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及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啟示 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及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啟示 摘要: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來源于蘇聯。俄羅斯政治經濟體制發生了改變,并且在教育國際化盛行的條件下,從 20 世紀 90 年代起,俄羅斯對高等教育政策進行改革。教育改革內容包含教育結構與人才培養模式等。本文主要整理了俄羅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發展的主要階段,并且分析俄羅斯高等教育改革措施推進后有哪些問題和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地方,并以此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 關鍵詞:俄羅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改革問題;發展啟示 1.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的歷史沿革 1.1帝俄時期高等教育體制的形成 17 世紀,俄羅斯高等教
2、育開始出現雛形,當時主要是為國家和教會培養人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開端是1687 年斯拉夫希臘拉丁學院的正式建立。1724 年建立彼得堡科學院和學院大學。這也是俄羅斯第一所非宗教性質的大學。1803 年,亞歷山大一世頒布了國民教育草案,草案表明了大學的作用是用來培養學士、碩士和博士的,該草案的實施標志著多級結構學位制度的建立,是俄羅斯現代高等教育體制的多層次結構的雛形,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末。帝俄時期受封建統治者辦學思想與國內外局勢的變化,帝俄時期的高等教育徘徊在保守與開放之間,高等教育并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教育體系。 1.2蘇聯時期高等教育體制的發展 蘇聯時期,高等教育體制的目
3、的是為了培養能夠擁有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人才,追求教育平權、消滅階級特權是這次改革的主要目標。蘇聯對高等教育體系剛開始采取粗放式管理方式,通過框架性和原則性條例進行規范;但是在實踐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然后教育部門以問題為導向,開始發布相關細則,一步步完善規范,最終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高教體制。 1917 年 12月俄羅斯蘇維埃聯邦人民委員會頒布法令,包括高等院校在內的所有學校均由教育人民委員會直接管轄 ,這使得教育與宗教開始相分離。1918 年 7 月,為了實現教育公平化推行免費高等教育政策。1918年 8 月,出臺了高校招生的決議,規定無產階級和貧農享有優先入學的權利;所
4、有年滿 16 周歲的公民無需畢業文憑等相關證明文件均可進入高校免費就讀。1918 年 10 月,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頒布了法令,取消所有學位和學銜以及與之相關的一切特權和優待。1921 年 9 月頒布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高等學校條例規定了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細則,指出高校辦學目的之一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各個領域培養專家人才。這標志著專家培養制度開始實行。 20 世紀 20 年代末至 40 年代初蘇聯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于是高校開始擴招。擴招使得師資力量短缺而導致學校教學質量開始下滑。為此蘇聯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來保證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1934年1月
5、通過的關于科學工作者及科學教育工作者培養的決議和關于學位和學銜的決議明確了副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條件和培養模式,恢復并確立了“副博士博士”的兩級學位制度和“助教副教授教授”的學銜制度,蘇聯學位和學銜制度開始重建。1936年6月蘇聯人民委員會和蘇共中央共同頒布了可以解決高校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的關于高等學校工作和管理條例該條例制定了新的高校招生要求,擬定了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廢除了無條件入學規定。條例中關于規范高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內容沿用至今,比如:學校的教學年度和學期制的劃定、畢業生國家考試制度、課間時長以及學時的時長的規定、等級制的學業評價體系、不同等級畢業證。蘇聯高等教育體系正是在這
6、一時期逐步形成。 隨后半個世紀,盡管蘇聯領導層變化和重大內外局勢變化,但是蘇聯一直實行專家培養與高水平人才(副博士和博士)培養相銜接的教育模式。蘇聯高等教育的體制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動, 1.3俄羅斯聯邦的高等教育體制 1.3.1 20 世紀 90 年代 蘇聯解體后,國家發展戰略、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體制也發生了根本性變革。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政府開始重點在高等教育結構和人才培養制度上進行改革。不僅保留蘇聯時期傳統的專家培養模式,而且鑒了西方高等教育體制的經驗,引入“學士碩士”的培養模式,新舊兩種模式并行。 1992 年 3 月,俄羅斯通過了關于俄羅斯聯邦高等教育多層次結構建立的決議,1 9 9 2
7、 年 7 月 出 臺 聯邦教育法。法規主要把俄羅斯教育結構分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兩大類:普通教育分為學前教育、基礎普通教育和中等(完全)普通教育、初等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和大學后職業教育。并且把高等職業教育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不完全高等教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2年),如果通過中等職業教育水平的專家培訓(1 1.5 年),可獲得中等職業教育水平專家資格證書;學制 3 3.5 年。若只是完成兩年學士教育的人獲得不完全高等教育證明。 第二層次:基礎高等教育。基礎高等教育包括技術、科學、和文化相關的所有學科。學生要學習通識教育、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主要是為了學
8、生能提高和掌握工作崗位相關技能并且能夠繼續進行第三階段學習。學制不能少于 4 年。完成第二層次教育的人可獲得相關專業學士學位證。 第三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第三層次分為兩類:1)根據專家培養大綱,完成中等普通教育的人在系統學 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接受職業培訓后獲可以得專家學位,學制 5 6 年。這是延續蘇聯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2)完成基礎高等教育且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可選擇:攻讀碩士學位或則攻讀專家學位,學制分別為23年或13年。分別是培養研究型人才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畢業后均可攻讀副博士學位。 1994年8月頒布的政府令關于高等職業教育國家教育標準的確定保留了1992年劃分的三個層次, 但對第一、
9、第三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做了優化:刪除了第一層次不完全高等教育培養計劃中“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水平的專家培訓”這一內容,第三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直接與中等普通教育相銜接,為了培養碩士(4 年學士教育 + 不少于 2 年的專業培養)和專家(學制不少于 5 年)。 1996年8月通過的俄羅斯聯邦高等和大學后職業教育法重新定義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多層次結構: 學士學位教育(學制不少于4年)專家學位教育(學制不少于 5 年)碩士學位教育(學制不少于6 年), 完成學業且通過畢業考核的學生可獲得相應學位。該法律將“不完全高等教育”從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剝離的同時,將博士培養納入了大學后職業教育范疇,從此,大學后職業教
10、育包括副博士教育和博士培養,與高等職業教育第三層次相互銜接。副博士教育可分為全日制教育(3年)和非全日制教育(4年),若想獲得學位則需要完成學業且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 ;博士學位由個人提出申請, 最高評定委員會根據申請人在一定年限內在指定高校或科研機構的科研工作實績和學位論文答辯情況決定是否授予博士學位。 1.3.2 21 世紀初至今 21 世紀以來,俄開啟高等教育國際化、現代化戰略來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面向信息時代的合格人才,以此增強俄羅斯國際競爭力。在博洛尼亞進程中,俄羅斯開始加大力度全面推行“學士碩士”兩級制,縮減專家培養模式規模,完成了向雙軌并行的高等教育多級結構體系(專家 副博士;學
11、士 碩士 副博士)的過渡,促進了國際教育與俄羅斯高等教育的銜接。并且俄羅斯大力對本科生進行培養,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市場所需的實踐型本科人才。 俄羅斯為了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建立與歐洲各國統一且可以相互比較的教育體制,2003年9月,俄羅斯簽署博洛尼亞宣言,成為了推動歐洲高等教育發展的有力成員。2004 年 12 月,俄羅斯政府會議上通過了關于俄羅斯教育體制發展的重大方向的報告。報告中指出,擴大教育服務貿易出口、完成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的辦法就是推行“學士碩士”兩級體制來培養國家經濟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進而加速推進教育國際化。在博洛尼亞進程中,2005年2月俄羅斯科教部部長做出了
12、俄羅斯高等教育未來五年的規劃。其中,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內容有三點:1)發展以“學士碩士”為基礎的高等教育體系,縮小專家培養規模;2)引入歐洲學分制(ECTS);3)引入高等教育“文憑補充文件”。 2007年10月俄政府頒布了部分教育法規的修正案。主要是修訂1992年的聯邦教育法和1996年的俄羅斯聯邦高等和大學后職業教育法其中的4條規定,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的多層次結構正式轉變為兩級結構 : 1)學士教育,學制 4 年,若想獲得學士學位需要通過畢業考核。攻讀碩士學位的前提要獲得學士學位。 2)專家或者碩士教育。專家教育學制不少于 5 年,獲得專家學位需要通過畢業考核;碩士教育與學士教育相銜接,學
13、制 2 年,獲得碩士學位需要通過畢業考核。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主要是培養學士。新的學士培養也主要是培養學術型和應用型學士。“在學士教育框架內保證了多元化的課程,就是為了培養能夠勝任社會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和學術性人才。 2012 年 12月通過了新版俄羅斯聯邦教育法。該法主要調整3方面:1)中等(完全)普通教育更名為中等普通教育;2)初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合并統稱為中等職業教育;3)高等職業教育更名為高等教育,大學后職業教育(除博士培養外)被劃入高等教育范疇。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兩級培養模式( 學士碩士 / 專家 )正 式 向三級培養模式(學士碩士 / 專家副博士)轉 換 。圖 1 展示了俄羅
14、斯高等教育結構從 1992 年到 2012 年的演變過程。 圖一 1992 年 1994 年 1996 年 不完全高等教育 33.5 年 不完全高等教育不少于 2 年 學士教育不少于 4 年 基礎高等教育不少于 4 年 基礎高等教育不少于 4 年 專家教育不少于 5 年 基礎高等教育 專家教育 13 年 專家教育 碩士教育 不少于 4 年 碩士教育 23 年 不少于 5 年 不少于 6 年 專家教育 56 年 碩士教育 不少于6 年(4 年學士教育+ 不少于2 年的專業教育) 2007年 2012年 學士教育 4 年 碩士教育 2 年 專家教育 不少于 5 年 副博士教育 全日制 3 年 學士
15、教育 4 年 碩士教育 2 年 專家教育不少于 5 年 俄羅斯在實行“學士碩士”培養模式時,不僅保留了傳統專家培養層次,而且高等教育范疇又多了一個副博士培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教三級結構。這一結構不僅實現國際化教育,增強國家競爭力,還保持了自身傳統教育制度。 2.俄羅斯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高等教育改革給俄羅斯帶來了預期的“紅利”:激活了大學的活力,培養了適應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引進了最優秀的人才,加強了與歐洲的聯系,改善俄羅斯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和高等教育的吸引力為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出現了人才流動逆差擴大、形成特色喪失、影響博士后和博士生實習等
16、問題。為了更好地了解俄羅斯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先從俄羅斯采取的具體措施說起。 2.1 推進高等教育體系方式過于粗暴 由于缺乏先進的方法設計,且俄羅斯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大力推行的兩級“學士碩士”制度簡單粗暴,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行政命令加快改革,引入“學士碩士”兩級制度,影響傳統職業培訓模式,導致職業培訓量減少。它已顯著減少。隨著越來越多的高等教育機構開始全面推行“學士碩士”培養機制,許多專業項目被取締。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如果有專門的研究計劃,需要得到聯邦政府的特別同意。 2011年到目前為止,專家學位點減少了80%(,2011)。 2019年8月,約65%的專科培
17、訓方向將改為本科培訓方向;在55個學科中,有30個學科實施了學士和專家雙軌培訓模式,但兩種培訓模式涵蓋的培訓方向并不交叉。20個學科從專業培養模式轉變為本科培養模式,只有5個學科保持單軌專業培養模式(見圖2)。這直接導致尋求專業學位的人數急劇下降(見表1)。從理論上講,“碩士-學士”和專業學位雙軌制本身并不是問題,但在改革過程中,由于“碩士-學士”培養方案的不合理制定,專業教育規模縮小,間接影響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與歐洲和俄羅斯的高等教育體系相比,俄羅斯的專家學位相當于歐洲的碩士學位。因此,政府官員錯誤地將學士學位理解為專家學位的“弱化版”,并利用專家課程的“刪除版”來培訓畢業生,這直接導
18、致本科畢業生比專家人士學到的專業知識少20%(,2011)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沒有達到理想的標準。此外,碩士教育比專家教育多一年,這無疑增加了人才培養的成本;此外,專業培養模式為一個階段,而“碩士-學士”培養模式分為兩個階段,只有少數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學習(2009年至2018年俄羅斯畢業生人數和研究生人數對比數據見表2)。因此,與過去相比,碩士和專家的比例顯著下降。 圖 2 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中學士、專家培養學科和培養方向情況 表 1 20092019 年俄羅斯本科生和專家的招生與在讀規模(千人) 招生人數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19、 2018 本科生 161.5 192.9 987.9 1061.9 995.1 930.9 866.6 773.9 745 741.1 專家 1336.6 1148.3 141.3 143.5 147.3 142 147.7 150.1 154.0 162.4 在校人數 0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本科生 561.1 614.0 1425.4 2271.8 2994.8 3516.1 3530.9 3263.4 3032.7 2902.2 專家 6779.9 6331.7 4929.3 3634.8
20、2453.5 1465.9 904.9 689.2 703.7 723.2 表 2 20092018 年俄羅斯本科生畢業人數與碩士研究生入學人數(千人)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本科生畢業生 125.4 127.7 128.4 129.4 120.2 214.6 589.1 762.8 732.9 660.7 碩士生新生 46.1 58.3 76.3 92.9 104.1 118.8 207.5 233.9 243.0 244.5 二是課程培養只是一種簡單的刪減和增加,沒有被充分吸收和整合,導致了許多學科教學過程和內容
21、的缺失。專家培訓系統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方法、研究成果、專題課程、教學計劃和實驗課題,適應了這種培訓模式。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科研實踐證明,它對培養相應學科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價值。然而,有些教學技術和內容并不適合“學士-碩士”的培訓,在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時沒有考慮到這些技術和內容,而是被取消了,這對教育領域本身來說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例如,從應用數學和信息技術專家學位培訓模式轉變為計算數學系學士學位后,取消了100多個特別課程和講座(,2009)。 三是“學士碩士”學位兩級制的引入,沒有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和社會對該制度的認識滯后,導致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認可度較低。兩級高等教育體制的建立
22、也給勞動力市場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改革初期,用人單位不知道如何定位本科和碩士,往往錯誤地將本科畢業生視為中專畢業生。因此,即使滿足招聘條件,本科生和碩士畢業生的求職通常也會被拒絕(, 2014)。同時,由于勞動力市場的基本需求是建立在原有的高等教育體制基礎上的,本科生無法滿足專家崗位的需求,往往只有中專畢業生相關崗位愿意接受他們。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強制推行“學士-碩士”兩級制造成了一些問題,影響了俄羅斯高等教育質量標準化管理和人才培養質量,導致社會和市場對畢業生質量的整體評價為負面。如今,在實施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的背景下,由于俄羅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育科研實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
23、國家計劃,俄羅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隨著社會對兩級教育制度的逐漸理解、習慣和接受,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經得到了勞動力市場的認可。根據2020年的統計數據,近年來,俄羅斯本科生、研究生和專家的就業率穩定在81.5%以上。 2.2 引入歐洲學分制未能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 俄羅斯學者斯米爾諾夫將歐洲學分體系的應用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形式性應用。大學和研究機構在制定培訓計劃、課程和其他文件時,通常會在課時測量相關任務的數量。現在只要遵循一些規則,將文件中指定的學習時間轉換為學分。第二個層次是系統性的應用,要求高校在學分制的基礎上制定新的培訓計劃和相關文件。與第一層次相比,這是對
24、教育進程的全面重組,需要大量投資(,2004)。2002年11月,俄羅斯科學和教育部致函各主要高等教育機構,說明歐洲學位制度的學習和采用情況,以及計算學習時間和學分的方法,所有俄羅斯大學基本上都達到了第一層次要求(,2005)。此后,為了充分實施引進歐盟學分制的相關政策,實現學分體系的系統應用,俄羅斯科學教育部采取了多種措施,如選擇高校領導,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的教學計劃權,讓他們制定自己的學分制實施計劃,但效果并不好。到2015年,只有不到50%的高校實現了實施歐洲學分制的目標(, ,2018)。其原因包括俄羅斯國家教育標準和其他制度層面的僵化,導致大學缺乏自主性,無法制定具有操作空間的培訓計
25、劃。俄羅斯高等教育制度的傳統和現實導致了課程設置制度的僵化,班級過大,學生自主性不足(,2013) 。2010年及以后各年,為執行博洛尼亞宣言的有關規定而印發的方案和指導文件已過期,但俄羅斯尚未及時印發有關補充文件。因此,我們的結論是,與2015年相比,歐洲學分制度體系在俄羅斯的應用很難取得突破。 2.3 師生和學術人員流動舉步維艱 根據博洛尼亞宣言,締約國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可以交換意見,這些意見可以得到其大學的承認。2005年俄羅斯第40號法令明確規定,我們應積極鼓勵教師、學生和學者的流動和交流。然而,由于歐洲學分制在俄羅斯不能成功實施,高等學校不能自動向學生提供免費的“文憑補充文件”,學
26、分制的規定也不完善。因此,自俄羅斯簽署博洛尼亞宣言以來的八年中,在這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2014)。直到2012年通過俄羅斯聯邦教育法為學術人員交流提供指導,這一困境才開始逐步改善。在今后幾年中,俄羅斯聯邦政府發起了一些旨在促進學術人員有效流動的國家方案。自2012年以來,俄羅斯留學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俄羅斯大學外國學生的比例從2011-2012學年的2.46%上升到2018-2019學年的6.68%。因此,可以說,俄羅斯學者的有限流動有了很大的改善。 3.結論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繼承高等教育體制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創新。俄羅斯積極調整高等教育體制,積極向西方靠攏,實行“學士-碩士”培養模
27、式,解決了蘇聯“專家-副博士”培養體制和世界大多數國家實行的“學士-碩士-博士”機制不適應這一問題,大大加強了與各國在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只有在社會主義陣營蘇聯.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既保持了蘇聯的高等教育體制,又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新的高等教育體制。它不僅摒棄了以往單一層次、單一類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而且形成了符合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規律的多層次、多類型的高等教育結構模式。 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面臨著追求傳統創新與理性創新的問題。同時,要總結和分析俄羅斯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避免重蹈覆轍。我們必須在借鑒他國經驗的
28、基礎上,保持自己的教育特色。俄羅斯教育改革的經驗教訓提醒我們,要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改革措施,把握改革的節奏,處理好“引進”與“放棄”的關系,同時要尊重人才培養的規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根據人才市場的實際需要,穩步推進改革,避免“一刀切”,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統性與協調性。 4.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啟示 前蘇聯解體后,雖然俄羅斯根據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對學位管理體制進行了一些改革,前蘇聯的學位制度得到了繼承。前蘇聯學位管理體制主要由最高學位委員會、專家評審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等組成。這一框架變化不大,繼承了前蘇聯“集中管理、嚴格程序、質量為本”的程度特征。 國家設立的最高學位委員會負責全國學位的統一管理。該委員會由著名科學家和有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組成。一般來說,委員會每年舉行兩次會議,就重要的學位問題作出決定。學院最高委員會是學院最高委員會的最高決策機構。設立常設辦公室處理日常事務。專家評估委員會根據這一主題由一個更高級別的理事會組成。其主要任務是審查論文的學術水平,確保授予學位的學術標準標準標準化;監督國防委員會的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防輻射服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薄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第三單元 用金山畫王作圖 第12課 背景與動畫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5-2030中國道路照明設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起皺刀片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蜂窩機器對機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生產部門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 直飲水入戶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范文)
- 2025-2030中國茶多酚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醫務人員手衛生考試試題
- 西雙版納羅盤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環評報告
- 老人智能手環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 河南省建筑工程定額說明和計算規則
- ICICLE之禾陳列調研
- GB/T 42172-2022精油產品標簽標識通則
- 課程思政教學展示-空巢老人學與思
- 專職消防員及消防文員報名登記表
- 染料甲基橙的制備
- 熱烈歡迎領導蒞臨指導ppt模板
- 新版母嬰保健法律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