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脊髓(j su)損傷康復基礎知識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rnmn)醫院康復科第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脊髓損傷常導致(dozh)嚴重殘疾,并且延續終生,是康復醫學的主要對象之一。本文介紹脊髓損傷的基本概念、康復治療原理和方法。 第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一.概 述 脊髓損傷原因 1.脊髓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由閉合 性鈍性外傷引起,通常和脊柱的 骨折或錯位有關。 2.脊柱骨折患者中約有20%發生(fshng)不 同程度的脊髓損傷。第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3.脊髓損傷本身很少導致解剖上的脊 髓完全斷離(dun l),但神經生理功能可完 全破壞,致使感覺與運
2、動功能喪失。第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病理改變 脊髓損傷后幾分鐘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出現水腫、缺血和繼發性損害,12 h后出現巨噬細胞浸潤等炎性反應,72 h達到(d do)高峰,致使運動神經元壞死、軸突變性和分解。 第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損傷(snshng)分類 一.創傷性 1.頸脊髓損傷 屈曲型旋轉脫位或骨折脫位最 常見,最好發部位為C5-6。 第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壓縮性骨折C5-6最常見。 過伸型損傷(snshng)最常見于老年人,占 頸椎損傷的30%左右,最常見于 C4-5,屬于穩定性損傷。第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2
3、.胸腰脊髓損傷 屈曲型旋轉脫位或骨折脫位最為 常見,多位于T12-L1,造成椎體(zhu t) 前移,通常不穩定,導致脊髓、 圓錐或馬尾神經功能的完全性障 礙。第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過伸性損傷少見,通常導致完全 性脊髓(j su)損傷。 開放性損傷較少見。 揮鞭性損傷 線往往陰性,脊 髓損傷多為不完全性。 第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二.非創傷性 1.血管性 動脈炎、脊髓血栓性靜 脈炎、動靜脈畸形(jxng)等。 2.感染性 格林巴利綜合征、橫貫 性脊髓炎、脊髓前角灰質炎等。 第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3.退行性脊柱肌肉萎縮、肌萎縮性側 索硬化、
4、脊髓空洞(kngdng)癥等。 4.腫瘤 原發性腦(脊)膜瘤、神經 膠質瘤、神經纖維瘤、多發性骨髓 瘤等。繼發性繼發于肺癌、前列 腺癌等。第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三.其它。 臨床綜合征 典型的橫貫性損傷按損傷水平分為截癱和四肢癱。但一些不完全性損傷具有特殊的表現(bioxin),包括: 第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1.中央束綜合征 常見于頸脊髓血管損傷。血管損傷時脊髓中央先開始發生(fshng)損害,再向外周擴散。上肢的運動神經偏于脊髓中央,而下肢的運動神經偏于脊髓的外周,造成上肢神經受累重第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于下肢,因此上肢障礙比下
5、肢明顯。患者有可能可以步行,但上肢部分或完全麻痹。2.半切綜合征 常見于刀傷或槍傷。脊髓只損傷半側,由于溫痛覺神經在脊髓發生(fshng)交叉,因而造成損傷同側肢體本體感第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覺和運動喪失(sngsh),對側溫痛覺喪失(sngsh)。 3.前束綜合征 脊髓前部損傷,造成損傷平面以 下運動和溫痛覺喪失,而本體感 覺存在。 第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4.后束綜合征 脊髓后部損傷,造成損傷平面以 下本體感覺(gnju)喪失,而運動和溫痛 覺存在。第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5.脊髓圓錐綜合征 主要為脊髓骶段圓錐損傷(snshng
6、),可引 起膀胱、腸道和下肢反射消失。 偶爾可以保留骶段反射。 第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6.馬尾綜合征 指椎管內腰骶神經根損傷,可引起膀 胱、腸道及下肢反射消失。馬尾的性 質實際上是外周神經,因此有可能出 現神經再生,而導致(dozh)神經功能逐步恢 復。外周神經的生長速度為1mm/d 。 第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因此(ync)馬尾損傷后神經功能的恢復有可能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 7.脊髓震蕩 指暫時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馬尾神經生理功能喪失,可見于只有單純性壓縮性骨折,甚至放射線檢查陰性的患者。脊髓 第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并沒有機械性壓迫
7、,也沒有解剖上的 損害。另一種假設(jish)認為脊髓功能喪失 是由于短時間壓力波所致。緩慢的恢 復過程提示反應性脊髓水腫的消退。 此型病人可見反射亢進但沒有肌肉痙 攣。第二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二.康復(kngf)問題 1.肌肉癱瘓 可以來源于失神經支配的肌肉失能,也可以由于長期不活動導致廢用性萎縮。肌肉癱瘓是運動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患者可以通過功能訓練、矯形器應用、步行輔助器、功能性電刺激等得到不同(b tn)程度的康復。 第二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2.關節攣縮畸形 長期缺乏活動后由于肌肉縱向萎縮和 肌腱彈力纖維的縮短,常導致關節攣 縮,甚至骨關節畸形,
8、從而影響患者(hunzh) 的步行和活動。糾正攣縮畸形是應用 矯形器的必要前提。牽張訓練、理療、 手法治療等都是糾正攣縮的有效方法。 第二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3.肌肉痙攣 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往往合并脊髓中樞興奮性失控,導致肌肉張力過高、活動(hu dng)過度活躍或痙攣。 痙攣的缺點: 第二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導致較強的皮膚剪力,從而造成皮膚 損傷或壓瘡。 關節活動限制而影響(yngxing)日常生活活動。 股內收肌痙攣影響大小便及會陰部衛 生。 誘發疼痛或不適。 第二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痙攣的優點: 股四頭肌痙攣有助于患者的站立和
9、行走。 膀胱(png gung)和腹部肌肉痙攣有助于排尿。下肢肌肉痙攣有助于防止直立性低 血壓。第二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預防深靜脈(jngmi)血栓形成。由于痙攣 作用 的雙重性,因此痙攣處理是 康復治療藝術性的體現。 第二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4.壓瘡 壓瘡是最常見的合并癥,與脊髓損傷患者的感覺障礙、身體活動障礙、血液循環障礙、營養障礙等有密切關系。壓瘡的皮膚損害往往是感染的來源,同時也使患者比較難以保持必要的訓練姿勢,甚至影響臥位。康復(kngf)治療可以使大多數壓瘡問題得以解決。 第二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5.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
10、失神經支配性膀胱功能障礙嚴重(ynzhng)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護理,大小便失禁給患者沉重的心理壓力,影響社交和日常活動。膀胱訓練、清潔導尿、功能性電刺激是膀胱障礙的有效方法。而直腸功能障礙也可以通過飲食結構調整、各類通便藥物使用得到解決。 第二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6.疼痛 脊髓損傷后的疼痛很常見,原因復雜,主要(zhyo)為中樞性和軀體性疼痛,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除了藥物外,理療、運動、作業治療、心理治療也十分常用。7.自主神經調節障礙 自主神經調節障礙包括自主神經功能喪失和過度反射,導致突發性嚴重高血壓。第二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控制自主神經障礙往往是進行
11、康復治療的必要(byo)前提。 8.性生活/生育 脊髓損傷患者多數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是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之一。第三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三.康復(kngf)治療機制和評估 1、康復治療機制 (1)代償和替代 對于完全癱瘓的肢體,采用矯形器固定(gdng)關節,結合拐或助行器的應用,可以使截癱患者恢復步行能力。采用電動輪椅可以使四肢癱患者恢復一定的行動能力。 第三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2)改善與訓練 通過肌力訓練等物理治療方法促進殘存肌肉的功能,補償(bchng)不足的肌力,同時致力于促進抑頓和冬眠神經細胞的蘇醒和恢復
12、功能。 第三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3)訓練與學習 通過神經反射再建立或神經肌肉再學習的途徑,幫助患者適應(shyng)新的模式完成日常生活動作。例如膀胱訓練、作業治療。第三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2.損傷程度分類 A 完全性損害。骶段無感覺(gnju)或運動功能。 B 不完全性損害。神經平面以下包括骶 段(S4-5 )有感覺功能,但無運動功能。 C 不完全性損害。神經平面以下有運動 功能,大部分關鍵肌肌力3級。 第三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D 不完全性損害。神經平面(pngmin)以下有 運動功能,大部分關鍵肌肌力3 級。 E 正常。感覺和
13、運動功能正常。但 肌肉張力增高。第三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1)不完全損傷 骶段保留部分感覺和運動(yndng)功能,即 肛門粘膜皮膚聯接處和深部肛門有 感覺,或肛門外括約肌有自主收縮。 第三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2)完全性損傷 指骶段感覺運動功能完全消失。(3)脊髓休克 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時間內損傷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經功能完全消失。持續時間一般為數小時至數周,偶有數月之久。脊髓休克期間無法(wf)對損害程度作出第三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正確的評估。(4)四肢癱 脊髓頸段運動感覺功能損害或喪失(sngsh)。四肢癱引起四肢、軀干及盆腔
14、臟器功能障礙,但不包括臂叢病變或椎管外神經損傷。 第三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5)截癱 脊髓胸、腰或骶段的運動感覺功能損害或喪失。截癱不涉及上肢(shngzh)功能,但可累及軀干、腿部和盆腔臟器。本術語包括馬尾和圓錐損傷,但不包括腰骶叢病變或椎管外神經損傷。 第三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6)神經根逃逸 指完全性頸髓或腰髓損傷患者,損傷平面之上脊髓(j su)神經根損傷逐步恢復,從而出現神經損傷平面“下移”的假象。 第四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3.主要檢查指標 (1)球(海綿體)肛門(gngmn)反射和肛門(gngmn)反射 指刺激男性龜頭或女
15、性陰蒂時引起肛門括約肌反射性收縮。 直接刺激肛門引起直腸肌肉收縮稱為肛門反射。第四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這兩種反射出現,提示脊髓休克已經結束。(3)部分保留(boli)區域 指完全性損傷的神經平面以下仍保留部分神經支配的皮區和肌節。 第四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4.損傷平面與功能預后 脊髓損傷平面與功能預后直接相關(xinggun)。 脊髓損傷平面與功能預后的關系: 第四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 最低功能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C1-4 頸肌 依賴(yli)膈肌 完全依賴(yli) 起搏維持 呼吸,可 用聲控方 式操縱某 些活動第
16、四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神經平面 最低功能(gngnng)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C4 膈肌、斜方肌 使用電動 高度依賴 高靠背輪 椅,有時 需要輔助 呼吸。第四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神經平面(pngmin) 最低功能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C5 三角肌 可用手在 大部依賴 肱二頭肌 平坦路面 上驅動高 靠背輪椅, 需要上肢 輔助具及 特殊推輪。第四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 最低功能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C6 胸大肌 可用手驅 中度依賴 橈側伸腕肌 動輪椅,獨 立穿上衣, 可以基本獨 完成轉移, 可駕駛特殊(tsh) 改裝汽
17、車。第四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神經平面 最低功能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C7-8 肱三頭肌、 輪椅實用, 大部自理(zl) 橈側屈腕 可獨立完 肌、指深 成床輪 屈肌、手 椅/廁所/浴 內部肌。 室轉移。第四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神經平面 最低功能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T1-6 上部肋間肌 輪椅(lny)獨立,大部自理 背肌 用長腿矯 形器扶拐 短距離步 行。 第四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神經(shnjng)平面 最低功能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T12 腹肌 長腿矯形 基本自理 胸肌 器扶拐步 背肌 行,長距 離行動需 要輪椅。 第五
18、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神經平面 最低功能肌肉 活動能力 生活能力 L4 股四頭肌 短腿矯形 基本(jbn)自理 器扶手杖 步行,不 需要輪椅。第五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5.神經損傷平面評定標準(biozhn) 神經平面指脊髓具有身體雙側正常感覺、運動功能的最低節段。用右側感覺節段、左側感覺節段、左側運動節段、右側運動節段來表示神經平面。感覺和運動平面可以不一致,左右兩側也可能不同。 第五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的綜合判斷以運動平面為主要依據,但T2L1損傷無法(wf)評定運動平面,所以主要依賴感覺平面來確定神經平面。 C4損傷可以采用
19、膈肌作為運動平面的主要參考依據。 第五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采用關鍵肌(key muscle)和關鍵點(key point)的方式。采用積分方式使不同平面及損傷分類的患者(hunzh)嚴重程度可以橫向比較。 第五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感覺損傷平面的確定 關鍵點指標志感覺神經平面的皮膚 標志性部位(bwi)。 感覺檢查包括身體兩側28對皮區關 鍵點。 每個關鍵點要檢查針刺覺和輕觸 覺,并按三個等級分別評定打分。 第五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0缺失 1障礙 (部分(b fen)障礙或感覺改變,包括感 覺過敏) 2正常 NT無法檢查
20、 正常者兩側感覺總積分為112分 第五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感覺關鍵點 平 面 部 位 C2 枕骨粗隆 C3 鎖骨上窩 C4 肩鎖關節的頂部 C5 肘前窩的外側面(cmin) C6 拇指 C7 中指 第五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平 面 部 位 C8 小指(xiozh) T1 肘前窩的尺側面 T2 腋窩 T3 第三肋間 T4 第四肋間(乳線) 第五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平 面 部 位 T5 第五肋間(T4與T6之間) T6 第六肋間(劍突水平(shupng) T7 第七肋間 T8 第八肋間(T7與T9之間) T9 第九肋間(T8與T10之
21、間) T10 第十肋間(臍水平) 第五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平 面 部 位 T11 第十一肋間(T10與T12之間) T12 腹股溝韌帶中部(zhn b) L1 T12 與L2之間上1/3處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內上髁 第六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平 面 部 位 L4 內踝 L5 足背第三跖趾關節 S1 足跟外側(wi c) S2 腘窩中點 S3 坐骨結節 第六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感覺檢查的選擇項目(xingm)位置覺和深壓痛覺,只查左右側的食指和拇指。 第六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運動損傷平面的確定 關鍵肌
22、指確定神經(shnjng)平面的標志性肌肉。由于一根神經(shnjng)支配多根肌肉和一塊肌肉受多根神經(shnjng)支配的特性,因此根據神經(shnjng)節段與肌肉的關系,將肌力III級的關鍵肌為運動神經平面,但該平面以上的關鍵肌的肌力必須IV級。 第六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運動積分(jfn)是將肌力(05級)作為分值,把各關鍵肌的分值相加。 正常者兩側運動平面總積分為100分。 第六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平 面 關 鍵 肌 C5 屈肘肌(肱二頭肌,旋前圓肌) C6 伸腕肌(橈側伸腕長肌和短肌) C8 中指屈指(qzh)肌(指深屈肌) C7 伸肘肌
23、(肱三頭肌) T1 小指外展肌第六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平 面 關 鍵 肌 L2 屈髖肌(髂腰肌) L3 伸膝肌(股四頭肌) L5 長伸趾肌(趾長伸肌) L4 踝背伸肌(脛前肌) S1 踝跖屈肌(腓腸肌、比目魚肌) 第六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運動檢查選擇項目 膈肌、三角肌、外側腘繩肌 肌力(j l)分為無、減弱或正常第六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四.康復(kngf)治療(一)早期處理 脊髓損傷搶救期之后就應該盡早開始康復 介入。 1.康復護理 (1)床和床墊 對脊椎穩定者可使用(shyng)減壓 床、皮墊床或一般床上加氣墊。第六十八頁,共一
24、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2)翻身 強調每2 h翻身一次,防止皮 膚壓瘡。(3)體位 患者可以采用平臥或側臥, 但要求身體與床接觸(jich)的部位全部均 勻地與床接觸,避免局部壓力過 重,以免發生壓瘡。病情許可的前 第六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提下,逐步讓患者由平臥位向半臥 位和坐位過渡。(4)個人衛生活動 協助患者梳洗,注意 采用中性肥皂。大小便及會陰護 理,注意避免局部潮濕,以減少(jinsho)發 生壓瘡的可能性。大小便后軟紙擦 拭,避免皮膚擦傷。 第七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2.保證呼吸 急性高位脊髓損傷后由于呼吸功能 障礙,排痰能力下降,可造成
25、肺炎等 合并癥。可以采用胸部輕叩擊和體位 引流的方法(fngf)促進排痰,提倡腹式呼吸。 第七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3.康復訓練 (1)關節保護和訓練 在生命體征穩定之后(zhhu)就應立即開始 全身 各關節的被動活動,12次 d,每一關節在各軸向活動若干次 即可,以避免關節攣縮。 第七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進行被動活動時要注意動作輕柔,緩 慢,有節奏,活動范圍應達到最大生 理范圍,但不可超過,以免(ymin)拉傷肌肉 或韌帶。 第七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髖關節外展要限制在45以內,以免 損傷內收肌群。 對膝關節的內側要加以保護(boh
26、),以免損傷 內側副韌帶。 在下胸段或腰椎骨折時,進行屈髖屈膝 運動時要注意控制在無痛范圍之內,不第七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可造成腰椎活動。 禁止同時屈曲腕關節和指關節,以免拉 傷伸肌肌腱。 腰椎平面以上的患者髖關節屈曲及腘繩 肌牽張運動需要特別強調,因為只有(zhyu)髖 關節直腿屈曲達到或超過90時才有可 能獨立坐在床上,這是各種轉移訓練和第七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床上活動的基礎(jch)。 高位脊髓損傷患者為了防止肩關節半 脫位,可以使用肩矯形器。同時可以 使用踝足矯形器防止足下垂和跟腱攣 縮。肩胛骨和肩帶肌的被動活動與訓 練對于恢復上肢功能意義重
27、大,不可第七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忽視。(2)直立適應性訓練 逐步從臥位轉向半臥位,或坐位,傾 斜的高度每日逐漸增加,以無頭暈(tu yn)等 低血壓不適癥狀為度,循序漸進。 第七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下肢(xizh)可使用彈性繃帶,同時可使用腹 帶,以減少靜脈血液淤滯。 從平臥位到直立位需一周的適應時間。 適應時間長短與損傷平面相關。 頸胸髓損傷的患者應該進行起立床訓練。 第七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3)膀胱和直腸訓練 脊髓損傷(snshng)后早期常有尿潴留,一般采 用留置導尿的方式。 留置導尿管時要注意臥位時男性導尿 管的方向必須
28、朝向腹部,以免導尿管 壓迫尿道壁,造成尿道內壓瘡。第七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留置導尿(do nio)時還要注意夾放導尿管的時 機。 膀胱儲尿在300400 ml時有利于膀胱 自主收縮功能的恢復。 要記錄水的出入量,以判斷放尿時機。 留置導尿時每日進水量必須達到第八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2,500 3,000 ml,以避免膀胱尿液細 菌的繁殖增長。 留置導尿者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可以沒有 癥狀,抗菌藥物往往無效,最好的辦法 是拔除導尿管。 一旦出現全身性菌血癥可以采用(ciyng)敏感 的抗菌素治療。第八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拔除導尿管之后可
29、以采用間斷清潔導 尿,即采用較細的導尿管,導尿插入時外陰部局部清洗(qngx)干凈,導尿管用后用清水沖洗,然后放入生理鹽水或消毒液中保存 。 脊髓損傷后的直腸問題主要是便秘。灌 腸、肛門直腸潤滑劑和緩瀉劑都可以采用。 第八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腹瀉少見,多半為合并腸道感染。可 以采用抗菌藥物及腸道收斂劑治療。(4)壓瘡處理 要點是保持(boch)皮膚清潔、干 燥;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避免長 時間皮膚受壓。 (5)理療 理療對減輕炎性反應,改善神 經功能有一定幫助。 第八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6)心理治療 幾乎所有脊髓損傷患者在傷后均有嚴重(ynzhng)
30、心理障礙,包括極度壓抑或憂郁、煩燥、甚至發生精神分裂癥。因此康復治療時必須向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工作,對于患者的問題給予鼓勵性的回答,幫助患者建立信心,積極參加康復訓練。第八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二)恢復期處理 一旦患者生命體征穩定、骨折部位(bwi)穩 定、神經損害或壓迫癥狀穩定、呼吸 平穩后即可進入恢復期治療。 第八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運動功能康復(kngf) (1)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的重點是: 肌力III級的肌肉,可以采用漸進抗阻 練習。 肌力II級時可以采用滑板運動或助力第八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運動 肌力I級時只有(z
31、hyu)采用功能性電刺激的方 式進行訓練。 肌力訓練的目標是使肌力達到III級以 上,以恢復實用肌肉功能。 第八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脊髓損傷者為了應用輪椅、拐或助行器,在臥位、坐位時均要重視鍛煉肩帶肌力,包括上肢支撐力訓練、肱三頭肌和肱二頭肌訓練和握力訓練。對于采用低靠背輪椅者,還需要(xyo)進行腰背肌的訓練。 第八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步行訓練的基礎是腹肌、髂腰肌、腰背 肌、股四頭肌、內收肌等訓練。 臥位時可采用舉重、支撐,坐位(zu wi)時利用 倒立架、支撐架等。 第八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2)肌肉(jru)與關節牽張 包括腘
32、繩肌牽張、內收肌牽張和跟腱 牽張。 腘繩肌牽張是為了使患者直腿抬高大 于90,以實現獨立坐。 內收肌牽張是為了避免患者因內收肌 痙攣而造成會陰部清潔困難。 第九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跟腱牽張是為了保證跟腱不發生攣縮, 以進行步行訓練。 牽張訓練是康復治療過程中必須始終進 行的項目。 牽張訓練還可以(ky)幫助降低肌肉張力,從 而對痙攣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第九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3)坐位訓練 正確的獨立坐位是進行轉移、輪椅和步行訓練的前提。床上坐位可分為長坐(膝關節伸直(shn zh))和短坐(膝關節屈曲)。 實現長坐才能進行床上轉移訓練和穿褲、襪和鞋的訓
33、練,其前提是腘繩肌必須牽張度良好,髖關節活動超過90度。 第九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坐位訓練還應包括平衡訓練,及軀干向 前、后、左、右側平衡以及旋轉(xunzhun)活動時 的平衡。這種平衡訓練與中風和腦外傷 時平衡訓練相似。 第九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4)轉移訓練 包括獨立轉移和幫助轉移。 幫助轉移指患者在他人的幫助下轉移 體位;可有兩人幫助和一人(y rn)幫助。 獨立轉移指患者獨立完成轉移動作, 包括:第九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從臥位到坐位(zu wi)轉移 床上或墊上橫向和縱向轉移 床至輪椅和輪椅至床的轉移 輪椅到凳或凳到輪椅
34、的轉移 輪椅到地和地到輪椅的轉移等第九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在轉移時可以借助一些輔助具,例如 滑板。 (5)步態訓練(xnlin) 先要進行步態分析,以確定骼腰肌、臀 肌、股四頭肌、腘繩肌等肌肉的功能狀 況。第九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步行的基本條件(tiojin)是 上肢有足夠的支撐力和控制力。 如果要有具有實用步行能力,則神經平 面一般在腰或以下水平。 對于不完全性損傷者,則要根據殘留肌 力的情況確定步態的預后。 第九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步行訓練的基礎是坐位和站位平衡訓 練,重心轉移訓練和髖、膝、踝關節 控制能力
35、訓練。 關節控制肌的肌力經過訓練仍然不能達 到III級以上(yshng)水平者,必須使用適當的矯 形器以代償肌肉的功能。 第九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達到站位III級平衡時,患者(hunzh)可以開始平 行杠內練習站立及行走,包括三點步和 四點步、二點步,并逐步過渡到助走器 或雙杖行走。 行走訓練時要求上體正直、步伐穩定、 步態均勻。第九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耐力增強之后可以練習跨越障礙,上 下臺階、摔倒及摔倒后起立等。 步行訓練的目標(mbio)是: 社區功能性行走 終日穿戴矯形器并 能耐受,能上下樓,能獨立進行日 常生活活動,能連續行走900 m。 家
36、庭功能性行走 能完成上述活動,第一百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但行走距離不能達到900 m。 治療性步行 上述要求均不能達到, 但可借助矯形器進行短暫步行。(6)輪椅訓練 病人可以選擇合適的姿式: 可采用身體重心(zhngxn)落在坐骨結節上方或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后方(后傾坐姿)或相反(xingfn)的前傾坐姿。 前傾坐姿的穩定性和平衡性更好,而 后傾姿勢較省力和靈活。 要注意防止骨盆傾斜和脊柱側彎。 輪椅操縱:上肢力量及耐力是良好輪 椅操縱的前提。 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前后輪操縱 左右(zuyu)轉進退操縱 前輪蹺起行走及
37、旋轉操縱 上一級樓梯訓練以及下樓梯訓練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注意每坐30 min,必須用上肢撐起軀 干,或側傾軀干,使臀部離開椅面減 輕壓力,以免(ymin)坐骨結節發生壓瘡。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三)合并癥處理 1.疼痛(tngtng)處理 脊髓損傷患者的疼痛既可以是軀體 性的,也可以是中樞性的。 中樞性疼痛的處理:(略) 軀體性疼痛的治療包括: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預防性措施 疼痛可以由于(yuy)感染、壓瘡、 痙攣、膀胱和腸道問題、極度溫度變 化、吸煙、情緒波動等因素誘發。 避免或治療誘因可以有效地防治疼痛。
38、適當運動是預防肩袖損傷和肩周炎最 有效的方法。 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心理治療 所有慢性疼痛均有一定的精 神因素參與(cny)。放松技術、催眠術、暗 示技術、生物反饋、氣功、教育均有 助于治療。 運動 運動有助于增加關節活動范圍、 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心理狀態。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按摩、理療和水療(shu lio)有助于減輕局部炎 癥、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有助于治療 慢性疼痛。 藥物治療一般使用非甾類消炎鎮痛藥。 麻醉鎮痛藥只有在極度嚴重的疼痛時 才可考慮使用。單純使用藥物治療的 有效性只有22%,因此最好和其它措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
39、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施配合(pih)使用。 神經干注射 神經干注射50%100%的 酒精或2%5%石碳酸25 ml,以解 痙止痛。激素注射也有一定效果。 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2.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一般在損傷后36周開始發 生,612個月左右達到高峰(gofng)。 常見誘因是膀胱充盈或感染、結石、 尿路阻塞、壓瘡以及機體的其它感染 或損傷是誘發痙攣的常見誘因。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因此患者反復發生痙攣時要注意是否(sh fu)有 合并癥。 及時去除誘發因素是緩解痙攣最有效的 治療方法之一。 康復治療 去除誘發因素 結石、感染等第一百一十一頁,
40、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牽張運動及放松訓練 解痙攣藥物應 神經阻滯治療、水療、手術(shush)治療以及 直腸電刺激治療等均有一定效果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3.泌尿系統(m nio x tn)合并癥 尿路感染 患者由于感覺障礙,發生尿 路感染時尿道刺激癥狀不明顯,只能 通過對尿液混濁、尿中有紅、白細胞、 尿培養陽性、血象白細胞增多和體溫 升高等感染現象觀察。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沒有全身癥狀時一般不必要采用藥物 治療。增加飲水量是有效的方法。 出現全身癥狀時,最好進行尿培養(piyng)和 藥敏試驗,以選擇恰當的抗菌藥物。 理療
41、(超短波等)有明確的效果。 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泌尿系統結石 脊髓損傷患者飲水一般 偏少,加上長期臥床,使尿液濃縮(nn su), 長期不活動造成高鈣血癥和高磷酸血 癥,容易發生泌尿系統結石,也容易 繼發泌尿系統感染。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防治方法:適當(shdng)增加體力活動,減少 骨鈣進入血液,多飲水,增加尿量和 尿鈣排泄,根據結石的性質適當改變 尿液的酸堿度。 必要時可以采用超聲振波碎石、中藥 排石等。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4 .性功能障礙(zhng i)及康復 神經平面與性功能障礙關系密切。 神經平面
42、與性功能的關系(完全性 損傷患者): 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pngmin) 性功能 T10-L2以上 生殖器感覺全部喪失。 但直接刺激可以使陰莖反射 性勃起或陰唇反射性充血, 陰道潤滑,陰蒂腫脹。 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 性功能 T10-12 交感神經活動喪失, 心理性陰莖勃起和 陰道充血反應。如 果損傷平面以下的 脊髓骶段未受影響, 直接(zhji)刺激生殖器有 可能產生反射現象。 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 性功能 T12以下 心理性陰莖(ynjng)勃起存在, 但勃起時間較短,通 常
43、不能滿足于性交。 女性可有生殖器反應 和較弱的快感,但骶 段或馬尾損傷時消失。 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神經平面 性功能 L2-S1 男性可以有生殖器觸摸和心理性勃 起,但不能協調一致男女均不能通過(tnggu) 生殖器刺激獲得性高潮 。 S2-4 男性喪失勃起和射精能力,不可能 通過生殖器刺激獲 得性高潮。 第一百二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男性性功能障礙 頸髓和胸髓損傷患者(hunzh) 多數均可有勃起。 具有勃起能力的患者76%在傷后6個月 內恢復,其余均在1年內恢復。 其中23%可以成功進行性交,10%可以 射精,5%具有生育能力。 第一百二十二
44、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恢復勃起的技術 血管活性物質陰莖海綿體注射-罌粟堿和酚妥拉明聯合使用最為常見,一般注射于陰莖根部外后側。 真空技術-采用產生負壓的裝置將陰莖置于其中,利用負壓使陰莖漲大,再使用收縮帶置于陰莖根部阻斷血流,使陰莖保持(boch)勃起狀態。第一百二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陰莖假體:陰莖假體包括半硬式和充盈 式兩大類。 骶前神經刺激器可以作為(zuwi)治療尿失禁的 方法,也可以造成陰莖勃起。第一百二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脊髓損傷的男性性功能障礙(zhng i) 功能名稱 神經損傷程度 功能保留率 勃起 完全性上運動神經元損
45、害 93% 不完全性上運動神經元損害 98%(30%有 射精能力) 完全性下運動神經元損傷 26% 不完全下運動神經元損傷 83% 第一百二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功能名稱 神經(shnjng)損傷程度 功能保留率 射精 完全性上運動神經元損傷 4% 不完全性上運動神經元損害 30% 完全性下運動神經元損傷 18% 不完全下運動神經元損傷 70% 性交 不完全性下運動神經元損害 80%(滿意度 15%25%) 第一百二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睪丸/激素功能 成人50%患者精子生 成能力正常,睪酮和下丘腦垂體 睪丸軸激素水平無顯著異常(ychng)。 青少年可
46、發生睪丸發育障礙 。第一百二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女性性功能障礙 生育-脊髓損傷對女 性患者的生育無影響。 月經一般在1年內恢復正常。 性反應-女性患者在生殖器感覺喪失 后,性敏感區趨向于轉移到其它部 位,仍然足以刺激(cj)產生性高潮。第一百二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 外生殖器在T12以上水平可以有反射性 分泌,L1以下(yxi)可以有心理性分泌。盡 管分泌量可有所減少,但性交活動一 般沒有重大影響。 第一百二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四頁。脊髓損傷康復基礎5.心血管問題(wnt)及康復 T6 平面以上損傷導致交感神經完全失 去高級控制,機體的應激能力和血管舒 縮能力異常。 T6平面以下胸髓損傷導致部分交感神 經失控,腰骶平面損傷不影響交感神第一百三十頁,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少兒禮儀修養提升系統課程
- 推動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方案
- 推動新型消費加速發展的行動方案
- 加油站項目發展前景分析與可行性評估
- 2025年保溫杯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解析
- 后期工作計劃與目標
- 堅持學習與成長的生活哲學計劃
- 業務拓展的新思路計劃
- 合作與競爭并存的年度工作模式計劃
- 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計劃
- 老年心理慰藉實務 課件 項目6-10 老年家庭心理慰藉-老年死亡心理慰藉
- 腦膜刺激征的檢查
- 數據庫運維培訓
- 影視廣告賞析(哈爾濱師范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培訓機構與家長溝通技巧
- 保安交通安全常識教育
- 2022年10月自考00883學前特殊兒童教育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群文閱讀《杜甫詩三首》(公開課課件)
- 【海南康養旅游現狀和對策探究11000字(論文)】
- (高清版)DZT 0002-2017 含煤巖系鉆孔巖心描述
- 天然石材更換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