區域內,就可以養殖蚯蚓了。養殖蚯蚓時,需要將種蚯蚓和餌料蚯蚓分區飼養。每隔 15 天將種蚯蚓進行分離,并將分出來的糞料加入一些新鮮的糞料再灑水保濕,以便里面的蚯蚓繭孵化成小蚯蚓。如此反復多次,在溫度適宜的季節,大約 50 多天后,小蚯蚓就長成了大蚯蚓。養殖蚯蚓后的蚯蚓糞則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養殖水蚯蚓,這些細小的水蚯蚓是黃鱔小苗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無論蠅蛆還是蚯蚓,在投喂黃鱔以前,都必須先用濃度為每噸水 35 克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另

10、外,如果沒有健康的種苗,即使再優越的環境、再先進的技術也養殖不出優質的產品來。目前,黃鱔的人工養殖所需要的幼苗,大多數仍然來自人工捕捉的野生黃鱔, 如何識別野生幼鱔的健康狀況,是您要想成功養殖必須掌握的技術。(省簡陽市科技局水產養殖示范技術員) 健康的黃鱔像這樣, 它周身的黏液很豐富,體表沒有受傷的現象, 也沒有其他任何的病狀。像這種全身發紅,有點,還有像這種頭部腫大,還有像這種紅腫、外翻,這種也不能夠采用。當然在收購的時候, 發現一戶他的所說的病狀比較多的情況下, 這批黃鱔最好不要收購。除此之外,野生幼鱔以每條單重 3080 克為好。太大了不但成本太高,幼鱔長到 300 克后生長會緩慢;太小

11、了捕捉時容易受到,增加率。幼苗選好了,可以按照每平方米 13公斤的密度投放到鱔池里。投鱔入池的當天晚上,就應該開始投喂餌料。由于黃鱔在饑一頓飽一頓的野生環境下,養成了暴飲暴食的貪婪本性,而且喜歡在夜間進食,所以,必須改變黃鱔的一些飲食壞。學術上這叫做馴食。(省簡陽市科技局水產養殖示范) 馴食主要就是黃鱔從野生的環境到人工養殖的環境下,它要投喂的餌料;還有一個是投食的時間, 一般黃鱔是晚上吃, 要馴化它們在白天,天黑以前吃。馴食一般是用蠅蛆、蚯蚓,現在池子里撒上一些,讓黃鱔先 下,然后再逐步把投料的地點移到空白的地方,這樣就便于觀察了。馴食另外講究的是一食多餐制, 就是要根據黃鱔進食的情況多次投喂, 這樣可以避免有餌料剩余污染水質。生態養殖黃鱔雖然相對容易,但也需要勤快人。需要經常檢查巡視黃鱔的生活狀況。夏天日照量高的天氣還要架設遮陽網, 來降低光照強度、避免水溫升高。如果這些你都做到了,黃鱔會悠閑、健康地新家里, 它們肯定會給你不錯的經濟回報。: 這種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