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_第1頁
正確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_第2頁
正確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_第3頁
正確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_第4頁
正確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正確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告狀”是幼兒園里出現次數最多,也是最為復雜的行為,是指幼兒自己認為受到同伴侵犯或 發現某種行為與幼兒園集體規則,老師的某項要求不相符合時,向教師發起的一種互動行為, 或36歲的幼兒將自己或別人受到的欺負向教師陳述的過程。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孩子 們朝夕相處在一起,難免會產生一些小矛盾,每天會有大半的幼兒來向老師告狀,有的幼兒 還會進行多次告狀,讓老師應接不暇,又忙又累。做為老師的我們也不可輕視幼兒的告狀行 為,雖然這些屢屢發生的告狀行為花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正確的處理方式會在無 形中拉近了師生、同伴之間的距離,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幼 兒

2、的告狀行為,在幼兒園中顯得十分重要。一、幼兒告狀的原因分析在幼兒園中,解決小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老師,這種行為就是幼兒園里常見的“告狀” 行為。而此時,老師更像一名法官,對他們進行“案件”處理,有時在幾分鐘內會處理十幾起 的“案件。總之,一些在大人看來無關緊要的雞毛蒜皮的事,在孩子眼中永遠都是大事。根 據幼兒園教學的實際情況把幼兒告狀原因主要分為三種:幼兒受到期負或不滿的情況下,想尋求老師的關注幼兒期的孩子心理發展雖然較迅速,但還不夠完善。雖然幼兒相互之間年齡差異較小,但其 心理發展水平也表現出差異,當幼兒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老師就是他們的天。在幼兒園寬 松的環境中自由交往,難免會產生矛盾。

3、在他們看來,誰好誰壞就只有一個最直觀的認識, “誰給我玩玩具,誰陪我做游戲,誰就是最好的;“誰不陪我玩,誰搶我玩具”,這就是不好 的。當幼兒在游戲玩耍時受到期負或不滿的情況下,極力的表現就是想得到老師的關注和保 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老師,想依賴老師來解決遇到的小矛盾,因此, 他們就無止無休的告狀。案例1在早上的晨間活動中,孩子們不亦樂乎的玩著自己所分到的積木。過了好一會兒,孩子們的 積木漸漸變成了漂亮的“成品”,因此積木變少了,為了能使自己繼續玩下去,丁佳立就開始 動起了腦筋,去拿別的孩子的積木。因丁佳立平時比較搗蛋,孩子們就一一給了積木。此時, 陽陽的積木也快搭玩了,他環

4、顧了一下四周,發現丁佳立有好多的積木,就跑到我的跟前, 一邊向我撒嬌一邊向我告狀,說:“陳老師,丁佳立拿了別人好多的積木,你讓他給我幾塊 好不好啊?他憑什么拿那么多,又不是他自己的。”案例2一天的餐前活動中,孩子們在圖書角看圖書,張熔手里拿了一本恐龍的書,看的津津有味。 這時,鮑旭陽想把張熔手中的書拿過來,可是張熔哪里肯啊!使勁地把書藏在胸口。鮑旭陽 見狀,一邊搶她手中的書,一邊打她的頭。這時張熔就過來告狀:“陳老師,鮑旭陽搶我的 書,還打我頭” .以上兩個案例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征:孩子在告狀的過程中都遇到了自己的不滿之處。案 例1中的陽陽為了得到丁佳立手中的積木而向老師告狀,希望得到老師適當

5、的幫助,讓他 也擁有好多的積木。案例2中的張熔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想通過老師來制止鮑旭陽搶 書、打人的行為,這種告狀往往只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礎上。“檢舉”他人的不良行為,希望老師對他的是非判斷做出肯定這種告狀往往是以他人為導向的告狀,幼兒向老師告狀是基于他人某種“不當”行為,他們告 狀的目的并非為了讓老師懲罰對方或制止對方的行為,只是想對他人的某種“不當”行為進行 一番描述。即“檢舉”他人,以教師的“裁決”來調節自己的判斷標準。幼兒的思維比較幼稚, 他們對事物的是非觀念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他們喜歡把老師判斷的是非觀念當為唯一的標 準,非常在意老師的評價,遇到事情就特喜歡告訴老師,因此幼兒就無止

6、境的告狀。案例3在一次體育游戲中,我讓孩子們分組進行合作游戲,好多小朋友都參加了本次活動,可第三 組還遲遲沒有動靜,于是我走了過去,問孩子們發生了什么事情,張帆說:“老師,這個烽 烽一點都沒用,上次比賽就因為他長得太胖,跑路太慢了,因此我們組輸了。”顯然,帆顯 得有點不太高興,但還是在使勁地鼓勵著烽烽,今天你要加油,我們組輸了的話,以后我們 就不要跟你玩了”.案件4在一次玩沙活動中我讓幼兒來創建“城市中的高樓”,我鼓勵幼兒每人用自己的工具材料來開 展想象,結果幼兒們爭先恐后的在自己的地盤上建高樓,只有拉拉漫不經心的在造橋,家煜 見了忙來告狀:“老師,拉拉沒有建高樓,而是在造橋”.案例3中的張帆

7、為了檢舉烽烽上次體育課中的不良表現而向教師告狀,希望老師知道萬一 我們組輸了并不是我們的錯,而是烽烽一人的錯,想讓老師知道這個事實。案例4中的家 煜為了檢舉拉拉沒有建高樓的行為而向老師告狀,希望自己的發現得到老師的證實。幼兒為了維護班級常規秩序向老師揭發幼兒之間的行為幼兒對規則有一種刻板的認識:老師的話就是“圣旨”,是不容更改和置疑的。因此,一旦同 伴間出現“違規”行為,他們經常會采用解釋說理、提示的動機向教師告狀。案例5在一次繪畫活動中,我要求孩子們安靜地在自己座位上畫畫。但由于朱展央沒有蠟筆,因此 向同桌周振梁求助,想借蠟筆用一下,輕聲的談話聲引起了徐越的注意,就跑過來告訴我, “他們倆人

8、在上課的時候輕聲說話”,我隨便說了聲,“噢,老師知道了”。又繼續忙自己的 事了,見我沒什么反應,徐越又跑過來對我說了一句:“老師,他們倆個人還在說話呢。”案例5中的朱展央違背了老師“上課不能說話”這一要求,于是,徐越就采用提示的方法向 老師告狀。老師沒有及時回應他,他就繼續向教師解釋說明,抱怨對方的違規”行為。對于 這個階段的幼兒來說,凡是教師要求的都是對的,不按教師的要求做就是錯的,只要是沒有 聽老師話的小朋友都不是好孩子。因此,作為班級規則的“忠實擁護者”,他們會“檢舉”他人 的違紀行為,并以實際行動進行干預,以此來維護“規則”。另外家庭教育也主宰著幼兒的身心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數是

9、獨生子女,都是家中的 小皇帝,他們在家長們過度保護溺愛下成長,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當他們走出家 庭,走進幼兒園時,他們慣有的處事原則,必然會導致幼兒之間的矛盾,而產生告狀行為。幼兒 的告狀動機相互影響,相互聯系,有時在同一件事中可能存在著交叉的告狀動機,但 無論哪種告狀動機,無論中那個階段的幼兒,這種告狀行為都是一種由簡單到復雜的行為過 程。二、幼兒告狀行為的應對策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幼兒告狀行為也并非完全是壞事,它也是幼兒生活、學習中積極的表 現,反應了幼兒對行為規則的認識,掌握道德評價能力的發展。老師是幼兒的啟蒙者,必須 慎重對待幼兒的告狀,孩子們很在意老師對自己行為的態度,不管

10、是贊許還是譴責、肯定還 是否定,都成了孩子們判斷是非曲直、善惡好壞的最高標準。在幼兒的眼里,老師是最受崇 拜的、是最可信賴的,只有老師才是最公正的。那么要如何正確應對幼兒的告狀行為呢?要重視幼兒的告狀行為,對幼兒的告狀持歡迎態度幼兒愛告狀是3-6歲這個年齡階段普遍的現象,有時有些孩子會沒完沒了地向你告狀,老師 不要怕幼兒告狀,從積極意義上說,幼兒告狀正是他們親近社會的一種表現,只有在幼兒相 互交往中,幼兒的社會實踐能力才能不斷的發展。幼兒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幼兒園中度過,他 們把我們老師當成最信任、最可靠的人,這種信任程度有時會超過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長。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幼兒告狀,一定要認真

11、傾聽幼兒的心聲,微笑著聽他把話說完,對幼 兒的告狀持歡迎的態度。這樣幼兒會感覺到自己受到了老師的重視,他會更自信、更勇敢, 同時也會更加地信任你、尊敬你。千萬不可中途截斷孩子的話或表現出感覺聽得有點不耐煩, 要相信微笑會讓自己與幼兒都得到放松,要耐心指導幼兒的告狀行為,幫助幼兒解決一些生 活中遇到的小問題。長期以往,相信幼兒良好心理品質會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了解告狀原因“對癥下藥”孩子的眼中老師是神圣的、偉大的、至高無尚的,沒有化解不了的事,面對孩子的告狀,老 師更象是一名公正的法官,因此遇到幼兒告狀教師應耐心傾聽,細致調查,搞清告狀的原因, 最后才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正所謂“對癥下藥”,

12、選擇適合的處理方法。例如:我班的吳振煒頑皮搗蛋。有一天,我班來了一名新生叫張佳琦,是和煒煒同一個村的, 為了能讓琦琦更快地融入這大集體,我按排他倆坐在一塊,并囑咐煒煒要好好照顧他,煒煒 滿口答應,還顯得特別高興。中午吃飯了,煒煒又是幫他端湯,又是幫他拿湯勺,忙得不亦 樂乎正當孩子們安靜地吃著自己的那份飯菜時,忽然只聽得“啪”地一聲響,琦琦碗中僅剩的那口湯全撒了,“老師,煒煒欺負新朋友了”,“老師,煒煒把琦琦的湯倒掉了,”耳邊傳 來了孩子們的告狀聲,為了不影響孩子們吃飯,我又重新盛了碗湯給他。飯后,煒煒滿臉委 屈地告訴我說他是為了想給琦再盛一碗湯而不小心把湯給撒的。向琦琦證實后,我當著全班 孩子

13、的面表揚了煒煒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那時我沖動一點的話,可能煒煒已經受到了我的批評,(因為一般 情況下,錯的永遠都是他),而他那顆幫助別人的心可能就被我無情的傷害了。因此做為老 師,我們的行動也要像法官那樣公正,深得人心,如此看來教師的耐心傾聽,正確處理,對 癥下藥是多么的重要啊!。培養幼兒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時,幼兒想向老師告狀的意識是暫時的,特別是中大班的幼兒,教師也要適當放手,讓孩 子自己嘗試去解決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小事情,不要一味的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幼兒在實 踐中成長。例如:一天課后,孩子們有的喝茶、有的解小便。突然,壘壘從衛生間跑出來撞倒了正要去 解小便的嘉韻,嘉韻被撞倒在地上

14、,哭了。這時有人來向我告狀:“老師,壘壘把嘉韻撞倒 了。”我急忙起身,只見壘壘扶起了嘉韻,幫他擦掉了眼淚,還真誠地向嘉韻說了一聲對不 起”,嘉韻也忙說了一聲“沒關系”。事后,倆人又和好如初了。在幼兒的生活中,我們還可以通過晨間活動,課后活動時通過談話、討論、講故事、看電視 等方式讓幼兒想辦法來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提高幼兒獨立的處事能力和對事物判斷是 非的能力。幼兒到了幼兒園其目的就是為了發展能力、認識社會、與同伴交往、學習交往技 能、學會解決身邊的矛盾。所以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告狀行為,是非常有必 要的。通過同伴間的交往,培養幼兒的分享意識幼兒之間的矛盾產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能

15、很好的分享同一件物品而產生的,當幼兒產生矛 盾時,第一反應就是要告訴老師,如果老師正確地引導幼兒的處事原則,多為他們創造自主 的空間,讓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學會交流、謙讓,學會協商、分享,那么幼兒的告狀次數必 然大大減少。最后引用17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的方法:“如果告發的事情的確值得你注意,省得下次 再發生,你便把要加害的兒童單獨加以斥責,不使告訴的一方看見,叫他向對方賠罪,這種 賠罪的方式表面上似乎是處于他的自愿,所以他必定比較樂意去做,而受者也會比較和善的 接受。結果兩人之間的感情就可以增加,你的孩子們的有禮貌習慣就可以來的更自然。”??總之:教師要重視幼兒的告狀,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就不難發現,愛告狀的孩子總不乏可愛 之處。不管幼兒因什么原因而告狀,老師對待孩子告狀的處理方式必須依據孩子的告狀動機 而定。教師有要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態度認真傾聽,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