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9/92021年中考古詩詞鑒賞匯總含答案 2019中考古詩詞鑒賞匯總附答案 愛國憂民類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第一句寫到了哪些景物?所描繪的情境渲染出怎樣的氛圍? 寫到了輕煙、寒水、淡月、細沙四中景物,渲染出迷蒙清冷的氛圍。 2.“商女不知亡國恨”表面上看是批評歌女,其實是在批評(縱情聲色、不知國之將亡/不理朝政的統治者)。“猶”字表現出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之情。 3.下面對杜牧的陳述,有誤的一項是() A.晚唐杰出詩人散文家,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 B.杜甫創造了盛唐詩歌的巔峰,杜牧增添了晚唐詩歌的瑰麗
2、。為肯定杜牧在詩壇的地位,后人稱其為“小杜”,以此區別于杜甫。 C.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D.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江南逢李龜年阿房宮賦等。 D(江南逢李龜年是杜甫的詩) 4.請描繪“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所展現的畫面。 示例朦朧的煙霧籠罩著寒冷的秦淮河水,冷冷的月光覆蓋著水邊的沙岸。 5.詩歌后兩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借古諷今。陳述南朝陳后主因追求享樂導致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能從中汲取教訓,反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
3、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歌前兩聯寫景。首聯寫(國都破敗)的景象,為全詩營造了(凄涼悲哀)的氛圍。頷聯移情于花鳥,襯托自己(感傷悵恨)的感情。 2.頸聯中“抵萬金”極寫家書的(難得/珍貴),表現了(思鄉/思念親人)的感情;尾聯描寫了詩人(衰老憔悴)的情狀,表現他(極度憂愁)的感情。 3.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城春草木深(長安城) 家書抵萬金(值、相當于) 4.從詩的題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從題目中可以得到兩方面的信息:一是這首詩所寫的是春天的景色,二是這首詩寫了詩人眼前所看到的景物。(這首詩的題目即詩眼,通過對題目所包含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學生能進一步
4、理解詩的內容。) 5.你如何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 示例一:春天的花、鳥本是娛人之物,因詩人感時恨別,見之反而落淚驚心。這兩句詩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憂國思親的悲傷心情。 示例二:這兩句詩運用對偶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個角度分析。) 6.這首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這首詩刻畫了一個頭發稀疏蒼白,內心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詩人形象。(既有對詩人形象的分析,又有對詩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7.詩中借花鳥抒發悲痛之情的詩句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8.根據內容,本詩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四句寫(春城頹敗
5、景象),后四句寫(思念親人境況)。 9.仔細賞讀前四句詩,說說詩人的視野與感情是如何變化的。 詩人的視野由山河到城,再由城到花草;感情由隱到顯,由弱到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自然過渡到后半部分。 10.末尾兩句詩畫面感很強,請你描述一下在閱讀時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回答此題,不僅要明確這兩句詩的內容,還要結合全詩,揣摩這兩句詩所表達的情感。)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詩人想念遠方失去消息的親人,擔憂國家此時的頹敗氣象,不覺唉聲嘆氣。他用手理一理凌亂的白發,稀疏的頭發已經掛不住一支小小的簪子了。(抓住“搔”字,明白詩人因前幾句詩描寫的狀況而憂愁,想通過“搔”頭解愁,“更短”可見愁的程度;
6、“渾欲”是簡直就要的意思,“不勝”是掛不住的意思。) 1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憂國傷時,念家悲已。 12.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示例一這里的“花”和“鳥”既“濺淚”又“驚心”,詩人用互文修辭使詩句整齊和諧,文意交錯滲透。 示例二“花”“鳥”有人的“濺淚”和“驚心”的情感體驗,詩人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來感嘆時事,表現人世間離別的痛苦。 1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現實?詩人借此表達的深層含意是什么? 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百姓妻離子散,書信不通。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動亂和憂思的同情,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閱讀下面杜甫的兩首詩
7、,回答問題。 【甲】春望 【乙】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劍外:劍門關之外,泛指蜀中地區。薊北:今河北北部地區,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地范陽一帶。 14.下列賞析不準確的一項是(B) A.【甲】詩開篇即寫眼前之景:雖山河仍在,但國破城陷,一片荒涼衰朽景象。一個“破“字,令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滿目凄然。 B.【甲】詩尾聯寫詩人憂愁漸深,頭發愈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上。這種愁情是詩人與親人書信中斷,思念親人所致。 C.【甲】詩全詩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
8、凝練,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D. 【乙】詩抒寫詩人情感時運用了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的手法。 15.【乙】詩尾聯中連用了“巴峽”“巫峽”“裹陽”“洛陽”四個地名,請分析“即從”“穿”“便下”“向”這幾個連接詞的妙處。 用四個連接詞將四個本來相距很遠的地方貫穿在一起,寫出了詩人聽聞喜訊后的喜悅心情及迫切希望回到故鄉(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16.【甲】詩寫于安史之亂開始時,【乙】詩寫于安史之亂結束時,兩詩都寫到了“淚”,請分析它們各自蘊含的情感。 【甲】詩中的眼淚是因為詩人看到國家淪喪、城池破敗、百姓離散、到處一片衰朽景象,內心無比悲憤而傷心垂淚,這淚是傷心之淚。【乙】詩中的眼淚是
9、因為詩人聽到官軍取得戰爭勝利消息后,內心無比激動和喜悅而落淚,這淚是欣喜之淚。 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本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字(樂天) 2.詩中寫農民勞動辛苦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寫全家上陣的句子是:(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3.請就“力盡不
10、知熱,但惜夏日長”談談你的理解。 形象地寫出了農民割麥子時的矛盾心理在炎炎烈日下搶收麥子非常辛苦,他們卻不怕熱不怕累,反而清醒夏天天長,可以干得久一些。用違背人之常情的寫法,來突出農民勞作的辛苦。 4.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哪兩個畫面?借此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第一個畫面是農民全家搶收麥子的情景,寫出了農民勞作的辛苦;第二個畫面是貧婦人抱著孩子撿拾麥穗的情景,寫出了租稅的繁重。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繁重租稅的不滿。 5.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觀刈麥(割) 婦姑荷簞食(肩挑) 6.對“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中“惜”字的表達效果做簡要分析。 “惜”字用得非常好,反映出勞動人民在籠蒸火烤般的
11、環境中,忍受炎熱,珍惜時間,竭力苦干;詩句通過描寫違背人之常情的心理和行為,突出人們的矛盾心情,表現“田家”勞動的艱苦。(“惜”這個字體現了詩中人物的矛盾心理,具有深層含義,類似的寫法還有賣炭翁“心憂炭賤愿天寒”中的“愿”。) 7.造成“貧婦人”“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的原因是什么?(用詩中的句子回答)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8.最后幾句詩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最后幾句詩的議論表現了詩人愧疚的心情和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也表達出詩人對官僚貴族的委婉批評。 過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
12、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詩頸聯巧借“(惶恐)”“(零丁)”兩詞的諧音,表現了詩人(驚惶恐懼、孤苦無依)的處境。 2.尾聯是千古名句,句中的“丹心”指的是(紅心,比喻 忠心),“汗青”指代(史冊),這兩句表現了詩人(為國獻身,寧死不屈)的感情。 3.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辛苦遭逢起一經(遭遇) 干戈寥落四周星(稀疏,稀少) 4.簡要分析“零丁洋里嘆零丁”中的“嘆”字的表達效果。 詩句中的“嘆”字,表現了詩人因國家即將覆滅和自己不幸被俘而孤獨痛苦的心情。 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詩直抒胸臆,表現出詩人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堅定
13、信念和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 6.文天祥是(南宋)(朝代)抗元名將,著有文山先生全集,過零丁洋和正氣歌是其中的名篇。 7.詩歌頷聯運用比喻手法,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風飄絮”比喻(因外族侵略而山河淪陷的國家),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漂泊無依)。 8.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詩表達了文天祥舍生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表現出了他高貴的民族氣節。 9.詩歌的前六句為第一層,后兩句為第二層。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這種結構在表達上的效果。 詩的前六句從自身談到國事,又從國事談到自身,反復渲染憂憤悲苦之情,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明心志,格調高
14、亢悲壯,充滿激情。前六句是鋪墊,后兩句揭示主旨。這樣的結構使詩歌感情基調有變化,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抒情效果。 10.詩的第二聯用“(風飄絮)”和“(雨打萍)”六個字形象生動地揭示出國家和個人的命運。 11.這首詩敘述了詩人什么經歷?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示例這首詩敘述了詩人抗元事業失敗(抗元被俘)的經歷,表達了詩人寧死不屈、舍生取義的堅定決心。(3分,“經歷”1分,“思想感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的酌情扣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
15、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詞風格豪放,上闋以“狂”字統領,試分析“狂”表現在那些方面。 太守出獵場面壯觀;全城的老百姓都跟隨太守出獵; 太守要獵殺的是猛獸老虎;太守自比孫郎。 2.下闋抒寫的是(報國),“射天狼”指的是(抗擊遼和西夏的侵略者,為國家鏟除敵人)。 3.下列對本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酒酣胸膽尚開張”一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B.“親射虎,看孫郎”一句巧妙運用典故,表現斗志昂揚,興致很高。 C.“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以馮唐持節赦免魏尚的典故,表明自己報國殺敵的愿望。 D.“會挽雕弓如滿月”一句中的“會”字,表明對自己的愿望定能實現充滿信心。 A(“酒酣胸膽尚開張”沒有承
16、上啟下的作用) 4.詞的上闋主要寫此次出獵的情況。請用自己的話描述一 下“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壯觀景象。 隨行出獵的武士個個戴著錦帽,穿著華貴的貂皮獵裝,縱馬馳騁,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一陣疾風,從地勢平緩的山岡上席卷而過。 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勾勒出一個英武豪邁、氣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發了渴望立功報國的豪情壯志。 6.概述這首詞上下片的內容。 上片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豪興勃發,氣勢恢宏,表現躊躇滿志的英雄氣概。下片借出獵表達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7.這首詞是蘇軾豪放風格的成功之作。聯系詞
17、作談談他的豪放體現在哪里。 韻調鏗鏘;氣勢雄渾;感情奔放;境界開闊。 8.“狂”是這首詞的“詞眼”,請概括“狂”在哪些方面。 狂在動作上,如“親射虎”“挽雕弓”“射天狼”;狂在外表上,如“牽黃”“擎蒼”“錦帽貂裘”;狂在神態上,如“酒酣胸膽尚開張”;狂在壯志上,如“何日遣馮唐”“西北望,射天狼”。 閱讀下面詩文,回答問題。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9.蘇軾是(宋代/宋朝/北宋)(朝代)文學家。 10.
18、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欣然起行(高興的樣子/愉快的樣子/喜悅的樣子)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只/僅) 1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寫出了月色怎樣的特點? 略。圍繞“空明澄澈”回答即可。 12.“千騎卷平岡”中“卷”字有何妙處? 略。圍繞“神速”或“聲勢浩大”回答即可。 13.從記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你讀出一個怎樣的蘇軾?請結合詩文內容回答。 略。圍繞“蘇軾有閑情逸致或詩意地生活心胸曠達壯志難酬英武豪邁有報國之志等”,回答出兩點即可。3分,兩點每點1分,結合原文1分。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
19、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上闋中“醉里挑燈看劍”,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表現出詩人急切地想要殺敵報國的情感。 2.根據對詞句意思的理解天空。 全詞描寫了聞角、(點兵)、奏樂、(分炙)、殺敵等軍中生活的情景,勾勒了一個愛國志士馳騁沙場、志遂功成的全過程。 下闋中“(可憐白發生)”這一句,與上闋中的“(夢回)”一詞相呼應,表明又回到了現實,與中間的夢境形成(對比),有力地表現了詞人(因報國無門、壯志難酬而悲憤)的感情。 3.本詞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概括并生動地再現緊張、激烈的戰斗場面的句子是:(馬作的盧飛快,弓
20、如霹靂弦驚) 4.誦讀本詞,體會“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的“秋”字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秋”字既點明了季節,有渲染出戰士們出征時的肅殺氣氛。 5.本詞的題目中有一個“壯”字,請探究一下這首詞是如何表現這個“壯”字的。(應從內容、情感、語言風格三方面來談。) 詞中表現了豪放的軍旅生活,設計聽角聲和塞外曲、連營分炙、沙場點兵等軍營場景,騎快馬、挽強弓等戰斗情景; 表達了收復失地、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從語言風格上看,本詞詞風豪放,不纖巧。 6.認真閱讀這首詞,概括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形象。“可憐白發生”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貞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的形象。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21、 7.這首詞的上片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結合具體內容說明。 示例虛實結合。實寫“醉里挑燈看劍”,虛寫夢里軍營的情景。 8.有人說這首詞既有“壯闊”的景,又有“豪壯”的志,還有“悲壯”的情,請你結合詞作內容任選一個角度進行品析。 示例一“壯闊”的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給我們展示的是將士們在軍營里飽餐烤牛肉,奏起戰斗樂曲,個個斗志昂揚、整裝待發的壯闊場景。 示例二“豪壯”的志。“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表達了想要為朝廷收復失地,從而為自己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的豪情壯志。 示例三“悲壯”的情。“可憐白發生”,抒發了報國無門、歲月虛度、壯志難酬的悲壯之情。
22、 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這首曲從山、(川/水)、形勢三方面著筆,突出潼關地勢(雄險/險要)的特點,再用“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來表現(戰禍造成災難之深重)。 2.結尾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揭示了歷代王朝無論興亡,最終受苦遭難的都是勞苦百姓的社會現實。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對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者的強烈憤慨。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第一、二句中“僵臥
23、孤村”寫的是詩人的(處境)、“不自哀”和“尚思為國戍輪臺”分別反映了詩人的(心情)和(志向)。 2.“風吹雨”一語雙關,既指(風聲雨聲),又指(南宋朝廷風雨飄搖、隨時可能覆亡的處境)。 3.“鐵馬冰河”四字描繪了一副怎樣的場景?“鐵馬冰河”闖入詩人夢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描繪了詩人騎上披著鐵甲的戰馬,躍過北方冰凍的河流,奔赴戰場的場景,表達了詩人渴望殺敵報國的思想感情。 4.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尚思為國戍輪臺(還、仍然)(守衛) 5.簡要賞析“僵臥孤村不自哀”這句詩。 這句詩寫出了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僵臥孤村”是罷官回鄉后悲苦凄涼境遇的寫照,而“不自哀”三字使作品表達的情
24、緒急轉,表現出一種豪放的氣概。(這句詩寫出了詩人的情緒變化,頗有深意,答題時要把兩個方面的情感都表達出來。) 6.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現了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展示了的一片赤膽忠心。(答題時不可遺漏要點。)雁門太守行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首句中的“墨云”一語雙關,請解析它的雙重含義。 “墨云”既指黑色的濃云,也喻指敵軍。 2.第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上渲染了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爭的殘酷。 3.尾聯引用典故,表達了將士怎樣
25、的決心? 表達了將士們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 4.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角聲滿天秋色里(號角)半卷紅旗臨易水(抵達) 5.“黑云壓城城欲摧”一句中“壓”字有什么表達效果? 詩句中的“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情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6.這首詩多處運用表現色彩的詞語,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請做簡要分析。 這首詩多處寫到鮮明的色彩,如黑色、金色、紫紅色、紅色燈。這些色彩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生動畫面,形象地描繪了秋季塞上的戰爭場面。(重視描寫色彩是這首詩的重要特色之一) 7.詩的末兩句有什么特色?表現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感? 詩的末兩句引用
26、典故,表現了將士們誓死報銷國家的決心。(用典可以使詩詞意蘊豐富、簡潔含蓄,言近而旨遠,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8.李賀,字長吉,是浪漫主義詩人,與唐代的(李白)、(李商隱)并稱“三李”。 9.本詩從聲音和色彩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爭的殘酷的句子是:(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0.詩歌的前六局寫了不同時段的三個畫面,請加以概括。 這三個畫面分別是:白天,官軍在城中戒備森嚴;黃昏,戰士們奮勇殺敵;夜里,官軍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 11.有人說,本詩描寫的色彩太濃艷,與戰爭場面不協調。請你就這個觀點發表不同意見。(抓住詩歌中描寫色彩的詞語,并強調這些色彩組合成畫面之后表達的
27、意境,從而體會詩人獨特的想象力。)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一般來說,寫悲壯慘烈的戰爭場面不宜用艷麗的色彩來描繪,卻巧妙地把金色、胭脂色、紅色、黑色及白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畫面。這些色彩加重了作品慘烈、悲壯的戰斗氛圍,使全詩意境渾厚、濃郁、奇詭、新穎,表現了豐富、奇特的想象力。 12.本詩借助色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情感。聯系前兩句說說你的理解。 示例開頭兩句中,詩人用“黑”暗喻敵軍氣焰囂張,用“金”表現守城將士正嚴陣以待。詩中的“黑”與“金”形成鮮明對照,突出了守城將士在悲壯的戰斗中的披堅執銳、英勇 無畏的形象。 13.這首詩用的典故是什么?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用了燕昭王建黃金臺招攬天下賢才的典故,含蓄地抒發了詩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愿和捐軀報國的決心。 懷鄉思人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首句中的“暗”字有什么含義?請加以分析。 說明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與詩的情境一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汽車特許經營合同書模板
- 2025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知識點合同法律效力
- 玩具廠上班合同協議
- 電子產品軟件合同協議
- 男女朋友買房協議合同協議
- 田間技術服務合同協議
- 電梯裝潢商務合同協議
- 電廠清洗服務合同協議
- 瑜伽館應聘老師合同協議
- 環境衛生治理合同協議
- 靜脈炎的預防及處理-李媛
- 頸椎病針灸穴位治療
- 2025年中國汽車車燈行業市場現狀、前景分析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湯臣倍健營養品市場推廣方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解析版)
- 告訴我地址 -從IPv4到IPv6的傳奇 課件 2024-2025學年清華大學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2024旋翼無人機巡檢作業規范
- 醫學教程 《急性闌尾炎幻燈》
- 重型貨車整車運輸協議樣本
- 讀后續寫-期中真題匯編(原卷版)
- (部編版)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目錄(一至六年級上冊下冊齊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