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音樂與舞蹈_第1頁
蒙族音樂與舞蹈_第2頁
蒙族音樂與舞蹈_第3頁
蒙族音樂與舞蹈_第4頁
蒙族音樂與舞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蒙族音樂與舞蹈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頁 蒙古族蒙古人自稱“蒙古”(Mongol)?!懊晒拧边@一名稱較早記載于中國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恒之火”,別稱:“馬背上民族”。蒙古人發祥于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人是東北亞主要種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自治區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等地域。蒙古人有自己語言文字。蒙古語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F在通用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3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蒙古文。 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頁蒙古族音樂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能歌善舞民族,素有“

2、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蒙古人自古以來過著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在漫長歷史過程中蒙古人用自己智慧和藝術天才創造了豐富而寶貴音樂財富。蒙古民歌含有民族聲樂獨有格調,不論高吭嘹亮,還是低吟回蕩,都充分表現了蒙古族人民質樸、爽朗、熱情、豪放性格,深受人們歡迎和喜愛。蒙古族音樂現有全民族共同格調,又有各個地域獨特格調,堪稱絢麗多姿,異彩紛呈,很多藝術家在草原歌海里采風,使蒙古族民歌得到深入整理、保護、傳輸。蒙古族音樂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有贊頌馬、草原、山川、河流,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等等,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應蒙古社會風土人情。 蒙族音樂與舞蹈第3

3、頁 蒙古民族音樂分類蒙古民歌民間器樂歌舞音樂曲藝和戲曲歌樂舞蒙族音樂與舞蹈第4頁請聽,兩首歌曲格調有何不一樣?旋律悠長舒緩極富裝飾性節奏自由氣息綿長旋律明快流暢裝飾音較少節奏規整長調短調蒙族音樂與舞蹈第5頁遼闊草原(降央卓瑪 ) 即使有遼闊草原不知道何處有泥灘即使有遼闊草原不知道何處有泥灘-(草原之歌天地間浮蕩,遼闊深遠!感動發自原始凈土!天籟源于故土呼喚!天下最美女中音啊,為你陶醉!)- 蒙族音樂與舞蹈第6頁敖包相會(夢之旅) (女) 十五月亮升上了天空喲 為何旁邊沒有云彩(男) 我等候著漂亮姑娘喲 你為何還不到來喲嗬(男) 假如沒有天上雨水呀 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女)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候

4、喲 你心上人兒就會跑過來喲嗬蒙族音樂與舞蹈第7頁你是否能說出幾首含有蒙古族 長調或短調格調歌曲?蒙族音樂與舞蹈第8頁 呼麥是蒙古族獨有演唱藝術,震驚世界樂壇,它和蒙古長調都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演唱時利用特殊聲音技巧,一個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聲帶發出是低沉基音,而口腔發出是高亮泛音 。 呼麥(浩林.潮爾)蒙族音樂與舞蹈第9頁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間藝人,牧民家中所喜歡樂器,馬頭琴所演奏樂曲,含有深沉粗獷,激昂特點,表達了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草原格調。蒙古族特色樂器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0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1頁 烏力格爾,蒙古語意為說

5、書,是蒙古族一個曲藝形式,主要流傳于內蒙古自治區及我國東北各省蒙古族聚居區。與草原上蒙古族群眾生活習性一致,這種藝術含有浪漫開闊氣息。它最初形式與西方中世紀吟游詩人相同,藝人們身背四弦琴或者潮爾(蒙古馬頭琴),在大草原上隨風漂泊,四處流浪,追逐蒙古包和王爺貴族們府邸,一人一琴,自拉自唱,精彩說唱、長篇傳奇成為草原上最受人們歡迎藝術形式之一。約形成于明末清初,廣泛流傳在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及相鄰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域 蒙古曲藝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2頁 好來寶,又稱“好力寶”。蒙古族傳統說唱藝術,從口頭文學發展而成。流行于內蒙古自治區,相傳已經有 700多年歷史。多在節日、婚禮和喜慶場所演

6、唱。“好力寶”是蒙古語音譯,是“聯結”意思。有固定曲調,演唱形式有單人、雙人和多人,但以單人演唱為多。內容普通有思鄉、贊馬、民間傳說、改編古典章回小說外,還有即景生情,隨興口編。既可敘事、又可抒情,有贊頌,也有諷刺。曲目長篇短篇都有。唱詞為四句為一節,押頭韻?;蛩木湟谎喉?,或兩句一押韻,也有幾十句唱詞一韻到底情形。伴奏樂器多為馬頭琴、四胡。曲調豪放、淳樸,有較多朗誦成份,含有濃厚草原風味。 蒙古曲藝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3頁舞蹈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4頁蒙古舞蒙古族圖騰多是兇猛飛禽走獸,崇敬白顏色。古代薩滿教中女巫師跳舞時,身穿白色長袍,手持白綢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紀50年代,蒙古族民間還流行著“安

7、代”(亦稱查干額利葉)這一古老舞蹈形式,其踏地為節舞蹈特點仍保持著蒙古族古代廣泛流行踏舞特征。1240年成書蒙古秘史記載了在慶典時跳踏舞熱烈場面:“繞蓬松茂樹而舞蹈,直踏出.沒膝之塵矣。”在元朝詩歌中也有“齊聲才起合,頓足復分曹”、“踏歌盡醉營盤晚”等詩句,是對這種舞蹈描述。 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5頁 筷子舞 頂碗舞 安代舞蒙古族舞蹈來自生活源于宗教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6頁頂碗舞鄂爾多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傳統民間舞蹈。盅碗舞普通為女性獨舞,含有古典舞蹈格調。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節奏,兩臂不停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后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性格氣質。舞

8、蹈利用富有蒙古舞格調特點“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語匯,表現盅碗舞典雅、含蓄格調。在興安盟民間流傳盅碗舞,舞姿質樸簡單,沒有嚴格規律動作。 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7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8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19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0頁筷子舞“筷子舞”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多在喜慶宴會上由男子單人演出演出時,舞者雙手各持筷一束,和著眾人歌聲和各種敲擊聲,在跪、坐、立等姿態中,伴隨腿部屈伸、身體扭動,用筷子擊打手、臂、肩、背、腰、腿、腳等部位,間以擊打地面動作,邊打邊舞。動作靈敏,潔凈利落,節奏感強?!翱曜游琛绷鱾饔谝量苏衙硕跬锌似旌蜑鯇徴倨欤腔槎Y、喜慶節日歡宴時,在弦樂演奏及人聲伴唱中,由男

9、藝人演出單人舞蹈,演出者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處,擊打同時肩部圍繞聳動,腕部靈活翻繞,敲打聲輕脆,節奏鮮明,情緒熱烈。以后,專門把筷子一端用小繩穿起來,又綴以紅綢,遂成為精美道具,可單手或雙手持之演出,從而增強了表現力遂廣泛流傳開來,并成為經常上演舞臺節目。 。 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1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2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3頁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發祥于科爾沁草原南端庫倫旗。最初是一個用來醫病薩滿教舞蹈,含有請求神靈呵護、祛魔消災意思,以后才慢慢演變成為表示歡樂情緒民族民間舞蹈。傳統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序,都由“博”來主持。伴隨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

10、興安地域帶有迷信色彩安代舞已不復存在,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民間歌舞傳承下來。在科爾沁地域,在逢年過節時、在慶賀豐收日子里、在喜喪婚嫁和迎賓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伙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沖跑、翻轉跳躍、凌空踢腿、騰空蜷身、左右旋轉、甩綢蹲踩、雙臂掄綢等等,這些優美瀟灑動作,融穩、準、敏、輕、柔、健、美、韻、情為一體,形成了盛大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追求推向了極致。 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4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5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6頁 薩吾爾登新疆和蒙古邊界地帶蒙古族最主要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廣為流傳,深

11、受廣大人民喜愛。新疆蒙古族不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間舞曲和歌舞曲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統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7頁蒙族音樂與舞蹈第28頁其它角斗流傳在自治區以摔跋之鄉著稱錫林郭勒草原一個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演出兩個人摔跋生龍活虎般拼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眾喜愛。演出者要穿特制服裝,身著蒙古袍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跋姿式(抱腰狀)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扎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假頭恰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雙手看成其中一人雙腳,

12、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躍各種抱、踢、蹁、鉤等技巧。 普修爾樂舞又稱托普修爾樂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語跳民間舞稱為貝貝伊勒,漢語意為身體律動。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準格爾、陶爾扈特、杜爾別特、和碩特,每一個部落都有極其豐富民間舞蹈,他們含有一個古老兩根弦彈撥樂器名叫托普修爾,按巴拉特蒙古習俗,托普修爾一響必隨之貝貝伊勒,貝貝伊勒必在托普修爾樂聲中進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間舞蹈又 稱托普修爾樂舞。 圈舞蒙古族民間流傳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礦奔放跳踏步,明快瀟灑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個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后拉手,眾人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靈敏,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含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