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抗生素的濫用課件_第1頁
如何防止抗生素的濫用課件_第2頁
如何防止抗生素的濫用課件_第3頁
如何防止抗生素的濫用課件_第4頁
如何防止抗生素的濫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防止抗生素的濫用09級市場營銷二班王晶 陸孟苒 魯群 李蕭雪抗生素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物,1929年英國學者Flemming首先發現了青霉素,1941年應用于臨床。抗生素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現,它使人類的平均壽命至少延長了10年。到目前為止,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300余種,然而由于新型抗生素的不斷出世,抗生素種類繁多及同一種抗生素有多種商品名等原因,醫務人員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故常見濫用抗生素的現象,耐藥菌株亦有逐漸增多趨勢。濫用抗生素現象中國每年有8萬人死于抗生素濫用!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抗生素的負作用會使身體器官受損,而且濫

2、用抗生素將會破壞體內的正常菌群,使病菌耐藥性增強而導致疾病無藥可治。我們當中許多人都有濫用抗生素的經歷,濫用抗生素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除了醫生水平及患者缺乏醫學知識這些醫學因素外,在中國:醫藥不分、以藥養醫導致醫生亂開藥、開貴藥、藥店無需處方可隨便買到抗生素、藥廠過多一窩蜂重復生產抗生素,導致無序競爭、抗生素無“法”監管等體制、法律方面的因素,都使濫用抗生素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的原因二、給藥途經不合理而濫用抗生素 六七十年代治病用藥有句口頭語, 小病大病, 一般都用磺胺嘧啶, 實再不行才用盤尼西林( 青霉素) 。由此可見,當初對抗生素使用是慎之又慎, 而現在是本可口服抗生素或肌注抗生素的統統

3、改為靜脈輸液抗生素, 尤其對小孩患病用藥更為突出。特別近幾年來門診治療室肌注抗生素的患者每天是寥寥無幾, 急診患者的輸液率幾乎百分之百, 是否每個患者均需要輸液抗生素的確是值得我們醫務人員深思的一個問題。三、超劑量用藥而濫用抗生素 現實中 縣級以下醫療單位的藥師只有被動發藥的義務, 沒有主動給藥的權利, 一切醫生說了算, 勢必導致給藥劑量較大, 甚至超量使用, 醫生是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而把藥物蓄積的毒性淡忘了。五、多聯合用而導致濫用抗生素 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濫用抗生素的現象更為嚴重,用一種抗生素可達療效的, 卻將幾種抗生素聯合使用, 可謂飛機、大炮一起上, 只追求短期效果和自得經濟效

4、益, 導致患者菌群失調, 病情越治越重, 轉入上級醫療單位后發現此情況, 停用抗生素后稍加調整, 便不治而愈, 勞民傷財的事真叫人疼心。六、患者盲目自購藥品而導致濫用抗生素 目前, 藥品零售藥店在市場上星羅棋布, 客觀上為方便群眾購藥起了積極作用。但在執行法律法規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相關法規規定: 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然而, 在零售藥店能執行此規定的又有幾家呢? 無論是抗生素和其他處方藥基本上是有買必賣,采取變通銷售, 先賣藥, 后補處方, 甚至推薦購買 。抗生素濫用的危害 1、肝臟損害 抗生素吸收后在肝臟代謝,故肝臟易受抗菌藥物損害。 2、腎臟損害 藥

5、物經腸道吸收,吸收后均以原型或代謝物經腎臟排泄,故腎臟最易受到藥物損害。 3、神經系統損害 中樞神經系統、聽力、視力、周圍神經系統病變以及神經肌肉傳導阻滯作用等。 4、血液系統損害 各類抗生素在長期和大量應用時都可以影響血細胞的生成,致血細胞減少,包括白細胞及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全血細胞減少即再生障礙性貧血。 5、消化道反應 多見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等,幾乎所有抗生素都可引起。solution1.作為醫生,應該仔細診斷,確定是細菌感染后再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瑞士科學家在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報告,一種通過檢測血液中降鈣素原濃度的新方法可以區分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從而能更加準確地使用抗生素。 2.單是一種細菌感染時,盡量不要使用廣譜抗生素,比如四環素、頭孢菌素等。3.做好抗生素藥品的管理,尤其是二線和三線抗菌藥物(萬古霉素、替考拉寧等)。4.注意抗生素配伍的問題,輕度或中度感染時一般不要聯用。另外,合理配伍可以加強療效(如磷霉素和萬古霉素聯用可治療MRSA感染)、錯誤的配伍可以使療效下降,加速細菌耐藥性的出現(如青霉素和四環素聯用)。其次是患者的問題:5.加強對抗生素的認識,避免出現抗生素使用的誤區(抗生素是萬能的、抗生素越高級越好等,)。6.不要認為自己久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