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詩歌鑒賞中對意象的考查1》-精講版課件_第1頁
高三語文《詩歌鑒賞中對意象的考查1》-精講版課件_第2頁
高三語文《詩歌鑒賞中對意象的考查1》-精講版課件_第3頁
高三語文《詩歌鑒賞中對意象的考查1》-精講版課件_第4頁
高三語文《詩歌鑒賞中對意象的考查1》-精講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詩歌鑒賞的高考要求鑒賞詩歌的形象鑒賞詩歌的語言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評價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一、什么是意象一、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詩歌中傾注了詩人的思想與詩人主觀情感的生動鮮明的形象,它是詩人寄情山水、抒懷言志的憑借與依據。多個意象彼此關聯,可以構成意境。簡單說來,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情感和客觀物象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通常指整首詩或幾句詩所創設的情感境界。 二、意象考查的形式1詩句展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二、意象考查的形式1詩句展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二、意象考查的形式題李世南畫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

2、,隔塢聞鐘覺寺深。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2008海南寧夏卷)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2008海南寧夏卷)答案: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請分析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詩展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給人以什么樣的感覺。參考答案詩句描繪了雨后山村松林一塵不染,月光皎潔,泉水淙淙的清新、寧靜的晚景圖,給人以明凈、清幽、靜謐的感覺。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詩人用哪些

3、意象來點題的? 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 譚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遠帆片片點歸艘。 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詩人用哪些意象來點題的?注:艭:小船 海幢:即海幢寺。 1 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個方面回答。(2006年廣東卷)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詩人用哪些意象來點題的? 1 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個方面回答。(2006年廣東卷)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詩人用哪些意象來點題的?答案:晚:“歸艘”“鐘聲”。望;“江”“青山”“天空”“遠帆”“老鶴

4、”。請找出緊扣詩題的詩眼,詩人選取了哪些其他意象進一步烘托詩眼?參考答案1、“空城”參考答案1、“空城”2、通過姿態未變的群山,寂寞退回的江潮,穿越時空、映照女墻的月光這些意象,來烘托昔日繁華的南京古城而今蕭條空寂的景象,從而抒發了國運衰微的感慨。參考答案3詩中的什么意象體現了事物的特征?例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3詩中的什么意象體現了事物的特征?正官叨叨令 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 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_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_意象則給人以飄

5、逸渺遠的感受。(2006年浙江卷) 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_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_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2006年浙江卷)流水白云請找出詩中點明“詩人之志”的主體意象,并簡要說明詩人的用意。參考答案詩人借“塞上長城”抒發了一心報國卻壯志難酬的感慨。4詩中的意象有什么寓意?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別 韓琮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4詩中的意象有什么寓意?例【注】鳳城:京城 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2006年湖北卷) 兩首送別

6、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2006年湖北卷)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下一首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揚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以“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為例,指出詩中的意象有什么意蘊?以“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為例,指出詩中的意象有什么意蘊?參考答案以“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為例,指出詩中的意象有什么意蘊

7、?“春風十里”指先前揚州的繁華, “薺麥青青”指今日眼前的荒涼,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參考答案5詩歌是怎樣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詩歌。例山居即事 王維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2008年天津卷)答案: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2008年天津卷)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

8、流。李煜虞美人是怎樣融情于景的?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詩歌。示例一:“春花秋月何時了?”寫的是眼前景物,是實景。接著“往事知多少。”詩人沉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這是虛寫,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小樓昨夜又東風”,又轉到眼前的景物上來。于是登樓遙望,作者又沉入對往事的回憶中,“故國不堪回首”。由此自然過渡到下片。“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又是虛寫,把“雕欄玉砌”和“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虛實相生,起伏跌宕。示例二:結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借綿綿不盡的春水,抒發了作者的故國之戀、亡國之悲。6詩中的意象營造了一種什么氛圍?詩人在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6詩中的意象營造了一種什么氛圍?詩人在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江寧夾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宋?方維深客船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例 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借此營造的是一種什么氛圍?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2005年遼寧卷)答案:“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