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 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 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 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
2、并交回。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全會以621票贊成、49票否定、13票棄權,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這說明A.歐盟是合作較為松散的組織B.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C.歐洲議會的作用正逐步減弱D.英國為經濟全球化探索出一種新模式.甘孩白利寺的格達活佛(19021950)曾寫下這樣的詩歌:”云雨出現在天空,紅旗布滿了大地。未見如此細雨, 最后降臨大地今朝離去,何日再回。這首詩描述了A.藏區人民祥和幸福的生活狀態B.共產黨領導藏區人民進行民主改革的效應C.長征中的紅軍執行正確的民族政策的結
3、果D.漢族和藏族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明代內閣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籌劃功能、補過功能等,但在實際運行中,內閣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發 揮,對明代政治影響處于不穩定狀態,或大或小,或強或弱。這主要是由于A.內閣是傳統相權的翻版B.閣臣與皇帝關系的親疏C.閣臣的權力越來越大D.皇帝親信并尊崇閣臣.有學者指出:“1517-1525年間的福音運動之后,新教與天主教便開始了爭奪主動權的斗爭,通過教育、宣傳以及 書籍審查制度建立了更加嚴格的教義體系及服從制度。由于任何一方都無法獨立實現自己的目標,因此,便與諸侯、 官吏和國王結盟,結果在實際上把教會變為政權的一部分。”材料與下列觀點相吻合的是A. “教隨
4、國定”B. “破除教會迷信”C. “反對贖罪券”D. “信仰即得救”.費正清在分析1939年初中國戰區形勢時說:“國民黨被趕出長江中下游地區,并喪失了精銳部隊,同時中國共產 黨卻正在滲入日軍戰線后面的廣闊農村擴張勢力,并贏得民眾的支持。”“日軍越來越深的陷入永無盡頭的消耗的泥潭 中”。由此推知A.國民黨的戰略是“以空間換時間”B.中共日益積聚力量優勢C.日軍對華采取持久戰戰略D.抗戰開始進入相持階段. 1763年,一位西班牙記者寫道:“通過許多己流行而有害的書本,諸如伏爾泰、盧梭和愛爾維修所著書籍之影響, 在這個國家中已感受到很多人對信仰的冷漠。” 1768年,一位法國修道士在游歷西班牙后說:
5、“西班牙已普遍產生宗 教漠視,甚至于不信宗教。”對上述材料理解準確的是A.宗教改革開始擴展到整個西歐B.進化論傳播動搖宗教神學權威C.理性原則得到一些知識分子認同D.民眾覺醒推動資產階級革命頻發.從春秋戰國“文字異形”到秦朝“書同文字”的變化(下圖所示),反映出漢字開始走向成熟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中央集權的大一統趨勢從百家爭鳴走向文化專制A.B.C.D.如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圖中城門不設任何城防工事,沒有駐兵,而是在城門內側設了一間稅務所。這反映了當時稅務所。這反映了當時A.實行不抑兼并政策A.實行不抑兼并政策C.城市經濟職能增強B.民眾稅收負擔沉重D.對外貿易高度繁榮. 18世
6、紀后期到19世紀早期,大量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經濟發達的英格蘭各地的工業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蘭的愛爾蘭移民從幾萬人迅速增長到一百多萬人。這反映了A.移民潮促進了英國農業近代化B.愛爾蘭圈地運動導致農業破產C.英國的工業化改變了社會結構D.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工業革命. “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國革命的行政的和社會的原則輸送出去,遠達伊利里亞(亞得里亞海東岸地區)和波 蘭”材料中“輸送出去”的渠道指A.新航路的開辟B.民族國家的興起C.拿破侖發動的對外戰爭D.歐洲各國經濟的交往.山東常被稱為“齊魯之邦”這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有關,但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下列對此解釋合
7、理的是 A.魯國的歷史更為悠久B.受宗法制正統觀念影響C.因孔子收到歷代推崇D.由分封等級體系決定明代中后期,民眾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生活方式,旅游普及到普通百姓。每逢佳節眾人成群結隊,就近選擇風景 美妙之處盡情游覽。這反映出,明代中后期A.政府戶籍管理寬松B.民眾個體意識增強C.資本主義萌芽產生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世紀以來,英國一直以教區為單位實施救濟,利用各種民間團體或慈善機構賑濟窮人。工業革命后, 英國社會貧富分化嚴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1911年,自由黨制定國民保險法,國家出面組織各種社會團體實行 社會保摩。1
8、936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問世,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社會問題是失業, 社會的主要目標是創造和保障充分就業,這表明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已經成熟,為向福利國家過渡準備了理論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英國人進一步認識到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性。1946年工黨執政后,先后頒布國民保險法和國民醫療保健服務法,把健康保險和失業保障覆蓋范圍擴大 到全體國民;1948年頒布的國民扶助法把經濟扶助的責任從地方移交給中央。這些法律,為建設福利國家奠定了 法律基礎。英國政府用全國統一的、集中的福利方式取代舊有的、分散的地方性福利提供方式。福利制度的運作,耗 費了大量的政府資金,加重國家負擔;稅收增加
9、,影響了企業效益和個人收入,勞資矛盾加劇,這一切成為影響國家 經濟發展的阻力。摘編自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材料二 德國是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化啟動最早的國家之一。十九世紀80年代,德國開始走上社會福利國家的道 路,社會保障的最初設計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理論的影響。為贏得工人支持,德國政府憑借強大的國家機器,主導著 福利制度的發展方向。1883年以后,德國政府先后頒布了健康保險法、工傷事故保險法、赤老法等,以此協 調社會各階級的矛盾沖突,使其不影響德國政府的基本國策。1949年實施的德意志聯邦基本法,明確德國的社會 福利保障體系中主要有:社會保險含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社會救濟含低保申請支付補助;12
10、年免費義務教育三個 方面。德國福利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成為國家的財政負擔,但德國各個政黨都不愿給福利制度動大手術而失去 選民。摘編自陳曉律世界現代化歷程西歐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英國福科保障制度對國家發展的影響。(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如識,比較英德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上的異同。(20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清朝的司法機構基本沿襲了封建舊制,中央設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掌審判、復核和監察,地方審判 權由行政長官兼領。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中國獲得了 “治外法權”。19世紀末,清政府已經認識 到喪失司法主權的危害性,1902年清廷下詔
11、“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將一切現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參酌各國法律,悉 心考訂,妥為擬改。務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1906年,清政府將刑部改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事務,不再具 有審判職能,改大理寺為大理院,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在法部設置總檢察廳,作為最高檢察機關,獨立行使檢察 權。1907年,在各省設高等審判廳,府(直屬州)設地方審判廳,州縣設初級審判廳。清政府還引進了西方近現代訴 訟制度,承認律師制度的合法性,確定了審判公開、允許辯論等原則,并明確了預審、合議、公判、復審等程序,初 步規定了法官、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摘編自賈孔會中國近代司法改革芻議(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司法
12、改革的主要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末司法改革的原因。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依據材料“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并結合歐盟的發展可知,英國脫離了歐盟影響了歐盟一體化進程,表明經濟區域集 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B正確;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組織,A錯誤;英國脫離歐盟是歐洲議會投票的結 果,體現了歐洲議會的作用,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挑戰,而不是經濟全球化的新模式,不符合材 料主旨,D錯誤。故選B。2、C【答案解析】據材料“甘孩白利寺的格達活佛(190
13、21950)紅旗布滿了大地今朝離去,何日再回。并結合所學可知, 格達活佛看到的紅旗布滿了大地、又離去,反映的是1936年紅軍長征停留在甘孜,紅軍的舉動感動了格達活佛,為了 讓藏民更了解紅軍,格達活佛寫下了可以傳唱的詩歌,C正確:當時藏區存在農奴制,人民生活并不幸福,A錯誤;據 材料格達活佛(19021950)可知,此時的西藏民主改革(1959年3月開始)還沒有進行,B錯誤;據材料“紅旗”、“今朝離去,何日再回”等信息可知,此時的西藏還沒有獲得解放,材料沒有涉及“漢族和藏族”的關系,D錯誤。3、B【答案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內閣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發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權力的來源是皇帝,受到與皇帝
14、關系的親疏的影 響,故B項正確;內閣與丞相不一樣,排除A項;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4、A【答案解析】“把教會變為政權的一部分”強調的是宗教服從于政權,形成了 “教隨國定”的局面,故A正確;新教與天主教都信 教,并沒有破除教會迷信,排除B項;C項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內容,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信仰即得救”只涉及 到信仰的自主權問題,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5, B【答案解析】“同時中國共產黨卻正在滲入日軍戰線后面的廣闊農村擴張勢力,并贏得民眾的支持反映出中共通過走群眾路線,正 在日益積聚力量優勢,故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國民黨的戰略是什么,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困
15、局,而不 是其策略,排除C項;1938年抗戰就進行到相扶階段,排除D項。6、C【答案解析】依據材料中“1763年”、“伏爾泰”、“盧梭”、”對信仰的冷漠”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7、18世紀歐洲出現了一 場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啟蒙運動,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義,材料體現的正是西班牙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因此C選 項正確。A選項錯誤,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宗教改革反對的是教會的腐敗,不是宗教信仰,與材料信息不符;B選項 錯誤,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與材料時間不符;D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 是思想領域對宗教信仰的漠視,并未涉及政治革命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7、B【答案
16、解析】漢字多樣化到形體的統一,反映了秦代建立統一帝國的內在要求,符合題意;甲骨文的出現標志著漢字的成熟, 排除;文字的統一對推動中華文明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排除。B正確;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8、C【答案解析】據材料“圖中城門不設任何城防工事,沒有駐兵,而是在城門內側設了一間稅務所”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城市沒有 設任何城防工事,沒有駐兵,政府對商業不再直接監管,只是設稅務所負責征稅管理,這說明城市的經濟功能增強,C 正確;實行不抑兼并政策是宋代的土地政策,A與材料無關;材料沒有體現稅收量的變化,B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北宋 汴河沿岸商業發展情況,不是對外貿易,D錯誤。9、C【答案解
17、析】根據材料“大量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經濟發達的英格蘭各地的工業城市”并結合所學,當時正是第一 次工業革命時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結構開始改變,故選擇C選項;材料并不是說明農業近代 化,故排除A選項;材料主旨并不是側重于圈地運動的影響,故排除B選項;材料重點是工業革命推動城市化進程, 并不是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工業革命,故排除D選項.10、C【答案解析】依據材料“這部法典”可知是拿破侖頒布的民法典,依據“把法國革命的行政的和社會的原則輸送出去”可知是拿 破侖發動的對外戰爭,故C正確;新航路開辟不是由法國人發起,排除A;民族國家的興起是15-16世紀,排除B; 歐洲各
18、國經濟的交往與材料中“把法國革命的行政的和社會的原則輸送出去”的信息,排除及故選C。11、B【答案解析】根據題干和結合所學可知,西周的時候,為了鞏固對遼闊疆域的統治,實行了分封制,分封功臣、宗室子弟及先代貴 族的后代到各地做諸侯,以達到“封邦建國,以藩屏周”的目的;其中,齊為功臣姜尚的封地,魯為宗室的封地,受 傳統宗法制的影響,山東稱魯而不稱齊,B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齊魯的歷史都源于西周分封制,排除。C項說法 錯誤,稱“魯”是受宗法制的影響,排除。題干強調的是宗法制正統觀念影響,而不是由分封制等級體系決定,排除 D.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選B。12、B【答案解析】材料“民眾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
19、生活方式”表明民眾個體意識逐漸增強。B正確;依據所學可知,明朝未放松對人民 的控制,A錯誤;材料未體現出雇傭關系,C錯誤;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才逐步解體,與材料時間不符,D錯誤。故 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影響: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加重國家財政負擔;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擊勞動積極性,形成懶漢階層:加重納稅大稅收負擔。(2)相同:有成熟的經濟理論指導;制定了統一的法律;高度重視健康和失業保險;社會福利保障覆蓋面廣;都重視 社會保障中的公民權利;高福利開支成為國家財政負擔。不同:背景不同:英國貧富分化
20、嚴重,失業人口眾多:實行福利保障制度,緩和社會不盾。德國運用強大的國家機器, 協調政府與社會各階層的關系。途徑不同:英國由民間福利組織推動國家頒布法律,保障社會福利。德國政府主動實行社會保障政策,贏得工人支持; 社會福利保障的涵蓋面不同:英國重在健康保險和失業救濟:德國在健康保險和失業救濟的基礎上,重視免費義務教 育。【答案解析】“影響”,根據材料一信息“工業革命后,英國社會貧富分化嚴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 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由材料信息英國政府用全國統一的、集中的福利方式取代舊有的、分散的地方性福 利提供方式”得出: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由材料信息“福利制度的運作,耗
21、費了大量的政府資金,加重國家負擔;稅 收增加,影響了企業效益和個人收入,勞資矛盾加劇,這一切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阻力”得出:加重國家財政負 擔、加重納稅大稅收、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依據所學知識從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打擊勞動積極性等角度補 充。“相同”,根據材料一信息“社會的主要目標是創造和保障充分就業,這表明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已經成熟”和 材料二信息“德國是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化啟動最早的國家之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有成熟的經濟理論指導;由材 料一信息“1946年工黨執政后,先后頒布國民保險法和國民醫療保健服務法,把健康保險和失業保障覆蓋范 圍擴大到全體國民;1948年頒布的國民扶助法把
22、經濟扶助的責任從地方移交給中央”和材料二信息“德國政府先 后頒布了健康保險法、工傷事故保險法、養老法等”得出:制定了統一的法律;由材料一信息“1936年英國 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問世,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社會問題是失業,社會的主要目標是創 造和保障充分就業”和材料二信息“明確德國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中主要有:社會保險含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社 會救濟含低保申請支付補助”得出:高度重視健康和失業保險;由材料一信息“把健康保險和失業保障覆蓋范圍擴大 到全體國民把經濟扶助的責任從地方移交給中央”和材料二信息“明確德國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中主要有:社會 保險含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社會教濟含低保申請支付補助;12年免費義務教育三個方面”得出:社會福利保障覆 蓋面廣;由材料二信息“為贏得工人支持”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都重視社會保障中的公民權利;由材料一信息“福 利制度的運作,耗費了大量的政府資金,加重國家負擔”和材料二信息“德國福利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成為 國家的財政負擔,但德國各個政黨都不愿給福利制度動大手術而失去選民”得出:高福利開支成為國家財政負擔。“不同”,從材料一信息“工業革命后,英國社會貧富分化嚴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和材料二信息“德國政府憑借 強大的國家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聯招聘】2024城市新質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簡版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七年級上冊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Section A教案配套
- 二年級體育上冊 2.25接力跑活動教學設計
- 消防控制室硬件設備詳解及保養措施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3c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2025年度幼兒園教師編制考試全真模擬試題及答案(共五套)
- 市場調研委托合同范文
- 2025標準知識產權許可合同范本
- 軟件服務合同模板
- 個人承包種植合同范本
- 酒店裝修epc合同范本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理工大學
- 北京2024年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所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 枸櫞酸氯米芬促排卵療效的預測指標
- 2024-2034年年版礦泉水項目融資商業計劃書
- 花卉市場攤位租賃合同
- 供應商現場考察表
- 2020年度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及質量標準
-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動申報表
- 2023年壓瘡相關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