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斷裂課件_第1頁
尿道斷裂課件_第2頁
尿道斷裂課件_第3頁
尿道斷裂課件_第4頁
尿道斷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尿道(niodo)斷裂北京(bi jn)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INTENSIVE CARE UNIT第一頁,共十六頁。目錄(ml)一、尿道斷裂定義及概述二、尿道斷裂原因 三、男性前尿道損傷(snshng) 四、后尿道損傷五、并發癥 六、尿道損傷的術后護理措施第二頁,共十六頁。一、尿道(niodo)斷裂定義及概述尿道(niodo)斷裂:指由外傷導致的尿道(niodo)連續性中斷謂之尿道(niodo)斷裂。 第三頁,共十六頁。癥狀與體征: (1)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難及尿道疼痛(tngtng)。 (2)尿外滲及血腫;尿外滲范圍隨損傷 部位而異。前尿道包括尿道球部破裂時,會陰、陰囊、陰莖和下腹均有尿外

2、滲及血腫;尿生殖隔后尿道即前列腺尿道破裂時。膀胱外腹膜外間隙出現尿外滲及血腫。如繼發感染可導致全身膿毒血癥。 (3)骨盆骨折的癥狀與體征。診斷方法: (1)導尿術:尿道(niodo)挫傷或較少破裂,導尿管尚能插入膀胱內,但稍有阻塞感。若能導出清晰尿液,說明尿道(niodo)損傷而膀胱正常。尿道(niodo)斷裂或大部破裂,導尿管不能插入膀胱。 (2)肛門指診:當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斷裂時,肛診可觸及浮動上移的前列腺尖部,壁周圍有柔軟的血腫及壓痛。第四頁,共十六頁。尿道(niodo)斷裂原因 一、閉合傷:(1)球部尿道創傷:會陰部騎跨于硬物上,因恥骨弓與硬物的壓擠而致傷及球部尿道。(2)膜部尿道創傷

3、:暴力造成(zo chn)骨盆骨折,骨折斷端刺破尿道或骨折部移位使尿生殖膈移位撕裂均可導致尿道創傷,其部位均在膜部尿道。(3)尿道內創傷:多為醫原性損傷、各種尿道器械如尿道探子、金屬導尿管,膀胱鏡或經尿道電切鏡、輸尿管鏡等使用不當,患者自放異物或尿道內誤注腐蝕性藥品均可損傷尿道。二、開放傷:1、見于戰時火器傷平時刀刃傷或人畜咬傷。火器傷多伴有合并傷。2、尿道創傷(chungshng)可根據受傷程度分為挫傷、部分斷裂和完全斷裂傷。第五頁,共十六頁。男性(nnxng)前尿道損傷1.病因和病理 男性前尿道損傷(snshng)最多見的是球部損傷(snshng),騎跨傷是其典型的致傷因素,當從高處落下騎

4、跨在硬物上,尿道球部恰恰位于硬物與恥骨之間,引起該段尿道的損傷(snshng),其病理變化如下:(1)尿道挫傷:傷后尿道出血水腫,愈合后多不形成尿道狹窄。(2)尿道裂傷:傷后尿道周圍有血腫及排尿后會出現尿外滲。愈合后多引起瘢痕性尿道狹窄。(3)尿道完全斷裂:傷后尿道斷端退縮。分離,可有會陰血腫,發生尿潴留,用力排尿可有尿外滲。第六頁,共十六頁。2.臨床表現(1).尿道出血:外傷后,即使不排尿時也可見尿道外口滴血。尿液可為血尿。(2).疼痛:受損傷處疼痛,有時可放射到尿道外口,尤以排尿時為劇烈。(3).排尿困難(kn nn):尿道挫裂傷時因疼痛而致括約肌痙攣,發生排尿困難(kn nn)。尿道完全

5、斷裂時,則可發生尿潴留。(4).局部血腫:尿道騎跨傷常發生會陰部、陰囊處腫脹、瘀斑及蝶形血腫。(5).尿外滲:尿外滲、血腫并發感染,則出現膿毒癥。如開放性損傷,則可形成尿瘺。3.診斷(1)病史和體檢(tjin):通常患者有騎跨傷史,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及血腫、尿外滲分布可確診為尿道球部損傷。(2)X線檢查:必要時行尿道造影,可顯示尿道損傷的部位及程度。第七頁,共十六頁。4.治療(1)緊急處理:出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需進行抗休克治療,盡早施行手術治療。(2)尿道(niodo)挫傷:臨床癥狀輕,尿道(niodo)連續性存在,能自行排尿并無尿外滲者無需特殊治療,只需預防感染,必要時插入導尿管引流l周。(

6、3)尿道裂傷:應試插導尿管,保留尿管l014天,若導尿失敗,應做膀胱造瘺術,尿道損傷處多可自行愈合。(4)尿道完全斷裂:會陰、陰囊形成大血腫。應立即行尿道修補術,同時清除血腫,徹底止血,尿道端端吻合術。留置導尿管23周。5.并發癥的處理(1)尿外滲:盡早施行尿外滲部位多處切開,置管引流,并行膀胱造瘺。 (2)尿道狹窄:晚期發生尿道狹窄可定期行尿道擴張或經尿道鏡行尿道內切開術。狹窄段較長的可將瘢痕組織切除,以包皮皮管或頰黏膜(ninm)代替缺損的尿道進行修補手術。第八頁,共十六頁。后尿道(niodo)損傷病因病理 骨盆骨折是造成后尿道損傷最主要原因。膜部尿道穿過尿生殖隔,當骨盆骨折時,附著于恥骨

7、下支的尿生殖膈突然移位,造成剪刀樣暴力,使薄弱的膜部尿道撕裂(s li),甚至使前列腺尖端撕斷。恥骨前列腺韌帶撕裂(s li)致前列腺向后上方移位。骨折及骨盆血管叢損傷引起大出血,在前列腺和膀胱周圍形成大血腫。后尿道斷裂后,尿液自前列腺尖端處外滲到恥骨后間隙和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膀胱周圍。 臨床表現1休克后尿道損傷休克發生率很高約為 40% ,其原因是多合并骨盆骨折及內臟器官損傷。出血性休克也為該類病人早期死亡原因之一。2排尿困難及尿潴留后尿道損傷由于尿道連續性受到破壞及局部的創傷水腫,可出現排尿困難甚至小便完全不能自解,恥骨上區觸及膨脹(png zhng)的膀胱。如合并膀胱破裂者則不能觸及膨

8、脹(png zhng)的膀胱。3尿道出血及疼痛后尿道損傷部位位于球膜交界處,可見尿道外口滴血,如尿道未斷裂,可出現血尿,排尿時可出現尿痛。4尿外滲及血腫尿外滲及血腫范圍一般位于盆腔內,可出現直腸刺激癥狀及腹膜刺激癥狀。尿外滲未及時處理或繼發感染,可導致組織壞死、化膿,嚴重者可出現膿毒血癥,此為后尿道損傷后的另一重要死亡原因。局部壞死后可形成尿瘺。5其它癥狀有骨盆骨折者,骨盆擠壓疼痛,骨盆及雙下肢活動受限。第九頁,共十六頁。后尿道損傷(snshng)的診斷和治療 后尿道位于盆腔內,又分為(fn wi)前列腺部尿道及膜部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被前列腺包繞,管腔較為寬大,膜部尿道穿過尿生殖膈,周圍有尿道

9、外括約肌,是尿道最固定的部位。后尿道最易損傷的部位是膜部尿道及前列腺部與膜部尿道交界處。后尿道損傷后的病理變化比較復雜第十頁,共十六頁。1病理分期:尿道損傷后的病理變化分為三期:即損傷期、炎癥期和狹窄期。(1)損傷期:損傷局部無明顯感染,血管擴張、組織水腫、細胞浸潤等局部創傷性反應亦較輕。加之尿道本身血液循環豐富,有較強的愈合力,故此期應按一般急診處理原則進行治療,在抗休克的基礎上,清除血腫,引流尿外滲。有條件的醫院,爭取施行尿道修補或其它恢復尿道連續性的手術。(2)炎癥期:如傷員在炎癥期內就診,臨床治療應以控制感染為主,輔以尿外滲的引流,恥骨上膀胱造口使尿液暫時轉流,待炎癥消退且傷后已滿 3

10、 月方能行尿道重吻合術。但必須強調的是,在炎癥期內,不能進行尿道內的手術、器械操作及逆行尿道造影。因創傷部位炎癥水腫,組織脆弱,解剖不清。如手術則傷口不易愈合,易導致感染加重、局部擴散;如行器械操作,易穿破尿道形成瘺道、假道,或因擴張尿道造成尿道內擠壓,使尿道內細菌進入血行;如行逆行造影,則因尿道內壓力過大,可造成尿道海綿體或靜脈返流,使尿道內細菌全身性擴散,發生敗血癥,導致病情惡化或傷員死亡。(3)狹窄期:損傷部位炎癥逐漸消退而纖維組織逐漸增生,形成瘢痕,導致尿道狹窄形成,稱之為狹窄期。尿外滲:尿道破裂或斷裂后,尿液經破損的尿道滲至周圍組織內,可發生尿外滲。若損傷位于前列腺部尿道或前列腺尖端

11、尿道破裂或斷裂,尿生殖膈無損傷,由于尿生殖膈的隔膜作用,尿及血液不能滲至會陰部。此時尿液先滲于前列腺周圍和膀胱周圍的疏松組織內,進一步擴展,向前面可沿著腹膜外組織向上發展,向后面可沿著腹膜后間隙向上發展直至腎周。膜部尿道損傷的尿外滲可向深淺兩個方向蔓延(mn yn),即不但有膀胱及前列腺周圍盆腔內疏松組織的尿外滲,也可見會陰部淺層尿外滲。第十一頁,共十六頁。 并發癥(一)創傷出血性休克1發生原因 尿道損傷后是否出現休克以及休克的輕重視傷情而異。輕度尿道損傷不一定出現休克。嚴重尿道損傷,特別是骨盆骨折后尿道損傷或合并其他內臟損傷,常發生休克。即使在入院初期無休克的明顯癥狀,傷員也有可能在搬動或在

12、進行檢查的過程中發生休克。我院收治的新鮮后尿道損傷中,發生嚴重休克者占43.5%。休克的主要原因為嚴重出血及其他內臟損傷,諸如腦、胸、腹部臟器傷及多處肢體骨折等所致。骨盆骨折、后尿道損傷以及前列腺周圍靜脈叢撕裂及盆腔內血管損傷等,均可致大量的內出血。內出血可在膀胱周圍及腹膜(fm)后間隙形成大血腫。休克常為后尿道損傷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防治 傷員入院時無論有無休克,均應及時建立輸液通道,鎮靜止痛,盡快補充全血及其他血液代用品,糾正低血容量。若已發生休克,應在抗休克的同時,盡快查明原因,重點查明有無其他臟器損傷及內出血。對于威脅生命的嚴重出血和臟器損傷,應首先處理,如腹腔內臟損傷,血氣胸、

13、顱腦損傷、盆腔內大出血等。待休克已糾正,傷情已穩定后,再酌情處理尿道損傷。骨盆骨折沒有移位或移位不大者,可不必特殊處理。對不穩定性骨盆骨折,可用骨盆吊帶固定。對盆腔內或后腹膜大血腫,在輸液及抗休克治療后,血腫不再擴大,血壓穩定者,可不必切開,待其穩定吸收。若短期內大量輸血或超量輸液血壓仍不穩定,血腫繼續擴大,就應考慮有大血管損傷,如髂血管、閉孔血管或骶前靜脈叢損傷,則應進行手術探查止血。若條件允許,可通過選擇性髂內動脈造影,確定出血動脈后進行栓塞治療。第十二頁,共十六頁。(二)感染創傷及尿外滲感染可使局部化膿、壞死,尿瘺形成,盆腔(pnqing)膿腫,恥骨骨髓炎,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癥甚至死亡。因

14、感染可致創傷局部繼發性大出血。1發生原因造成局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有:開放性損傷導致局部的嚴重污染;尿道損傷后反復導尿,加重局部損傷、出血,并帶入細菌,增加創傷感染的機會;尿外滲未徹底引流致局部壞死繼發感染;合并直腸損傷未行結腸(jichng)造瘺,使手術部位感染化膿等等。2防治自傷員入院始起,即應全身應用抗菌藥物,特別對于尿道開放性損傷,合并肛門直腸損傷,或在傷后已超過72小時就診者,更應大劑量以靜脈途徑輸入抗生素為首選。開放性尿道損傷,應徹底清創,一般不行一期尿道修補吻合,以行單純恥骨上膀胱造瘺為宜。合并直腸肛門損傷者,一般需行橫結腸造瘺(或乙狀結腸造瘺),使大便不經過損傷的直腸與肛門,減少大

15、便污染的機會,減輕直腸的張力,有利于直腸傷的愈合。若直腸及肛管損傷嚴重且已有感染,則應充分引流坐骨直腸窩。如果直腸后壁損傷,必須經由尾骨前及肛門之間,對直腸后間隙進行引流。第十三頁,共十六頁。尿道損傷的術后護理措施: 1、排尿護理排尿前要先夾住引流管,經尿管向膀胱內注入呋喃西林100300毫升,然后讓患者站立排尿。最初排尿時有些疼痛,要鼓勵患者勇敢面對。2、對疼痛的護理術后一般情況下會出現程度不等的疼痛。對年齡小的患兒,術后安排其家長陪住,滿足患兒的心理依賴,并讓其家長協助護理人員安撫患兒。對疼痛反應較強烈時,要根據醫囑給予鎮靜止痛。3、飲食護理手術以后要吃流食,如奶類、果汁、菜汁、肉湯、各種

16、營養液等,要求高營養、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素。這樣既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又能適當控制排便。要反復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明限制飲食的必要性。術后過早排便的危害有:排便用力,可增加切口的張力;在排便排尿中樞的控制下,常大小便一起排,可使尿液通過未完全愈合的尿道傷口,產生尿道瘺;殘余尿液滯留于再造的尿道內,易使傷口感染;手術切口距離(jl)肛門較近,糞便中的細菌進入到切口的深層組織易引起感染。要鼓勵患者多飲水,一個作用是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另一個作用是有利于尿路的清潔,達到內沖洗的目的。4、對傷口的護理術后5到7天的時候傷口暴露,要求每日3次用雙氧水清洗血痂,每隔4小時用碘伏涂于切口周圍及縫線處,每晚用棉簽蘸石蠟油滴于再造尿道外口處,也可用石蠟油棉簽輕輕向尿道口內插入,以避免因再造尿道外口粘連而增加排尿阻力。第十四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