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文言實詞推斷方法PPT課件4_第1頁
高考復習文言實詞推斷方法PPT課件4_第2頁
高考復習文言實詞推斷方法PPT課件4_第3頁
高考復習文言實詞推斷方法PPT課件4_第4頁
高考復習文言實詞推斷方法PPT課件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實詞推斷方法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1理解 B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2分析綜合 C 篩選文中的信息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考試大綱要求考點闡釋考試大綱中規定應該掌握120個常見文言實詞。實詞是理解文言文的關鍵。有兩種考查形式:一、選擇題的形式:對四個實詞分別進行解釋,選出正確和錯誤的一項;二、在文言文翻譯中考查實詞的含義。要求:多積累常見實詞的常見義項,同時要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技巧。復習目標探究文言文實詞詞義的幾種推斷方法,能結合具體語境,根據上下文準確推測實詞詞義。(1)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

2、【推斷】“纟”與絲織品有關。借助句子內部語境,這里應該是“繩索”。當他們用繩索把燕父子捆綁起來。【推斷】“繩”是用來捆綁東西的,這里引申為約束、制裁繩索(2)有飛騎犯法,善才繩之。( )約束、制裁(2)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3)貧民雖平價不能糴。 ( ) (2001北京卷)【推斷】“芷”是“艸”,與植物有關。根據“岸芷汀蘭”的結構(并列短語)特點,推知“芷”與“蘭”相應。“蘭”為“蘭花”,有香氣的植物,“芷”則為“香草”。香草【推斷】“糴”由“入”和“米”組成。整合推知,“糴”為“買入糧食”。即使是平價,貧民也沒有能力買糧。會意字: 糴(d) 買入糧食 糶(tio) 賣出糧食買入糧食一、

3、字形推斷法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形聲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會意字則本身就表意。字形推斷法根據漢字是表意文字的特點,通過對字形結構的分析來推斷詞義。部分偏旁與字義的關系:钅(古代主要指金屬)、木、氵、火、土 與五行有關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 與兵器有關馬、牛、羊、豕、犭、鳥、蟲 與動物有關辶(走)、彳(行)、忄(心)、讠(言) 與人的行為有關禾- 五谷貝- 金錢歹- 死亡皿- 器具纟- 絲麻宀- 房舍求- 眼毛皮目- 髟-毛發自- 鼻月- 肉隹(zhu)- 鳥雀1、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2、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 3、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4、臣

4、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6、卒(通“猝”)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斜眼看田 地潔白的樣子訪問,拜訪美味佳肴發軍餉1、宰臣上炙而發繞之。2、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3、撫軍亦厚賚成名。4、富翁某,商賈多貸其貲。5、彀士十萬人(烤)(打)(賞)試試看:(財)(弓箭手) 二、通假字推斷法 有時對文言文中某個實詞無法理解時,根據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則,從通假角度考慮,從聲旁或形旁角度出發,以另一個可能與之相通的字代入試解來推斷詞義。 如“贏糧而景從”(過秦論)“景”用本義在此解釋不通,借助讀音推斷其通“影 ”,名詞作狀語,豁然開朗。 “今若遣此婦,終老

5、不復取!” “取”,會意字,從手,從耳,象手牽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虜,割取左耳,作為記功的憑據。引申為“拿取”“奪取”等義,在此都講不通,以“娶”代之,則通,可推斷為“取”通“娶”。1、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2、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通“彩”,色彩通“早”【推斷】“采”組詞:神采、文采,將其代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前有“云”“異色”,若下文提及“神采”“文采”,不合理。從讀音上尋找通假字“彩”(音同形近),語意通順。【推斷】“蚤”“跳蚤”,無法理解。推測,在句中通“早”(音同形異),代入,語意順暢。1、崔家顧人刺我,請以聞。2、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3、昌宗從旁趣說(人

6、名),使速言。4、卒然臨之而不驚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通“雇”,雇傭試試看: 通“翌”,第二天 通“促”,催促(2004年湖北卷) 通“猝”,突然通“背”:違背 三、知識遷移法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聯系成語,加以印證,對判斷文言詞義會有很大的幫助。 教材中學過的典型的實詞意義要及時積累、靈活運用,遷移到課外。 16題“或妄嗔怒”中的“妄”與成語“ ”中的“妄”義同,為“ ”之意 95年試題12題 “在官清恪,未嘗聞私”中的“恪”同成語“ ”中的“恪”,是“ ”之意。恪守不渝謹慎而恭敬輕舉妄動胡亂 成語推斷法: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吾亦望汝副其心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勢拔五岳掩赤城

7、薄日薄西山靠近副名副其實符合速不速之客招致、邀請拔出類拔萃超過,勝過想想看:1.績曰:“是固有罪,然皆饑羸病乏,不足勝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績,績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 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足勝杖,姑涅臂以戒勝:能承受B績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奪:強迫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鴻門宴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陳情表B2.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隆中對試試看:海客談瀛州,煙濤微茫信難求。夢游天姥吟留別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的確、確實)3.張蒼罷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竇廣

8、國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廣國。”試試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偏愛、偏私)4.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2006年高考湖北卷) A、不徒高談虛論徒:只是試試看: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5.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遂餓死于首陽山。(2006年福建省)C我安適歸矣適:往,到 試試看: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逍遙游 試試看:1、除南清河太守2、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

9、彰。3、斯言雖小,可以喻大4、(07年福建)今姑貸汝聯系李密陳情表“除臣冼馬”,意思是:授予官職 “疾風勁草、欲蓋彌彰”:疾,大;彰,明顯、顯著聯系:成語“家喻戶曉”、“不言而喻”明白,通曉聯系:成語“嚴懲不貸”寬恕、饒恕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今主上幼沖,賊臣虎據,雄才奮用之秋也觀察下列句子,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 四、結構推斷法 利用文言句法特點推斷。即利用上下文中對偶、對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或相同的語言結構,來推斷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意義。這些對應

10、的詞語往往在結構和意義上相反、相近、或相同。 偏義復詞,用義偏在其中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是起陪襯作用;同義復詞是同義復用。 (1)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諫太宗十思疏(2)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 過秦論“簡”與“擇”相對應,理解為“選擇、選拔”。“舉”與“取”相應,意思相近,理解為“攻取”。選擇、選拔攻取(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 )(4)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 )【推斷】結合具體語境,可知國“強”國“弱”是“輔周”“輔隙”的結果。“強”與“弱”相對, “周”與“隙”相對。不周密、粗疏、疏漏【推斷】“興國”與“亡身” 相對, “憂勞”與“逸豫” 相對,與“憂

11、勞”義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樂”之意了。安逸享樂 忠不必用,賢不必以。“以”同“用”,“(被)任用”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與“箭”相對,為名詞,意為“奔馬” 黨同伐異 “伐”,討伐。反義推斷“黨”為“偏袒” 舉類邇而見義遠 “邇”與“遠”相反,意思是“近” 帶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通五經,貫六藝更加,越來越貫通腰里佩著A.求全責備; B.戮力同心C.摧枯拉朽; D.避重就輕E.超塵拔俗; F.不亢不卑G.革故鼎新;解釋紅字意義五、語法分析推斷法句子的結構是基本固定的,組合是有規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和語法功能,為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

12、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等。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告之于帝,帝感其誠。(1)“誠”在句中的位置?充當什么成分?【 推斷】“誠”在主語“臣”之后,在謂語動詞“知”的前面,可知,它充當狀語成分。 “誠”應是副詞,意為“的確、實在”。【 推斷】“誠”在代詞“其”的后面,“誠”是謂語動詞“感” 的賓語。 “誠”應是名詞,意為“誠意、誠心”。(2)“自放驢,取樵炊爨” 樵:打柴。提示:炊爨:燒火做飯 (2000年) 這個選項中,“樵”解釋為“打柴”對嗎?【推斷】“樵”前面有動詞“取”,可見“樵”是它

13、的賓語,名詞。詞義應該是“木柴”。“打柴”顯然不當。(3)規小得而大失者也。 規:謀求(09年重慶卷)這個選項中,“規”解釋為“謀求”,對嗎?【推斷】“規”后帶有賓語“小得”,“規”應該是動詞。結合上下文,地方官員接受賄賂的事情一旦敗露,官職俸祿都被剝奪,這實在是謀求小利而失去大的。所以,解釋為“謀求”是對的。 1、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2、將軍身披堅執銳“據”與“擁”相對,“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之意,名詞,那么“固”也是名詞,據此推斷“固”為“險固的地方”之意。從句子成分看,“堅”“銳”分別充當“披”和“執”的賓語,動賓如何搭配? “堅” 解“堅硬的盔甲”,“銳” 解“銳利的兵器”

14、才能搭配。想想看: 六、語境分析法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上下文這個語境是相對穩定的,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來判定實詞的含義。(1)隆慶時,紹興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沖道,縛至府,問曰:“汝何業?”曰:“賣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識所謂,漫應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責之。未己,果雙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弄璋? 弄瓦?聯系上下文,尋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懷孕) “果雙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2)然世未有見虎而不懼者然曩余聞云安多虎,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觝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去。“虎熟視久之,至以首觝觸”“而兒癡,竟不知怪”“其一懼” 庶幾:差不多 你認為這種解釋正確嗎?結合上下文,尋找有效信息庶幾:希望不正確。 那“庶幾”是什么意思呢?(09年湖北卷)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推斷】結合上下文“項王迷失道”“項王陷大澤中”“漢追及之”,可知“紿”應是“欺騙”義,此處與“絲織品”無關。“紿”作何解釋?注意:具體語段中,推斷六法要互為輔助,互為驗證!課堂練習一、字形推斷法(形聲、會意)二、通假推斷法(同音、近音)三、知識遷移法(成語、教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