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第9篇小石潭記2011年_第1頁
八年級下第9篇小石潭記2011年_第2頁
八年級下第9篇小石潭記2011年_第3頁
八年級下第9篇小石潭記2011年_第4頁
八年級下第9篇小石潭記2011年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9篇 小石潭記知識梳理1.重點字詞句梳理。(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西:原意為:西面,在文中的意思為:向西。篁竹:竹林。如鳴珮環: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珮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珮與環都是玉質裝飾物。譯文(畫線句):隔著竹林,聽到水流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珮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12大理)(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伐:砍伐。取:開辟。下:原意為:下面,在文中的意思為:向下。尤:格外。冽:涼。(3)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第一個“以”的意思是:介詞,把;第二個“以”的意思是:連詞,而。近:靠近。卷:彎曲。譯文: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2、。(4)為坻,為嶼,為山甚,為巖。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巖石。(5)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翠蔓:翠綠的藤蔓。譯文:青蔥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6)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可依。可:大約。(11河南17(1)題)許:用在數詞后表約數,相當于同樣用法的“來”。空:原意為:空中,在文中的意思為:在空中。依:依靠。譯文:潭中大約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14賀州,12大理)(7)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下:原意為:下面,在文中的意思為:名詞作狀語,向下。澈:原意為:清澈,在文中的意思為:形容詞作動詞,照射。譯文

3、: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8)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佁然:呆呆的樣子。俶爾:忽然。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譯文:(魚)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也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互相逗樂。(9)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斗折:像北斗星那樣彎曲。(11河南17(2)題)斗:原意為:北斗星,在文中的意思為: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一樣。蛇:原意為:蛇,在文中的意思為:名詞作狀語,像蛇(爬行)那樣。明滅:或隱或現。譯文: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12廣元)(10)其岸勢犬牙差互。差互:參差不齊。

4、犬牙:原意為:狗的牙齒,在文中的意思為: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那樣。(11)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凄:原意為:凄涼,在文中的意思為: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原意為:寒冷,在文中的意思為: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悄愴:憂傷的樣子。譯文:(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13錦州)(1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以:因為。清:凄清。乃:于是。居:古義為:停留。今義為:居住。去:古義為:離開。今義為:到地方去。譯文:因為小石潭的環境太凄清了,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我記下此番景致便離開了。(11河南19題)(13)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隸而從:跟著同去的。小生

5、:年輕人。2.問題探究。(1)說說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課后習題)答:課文的寫作順序是: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小石潭的特點:幽靜。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涼。(2)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從哪些內容可以看出來?(11河南19題)答:由樂到憂。從“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可以看出樂;從“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可以看出憂。(3)文章第二段對游魚進行了描寫,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12德宏)答:表現出潭水的清澈(或襯托、側面描寫),表現出作者愉悅的心情。(4)文章通過描寫小石潭的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2

6、德宏)答:作者游覽小石潭,觸景生情,由樂轉悲,表現被貶后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5)閱讀第一段,說說“伐竹取道”對表現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點的作用。(13蘇州)答:表明作者被悅耳水聲吸引,產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內心之“樂”;表明小石潭無路可通、人跡罕至,側面寫出其環境幽僻的特點。(6)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由樂而悲,你如何看待他這種以物喜,以己悲的憂樂觀?(12大理等八地市)答:示例一:我認為作者的這種憂樂觀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心胸豁達,樂觀向上,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示例二:我能夠理解作者的這種憂樂觀。人生遭遇挫折,加上外圍環境的凄涼,難免會產生悲傷的情緒,這是人之常情。3.重要作家作品

7、和文學常識。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晚年被貶柳州,亦稱“柳柳州”。他是中唐時期卓越的散文家和詩人。他和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兩個主要倡導者,并稱“韓柳”。本文是作者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寫下的具有連續性的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4.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愴的氣氛,借以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情感。5.寫作特色。 (1)移步換景。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我們領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現小潭的經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