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唐玉斌考查知識點整理_第1頁
202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唐玉斌考查知識點整理_第2頁
202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唐玉斌考查知識點整理_第3頁
202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唐玉斌考查知識點整理_第4頁
202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唐玉斌考查知識點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3章1、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有何區別?(1).起作用的微生物不同;(2)產物不同;(3)反應速率不同;(4)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2、在廢水生物處理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所起的作用是什么?(1)細菌:吸附和分解有機物;為原生動物和微型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和附著場所。(2)古菌:用于有機廢水的厭氧處理;用于極端水環境的生物修復工程。(3)真菌:在活性污泥曝氣池中,真菌菌絲形成的絲狀體對活性污泥的絮凝起著骨架作用。(4)藻類:對于好氧塘,兼性塘和厭氧塘等塘溝凈水工程有利用價值。(5)原生動物:起輔助凈化作用;起指示生物的作用。(6)后生動物:可對水體的污染狀況作出定性的判斷。3

2、、什么是酶促反應?什么是底物或基質?在廢水生物處理中,通常將廢水中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底物或基質,酶的催化反應通常稱為酶促反應。4、什么是微生物的生長曲線?生長曲線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反應特點是什么?(1)以時間為橫坐標,以菌數為縱坐標,根據不同培養時間里細菌數做出一條反應細菌在整個培養期間菌數變化規律的曲線。(2)階段:適應期(停滯期)、對數生長期、相對靜止期和衰亡期。(3)特點:適應期(停滯期):微生物增長速率為零(初期:適應酶產生,細菌總數下降;加速期:RNA含量高,嗜堿性強,繁殖快,細菌總數增加)對數期:基質利用率最高,微生物數量呈指數規律增加,繁殖速度快,能抵

3、抗不良環境,最低物的降解能力較強,作為生產種子。靜止期:生長速率開始下降甚至達到零細菌總數達到最大。衰亡期:細菌少繁殖或不繁殖,或出現自溶,細菌進行內源呼吸。5、為什么常規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生長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靜止期的微生物?因為生長期的微生物生長繁殖快,代謝活力強,能大量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盡管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去除能力高,但相應要求進水的有機物濃度高,則出水的絕對值也相應的提高,不易達到排放標準。又因為對數期的微生物生長繁殖旺盛,細胞表面的粘液層和莢膜尚未形成,運動很活躍,不易自行凝聚成菌膠團,沉淀性能差,導致出水水質差。而處于靜止期的微生物代謝活力雖然比對數期差,但仍有想當的代謝活力,去

4、除有機物的效果仍然較好,最大特點是微生物積累大量貯存物,這些貯存物強化了微生物的生物吸附能力,其自我絮凝、聚合能力強,在二沉池中泥水分離效果好,出水水質好。6、延時曝氣法利用衰亡期的微生物。7、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因素有哪些?(1)營養條件:好氧生物處理BOD:N:P=100:5:1;厭氧生物處理BOD:N:P=(200300):5:1(2)溫度條件:嗜熱菌45;中文菌2045;嗜冷菌20。好氧2035,厭氧中溫33-38;高溫52-57。(3)溶解氧的影響:好氧:2-4mg/L,厭氧:Km時,Km+SS,V=Vmax,此時酶促反應呈零級反應動力學規律,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無關。當底物濃度很小時

5、S0.4易生化;B/C 0.30.4,可生化;B/C 0.2-0.較難生化;B/C0.2難生化。(2)BOD測定過程中對廢水進行了稀釋,降低了鹽分、毒物的濃度,抑制了毒性作用,表現出較高的BOD值,但實際的廢水中一般不進行稀釋,從而表現可生化性能差。(3)測B/C時沒有對微生物進行馴化,使得B/C測得結果較低。實際處理中,微生物逐漸馴化,提高了可生化性。在測定中懸浮物不被微生物降解,但是實際處理中活性污泥吸附懸浮物,處理效果好。14章14-3、評價活性污泥性能的主要指標有哪些?指標范圍是什么?良好的活性污泥應具備那些性能?主要指標:污泥濃度(X);MLSS控制在2000-4000mg/L污泥沉

6、降比(SV);控制在15-30%污泥容積指數(50SVI100);食料-微生物比(F/M);0.3d-1F/M0.6 d-1污泥增長率。通常可得到沉降性能良好的污泥。14-4、MLSS、MLVSS、SV和SVI的含義是什么?指標范圍是什么?各有何工程意義?MLSS:懸浮固體,應控制在2000-4000mg/L,工程意義:在生產實踐中,可間接反映混合液中含有微生物濃度。MLVSS:揮發性懸浮固體SV:污泥沉降比,可反映曝氣池正常運轉時的污泥量,可用來控制污泥回流量及排放量,還可與污泥指數等指標相結合及時反映出污泥膨脹等異常現象。SVI:污泥容積指數,可反映出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淀性,該值一般在1

7、00左右。過低說明泥粒細小緊密,無機物含量多,缺乏活性和吸附性能;過高說明污泥難于分離,即將膨脹或已經膨脹。14-7、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改進工藝形式有哪些?漸減曝氣法;階段曝氣法。14-8、傳統活性污泥法可以進行硝化!14-10、什么是污泥膨脹?其起因有哪些?解決措施有哪些?定義:由于某種原因,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能惡化,污泥的結構松散,體積膨脹,含水率上升,澄清液稀少,SVI值不斷升高,二次沉淀池內污泥面不斷上升,造成污泥流失,曝氣池的MLSS濃度降低,處理效果下降,正常的處理工藝操作受到破壞,這種現象即污泥膨脹。原因:一是絲狀細菌(特別是球衣細菌)和真菌的過渡繁殖引起的絲狀膨脹;二是由于

8、污泥中結合水異常增多導致的非絲狀菌污泥膨脹。措施:1.控制溶解氧濃度在2mg/L以上;2.控制污泥負荷在0.20.3kgBOD/kgMLSS*d范圍;3.調整pH至中性范圍;4.按照BOD5:N:P=100:5:1的原則,調解營養比例;5.投加化學藥劑,如投加硅藻土、粉末活性炭、鐵鹽凝聚劑、有機陽離子絮凝劑以及殺菌劑(如ClO2、Cl2、HClO)等;6.短期間歇曝氣(悶曝);7.改革工藝,例如在曝氣池中投加填料,將活性污泥改為生物膜法;將二次沉淀池改造為氣浮池;采用A/O工藝或SBR工藝等等均可控制污泥膨脹。14-14、日常監測污泥性能指標和水質指標有哪些?反映處理效果的項目:1.進出水BO

9、D、COD、SS,要每天或隔天分析一次;2.有毒物含量應不定期進行分析;反應污泥性狀的項目:1.污泥生物相,經常觀察;2.污泥沉降比(SV),每班分析一次;3.混合污泥濃度(MLSS或MLVSS),每周測定兩次;4.污泥容積指數(SVI),每周測定兩次。14-15、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異常現象有哪些?污泥膨脹、污泥上浮、污泥解體、泡沫問題16章16.2 生物膜法凈化廢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解:在生物膜的表面吸附著一層薄薄的“附著水”層,其外是可自由流動的污水,即“運動水”中的有機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和氧化分解,在“運動水”層和“附著水”層之間形成污染物和溶解氧的濃度梯度,故污染物和溶解氧不斷地

10、由“運動水”向“附著水”層擴散并連續地進入生物膜進行生化反應,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酶和無機物,則,沿相反方向擴散至“運動水”或大氣中。隨著污染物不斷地被降解,生物膜很快發育成熟并達到一定厚度,溶解氧向膜內層的擴散阻力增大,故在生物膜內層形成厭氧和缺氧環境,于是,生物膜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氮、磷等無機污染物。16.3 影響生物膜生長的因素有哪些?解:載體的表面結構與性質、水里剪切力、水力停留時間(HRT)、光照。16.4 試分析比較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優缺點。一般來說,在什么情況下采用活性污泥法?什么情況下采用生物膜法?解:優點:生物膜法隊污水水質水量變化有較強的適

11、應性,操作穩定性好不會發生污泥膨脹,運行管理方便生物膜中生物相較豐富,可進行硝化作用剩余污泥量少采用自然通風供養活性污泥難以人為性控制,運行靈活性差7材料表面積小,效率略低于活性污泥法出水較渾濁,清澈程度沒有活性污泥法好。16.5 生物膜法有哪幾種形式?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流化床16.6 在進行濾池設計時,低負荷濾池一般不需設計回流系統,而高負荷濾池必須設計回流系統,為什么?生物濾池的可回流體系與活性污泥的有何不用?低負荷生物濾池不需回流是因為BOD符合和水力符合較小,一般采用單級過濾即可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并且在處理水排放前,常常已進入硝化階段,在去除有機物同時,可去除一

12、部分氨氮。如果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且進入濾池的廢水量較小,則非常容易出現生物膜堵塞濾料空隙的情景,這將是濾池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工程上通常采用回流的方法解決符合過高和生物膜過量積累容易造成堵塞的問題。對高負荷生物濾池,回流有兩個目的:一是對濾池進行稀釋,避免負荷過大;二是提供較大的水力剪切力,使老化的生物膜受到沖刷而脫落并進入二次沉淀池;而對于活性污泥,回流是回流污泥,目的是維持曝氣池中微生物數量的恒定。16.7 用生物濾池處理廢水時,分別在什么情況下選擇采用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和兩級生物濾池?當BOD符合和水力負荷較小時采用普通生物濾池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且進入濾池的廢水流量較小

13、時,用高負荷生物濾池。16.11 為什么生物轉盤的處理能力高于生物濾池?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氧,供氧充分,生化過程容易進行不存在得瑟填料狀況生物膜與廢水接觸均勻,利于其上微生物充分發揮作用抗擊負荷沖級能力更強,能耗更低。16.12 試敘述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特點?耐負荷沖擊能力較強,污泥生成量較少,不會發生污泥膨脹現象,且無需回流污泥,動力消耗較少,易于管理。其缺點是填料易于堵塞。17章17-1、厭氧消化分為哪幾個階段?厭氧生物處理過程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各因素運行取值?答:1分為三個階段(1)水解酸化階段 (2)產氫產乙酸階段 (3)產甲烷階段2影響因素及取值(1)溫度/低溫發酵,10-30;中溫發酵

14、,35-38;高溫發酵,50-55 (2)酸堿度,產酸細菌:4.5-8.0;中溫產甲烷細菌:6.8-7.2 (3)氧化還原電位,高溫厭氧消化系統:-600-500mv;中溫厭氧消化系統要低于-380300 (4)有機負荷率,厭氧生物處理的有機負荷可達5-10kgCOD/(m3d),有的甚至可達50 kgCOD/(m3d) (5)厭氧活性污泥,當SVI保持在15-20mL/g,污泥沉淀性能良好 (6)營養物質與微量元素,C:N:P=(200):5:1為宜 (7)有毒物質 (8)混合和攪拌補充1、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C/N比過大或過小有何影響?答:C/N過大,碳素多,氮素養料相對缺乏,細菌和其他

15、為生物生長繁殖受到限制,有機物的分解速度慢,發酵過程長。N不足,使NH4HCO3、NH4OH等緩沖物減少,調節PH的能力下降,是反應速率降低;C/N過小,可供消耗的碳素少,氮素多而過剩,容易造成系統中氨氮濃度過高而出現氨中毒。2、消化池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現象有哪些?如何控制?答:(1)酸化現象:一、消化液中的揮發性有機酸濃度增高,PH值下降,二、沼氣中甲烷含量降低,沼氣產率下降,三、有機物去除效率降低;控制方法:調節PH,有機負荷,堿度,DO,控制溫差,減少排泥量,防止有毒物質進入 (2)上清液水質惡化現象 :排泥量不足,固體負荷過大,消化不完全,混入浮渣,上清液與消化污泥分離不佳以及攪拌過

16、度等,控制方法:針對具體情況,改善上清液水質 (3)氣泡異常現象:一、連續噴出氣泡;降低有機負荷或加強攪拌,二、不起泡;暫停減少或終止供水,充分攪拌并消除浮渣,三、氣泡劇烈噴出,但產氣量正常;改善浮渣破碎設備的運行并加強攪拌3、厭氧生物處理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有哪些優缺點?答:優點:a應用范圍廣(高、中、低濃度廢水),b能耗低,只有好氧生物處理能耗的1/10,c負荷高好氧:2-4kgBOD5/(m3d),厭氧5-10 kgBOD5/(m3d),甚至可高達50 kgBOD5/(m3d),d污泥量少,污泥濃縮脫水性能好,e、N,P需要量少 f殺菌作用 ,可以殺死廢水中的寄生蟲卵和病毒 g再啟動時間

17、短; 缺點:a厭氧微生物生長繁殖慢,首次啟動時間長,所需反應時間長 b處理后出水達不到排放標準,常與好氧法串聯 c操作控制復雜,運行管理復雜。18章18.1 影響微生物脫氮的因素有哪些?pH值(6.58.0),溫度(硝化3035;反硝化1030),溶解氧(硝化23mg/L反硝化0.5mg/L【活性污泥】;0.51.0mg/L生物膜),碳氮比,污泥齡,有毒物質,混合液回流比。18.2 簡述生物脫氮和除磷的原理?脫氮原理:生物脫氮由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共同完成,它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廢水中的氮化合物轉化為氮氣逸出并返回大氣的過程。 除磷原理:(聚磷菌)在好氧時不僅能大量吸收磷酸鹽合成自身核酸和AT

18、P,而且能逆濃度梯度過量吸磷合成儲能的多磷酸鹽顆粒與體內,供其內源呼吸用;在厭氧時又能釋放磷酸鹽于體外,故可創造厭氧、缺氧和好氧環境,讓聚磷菌先在含磷污水中厭氧放磷,然后再好氧條件下充分地過量吸磷,然后通過排泥從污水中出去部分磷。18.3 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有哪些?脫氮:單級A/O工藝,A2/O工藝,單級O/A工藝,O-A/O工藝,SBR工藝; 除磷:A2/O工藝; 同時脫氮除磷:UCT工藝,MUCT工藝(改良UCT工藝)18.4 A/O工藝的流程圖?此工藝脫氮原理?此工藝的特點?A/O脫氮工藝是目前常用的一種前置反硝化工藝,流程圖如下脫氮原理:運行過程中,廢水經缺氧池處理后流入好氧池,之后好氧

19、池的混合液與沉淀池的污泥同時回流至缺氧池。污泥和好氧混合液的回流不僅保證了缺氧池和好氧池中的微生物量,同時也使得缺氧池從回流的混合液中獲得大量的硝酸鹽。另外,原廢水和混合液的直接進水為缺氧池的反硝化過程提供了充足的碳源,保證了反硝化反應在缺氧池中順利進行,缺氧池的出水可以再好氧池中進一步硝化和降解有機物。 特點:流程簡單,構筑物少,占地面積小,基建費用低節省了外碳源的費用可獲得較高的C/N比好氧池設在缺氧池之后,可保證充分去除反硝化后殘留的有機物,確保出水達標排放前置反硝化池使得原水中部分有機物在進入好氧池之前被消耗,既減輕了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又充分改善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有利于控制污泥膨脹

20、。18.5 A2/O工藝流程圖?此工藝脫氮除磷原理?此工藝特點?存在哪些問題?原理:經預處理后的廢水首先進入厭氧池,使部分難降解有機物在該段被降解,由于細胞的生物合成,NH4+-N濃度略有下降。但NO3-N的濃度變化不大。厭氧池出水進入缺氧池后,進行反硝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廢水的BOD濃度和NO3-N的濃度急劇下降;在好氧池中,有機物的含量繼續減少,有機氮被氨化,硝化后造成NH4+-N濃度顯著下降。特點:COD和NH4+-N去除率平均較高,適于處理COD和NH4+-N含量高的廢水流程中串聯了厭氧池,可有效降解部分難降解的有機物,還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在厭缺好氧的交替運行下,絲狀菌難以大量增殖,

21、污泥膨脹的可能性大大減小工藝系統穩定,抗沖擊能力較強。存在的問題:在脫氮除磷過程中,不能同時取得較好的效果。18.6 UCT工藝如何克服A2/O工藝的缺陷的?(UCT工藝流程對比分析)將回流污泥分兩點加入,分別于缺氧池和厭氧池,從而減少進入厭氧段的硝酸鹽和溶解氧。19章19-1 生物強化技術有哪些?投加菌種強化生物處理、投加刺激劑強化生物處理、 固定化為生物技術。19-2 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有哪幾種?載體結合法、交聯法、甩埋法、膜阻礙法20章20-2 表征污泥特性的主要指標有哪些?含水率、灼燒減量和灼燒殘量、相對密度、肥分、燃燒熱值20-3 污泥調理的機理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調理方法?機理:在污

22、泥進行脫水前對污泥進行一定預處理,破壞污泥膠體結構,減少泥水間親和力,改善污泥脫水性能;調理方法:化學調理、熱調理、淘洗調理、冷凍調理和輻射調理20-4 污泥濃縮的方法有哪些?重力濃縮法、氣浮濃縮法、離心濃縮法補充1、什么是污泥的比阻?如何用比阻來評價污泥的脫水性能?(比阻的意義以及適用范圍)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過濾特性的綜合性指標,它的物理意義是:單位質量的污泥在一定壓力下過濾時在單位過濾面積上的阻力,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機后)的過濾性能,污泥比阻越大,過濾性能愈差。 污泥比阻的評價范圍:(1)比阻測定過程與真空過濾脫水基本相近,因此比阻能非常準確的反映出性

23、能的真空過濾脫水性能,(2)比阻也能比較準確的反映出污泥的過濾脫水性能,(3)比阻不能準確地反映污泥的離心脫水性能,因為過濾過程與比阻測定過程相差甚遠2、城市污泥處理的典型工藝流程有哪些?污泥濃縮污泥消化(沼氣利用)脫水和干燥污泥利用3、污泥處理的總原則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21章1、循環冷卻水處理的主要任務?防止或減緩系統的結垢和腐蝕并有效殺滅循環水中的微生物。控制水垢的方法有哪些?1.軟化原水:對含鈣鎂離子較多的補充水,可用石灰軟化法或離子交換法進行預處理以降低補充水的碳酸鹽硬度。 2.酸化法:通過加酸使補充水的碳酸鹽硬度轉化為硬度較大的非碳酸鹽硬度,使循環水的碳酸鹽硬度降低到極限碳酸鹽硬度以

24、下。 3.投加阻垢劑法:投加阻垢劑,是防止垢鹽類結垢的主要方法。緩釋的方法有哪些?1.通過電鍍在金屬表面形成防腐層,或用涂料覆蓋的方法,使金屬和循環水隔離,避免金屬與水直接接觸來控制腐蝕。 2.電極保護法。 3.向循環水中投加緩蝕劑,使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均勻致密、不易剝落的保護膜。2、污水回用的基本原則?途徑?基本原則:1.就近回用原則;2.“優質優用,低質低用”原則;3.污水回用與清潔生產相結合的原則。 途徑:城市污水回用:1.農業灌溉,2.城市生活。工業廢水的回用:1.間接冷卻水,2.工藝用水。 中水回用:中水可用于道路與廁所沖洗、園林景觀綠化澆灌及其他雜用水等。3、氧化塘有哪幾種類型?各有什么特點?好養塘:好養塘的深度較淺,陽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內部含有溶解氧,塘內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類供給,好氧微生物起凈化污水的作用;兼性塘:兼性塘的深度較大,上層是好養區,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大氣復氧作用使其有較高的溶解氧,有好氧微生物起凈化污水作用;中層的溶解氧逐漸減少,稱兼性區(過渡區),由兼性微生物起凈化作用;下層塘水無溶解氧,稱厭氧區,沉淀污泥在塘底進行厭氧分解。厭氧塘:厭氧塘的深度在2m以上,有機負荷高,全部塘水均無溶解氧,成厭氧狀態,由厭氧微生物起凈化作用,污水停留時間較短深度處理塘:深度處理塘又稱三級處理塘或熟化塘,屬于好養塘。其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