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397-2006農田害鼠調查規范_第1頁
DB11-T397-2006農田害鼠調查規范_第2頁
DB11-T397-2006農田害鼠調查規范_第3頁
DB11-T397-2006農田害鼠調查規范_第4頁
DB11-T397-2006農田害鼠調查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BICS 65.020B 16備案號:19856-2007京市地方標準DB11/T 3972006農田害鼠調查規范Rules for investigation of pest rodents in the farmland2006-11-03 發布2007-02-01 實施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發布DB11/T 3972006前言本標準的附錄 A 為資料性附錄,附錄 B 為規范性附錄。本標準由北京市農業局提出。本標準由北京市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種植業分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中國農業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施大釗、郭喜紅、金曉華。IDB11/T 3972006農田害鼠調

2、查規范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調查農田鼠情應遵守的原則(附錄 A)、害鼠種群特征、受害損失調查、作物與環境調查、鼠情報告與預測、調查數據記載與歸檔上報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調查農田鼠類數量及其危害。也可供鼠類種群生態學研究、其他環境鼠類調查或其他目的調查參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鼠情觀測區(以下簡稱:觀測區)observed regions為獲得大面積鼠類危害狀況設立的田間調查區域。害鼠種群調查樣地(以下簡稱:樣地)sample field為獲得害鼠種群結構、自然存活率、自然繁殖率等數據在典型地段設置的長期監測害鼠種群數量動態設置的田間調查區域。夾夜trap-night在田間調查時將一定

3、數量的鼠夾布放在田間捕鼠的方法。1 支有效使用(指能夠捕打到鼠類的鼠夾, 踏板感量為 1.5g-2.5g)的鼠夾,按規定的方式在田間置放 1 夜為 1 個夾夜。夾夜法trap-night method以花生米做誘餌,用中號鐵板鼠夾(120mm80mm),暮放晨收的捕鼠方法。布夾方法為每 50 支鼠夾為一夾線,沿直線布放;夾距 5m。與其平行間隔 50m(如有障礙物可根據情況大于 50m)布放另 1 條夾線,依次再布放其它夾線。每次布放的夾線數不少于 2 條。在同一地點連續布放 3 天。每次布放的地點不能重疊,相鄰兩次布夾地相距 lOOm 以上。有效布夾數the count of effecti

4、ve rattrap有效布夾數 布夾總數 (-遺失夾數 空翻夾數)夾夜捕獲率the rate of Trap-night capture夾夜捕獲率(%)捕鼠總數 有效夾夜總數100土丘記數法hillock count適用于地下生活鼠種,如鼢鼠(Myospalax spp)、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調查方法。做法是選擇有土丘,面積不少于 1/4hm2的地段,記錄其中的土丘數量,根據土丘數折算土丘密度。土丘密度(個/hm2 ) 土丘數(個) 調查面積(hm2 )1DB11/T 3972006食蟲目的麝鼴(Scaptochirusmoschatus)可參照上述方法統計。鼠

5、胴體重the weight of mouse carcass去掉全部內臟后的鼠體重。觀測區鼠情調查觀測區選擇觀測區應選擇能夠代表當地鼠害狀況的典型地段。調查數據應能夠反映特定環境中害鼠的平均密度和危害等級。采用夾夜法調查,一次調查布夾總數應300 夾夜。調查次數觀測區每年至少 2 次,依據農業生產需要可增加調查次數。第 1 次在春季當地害鼠尚未大量繁殖之前,為 4 月份。第 2 次在當地害鼠越冬前,為 10 月份。具體時間可根據各地鼠情確定或由業務主管部門規定。調查內容調查害鼠的種類、夾夜捕獲率(%)、作物被害狀況、危害等級以及害鼠造成的經濟損失量。有條件的地方應調查危害特征。其結果填入表 B

6、.1。樣地鼠情調查樣地選擇樣地應選擇能夠代表當地主要害鼠的典型棲息環境,其區域應能夠滿足長期取樣的需要。采用夾夜法調查,每次調查捕鼠量不少于 30 只。樣地與觀測區不重合,樣地的地點設置后應保持相對穩定。當樣地內的鼠密度不能反應出害鼠數量變化時(例如:改變農田使用性質),可更換樣地。樣地距村鎮距離不少于 2OOm。調查次數每季度調查 1 次,有條件的地區可酌情增加次數,直至每月 1 次。調查內容害鼠種類、夾夜捕獲率(%)、種群性比、年齡結構、種群繁殖狀況、環境生態因子及其它有關數據。調查結果記入表B.2。調查結果應能夠根據環境特點預測出鼠類種群變動趨勢。害鼠種群繁殖特征樣地的害鼠種群特征記入表

7、B.3,其中各項參數采用下列方法計算。雌鼠繁殖特征繁殖雌鼠比、平均胎仔數、雌鼠繁殖率。繁殖雌鼠比(%) 妊娠雌鼠數 有子宮斑雌鼠數 100成體雌鼠數平均胎仔數胚胎總數有胚胎雌鼠總數雌鼠繁殖率 繁殖雌鼠比 平均胎仔數雄鼠繁殖比依據雄鼠性發育特點,計算雄鼠繁殖比。(%) 雄鼠繁殖比睪丸下降到陰囊的雄鼠數包括睪丸膨大的個體 成體雄鼠數100年齡劃分2DB11/T 3972006鼠類年齡根據胴體重或臼齒磨損程度或顳骨骨縫愈合程度劃分為幼體、亞成體、成體、老體四個年齡組。作物被害情況調查調查內容農田類型、主要作物種類、產量(kg/hm2)等,可參照當地農業生產部門的數據。調查包括:鼠數量指標(捕獲率或土

8、丘密度)、受害面積、平均損失量、平均經濟損失和總計損失。結果記入表B.4。危害分級危害程度根據受害特點和經濟損失分為 5 級。級:基本無鼠害或有輕微鼠害,經濟損失不明顯,或受害面積l%。級:有明顯鼠害,平均經濟損失2%,或受害面積30%,或受害面積 50%。環境調查氣象條件可利用當地氣象臺(站)資料。根據需要記錄溫度、降水、災害天氣等。農田現狀記錄地形、地貌、灌溉方式、鼠害防治措施及主要農事操作等。其他鼠間流行病、鼠類群落結構、鼠類天敵等,可根據需要從當地防疫部門或專項調查獲取資料。鼠情記載歸檔、上報鼠情記載歸檔每次調查結束后,將調查數據及時填入相應表內。年末將資料整理后正式填入表 B.5,歸

9、檔保存。鼠情上報調查地區主要害鼠的種類、數量、分布與危害等鼠情動態應定期向本級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3DB11/T 3972006附錄A(資料性附錄)調查操作應遵守的規則防疫措施:調查人員在操作時應穿經過消毒處理的防蚤衣、防蚤襪、戴手套和工作帽。所捕獲鼠必須裝入專用鼠袋,并用專用消毒、殺蟲藥品等處理。凡直接接觸鼠的儀器、設備、工具均為專用,使用前后均應做無蚤、消毒處理。處理后的鼠體應及時就地深埋。制作的標本應保存完整的頭骨、填寫標簽(注明采集時間、地點、采集人、生境等相關內容)。野外調查時的原始記錄必須完整、字跡規整,使用普通鉛筆(HB)或黑色墨水筆記錄,不得涂改, 如記錄有誤可在錯誤的地方

10、劃線,再將正確的內容注在旁邊。1DB11/T 3972006附錄B(規范性附錄) 鼠害調查記錄表表 B.1 鼠害調查統計表調查時間鼠種類捕獲率(%)作物被害狀況危害特征經濟損失量危害等級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制表人:1DB11/T 3972006表 B.2鼠害調查野外捕鼠記錄表地點 環境類型 布夾日期 收夾日期 布夾數 收夾數 捕獲率 %編號鼠種性別鼠齡體重(g)胴體重(g)體長耳長(mm)尾長(mm)后足長(mm)胃容物雌雄備注(mm)胚胎數胚斑數睪丸是否下降貯精囊注:表中的鼠齡指年齡組。調查人: 2DB11/T 3972006表B.3 鼠害調查野外記數土丘法調查記錄表地點 環境類型 調查日期調查地點樣點編號樣點面積樣點形狀土丘數(個/0.25 hm2)土丘密度(個/hm2)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注:此表適用于地下害鼠調查。調查人: 3DB11/T 3972006表 B.4鼠害調查匯總 鼠種群特征登記表日地點鼠總數雄鼠備注雌鼠備注期成體%睪丸下降率(%)成體%睪丸下降率(%)亞成體%幼體%成體%平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