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級公路路面裂紋的成因與治理對策_第1頁
高等級公路路面裂紋的成因與治理對策_第2頁
高等級公路路面裂紋的成因與治理對策_第3頁
高等級公路路面裂紋的成因與治理對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高等級公路路面裂紋的成因與治理對策論文導讀:根據裂紋狀況,裂紋可分為龜裂(網裂)、不規則裂紋、縱向裂紋、橫向裂紋。瀝青或瀝青混合料質量差,延度低,抗裂性差也能產生。關鍵詞:高等級公路,瀝青,裂紋,對策 1.高等級公路路面裂紋的類型及產生原因 1.1瀝青路面的裂紋類型 1.1.1根據裂紋狀況,裂紋可分為龜裂(網裂)、不規則裂紋、縱向裂紋、橫向裂紋。 龜裂又稱網裂,裂紋縱橫交錯,形似龜背狀的網狀裂紋,縫寬1mm以上,縫距50cm以下,面積lm2以上。不規則裂紋,路面分割成塊度大于50cm的交叉裂紋。縱向裂紋,走向基本與行車方向平行,裂紋長度和寬度不一,有時伴有少量支縫。橫向裂紋,裂紋與路中心線

2、基本垂直,縫寬不一,縫長有的貫穿整個路幅,也有的貫穿部分路幅。 1.1.2根據裂紋寬度,裂紋可分為微裂紋、小裂紋、中裂紋、大裂紋。 微裂紋,縫寬5mm,裂紋邊緣無碎裂或僅有輕微碎裂,沒有或有少量支縫,對車輛行駛的平穩性影響不太大。小裂紋,縫寬為515mm,裂紋邊緣有輕微碎裂,并有少量支縫,能引起車輛輕微跳動。中裂紋,縫寬為1525mm,裂紋邊緣有中等碎裂,并有少量支縫,能引起車輛明顯跳動。大裂紋,縫寬25mm,裂紋邊緣有嚴重碎裂,并有較多支縫,能引起車輛劇烈跳動。 1.2裂紋產生原因 路基部分密實度不夠,路面基層溫差漲縮,混合料級配控制不嚴,荷載的反復碾壓,剪切沖擊作用,這些都易產生路面裂紋。

3、論文發表。不論什么樣的裂紋,在行車荷載和氣溫、雨雪等自然因素反復作用下,都有加速和擴展的趨勢。 1.2.1龜(網)裂通常由于路面整體強度不足、基層濕軟、穩定性不良等原因引起;瀝青或瀝青混合料質量差,延度低,抗裂性差也能產生;瀝青路面老化變脆,也會發展成網狀裂紋。 1.2.2不規則裂紋,瀝青材料質量不良,造成收縮開裂,半剛性基層不規則反射裂紋。 1.2.3縱向裂紋通常產生在拓寬的新舊路面交界、處或路基半填半挖處,由路面不均勻沉陷引起;縱向溝槽回填土壓實質量差而發生沉陷引起;瀝青路面施工的縱向接縫處,由施工接茬處理不善引起;在行車載荷作用下,車轍邊緣也易形成縱縫。 1.2.4橫向裂紋通常是由于溫度

4、、濕度的變化,路面結構層產生收縮而形成的;半剛性基層的收縮裂紋及其面層的反射裂紋,大多是橫向裂紋;施工縫未處理好,接縫不緊密,結合不良,橋梁、涵洞或通道兩側的填土產生圊結或地基沉降也產生橫向裂紋。 2.高等級公路裂紋治理對策 2.1提高路基工作區的強度和穩定性 路基是路面的基礎,路基工作區又是路基經受行車荷載影響較大的深度區域,該深度區域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整體穩定性,否則將產生不均勻沉降而導致路面發生開裂。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好影響路基工作區的穩定性和強度的關鍵環節,最大限度地減小路基完工后沉降量。 2.1.1路基工作區的強度主要是在填筑過程中形成的,必須嚴格控制路基的填筑工藝,確保路

5、基強度,填筑材料首選石、礫、砂類土,其次選用含礫、砂低液限粘土,再次選用低液限粘土,粉質土和有機土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2.1.2壓實度是反映路基強度的重要指標,也是提高路基強度和穩定性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技術措施,施工中必須嚴格檢測控制,使其達到規定值。 2.1.3降低地下水位是提高路基強度的重要措施。路面底以下80cm路床是路基的關鍵部位,它直接承受和吸收路面的擴散應力,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當開挖后發現底下滲水,不論流量大小都要處理。填方地段要采用較好的材料填筑,土質差的地段要進行換填處理,確保其強度和穩定性。 2.2選擇防裂性能好的材料 2.2.1選用抗沖刷能力好,干縮、溫縮系數小、抗拉

6、能力高的半剛性材料作基層,最好使用溫度膨脹系數低的骨料半剛性基層材料層中摻入3050的24cm粒徑碎石,可減少收縮裂紋,并提高碾壓中抗擁推能力。 2.2.2選用松弛性能好的優質瀝青做面層,保證瀝青的針入度、延度等指標;在缺少優質瀝青的情況下,應采用某些添加劑或聚合物以提高瀝青的低溫抗裂性能及高溫穩定性能。 2.2.3采用密實型瀝青混凝土面層。空隙率對面層的疲勞壽命有很大影響,密實型瀝青混合料在使用中瀝青硬化緩慢,同時也延緩了裂紋的擴展。 2.2.4瀝青混合料的集料應選用表面粗糙、石質堅硬、耐磨性強、嵌擠作用好、與瀝青粘附性好的材料如果集料呈酸性,則應填加一定數量的抗剝落劑或石灰粉,確保混合料的

7、抗剝落性能,同時應盡量降低集料的含水量,盡可能使用人工砂代替原形顆粒的天然砂。 2.2.5瀝青混合料的級配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在合理選配混合料級配時,應兼顧其高溫穩定性,疲勞性能和低溫抗裂性能以及路表特性和耐久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2.2.6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可以采用間斷級配、大空隙、密實型的瀝青瑪蹄脂碎石(SMA)混合料或改性瀝青SMA混合料,其具有良好的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能,抗車轍性能好、使用壽命長,是防裂路面設計中選用的一項新技術。 2.2.7采用橡膠瀝青或聚合物改性瀝青在瀝青混凝土表面作封層,可進一步提高表面層的抗溫度裂紋能力(或可作為預養護手段)。 2.3基層的合理厚度 基層是主要承受

8、豎直應力的承重層。大量試驗證明,當增加基層厚度時,承載能力會也迅速增加。 2.4適宜增加面層厚度 由于基層材料的干縮或低溫收縮而開裂,會導致面層也相應發生反射裂紋,這時宜加厚面層。論文發表。可以有效的防止受拉疲勞裂紋,還可以降低車輛荷載引起的剪應力。 2.5設置應力吸收層 2.5.1在基層與面層之間鋪橡膠瀝青中間層、預制織物膜帶條、土工織物或土工格柵中間層、低黏度瀝青混凝土層等均勻應力吸收層。 2.5.2采用應力吸收薄膜,對減緩反射裂紋的產生與擴展有明顯的效果。論文發表。可使裂紋處相對位移產生的應力傳到面層時大為減少,明顯降低應力強度因子。而吸收薄膜的彈性模薰越低,防裂效果越好,可見應力薄膜應

9、選用低模量高韌性、大變形率的材料為好。就目前常用的材料而言,土工織物與瀝青橡膠薄膜的彈性模量都較低,變形率較大。不存在低溫脆裂問題,效果更佳。 2.5.3用土工格柵加筋瀝青路面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車轍、反射裂紋和疲勞裂紋,不同類型格柵性能顯著不同。 2.5.4橡膠瀝青吸收膜,是使用廢橡膠磨細的粉與熱瀝青攪拌后,施于面層中間,形成一薄膜或與砂石成一薄層。有試驗結果表明,此應力吸收層在面層中間效果最佳。 2.6施工過程中控制裂紋 2.6.1嚴格半剛性基層碾壓時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過壓實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規范容許的范圍內。半剛性基層碾壓完成后,要及時養生。碾壓完成后或最遲在養生結束后應立即用乳化瀝青做透層或粘層,然后應盡快鋪筑瀝青面層。 2.6.2控制好制備瀝青混合料時加熱時間和溫度,加強碾壓,可減少反射裂紋。為減少路面裂紋的出現。應在鋪設瀝青面層前,就采取裂紋預防措施和處理技術。特別是在道路建設初期采取措施阻止裂紋的形成,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