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冊第二章第1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同步訓練登錄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冊第二章第1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同步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很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肺泡表面布滿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B烏龜背部有甲,適于水中生活C小腸壁上有無數的小腸絨毛,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D野兔神經系統發達,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敵2生物既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下列現象中,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大雁南飛 B大樹底下好乘涼C魚兒離不開水 D秋風掃落葉3長期生活在干旱環境中的植物,其形態等方面會出現
2、一系列適應性特征。下列敘述與干旱環境中的植物不符的是()A具有發達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質莖C葉表層具有較厚的角質層 D葉面積較大4在我們學到的諺語中,很多與生物學有關系,下列諺語中能夠說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C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D風聲鶴唳,草木皆兵5“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句詩里暗含著生物知識,對此最恰當的解釋是()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適應環境C生物改變環境 D生物依賴環境6當一只蚜蟲受到攻擊時,就會釋放出一種有示警作用的化學物質,從而使鄰近的蚜蟲迅速逃避敵害,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A種間互助 B種內互助C共生 D競爭
3、7下列不能說明生物是適應環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達60毫米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夠疏松土壤D竹節蟲靜止不動時非常象竹子8雷鳥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換為灰色,這是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一種現象。下列現象與此不相類似的是()A蚯蚓活動使土壤更肥沃B變色龍的體色隨環境顏色而變化C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形D有些樹木秋天落葉,有些四季常青9紅樹林枝繁葉茂、根系發達,能扎根于海灘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對海岸和海堤的侵蝕。紅樹林的根系發達屬于()A生物對環境的依賴 B生物對環境的影響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D環境對生物的影響10動物的運
4、動方式多種多樣,下列動物運動方式相同的一組是()蝗蟲 章魚 袋鼠 狗 飛蛾 大象 海龜 馬A B C D11關于鳥類飛行的意義,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B飛行有利于鳥類覓食和躲避敵害C飛行有利于鳥類繁殖后代D飛行有利于鳥類夜間休息12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往往雨水充沛、氣候濕潤,這種現象說明()A環境影響生物生存 B生物能夠影響環境C生物能夠適應環境 D生物生存依賴環境13生物經過漫長的進化,其結構與功能普遍是相適應的下列說法與該觀點不符的是()A鯽魚用鰓呼吸,適應水中生活B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適應生活在寒冷的地區C青蛙僅能用肺呼吸,更適應陸地生活D家鴿的骨骼輕、薄、堅固
5、,適應飛行14(2012九下浙江期中)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下列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選項是()A葵花朵朵向太陽 B大樹底下好乘涼C春風又綠江南岸 D春眠不覺曉15(2012九下浙江期中)生物適應環境的外形特征有多種,竹節蟲看起來像竹枝屬于()A保護色 B擬態 C警戒色 D以上三種都是16(2012九下浙江期中)指出下列5種現象按: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順序排列的是()a西藏野牛外表形態及體色與巖石相似;b稻田里的綠色昆蟲c金環蛇具有黑、黃相間的條紋d赤練蛇(無毒)有鮮艷的體色e某些蠅類翅形和腹部斑紋似有刺胡蜂A B C D17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北歐人鼻子比非洲人的大,這有利于(
6、)A消滅細菌 B溫暖空氣 C阻擋灰塵 D空氣流通18海灘上,螞蟻為了獲取潮汐遺留下來的食物,有時居然也會游泳,這一現象體現了()A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B生物對環境的影響C生物受環境的制約 D生物對環境的選擇二、探究題19柑橘生長的主要環境條件是:年平均氣溫要求15以上,l月平均氣溫5以上;適宜種植在朝南或東南的向陽處,或具有逆溫層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請分析回答:(1)影響柑橘生長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答出兩個)。(2)某科技人員想探究海拔高度對柑橘生長的影響,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a選擇9株柑橘苗,將它們隨機分成A、B、C三組,每組3株。bA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150米的朝
7、南坡地,B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坡地,C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450米的朝南坡地。c定時進行科學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幾年后,柑橘開始結果。d對收獲的果子進行分析比較,統計結果如下表:產量 個體大小 甜度分析A組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B組 102千克 最大 甜C組 91千克 大 甜、略帶酸從實驗結果初步分析可知,柑橘適宜種植在 。上述方案中,有幾處是不合理的,請答出一點: 。20當煙草葉片受到甲種蛾幼蟲的采食刺激后,會釋放出揮發性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白天會吸引甲種蛾幼蟲的天敵,夜間會驅趕乙種蛾,使其不能在煙草葉片上產卵(乙種蛾幼蟲也采食煙草葉片)。加圖所示。據此回答:(
8、1)甲種蛾幼蟲與天敵的種間關系是: 。(2)甲種蛾幼蟲與煙草的種間關系是: 。(3)甲種蛾幼蟲與乙種蛾幼蟲的種間關系是: 。三、填空題21鯽魚、烏賊等在水中生活的動物,運動方式以 為主動物利用不同的運動方式去適應不同的 ,有利于動物的生存和繁衍22大雨過后,蚯蚓爬出地面,體現了生物的 現象。23生物中除了植物和動物外,還有 、 、真菌等微生物,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 ,同時也影響著環境,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關愛生物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好 。24(2012九下浙江期中)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環境影響,同時生物也能 和適應環境。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莖肉質化,葉變態成
9、刺,這是生物對環境的 ,蚯蚓的鉆穴運動能改良土壤,是生物對環境的 。四、解答題25生物學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你能舉出幾個例子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對于生物體的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可從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本題考查的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可以從結構特點和功能方面分析解答。【解答】A、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數量多,外面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故不符合題意。B、陸生動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
10、構,如龜的甲、昆蟲的外骨骼和蛇的細鱗等。因此烏龜背部有甲,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適于陸生,而不是適于水中生活,故符合題意。C、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很長,長約56m,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的面積因此小腸壁上有無數的小腸絨毛,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故不符合題意。D、兔的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神經組成的,大腦特別發達,對外界多變的環境做出及時反應,還有四肢比較發達,便于逃避敵害,適應陸地復雜的環境所以野兔神經系統發達,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敵,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2【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生物與環
11、境的相互關系。生物能影響環境,環境也能促進生物的變化,使生物更加適應環境。 (2)要判斷某實例屬于生物適應環境還是生物影響環境,主要根據該實例所列現象的因果關系。如果環境變化的原因是生物造成的,則是生物影響環境。如果所列 現象為環境改變后,生物隨之變化,則表現為生物適應環境。【解答】A、大雁南飛,是受地球繞太陽公轉影響形成的季節節律,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大樹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故該選項
12、符合題意;C、魚兒離不開水,是受水環境條件的影響,體現了環境影響生物。故該選項符合題意;D、秋天植物葉衰老被秋風吹落是環境中的風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從生物如何適應環境特點方面來切入解答。干旱環境中水分缺乏,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質層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適應干旱環境。【解答】A、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
13、A正確;B、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B正確;C、具有厚的角質層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C正確;D、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適應干旱環境,D錯誤。故答案為:D4【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能適應環境,也能改變環境,同時環境也能影響生物,分析解答。【解答】A、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是白蟻在大堤內挖洞影響了大堤的牢固性,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A正確;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的是生物的遺傳現象,B錯誤;C、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是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C錯誤;D、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體現了環境
14、對生物的影響,D錯誤。故答案為:A5【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如鳥的形態結構特征是和飛行生活相適應的。【解答】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鷹擊長空,鷹前肢特化為翼,身體呈流線型,胸肌發達,體內有氣囊,適于空中飛翔;魚翔淺底,魚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適于水中生活。因此“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體現了生物對各自環境的適應。故答案為:B6【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自然界中一種生
15、物的存在一般會對另一種生物的生活產生影響,即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也表現了生物之間存在各種關系。同種生物之間存在:如螞蟻、蜜蜂的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是社群行為; 同種生物內動物之間為了爭奪食物、配偶、棲息地而競爭是攻擊行為;不同生物之間存在:共生關系,捕食關系,競爭關系等。蜜蜂之間的關系是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屬于同種動物內的互助關系。【解答】A、種間互助是不同物種之間相互幫助,故不符合題意;B、種內互助是同一物種之間互相幫助,故符合題意;C、共生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系;故不符題意;D、競爭就是生態位有重合的生物爭奪生態位過程中發生的關系,故不符合題
16、意。故答案為:B7【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解答時可以從環境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適應環境,影響環境等方面來切入。【解答】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態因素的影響,因此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達60毫米;竹節蟲靜止不動時非常象竹子,都說明了生物是適應環境的。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夠疏松土壤,說明了生物影響環境。故答案為:C8【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
17、生存,如生活在寒帶的雷鳥,在白雪皚皚的冬天,體表的羽毛是純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換上棕褐色的羽毛,與夏季苔原的斑駁色彩很相近,也是防止被敵害發現,同時便于捕食獵物,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這是生物適應環境的一種現象。A蚯蚓能疏松土壤,蚯蚓在土壤中鉆洞,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生長,體現了生物對環境土壤的影響。故該選項符合題意;B變色龍的體色隨環境顏色而變化,目的是為了與環境顏色一致,避免敵害發現,屬于保護色,是生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故不符合題意;C仙人掌,葉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適應干旱缺水的沙漠環境。故不符合題意;D冬季溫度較低,降水較少,有些樹木秋天落葉,可以降低蒸騰作用,減
18、少因進行蒸騰作用的熱量散失和水分散失,因此樹木秋天落葉是植物對冬季寒冷干燥環境的一種適應。有些四季常青如松樹,葉細如針,葉的氣孔較少,而且氣孔深陷表皮下,葉的表面還有一層蠟質保護,因此蒸騰作用非常弱,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和熱量較少。可以適應冬天寒冷干燥的環境,因此有些樹木秋天落葉,有些四季常青都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本題考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要識記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表現,屬于常考題。9【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
19、種子等器官都有明顯的適應性特征。就如同紅樹林根系發達,能扎根于海灘淤泥中,能夠有效的防止波浪對海岸和海堤的侵蝕。紅樹林的這個特征就是對海灘淤泥環境的適應。故選C。【分析】本題考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意在考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10【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蝗蟲、飛蛾具有翅,運動方式是飛行,章魚屬于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中,運動方式是游泳,袋鼠的運動方式是跳躍,海龜的運動方式是爬行,狗、大象、馬都生活在陸地上,運動方式是行走,D正確。【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飛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記住所學的知識,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1
20、1【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通過運動,鳥類比較迅速地改變自身的空間位置,以利于攝取食物,不同的運動方式也表現出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如鳥類在空中飛行等;鳥類能通過飛行,遷移到適宜的棲息場所,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鳥類遷徙是不分晝夜的,只會在中途短時間休息,動物能通過飛行有效地逃避敵害,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有利于鳥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故D的說法錯誤。故選: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動物的運動方式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記住所學的知識,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12【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解: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
21、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等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往往降雨量多、氣候濕潤,是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加了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使降雨量多、氣候濕潤,體現了生物(植物)對環境的影響故選:B【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植物通過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據此解答13【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A、鯽魚呼吸器官是鰓,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適于在水中生活,A正確;B、生活在寒冷地區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較厚,有利于保持體溫,減少熱量的散失,適應寒冷的環境,B正確;C、青蛙的幼
22、體是蝌蚪用鰓呼吸,成體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生長發育離不了水,C錯誤;D、家鴿有的骨中空,輕而薄,有的骨愈合,比較堅固,可減輕體重,利于飛行,D正確故選:C【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否則就會被自然界淘汰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14【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等。【解答】A、葵花朵朵向太陽,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光對葵花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大樹的蒸騰作用可
23、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故該選項符合題意;C、春風又綠江南岸,是春天來了,溫度升高,植物開始發芽生長,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春眠不覺曉,是春天溫度回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溫度適宜有利于睡眠,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5【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行為的目的。解答時可以從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特點目的方面來切入。【解答】警戒色是指某
24、些有惡臭和毒刺的動物和昆蟲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這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敵害易于識別,避免自身遭到攻擊。有些動物如瓢蟲鞘翅具有鮮艷的色斑,目的是威懾、警告其它動物,不要靠近我,屬于警戒色。保護色動物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類似,如避役的體色隨環境而改變,目的是為了與環境顏色一致,避免敵害發現,屬于保護色。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外表,以欺瞞捕獵者遠離物種,或者是引誘獵物靠近物種有的動物形態和環境相似如竹節蟲看起來像竹枝,是欺瞞捕獵者遠離屬于擬態。故答案為:B16【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25、即環境影響生物、生物必須適應環境、生物又能影響環境。解答時可以從生物怎樣影響環境的方面來切入。【解答】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影響著生物,生物生存發展中不斷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保護色是指動物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類似,如稻田里綠色昆蟲,屬于保護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惡臭和毒刺的動物和昆蟲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這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敵害易于識別,避免自身遭到攻擊。如金環蛇具有黑黃相間條紋,攻擊者不敢接近它們。屬于警戒色。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外表,以欺瞞捕獵者遠離物種,或者是引誘獵物靠近物種,有的動物形態和環境相似,如某些蠅類翅形和腹部斑
26、紋似有刺胡蜂、赤鏈蛇(無毒)有鮮艷的體色和西藏野牛外表形態及體色與巖石相似屬于擬態。故答案為:D17【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正確了解北歐和非洲的氣候差異,北歐氣候較冷。在鼻腔的膜上有毛細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氣體變得溫暖。北歐空氣寒冷,北歐人鼻子高大,使空氣在鼻腔內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更有利于溫暖空氣。【解答】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是氣體進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鼻是呼吸系統的通道之一,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空氣中灰塵的進入,對空氣有清潔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濕潤空
27、氣和粘住灰塵,對空氣有清潔和濕潤作用;鼻粘膜內分布著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北歐人的鼻子要比非洲大一些,這有利于對吸入寒冷空氣溫暖、濕潤、清潔作用,是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故答案為:B18【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對環境適應。解答時可以從生物適應環境的實例以及自然選擇方面來切入。【解答】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否則就會被自然界淘汰。如沙漠植物:沙棘的根很長可以吸收沙漠深處的水、仙人掌的莖變為肉質儲存大量水分、葉變為刺狀減少水分的散失,與干旱缺水的沙漠環境相適應,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的。同樣海灘上,螞蟻為了獲取潮汐遺留下來的食物,有時居然也會游
28、泳,因為有水的限制,只有會游泳,它們才能獲得食物,這一現象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故答案為:19【答案】(1)溫度、水分(2)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坡地;實驗用的柑橘數量太少【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從題目提供的柑橘生長環境條件可知,柑橘生長需符合一定的溫度與水分條件。從表格數據可知。B組各項指標最高,所以B組種植地的環境最適合柑橘生長。該實驗只用了9株柑橘苗,樣本太少,存在實驗現象的偶然性。個體大小應用平均質量來衡量,這樣更科學。【解答】(1):(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等,影響柑桔生長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溫度、水分等。(2)由表可知:該實驗設置A組與B組、C組
29、與B組,兩組對照實驗,實驗變量是海拔高度,B組為對照組,說明海拔高度對柑桔生長的影響。A組與B組對照,說明在海拔高度為150米的溫度高(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影響柑桔的生長;C組與B組對照,說明在海拔高度為450米的溫度低也影響柑桔的生長。比較兩組實驗結果,在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溫度適合柑桔的生長。上述方案中,其中是不合理的,應該選擇90株柑橘苗,將它們平均分成A、B、C三組。故答案為:(1)光照;溫度、水分等;(2)海拔為300米的朝南坡地;實驗用的柑橘數量太少。20【答案】(1)捕食(或寄生)(2)捕食(3)競爭【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常見的種間關系是捕食、競爭和寄生。根
30、據題干的描述,甲種蛾幼蟲與天敵之間的關系主要是捕食關系,也可能是寄生關系;甲種蛾幼蟲與煙草之間的關系是捕食關系。由于甲種蛾幼蟲和乙種蛾幼蟲都能以煙草為食物,所以甲、乙兩種蛾幼蟲之間是競爭關系。【解答】(1)根據題干的描述,甲種蛾與天敵之間的關系主要是捕食關系,也可能是寄生關系。(2)甲種蛾的幼蟲采食煙草葉片,說明之間的關系是捕食關系。(3)由于甲種蛾和乙種蛾都可以以煙草為食物,所以甲、乙兩種蛾之間是競爭關系。故答案為:(1)捕食或寄生 (2)捕食 (3)競爭21【答案】游泳;生活環境【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解:鯽魚、烏賊等在水中生活的動物, 運動方式以游泳為主動物通過運動
31、能夠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敵,增加活動范圍,有利于找到更適合的生存空間,有利于躲避不利環境,鳥類的遷 徙、魚類的洄游等,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動物,運動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現出對其生活環境的適應,所以動物的運動對動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 義故答案為:游泳;生活環境【分析】動物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飛行、游泳、爬行、奔跑等這些都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22【答案】生物能適應環境【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雨后,土壤里積水,會導致蚯蚓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滿足它呼吸的需要,那么這時候,它會爬出地面進行呼吸,這是蚯蚓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解答】該題重點考查的是生物能適應環境
32、。自然界中的非生物因素,如水、陽光、溫度、氧氣等,都會影響著生物的生存。當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脅之后,生物會采取主動的行為去適應不良的環境。23【答案】細菌;病毒;環境;環境【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生物的分類,除了動物植物外,還有細菌、病毒、真菌等。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他們與環境的關系的相互影響。關愛生物,就是要保護生物生活的環境。【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掌握生物的簡單分類,弄清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24【答案】影響;適應;影響【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環境影響,同時生物也能 影響和適應環境。【解答】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環境影響
33、,同時生物也能 影響和適應環境。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莖肉質化,葉變態成刺,這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蚯蚓的鉆穴運動能改良土壤,是生物對環境的 影響。故答案為:影響 適應 影響25【答案】我們吃的食物,穿的棉衣,木質家具,疾病的治療,綠色能源發電,污水的治理等。【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了解生物學與人類生活相關的例子。【解答】生物學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生物學的研究不僅可以解決癌癥、艾滋病等困擾人類的一些疾病,還可以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危機,如人類正在研究的生物能源。在線組卷平臺(
34、zujuan.)自動生成 1 / 1登錄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冊第二章第1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同步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很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肺泡表面布滿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B烏龜背部有甲,適于水中生活C小腸壁上有無數的小腸絨毛,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D野兔神經系統發達,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敵【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對于生物體的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可從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本題考查的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實例,可以從結構特點和功能方面分析解答。【解
35、答】A、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數量多,外面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故不符合題意。B、陸生動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如龜的甲、昆蟲的外骨骼和蛇的細鱗等。因此烏龜背部有甲,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適于陸生,而不是適于水中生活,故符合題意。C、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很長,長約56m,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的面積因此小腸壁上有無數的小腸絨毛,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故不符合題意。D、兔的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神經組成的,大腦特別發達,對外界多變的環境做
36、出及時反應,還有四肢比較發達,便于逃避敵害,適應陸地復雜的環境所以野兔神經系統發達,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敵,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2生物既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下列現象中,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大雁南飛 B大樹底下好乘涼C魚兒離不開水 D秋風掃落葉【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生物能影響環境,環境也能促進生物的變化,使生物更加適應環境。 (2)要判斷某實例屬于生物適應環境還是生物影響環境,主要根據該實例所列現象的因果關系。如果環境變化的原因是生物造成的,則是生物影響環境。如果所列 現象為環境改變后,生物隨之變化,則表現為生物
37、適應環境。【解答】A、大雁南飛,是受地球繞太陽公轉影響形成的季節節律,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大樹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故該選項符合題意;C、魚兒離不開水,是受水環境條件的影響,體現了環境影響生物。故該選項符合題意;D、秋天植物葉衰老被秋風吹落是環境中的風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長期生活在干旱環境中的植物,其形態等方面會出現一系列適應性特征。下列敘述與干旱環境中的植物
38、不符的是()A具有發達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質莖C葉表層具有較厚的角質層 D葉面積較大【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從生物如何適應環境特點方面來切入解答。干旱環境中水分缺乏,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質層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適應干旱環境。【解答】A、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 A正確;B、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B正確;C、具有厚的角
39、質層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C正確;D、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適應干旱環境,D錯誤。故答案為:D4在我們學到的諺語中,很多與生物學有關系,下列諺語中能夠說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C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D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能適應環境,也能改變環境,同時環境也能影響生物,分析解答。【解答】A、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是白蟻在大堤內挖洞影響了大堤的牢固性,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A正確;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的是生物的遺傳現象,B錯誤;C、螳螂捕蟬
40、,黃雀在后,是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C錯誤;D、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D錯誤。故答案為:A5“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句詩里暗含著生物知識,對此最恰當的解釋是()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適應環境C生物改變環境 D生物依賴環境【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如鳥的形態結構特征是和飛行生活相適應的。【解答】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鷹擊長空,鷹前肢特化為翼,身體呈流線型,胸肌發達,體內有氣囊,適于空中飛翔;魚
41、翔淺底,魚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適于水中生活。因此“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體現了生物對各自環境的適應。故答案為:B6當一只蚜蟲受到攻擊時,就會釋放出一種有示警作用的化學物質,從而使鄰近的蚜蟲迅速逃避敵害,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A種間互助 B種內互助C共生 D競爭【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自然界中一種生物的存在一般會對另一種生物的生活產生影響,即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也表現了生物之間存在各種關系。同種生物之間存在:如螞蟻、蜜蜂的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是社群行為; 同種生物內動物之間為了爭奪食物、配偶、棲息地而競爭是攻擊
42、行為;不同生物之間存在:共生關系,捕食關系,競爭關系等。蜜蜂之間的關系是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屬于同種動物內的互助關系。【解答】A、種間互助是不同物種之間相互幫助,故不符合題意;B、種內互助是同一物種之間互相幫助,故符合題意;C、共生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系;故不符題意;D、競爭就是生態位有重合的生物爭奪生態位過程中發生的關系,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7下列不能說明生物是適應環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達60毫米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夠疏松土壤D竹節蟲靜止不動時非常象竹子【答案】C
43、【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解答時可以從環境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適應環境,影響環境等方面來切入。【解答】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態因素的影響,因此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達60毫米;竹節蟲靜止不動時非常象竹子,都說明了生物是適應環境的。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夠疏松土壤,說明了生物影響環境。故答案為:C8雷鳥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換為灰色,這是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一種現象。下列現象與此不相類似的是()A蚯蚓
44、活動使土壤更肥沃B變色龍的體色隨環境顏色而變化C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形D有些樹木秋天落葉,有些四季常青【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生活在寒帶的雷鳥,在白雪皚皚的冬天,體表的羽毛是純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換上棕褐色的羽毛,與夏季苔原的斑駁色彩很相近,也是防止被敵害發現,同時便于捕食獵物,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這是生物適應環境的一種現象。A蚯蚓能疏松土壤,蚯蚓在土壤中鉆洞,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生長,體現了生物對環境土壤的影響。故該選項符合題意;B變色龍的體色隨環境顏色而變化,目的是為了與環境顏色一致,避免敵害發現,屬于保護色,是生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45、。故不符合題意;C仙人掌,葉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適應干旱缺水的沙漠環境。故不符合題意;D冬季溫度較低,降水較少,有些樹木秋天落葉,可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因進行蒸騰作用的熱量散失和水分散失,因此樹木秋天落葉是植物對冬季寒冷干燥環境的一種適應。有些四季常青如松樹,葉細如針,葉的氣孔較少,而且氣孔深陷表皮下,葉的表面還有一層蠟質保護,因此蒸騰作用非常弱,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和熱量較少。可以適應冬天寒冷干燥的環境,因此有些樹木秋天落葉,有些四季常青都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本題考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要識記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表現,屬于常考題。9紅樹
46、林枝繁葉茂、根系發達,能扎根于海灘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對海岸和海堤的侵蝕。紅樹林的根系發達屬于()A生物對環境的依賴 B生物對環境的影響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D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器官都有明顯的適應性特征。就如同紅樹林根系發達,能扎根于海灘淤泥中,能夠有效的防止波浪對海岸和海堤的侵蝕。紅樹林的這個特征就是對海灘淤泥環境的適應。故選C。【分析】本題考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意在考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10動物的運動方
47、式多種多樣,下列動物運動方式相同的一組是()蝗蟲 章魚 袋鼠 狗 飛蛾 大象 海龜 馬A B C D【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蝗蟲、飛蛾具有翅,運動方式是飛行,章魚屬于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中,運動方式是游泳,袋鼠的運動方式是跳躍,海龜的運動方式是爬行,狗、大象、馬都生活在陸地上,運動方式是行走,D正確。【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飛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記住所學的知識,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11關于鳥類飛行的意義,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B飛行有利于鳥類覓食和躲避敵害C飛行有利于鳥類繁殖后代D飛行有
48、利于鳥類夜間休息【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通過運動,鳥類比較迅速地改變自身的空間位置,以利于攝取食物,不同的運動方式也表現出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如鳥類在空中飛行等;鳥類能通過飛行,遷移到適宜的棲息場所,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鳥類遷徙是不分晝夜的,只會在中途短時間休息,動物能通過飛行有效地逃避敵害,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有利于鳥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故D的說法錯誤。故選: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動物的運動方式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記住所學的知識,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12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往往雨水充沛、氣候濕潤,這種現象說明()A環境影響生物生存 B生物能夠影
49、響環境C生物能夠適應環境 D生物生存依賴環境【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解: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等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往往降雨量多、氣候濕潤,是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加了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使降雨量多、氣候濕潤,體現了生物(植物)對環境的影響故選:B【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植物通過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據此解答13生物經過漫長的進化,其結構與功能普遍是相適應的下列說法與該觀點不符的是()A鯽魚用
50、鰓呼吸,適應水中生活B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適應生活在寒冷的地區C青蛙僅能用肺呼吸,更適應陸地生活D家鴿的骨骼輕、薄、堅固,適應飛行【答案】C【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解答】:A、鯽魚呼吸器官是鰓,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適于在水中生活,A正確;B、生活在寒冷地區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較厚,有利于保持體溫,減少熱量的散失,適應寒冷的環境,B正確;C、青蛙的幼體是蝌蚪用鰓呼吸,成體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生長發育離不了水,C錯誤;D、家鴿有的骨中空,輕而薄,有的骨愈合,比較堅固,可減輕體重,利于飛行,D正確故選:C【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否則就會被自然界淘汰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
51、物,都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14(2012九下浙江期中)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下列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選項是()A葵花朵朵向太陽 B大樹底下好乘涼C春風又綠江南岸 D春眠不覺曉【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等。【解答】A、葵花朵朵向太陽,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光對葵花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大樹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52、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故該選項符合題意;C、春風又綠江南岸,是春天來了,溫度升高,植物開始發芽生長,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春眠不覺曉,是春天溫度回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溫度適宜有利于睡眠,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5(2012九下浙江期中)生物適應環境的外形特征有多種,竹節蟲看起來像竹枝屬于()A保護色 B擬態 C警戒色 D以上三種都是【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行為的目的。解答時可以從保護色、警戒色、
53、擬態的特點目的方面來切入。【解答】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惡臭和毒刺的動物和昆蟲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這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敵害易于識別,避免自身遭到攻擊。有些動物如瓢蟲鞘翅具有鮮艷的色斑,目的是威懾、警告其它動物,不要靠近我,屬于警戒色。保護色動物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類似,如避役的體色隨環境而改變,目的是為了與環境顏色一致,避免敵害發現,屬于保護色。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外表,以欺瞞捕獵者遠離物種,或者是引誘獵物靠近物種有的動物形態和環境相似如竹節蟲看起來像竹枝,是欺瞞捕獵者遠離屬于擬態。故答案為:B16(2012九下浙江期中)指出下列5種現象按:保
54、護色;警戒色;擬態的順序排列的是()a西藏野牛外表形態及體色與巖石相似;b稻田里的綠色昆蟲c金環蛇具有黑、黃相間的條紋d赤練蛇(無毒)有鮮艷的體色e某些蠅類翅形和腹部斑紋似有刺胡蜂A B C D【答案】D【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即環境影響生物、生物必須適應環境、生物又能影響環境。解答時可以從生物怎樣影響環境的方面來切入。【解答】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影響著生物,生物生存發展中不斷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保護色是指動物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類似,如稻田里綠色昆蟲,屬于保護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惡臭和毒刺的動物和昆蟲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
55、斑紋。這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敵害易于識別,避免自身遭到攻擊。如金環蛇具有黑黃相間條紋,攻擊者不敢接近它們。屬于警戒色。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外表,以欺瞞捕獵者遠離物種,或者是引誘獵物靠近物種,有的動物形態和環境相似,如某些蠅類翅形和腹部斑紋似有刺胡蜂、赤鏈蛇(無毒)有鮮艷的體色和西藏野牛外表形態及體色與巖石相似屬于擬態。故答案為:D17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北歐人鼻子比非洲人的大,這有利于()A消滅細菌 B溫暖空氣 C阻擋灰塵 D空氣流通【答案】B【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正確了解北歐和非洲的氣候差異,北歐氣候較冷
56、。在鼻腔的膜上有毛細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氣體變得溫暖。北歐空氣寒冷,北歐人鼻子高大,使空氣在鼻腔內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更有利于溫暖空氣。【解答】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是氣體進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鼻是呼吸系統的通道之一,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空氣中灰塵的進入,對空氣有清潔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濕潤空氣和粘住灰塵,對空氣有清潔和濕潤作用;鼻粘膜內分布著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北歐人的鼻子要比非洲大一些,這有利于對吸入寒冷空氣溫暖、濕潤、清潔作用,是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故答案為:B18海灘上,螞蟻為了獲取潮汐遺留
57、下來的食物,有時居然也會游泳,這一現象體現了()A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B生物對環境的影響C生物受環境的制約 D生物對環境的選擇【答案】A【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對環境適應。解答時可以從生物適應環境的實例以及自然選擇方面來切入。【解答】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否則就會被自然界淘汰。如沙漠植物:沙棘的根很長可以吸收沙漠深處的水、仙人掌的莖變為肉質儲存大量水分、葉變為刺狀減少水分的散失,與干旱缺水的沙漠環境相適應,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的。同樣海灘上,螞蟻為了獲取潮汐遺留下來的食物,有時居然也會游泳,因為有水的限制,只有會游泳,它們才能獲得食物,這一現象體現了
58、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故答案為:二、探究題19柑橘生長的主要環境條件是:年平均氣溫要求15以上,l月平均氣溫5以上;適宜種植在朝南或東南的向陽處,或具有逆溫層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請分析回答:(1)影響柑橘生長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答出兩個)。(2)某科技人員想探究海拔高度對柑橘生長的影響,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a選擇9株柑橘苗,將它們隨機分成A、B、C三組,每組3株。bA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150米的朝南坡地,B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坡地,C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450米的朝南坡地。c定時進行科學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幾年后,柑橘開始結果。d對收獲的果子進行分析
59、比較,統計結果如下表:產量 個體大小 甜度分析A組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B組 102千克 最大 甜C組 91千克 大 甜、略帶酸從實驗結果初步分析可知,柑橘適宜種植在 。上述方案中,有幾處是不合理的,請答出一點: 。【答案】(1)溫度、水分(2)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坡地;實驗用的柑橘數量太少【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從題目提供的柑橘生長環境條件可知,柑橘生長需符合一定的溫度與水分條件。從表格數據可知。B組各項指標最高,所以B組種植地的環境最適合柑橘生長。該實驗只用了9株柑橘苗,樣本太少,存在實驗現象的偶然性。個體大小應用平均質量來衡量,這樣更科學。【解答】(1):(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等,影響柑桔生長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溫度、水分等。(2)由表可知:該實驗設置A組與B組、C組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個人能力提升路徑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考試深入理解試題及答案
- 實戰演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學習思路試題及答案
- 掌握知識點的網絡編輯師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博山初中統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應對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證書考試2024年備考計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備考中的長短期目標設置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小語種考試未來趨勢試題及答案
- GA/T 16.31-2017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碼第31部分:交通違法行為類別代碼
- 課程《種子經營管理學》電子課件(全)
- 《氣候數值模擬》全套教學課件
- 顏色標準LAB值對照表
- 金壇區蘇科版二年級上冊勞動《06樹葉書簽》課件
- 北斗衛星導航理論與應用課件(完整版)
- 蝦苗購銷合同模板
- 信號基礎信號—聯鎖系統
- 2020最新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知識點總結(最全版)
- 數學教師實習日記16篇
- 家裝施工驗收手冊(共1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